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菌的危害
革兰氏菌的危害
许多与人类健康和生产相关的重要病原菌都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如能引起肠道疾病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及其各类型致病株、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诱发伤口感染的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Yersinia?pestis),引发痢疾常见的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dysenteriae),水产养殖上引起病害的大部分病原菌,如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等,其中不少都是人-畜-鱼共患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发病率有所升高。该类感染包括无芽孢革兰氏阳性菌李斯特菌、放线菌、棒状杆菌、红斑丹毒丝菌及产芽孢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感染。
化脓的原因
伤口化脓是因为破损的伤口或组织被病菌感染而所发生的病理变化,70%是直接受到了由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感染。通过革兰氏染色法把化脓性链球细菌分为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奈瑟氏菌属、莫拉菌属(卡他布兰汉菌)、假单胞菌属、埃希菌属、变形杆菌属、无芽孢厌氧菌(如拟杆菌)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病菌进入伤口后繁殖很快,而且释放出一种透明质酸酶来消化皮下组织给自己提供养料。与此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开始反应,以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入侵。血液中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的数量很快增加,并纷纷游出血管,渗入伤口部位吞噬掉病菌,同时释放一些酶来消化掉那些已被病菌破坏的组织,机体通过调节抵抗抑制病菌进一步扩散,而将其局限在化脓部位,逐步消灭。化脓部位由于血管充血,流去的血液较多,因而看上去发红;由血管游出的白细胞增多加上渗出的液体增多,局部出现肿胀;化脓处的白细胞和细菌激烈战斗,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因而产生的热量很多,摸上去很热;由于化脓处肿胀,压迫皮下组织的神经而产生疼痛感,因而化脓部位使人体很不舒服,化脓性炎症(purulent inflammation)的四大特征是:红、肿、热、痛。化验血液显示白细胞会增多,测量体温也会增高,用显微镜检查脓液,可以发现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细胞及已经破裂的白细胞,吞噬细菌后的白细胞叫做“脓细胞”,所以化脓或感染时如果化验一下血,会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革兰氏染色反应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20~80nm)主要是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的,仅有一层结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占细胞壁干重的50%~90%。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利斯特菌……
大肠革兰染色菌(结肠性溃疡)演变图谱 革兰氏阴性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
尿路感染引发的4大并发症
中老年男性朋友患尿路感染的危害相比其他人来说更大一些,这类患者一旦确诊为尿路感染之后,将长期与疾病纠结不去,不易治愈,甚至还会引发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肾盂肾炎并发感染性结石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预后严重,死亡率极高。
尿路感染引发的4大并发症
1、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尿路感染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急性症状性尿路感染,特别是使用膀胱镜检查或使用导尿管后。严重的复杂性肾盂肾炎,特别是并发急性肾乳头坏死者也易发生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偶可见于严重的非复杂性肾盂肾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来势凶险,突然的寒战、高热,常引起休克,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 50%。但某些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或全身衰竭的病人,症状可不典型,临床上,可无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应予以注意。
2、肾周围脓肿:常由严重的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来(占90%),致病菌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患者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不利因素。病人除肾盂肾炎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或压痛,患者向健侧弯腰时,可使疼痛加剧,X线、腹部平片、B型超声波、肾盂造影或肾断层照片有助于诊断。
3、肾乳头坏死:是尿路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严重肾盂肾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并可合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或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4、肾盂肾炎并发感染性结石: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等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之肾盂肾炎常可引起肾结石(占结石病因的15.4%),称为感染性结石。这种结石成分以磷酸铵镁为主,结石的小裂隙内常藏有致病菌,因抗菌药不易到达该处,易导致尿路感染治疗失败。感染加上尿路梗阻,可导致肾实质较快破坏,从而使肾功能受到损害。
温馨提示:要想预防泌尿路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建议最好用经过煮沸的水清洗外阴,因为未经煮沸的水中,病原微生物多,甚至可能混有诸如人乳头状病毒等病原体。
菌血症都有哪些主要病症
除非病人处于患有持续性或高水平菌血症的危险性,典型的短暂而低水平的菌血症是无症状的。典型的表现为全身性感染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寒战、体温上升和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在疾病初期,病人的皮肤往往温暖而警觉性减退。若不测量血压则往往不会发现低血压,有的病人低血压出现较晚。
有些特征有助于鉴别病因和致病的细菌。横膈以上的感染多数由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而腹部感染包括胆道和尿路感染多数由革兰氏阴性菌所致。但除实验诊断可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菌血症和脓毒性休克外,还没有其他可靠的鉴别方法。
几乎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转移性脓肿,并且在广泛时还可产生受累脏器感染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葡萄球菌菌血症时,多发性脓肿形成常见.有25%~40%的持续性菌血症患者可发生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性而出现脓毒性休克。
伤口化脓后怎么处理注意什么
