绒毛膜癌能治愈吗 什么是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能治愈吗 什么是绒毛膜癌
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与妊娠有关,可继发于葡萄胎、流产、宫外孕、足月产之后。偶发于未婚女性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癌。
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为辅
放射治疗也是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之一,相对来说应用较小,因为放射治疗一般用于肺转移和肺部耐药病灶的治疗。
绒毛膜癌死亡主要原因 肺转移
肺部转移是绒毛膜癌最容易发生癌细胞转移的部位,因此也是绒毛膜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当出现肺部转移时常常表现出咯血、胸痛、胸闷、气喘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绒毛膜癌的概述
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是发生于胎盘外层的绒毛膜上皮细胞(即滋养叶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一般认为,这两种肿瘤是一种疾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只是绒毛膜癌比恶性葡萄眙的恶性程度更高。
据统计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发病之前约有50%患过葡萄胎,25%发生在流产之后,其余22%则发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高发的国家都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葡萄胎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大约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东南亚国家则多见:中国葡萄胎发生率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长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从开展化学疗法以来,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
绒毛膜癌的诊断
1.有组织学检查者,以组织学诊断为准。绒癌在组织学检查时仅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坏死,若见到绒毛,则可排除绒癌的诊断。
2.无组织学检查者,凡流产、分娩、宫外孕以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清宫后间隔一年以上发生的,亦诊断为绒癌。
3.疑有脑转移时,可作CT、B超检查,可显示转移灶,但病灶小时,不一定能明确诊断,可作脑脊液与血浆的HCG测定,脑脊液HCG水平:血浆HCG水平>1:60,则示有HCG直接泌入脑脊液,即可诊断为脑转移。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HCG测定、辅助诊断方法及可取得的病灶组织检查,多可获得正确诊断。
绒毛膜癌食疗方
1.炒扁豆。400克扁豆,20克葱白,10克大蒜,家常小炒的常规做法,加食盐、白糖、味精等调味。此菜能抑制肿瘤生长,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2.红烧菜花。250克菜花,鲜香菇和胡萝卜各100克,家常小炒的做法,放葱末、酱油、盐、味精等调味。菜花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胡萝卜和鲜香菇也有此类功效。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机能,润肤抗癌。
3.海参香菇猪肉汤。海参150克用水泡发后切丁,猪肉剁成末,连同香菇、生姜入锅加水炖煮,加盐、味精、麻油等调味即可。香菇含有的多糖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猪肉、海参能滋补身体,增强营养。
4.番茄炒鸡蛋。这是一道比较家常的食谱,不仅色泽鲜艳,促进食欲,番茄含有的番茄红素还具有防癌作用。同时,番茄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增加营养。
这些食疗方虽然对于绒毛膜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只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要征询医生的意见,以便对症下药,以免影响治疗。
绒毛膜癌能活多久 绒毛膜癌手术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绒毛膜癌术后能活多久跟手术预后的很多因素有关:
一般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佳;分娩、流产后的绒毛膜癌比良性葡萄胎后绒毛膜癌预后欠佳;发现绒毛膜癌距离时间愈久,即所谓潜伏期愈长,则预后不良,凡手术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迅速下降,绒毛膜癌手术一般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大网膜及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丛切除,术后一直保持阴性者,预后较佳;如果是一度曾下降而未达到阴性,且持续不变的,预后不良。
绒毛膜癌能活多久
生存期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绒毛膜癌患者具体能存活多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它是因人而异的。
绒毛膜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葡萄胎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常见于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如果葡萄胎患者在产后或者流产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不能如期恢复,容貌促性腺素不断升高,则提示患有绒毛膜癌。所以葡萄胎是绒毛膜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绒毛膜癌早期症状 肿块
绒毛膜的患者除了早期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外,还可能在下腹部摸到肿块,所以肿块也是绒毛膜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当肿块继续扩大甚至穿破子宫时,则可能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癌细胞便会随着血液转移到其它部位,在阴道、肺、脑、肝、肾器官形成癌转移。
绒毛膜癌能活多久 绒毛膜癌的转移概率
绒毛膜癌的生存期与绒毛膜癌本身病情的早晚有密切关系。
I期和II期的绒癌基本上无死亡;III期绒癌只有小面积肺转移者,死亡率不到6%,而有大面积肺转移者,死亡率则可达到30%;而IV期者只有小面积肺转移者可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