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如何调理
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如何调理
脉象浮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调理,属于病脉的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表证也分风寒和风热,不要乱吃感冒消炎药。平常食疗上,风寒表证的可以喝点热姜茶等祛寒,风热感冒的可以喝点金银花、菊花茶等退热。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风寒咳嗽主证
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头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淡红。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风热咳嗽症状表现
咳嗽不爽,痰黄而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随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指纹紫。
头疼艾灸哪里最有效 头疼辩证分型艾灸
风寒头疼:症见头疼连项或有紧束感,遇热痛减,恶风寒,常喜裹头带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风热头疼:症见头疼而昏胀,甚则如裂,遇热加重,恶风发热,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风湿头疼:症见头疼昏沉,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阴雨加剧,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风寒头疼加灸风池,风门穴;风热头疼加灸曲池,外关,大椎穴;风湿头疼加灸风府,足三里穴。
肝阳头疼:症见头掣疼而眩,多偏于一侧,烦躁易怒,面部或有烘热,或兼胁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象弦或弦数。
肾虚头疼:症见头空疼兼眩晕,腰膝酸软,耳鸣,或遗精,女子或有带下,舌质红,苔薄或剥,脉象沉细或弦细无力。
气虚头疼:症见头疼绵绵,时发时止,遇劳则重,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而无力。
血虚头疼:症见头隐疼而晕,心悸怔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苔薄,脉象沉细。
痰浊头疼:症见头疼昏蒙而重,或眩而欲呕,胸闷脘痞,纳呆,或呕哕痰涎,舌苔白腻,脉象滑或弦滑。
瘀血头疼:症见头疼经久不愈,疼有定处,多有刺痛感,常伴随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象细涩或沉涩。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肝阳头疼加灸太冲,阳辅,太溪;肾虚头疼加灸太溪,肾俞;气虚头疼加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加灸三阴交,血海,膈俞;痰浊头疼加灸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头疼加灸行间,血海,三阴交。
夏天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风寒感冒表现症状
体虚怕冷:风寒感冒由于气温的变低或忽冷火热,而导致风寒侵入体内,体内阳气被抑制,所以患者一般由怕冷、畏风的情况出现。
无汗:风寒感冒由于外感风寒,自身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减慢,机体组织出于保护状态,一般不会有出汗的情况,风寒发散后会有少量出汗情况,代表感冒症状在缓解。
头痛、四肢酸痛:风寒感冒时全身血管收缩、血压会上升,当血压一升高头部会有疼痛的症状出现。同时体内寒气增加,导致经络运行受阻,身体会出现四肢酸痛、无力的症状。
鼻塞且涕清:风寒感冒时鼻黏膜发炎,分泌物增加导致气体出入受阻,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情况,风感冒的鼻涕一般较清。
舌苔和脉象:风寒感冒舌苔较为薄白,脉象浮紧。
小孩长水痘吃什么食物 银花苡米粥
组成:银花15g、净薏米30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银花加水煎3次,去渣取汁,煮薏米粥七八成熟时,再入药汁共煮,待粥熟时加冰糖调味。
服法:每日1剂,连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疏风之功,凡水痘见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者皆可取用。
浮脉的脉象特征 脉象浮的临床意义
脉象浮一般见于表证,也可见于虚阳外越证(阴精亏虚,阳失所附,浮越于上,症见潮热、面红、口燥不渴,脉虚数)。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象浮而有力;体质较虚的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象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因为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所以脉象多浮紧;外感风热,热邪迫血流急,所以脉象多浮数。
如果此人常年患病,体质虚弱,脉象浮而无力,散乱无根,可能是虚阳外越,病情危重的征兆。
《内经》称浮脉为毛脉,对应秋季,所以夏秋时脉象偏浮是正常现象。一些体质比较瘦的人,体表脂层较薄,所以桡动脉部位浅表而脉象多浮也是正常现象。
便血的针灸治疗法
1 凡治便血,首当分外感、内伤,其外感者,当先解散,外邪既去,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治之;其内伤者,多属虚寒,以补为宜。
2 凡大便下血,久而不愈,失血过多者,必致隐血大亏,故急应养血滋阴。
辨证论治:
1 肠风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
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2 脏毒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紫暗而浊,肛门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濡滑。
针灸: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配穴,血海、阴陵泉。
3 脾虚便血
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花,大便正常,肛门无痛,下血频频,血色不鲜,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针灸:主穴,脾俞、太白、足三里。配穴,气海、百会。
如有便血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针灸疗法,可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