伤口化脓是因为破损的伤口或组织被病菌感染而所发生的病理变化,70%是直接受到了由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感染。通过革兰氏染色法把化脓性链球细菌分为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奈瑟氏菌属、莫拉菌属(卡他布兰汉菌)、假单胞菌属、埃希菌属、变形杆菌属、无芽孢厌氧菌(如拟杆菌)等。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病菌进入伤口后繁殖很快,而且释放出一种透明质酸酶来消化皮下组织给自己提供养料。与此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开始反应,以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入侵。血液中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的数量很快增加,并纷纷游出血管,渗入伤口部位吞噬掉病菌,同时释放一些酶来消化掉那些已被病菌破坏的组织,机体通过调节抵抗抑制病菌进一步扩散,而将其局限在化脓部位,逐步消灭。
化脓部位由于血管充血,流去的血液较多,因而看上去发红;由血管游出的白细胞增多加上渗出的液体增多,局部出现肿胀;化脓处的白细胞和细菌激烈战斗,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因而产生的热量很多,摸上去很热;由于化脓处肿胀,压迫皮下组织的神经而产生疼痛感,因而化脓部位使人体很不舒服,化脓性炎症(purulent inflammation)的四大特征是:红、肿、热、痛。化验血液显示白细胞会增多,测量体温也会增高,用显微镜检查脓液,可以发现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细胞及已经破裂的白细胞,吞噬细菌后的白细胞叫做“脓细胞”,所以化脓或感染时如果化验一下血,会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受伤后,首先要对伤口有更好的处理,伤口处理的后期,还要好好保护,不能经常用手去碰伤口,少沾水。化脓后要更加小心,切记自己不干净的处理方式,严重的话,要去医院进行就诊。小编提醒大家,小伤口也要重视起来。
氯霉素的作用有哪些
氯霉素一般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敏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等)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及乳酸杆菌、梭杆菌等也有相当作用。但对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均无效。
所有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都会传染,还有真菌,昆虫和立克次体等,传染的路径大多是接触性传染的. 皮肤病有很多种,有的皮肤病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具体的方式也有很多.
细菌对氯霉素有发展缓慢的耐药性,主要产生乙酰转移酶。通过质粒传递而获得。某些细菌的一些菌株(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也因改变了细菌胞壁通透性,使氯霉素不能进入菌体而耐药。
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病因有哪些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为特点。化脓性脑膜炎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相伴存。
许多细菌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通常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茵有: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肺炎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茵属、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卡他或黄色奈瑟氏菌、淋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如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如李司成氏茵;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其中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是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卤、大肠杆菌引起者较为少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邦6A抗代谢药物的广泛应用。某些罕见细菌和过去被认为小致病的寄生菌也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如沙雷氏菌、多形模仿杆菌、摩拉氏茵、各种厌氧菌等。细菌感染机体后.当抵抗力降低时,则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发生脑膜的急性炎症,产生大量的炎性渗出和沉积。病程后期则因脑膜粘连和增厚而压迫颅神经.并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等,儿童病人出现硬膜下积液、积脓等。
少数还可因脑膜的炎症累及脑实质而发生脑脓肿,脑血管的化脓炎症还可导致脑梗塞。显微镜检查可发现脑膜有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蛛网膜下腔中充满脓性渗出物,多数小血管充血、闭塞,并有围管性炎症细胞浸润。脑实质中偶有小脓肿存在,室管膜、脉络膜中血管充血和有炎症细胞浸润。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几大细菌
1)沙门氏菌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革兰氏染色阴性,其中以鼠伤寒、猪霍乱、肠类沙门氏菌较常见。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家畜、家禽及鼠类体内。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
(2)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是多形态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含盐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良好,故本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及物盐腌制的肉类、蛋类和感菜中。中毒后主要病变在胃粘膜、空肠及回肠,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3)变形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肠道、粪便及食品中。本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其些变形杆菌能使蛋白质中的组胺酸脱羧而成为组胺,从而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4)大肠杆菌及副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在正常人肠道内均有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进食本类细菌污染的食物,而细菌及其毒素甚多时,可以致病。
(5)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鼻腔、咽喉部和皮肤病人的感染化脓病灶中,此菌主要污染淀粉类食物、乳制品、蛋类和肉类。食物中毒主要由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所产生肠毒素引起。该毒素对热的低抗力极强,加热者沸30分钟仍保持其毒性。
伤口感染里面的是什么细菌
临床上绝大部分伤口感染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当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时候,主要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类的药物,或者是青霉素类的药物,或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钾酸、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如果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可以选用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类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老年人肺炎的特点有哪些
有一部分老年人都会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患上肺炎,那么老年人肺炎的特点会有哪些呢?
