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膝关节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膝关节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踱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括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方法

一、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内旋<15?;(3)血沉<45mm/h;(4)屈曲<1155="">15?;(6)晨僵时间<60min7="">50岁;(8)内旋时疼痛;

佛山三水地质增康专科医院专家指出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5+6+7+8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血沉<20mm/h;(3)X线片有骨赘形成;(4)X线片髋关节间隙狭窄;

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二、手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临床标准)(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2)10个指定的指间关节中有硬性膨大的>2个;(3)掌指关节肿胀<24="">2个;(5)10个指定的关节中有畸形的>1个。

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手骨关节炎。

三、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有骨摩擦音;(3)晨僵时间<30min4="">38岁;(5)有骨性膨大。

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条者作出膝骨关节节病诊断。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时间<30min;(6)有骨摩擦音。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作为膝骨关节炎诊断。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

骨性关节炎诊断的常用参考要点:

一、详细的病史:询问在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年龄、受累关节的数目、部位、程度,疼痛性质,有无晨僵及与活动的关系等。

二、体格检查:包括受累关节局部压痛,有无关节肿胀,大关节有无磨擦感,关节有无畸形、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半脱位等。下蹲痛则表明髌股关节受累,手扶髌骨伸屈膝关节时,可以感到髌骨下有磨擦音。

骨性关节炎诊断方法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一、手关节标准

有手关节痛或僵硬,伴以下四条中至少三条者。

1、双手第2、3指的远指和近指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此103关节中有2个或更多的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2、有至少2个远指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3、掌指关节受累(肿胀)少于3个。

4、上述10个关节中至少有1个出现畸形。

二、膝关节标准

有膝痛及该膝X相示有骨骜,是伴有下述任一条者。

1、年龄>50岁。

2、受累膝僵硬<30min。

3、有骨摩擦音。

三、髋关节标准

髋痛同时有以下三条中至少两条者。

1、血沉<20mm/第1h

2、X线示股骨或股骨头有骨骜

3、X线示至少有关节腔狭窄。

骨性关节炎宜与下述疾病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

两者都累积指关节、膝关节等,然而类风湿以近指关节和掌指关节的病变为突出,且关节肿痛、滑膜炎症远较骨性关节炎明显,很少出现Heberden结节,且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

2、假性痛风

为焦磷酸钙晶体沉着于关节软骨、滑膜、包膜、韧带而引起局部关节(其中以膝受累多见)的肿痛,X线表示关节软骨面有钙化线,关节液中可找到焦磷酸钙的结晶。后两者可与骨性关节鉴别。

3、银屑病关节炎

亦易累及远指关节但X线表现与骨性关节炎不同。患者皮肤有银屑病皮疹。

4、其他

根据患者年龄、临床表现、X线特点而将本病与髋关节结核、无菌性骨坏死鉴别。

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检查、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由于关节炎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原则各异,因此对关节炎进行鉴别非常重要。

1.类风湿关节炎:该病是慢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与遗传、细菌及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有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40-60岁女性更多见。以双手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受累多见,并表现为双侧受累。患者同时伴有晨起关节僵硬感持续大于1小时及关节活动受限。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全身脏器受累。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其特异性抗体。绝大多数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但类风湿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的活动度无绝对的相关性。

2.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民间俗称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年龄和肥胖密切相关。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简而言之,人到老年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各关节均可受累。但双手小关节受累时多为双手远端指间关节。临床可见患者远端指间关节出现骨性突起。患者也可出现晨僵,但时间小于半小时。该类患者血中类风湿因子常为阴性。

3.痛风性关节炎:该病与体内尿酸产生过多和(或)排出减少有关。过多的尿酸在关节局部沉积引起关节炎。其发病非常急,常由饮食过量或应激诱发,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单关节受累多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大脚趾旁的骨性突起部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缓解也很迅速,不治疗或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至两周症状可缓解,但容易再次复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可以没有明显的间歇期,而表现为关节炎反复发作。

4.强直性脊柱炎:青年男性多发,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也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脊柱僵直,颈椎、腰椎、胸椎活动受限,出现“驼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90%以上患者出现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5.银屑病关节炎:又称牛皮癣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牛皮癣的皮肤表现。银屑病关节炎关节病关节受累部分特点类似于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混淆。但双手小关节受累时多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但骶髂关节和脊柱受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少见。部分患者可能在关节炎出现时尚未出现皮肤病变,此类患者容易误诊。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阴性。