由于许多老人伴有多种疾病,而肺炎又常累及多个脏器,就会出现所谓多米诺骨牌现象,以至不可救治。因此,要重视老人患肺炎的严重危害。
首先,发病隐蔽。老人的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有时肺部病变已广泛,但发热不明显,体温多在37.5℃—38.5℃,咳嗽不剧烈,痰不易咳出,胸痛较轻,白细胞也不增高甚至偏低,或仅有嗜中性粒细胞偏高,往往需要借助X射线检查才能证实。
其次,肺炎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常见致病菌,但基础疾病多或反复感染的老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用药时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但必须兼顾革兰氏阴性杆菌。
如果老人既往体健,没有基础疾病且轻度感染,可选择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用药时应把每日总剂量分3—4次给药。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轻、中度感染的老年患者,一般感染程度加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的几率增加,可考虑选择半合成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重症肺炎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应及时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第三,老人吸入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多,常反复感染。
革兰阳性杆菌感染是什么原因
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和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指导意见: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外伤化脓的原因
伤口化脓是因为破损的伤口或组织被病菌感染而所发生的病理变化,70%是直接受到了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通过革兰氏染色法把化脓性链球细菌分为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奈瑟氏菌属、莫拉菌属(卡他布兰汉菌)、假单胞菌属、埃希菌属、变形杆菌属、无芽孢厌氧菌(如拟杆菌)等。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病菌进入伤口后繁殖很快,而且释放出一种透明质酸酶来消化皮下组织给自己提供养料。与此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开始反应,以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入侵。血液中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的数量很快增加,并纷纷游出血管,渗入伤口部位吞噬掉病菌,同时释放一些酶来消化掉那些已被病菌破坏的组织,机体通过调节抵抗抑制病菌进一步扩散,而将其局限在化脓部位,逐步消灭。
化脓部位由于血管充血,流去的血液较多,因而看上去发红;由血管游出的白细胞增多加上渗出的液体增多,局部出现肿胀;化脓处的白细胞和细菌激烈战斗,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因而产生的热量很多,摸上去很热;由于化脓处肿胀,压迫皮下组织的神经而产生疼痛感,因而化脓部位使人体很不舒服。
化脓的四大特征是:红、肿、热、痛。化验血液显示白细胞会增多,测量体温也会增高,用显微镜检查脓液,可以发现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细胞及已经破裂的白细胞,吞噬细菌后的白细胞叫做“脓细胞”,所以化脓或感染时如果化验一下血,会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因
(1)沙门氏菌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革兰氏染色阴性,其中以鼠伤寒、猪霍乱、肠类沙门氏菌较常见。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家畜、家禽及鼠类体内。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适当的温度(22~30摄氏度)下,能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加热60摄氏度、15分钟即能杀死。沙门氏菌进入人体肠道后主要引起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有畏寒、发热等中毒症状。
(2)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是多形态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含盐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良好,故本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及物盐腌制的肉类、蛋类和感菜中。对热和酸极敏感,加热56摄氏度,5分钟即被杀死,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死亡。中毒后主要病变在胃粘膜、空肠及回肠,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3)变形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肠道、粪便及食品中。本菌在食物中能产生肠毒素,其些变形杆菌能使蛋白质中的组胺酸脱羧而成为组胺,从而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4)大肠杆菌及副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在正常人肠道内均有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进食本类细菌污染的食物,而细菌及其毒素甚多时,可以致病。能引起胃肠炎的菌种,目前已确定15组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5)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鼻腔、咽喉部和皮肤病人的感染化脓病灶中,此菌主要污染淀粉类食物、乳制品、蛋类和肉类。食物中毒主要由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所产生肠毒素引起。该毒素对热的低抗力极强,加热者沸30分钟仍保持其毒性。
(6)肉毒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属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家畜粪便、蔬菜中。肉毒杆菌污染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后,在缺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此种毒素是毒力极强的嗜神毒素。不耐热,煮沸10分钟即可破坏。人食入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中毒。毒素经消化道吸收后,选择性的作用于运动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抑制神经传导介质的释放。引起肌肉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