6.反应性关节炎: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系感染史。外周大关节(尤其是下肢)非对称性受累。骶髂关节及脊椎也可累及。关节外可表现为眼炎、尿道炎、龟头炎,8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7.肠病性关节炎:溃疡性结疡炎患者可合并关节炎。关节症状轻微,并常有其他肠外表现包括眼炎、皮疹等。

8.感染性关节炎: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发病机制包括直接细菌感染所致和感染过程中细菌释放毒素或代谢产物致病包括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等。直接细菌感染所致的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并出现关节功能障碍。下肢负重关节不对称受累。大关节受累多见,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关节腔穿刺液常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结核杆菌感染的关节炎好发于青年,有其他部位结核的证据包括肺或淋巴结结核。可有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细菌代谢产物或毒素所致的关节炎1-2周可以自愈,关节症状呈游走性。

9.创伤性关节炎:与关节创伤有关。

10.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关节: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及肿瘤等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关节炎的表现。该类关节炎多为非侵蚀性关节炎,在原发疾病控制后部分关节炎可缓解。多不遗留关节功能障碍。

骨膜炎诊断鉴别

骨膜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骨X光片和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蜂窝组织炎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炎症较广泛,压痛范围也较大。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动度几乎完全消失,有疑问时,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风湿性关节炎

一般病情较轻,发热较低,局部症状亦较轻,病变部位在关节,且常有多个关节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1985)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

(1)症状:以两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RF多阴性。HLA-B27多呈强阳性。

(4)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

纽约诊断标准(1966年):

(1)各方面的腰椎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屈)。

(2)胸腰段或腰椎过去痛过,现在仍痛。

(3)在第四肋间测量、胸廓扩张活动度等于或少于2.5cm。

肯定脊柱炎诊断:如果①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一条临床指标。②3~4度单侧或2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第一或第二、第三个临床指标。

可能脊柱炎诊断:如果仅有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而无临床指标。

诊断标准强调了腰痛、腰椎活动受限、胸痛、胸廓活动受限和骶髂关节炎在诊断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如掌握上述要点,本病是不难诊断的。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血象: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为活动期表现。血沉加快。嗜酸细胞增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

2.高粘滞综合征:类风湿因子IgM和IgG复合物均可形成粘性聚集物,引起高粘滞综合征。

3.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类风湿因子,有IgM、IgG和IgA类风湿因子。

4.X线检查:关节X线片可见到关节面模糊,有侵蚀性损害。在疾病早期近关节处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骨质有侵蚀现象。晚期关节软骨坏死可使关节间隙变狭窄及纤维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目前临床上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就能查是身体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得到了明确的诊断,那么就要配合好医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还要做好和生活护理和饮食调理工作。

以上,是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疾病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膝关节炎诊断标准与治疗方

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关节炎的最常见症状就是疼痛,缓慢发生。有时也可突然发生。关节表现为僵硬和肿胀,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晨起疼痛加重,并伴有晨僵。疼痛往往在长距离行走、爬楼梯及下蹲后加重。疼痛也会使病人感到关节无力,肌肉萎缩。疼痛程度在很多病人与天气变化有关。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常见的关节炎可分为三种类型。

1.创伤后关节炎:是膝关节创伤后逐渐出现的关节炎。临床表现与骨关节炎相近,但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经关节的骨折,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2.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炎的炎症性类型,早期以关节的滑膜炎症为主,继而侵蚀关节软骨,造成关节功能的严重丧失,晚期残留严重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年轻人居多,通常累及双膝。

关节炎的诊断:

如果怀疑有关节炎存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检查行走活动能力,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存在肿胀和压痛等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同时检查X片了解骨质增生情况及关节间隙有无狭窄。有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血的化验检查及MRI等特殊检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治疗选择:

在早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轻体重,改负重、跑跳运动为游泳、骑车活动。避免如爬山和爬楼梯等使疾病症状加重的运动。

加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训练,稳定膝关节,改善关节的营养状况。

使用拐杖等,护膝及支具等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方法如理疗、弹力绷带等。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单关节炎:

急性单关节炎指非常迅速(几秒或几分钟)发作的,或急性发作的(几小时至一周内)单个关节疼痛、肿胀和(或)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有以下数种。

(1)创伤性:如骨折、关节腔积血或游离体。对该类病人可以询问病史,关节腔穿刺或x线片检查做出诊断。

(2)感染性关节炎:病变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比小关节多见,常伴随发热、白细胞增高和C-反应蛋白增高。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淋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等。关节穿刺液混浊,白细胞增高,及细菌学检查阳性可确立诊断。

(3)痛风性关节炎:通常以急性关节炎发病,75%的患者以拇指,跖趾关节为首发部位具有特征性。病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表现红、肿、热和剧痛拒按,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呈自限性和复发性。滑液检出尿酸盐结晶有确诊价值。

(4)炎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和其他反应性关节炎有时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并限于个别关节,如在膝关节可有大量炎性液体而无细菌。患者发病前的肠道或泌尿感染,伴发发热、结膜炎、尿道炎、龟头炎和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可做出诊断。

(5)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突发一侧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滑液呈正常或轻度炎症反应,x线片有骨赘、硬化和关节间隙狭窄可成立骨关节炎诊断。

2、慢性单关节炎:

呈缓慢发病,病程持续1个月或更长。和该类关节炎有关的原因很多,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种疾病。

(1)结核性关节炎:诊断该关节炎要连续关节x线片,结核菌素试验, 甚至滑膜活检证据。

(2)强直性脊柱炎:该病为中轴关节疾病。可是,几乎全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和部分成人患者是以外周关节炎作为首发部位,表现为某个关节炎,如膝或踝。骶髂关节x线片或CT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3)银屑病关节炎:遇见难以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单关节炎,应注意询问患者的银屑病史,详细检查尚未被患者发现的银屑疹,如头皮、脐或肛周。有典型银屑病并发的关节炎可诊断银屑病关节炎。

(4)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该病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滑膜病变,有人认为属于肿瘤性质,为由很多绒毛和结节状突起粘着而成的肿块。关节穿刺常为深色血清血性滑液,可提示诊断。

(5)骨关节炎:该病可表现为缓慢发病,长期限于单个关节的疼痛和(或)肿胀,如在膝、髋关节。滑液正常或呈轻度炎性反应,X线片有增生表现,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不快均为其特点。

3、急性或慢性多关节

受累关节超过4个称为多关节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该病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炎症性和破坏性外周关节疾病。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尤其多发于近端指(趾)间、掌指(跖趾)、腕、肘、肩、膝和踝关节,及颞颌关节。早期关节肿胀、疼痛和发僵,晚期关节变形和残废,皮下结节和贫血等关节外表现常见。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异常增高,滑液呈炎性改变,以及x线片表现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为诊断的依据。

(2)、银屑病关节炎:5%-42%的银屑病患者并发关节炎,其中15%为多关节型,和类风湿关节炎不易区别。但是,银屑病的多关节受累不及类风湿关节炎广泛,关节破坏程度不如类风湿严重,加之有银屑疹和类风湿因子阴性,都有助于和类风湿关节炎区别。

(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该病患者反复发作,可由少关节或单关节受累,转变为多关节,甚至在四肢关节呈对称性分布。然而,这类患者常在病变关节处或其他部位,出现痛风结节,有的破溃流出白色石灰样物质。在滑液或痛风结节查出尿酸盐结晶为确诊依据。不能将血尿酸增高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同看待。

(4)、成人still病:高热、皮疹和关节痛(炎)为该病的三大特点。许多患者伴发咽痛、肌痛、淋巴结大、肝脾大,以及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不难和其他关节炎区别。

(5)、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受累:该病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多关节炎(病),尤其在手的小关节,如缺少皮疹如蝶斑,易误认为类风湿……然而,该病典型的关节炎表现为疼痛剧烈,间断发作,和较少引起畸形。另外,对患者进行全身观察和有关血清抗核抗体谱检查,不难将该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区别。

(6)骨关节炎:骨关节患者出现手、髋和膝等关节受累时,易误认为类风湿。然而,前者的手为骨性隆起,称为Heberden结节和Buchard结节,而类风湿是滑膜炎;骨关节炎的疼痛在使用过多时出现,休息后消失,而类风湿症状呈持续性;晨僵在骨关节炎不超过30分钟。在类风湿多超过1小时;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在骨关节炎为正常,而在类风湿多为异常;及X线片在骨关节炎为增生性改变,在类风湿则为破坏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骨关节炎患者可惟患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因此,同时患以上二种疾病的患者并不少见。

(7)其他: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多动脉炎、白塞病、炎性肠病、结节病、及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疾病患者均可伴发多关节炎(痛)。由于以上各个疾病都有其特有临床表现,关节只是全身表现的一部分,一般不会造成误诊。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方法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当出现上述某个症状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延误病情,给你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到了反应性关节炎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是,对判断其病情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主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1.血液学 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性关节炎可明显增高,在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或出现轻度贫血,在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血尿,很少出现蛋白尿。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咽拭子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致病菌,但是,由于培养方法,细菌特性及取材时机的不同,常出现阴性培养结果,因此,测定血清中抗细菌及菌体蛋白质抗体对鉴定细菌类型十分重要,目前,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可进行常规抗体检测的微生物包括沙门菌,耶尔森菌,弯曲菌,衣原体,淋球菌,伯氏疏螺旋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以PCR检测衣原体及病毒的方法在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亦很有意义。

3.HLA-B27测定 HLA-B27阳性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乃至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HLA-B27测定阴性不能除外反应性关节炎,最近,有几项研究对HLA-B27亚型与病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尚无一致性结论。

4.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及抗核抗体均阴性,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可增高,这些指标测定有助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鉴别具重要意义,反应性关节炎的滑液中可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高,黏蛋白阴性,关节液培养阴性,利用PCR,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技术可在部分患者的滑膜及滑液中检测到菌体蛋白成分。

相关推荐

风湿性膝关节炎诊断

1.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徙性关节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内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 2.结核性关节炎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好发于经常活动手摩擦或负重的关节。 3.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 4.淋巴瘤和肉芽肿。 5.莱姆关节炎,此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流行病。 6.痛风的鉴别,痛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痛风早期易于类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

骨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为活动多和负重多的关节,如髋、膝、踝和脊椎的颈椎、腰椎为最常见。 3.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疼痛于活动时发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现休息痛症状。 4.早期关节外形和活动无异常,晚期关节可肿胀、积液和畸形,关节压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磨擦感。 5.X线摄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不硬化,软骨下骨质疏松、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关节畸形和半脱位改变。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不难判断。 1、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

膝关节炎诊断方法有哪些

1、骨关节炎 膝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2、创伤后关节炎 膝关节创伤后逐渐出现的关节炎。临床表现与骨关节炎相近,但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经关节的骨折,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3、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炎的炎症性类型,早期以关节的滑膜炎症为主,继而侵蚀关节软骨,造成关节功能的严重丧失,晚

膝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创伤后关节炎 是膝关节创伤后逐渐出现的关节炎。临床表现与骨关节炎相近,但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如:经关节的骨折,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关节炎的炎症性类型,早期以关节的滑膜炎症为主,继而侵蚀关节软骨,造成关节功能的严重丧失,晚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期残留严重畸形

骨关节炎诊断鉴别

1.中老年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为活动多和负重多的关节,如髋、膝、踝和脊椎的颈椎、腰椎为最常见。 3.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疼痛于活动时发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现休息痛症状。 4.早期关节外形和活动无异常,晚期关节可肿胀、积液和畸形,关节压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磨擦感。 5.X线摄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不硬化,软骨下骨质疏松、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关节畸形和半脱位改变。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不难判断。

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相对较高,但一旦在发病初期做到积极诊疗,可抑制病况乃至治愈。所以,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样常识,能让医生病人对本病有高度的警觉性,进而减少致残率,维护关节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如今仍采纳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2、3个左右的关节肿胀(病程>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病程>6周); 4、对称性关节肿(病程>6周);皮下结节; 5、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类

膝关节炎的症状和诊断

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关节炎的最常见症状就是疼痛,缓慢发生。有时也可突然发生。关节表现为僵硬和肿胀,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晨起疼痛加重,并伴有晨僵。疼痛往往在长距离行走、爬楼梯及下蹲后加重。疼痛也会使病人感到关节无力,肌肉萎缩。疼痛程度在很多病人与天气变化有关。 关节炎的诊断: 如果怀疑有关节炎存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检查行走活动能力,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存在肿胀和压痛等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同时检查X片了解骨质增生情况及关节间隙有无狭窄。有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血的化验检查及MRI等特殊检查根据情况进行选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前国内外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内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一拇指关节肿痛。 (3)

如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1)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会伴有腰痛、腰僵等症状,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长达三个月以上,并且经过休息不能缓解,还有就是单侧或双侧的坐骨神经痛和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并且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和扭伤史,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之一。 (2)如何确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是患者在生活中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反复发作的虹膜炎,或者是呼吸道的症状,没有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受到限制。 (3)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生活中会出现脊柱疼痛、僵硬感,严重的

脊柱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1991年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小组(ESSG)提出了一套适于整组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尽管不是以临床诊断为目的,但对于鉴别非典型的或未分化脊柱关节炎上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ESSG标准着重于脊柱关节炎的两个主要特征:炎性腰背痛和非对称的寡关节炎,如果再加上其他一项条件就可以诊断为脊柱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的ESSG分类标准 炎性脊柱痛或滑膜炎(非对称性或下肢关节为主)加上以下至少1项: 阳性家族史 银屑病 炎性肠病 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 交替性臀区痛 肌腱附着点炎 骶髂关节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