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如何调理

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如何调理

脉象浮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调理,属于病脉的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表证也分风寒和风热,不要乱吃感冒消炎药。平常食疗上,风寒表证的可以喝点热姜茶等祛寒,风热感冒的可以喝点金银花、菊花茶等退热。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风寒咳嗽主证

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头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淡红。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手法 小儿风热咳嗽症状表现

咳嗽不爽,痰黄而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随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指纹紫。

头疼艾灸哪里最有效 头疼辩证分型艾灸

风寒头疼:症见头疼连项或有紧束感,遇热痛减,恶风寒,常喜裹头带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风热头疼:症见头疼而昏胀,甚则如裂,遇热加重,恶风发热,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风湿头疼:症见头疼昏沉,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阴雨加剧,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风寒头疼加灸风池,风门穴;风热头疼加灸曲池,外关,大椎穴;风湿头疼加灸风府,足三里穴。

肝阳头疼:症见头掣疼而眩,多偏于一侧,烦躁易怒,面部或有烘热,或兼胁痛,口苦舌红,苔薄黄,脉象弦或弦数。

肾虚头疼:症见头空疼兼眩晕,腰膝酸软,耳鸣,或遗精,女子或有带下,舌质红,苔薄或剥,脉象沉细或弦细无力。

气虚头疼:症见头疼绵绵,时发时止,遇劳则重,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而无力。

血虚头疼:症见头隐疼而晕,心悸怔忡,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苔薄,脉象沉细。

痰浊头疼:症见头疼昏蒙而重,或眩而欲呕,胸闷脘痞,纳呆,或呕哕痰涎,舌苔白腻,脉象滑或弦滑。

瘀血头疼:症见头疼经久不愈,疼有定处,多有刺痛感,常伴随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黯或有紫斑,脉象细涩或沉涩。

艾灸取穴:在灸疗常用穴的基础上,肝阳头疼加灸太冲,阳辅,太溪;肾虚头疼加灸太溪,肾俞;气虚头疼加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加灸三阴交,血海,膈俞;痰浊头疼加灸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头疼加灸行间,血海,三阴交。

夏天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风寒感冒表现症状

体虚怕冷:风寒感冒由于气温的变低或忽冷火热,而导致风寒侵入体内,体内阳气被抑制,所以患者一般由怕冷、畏风的情况出现。

无汗:风寒感冒由于外感风寒,自身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减慢,机体组织出于保护状态,一般不会有出汗的情况,风寒发散后会有少量出汗情况,代表感冒症状在缓解。

头痛、四肢酸痛:风寒感冒时全身血管收缩、血压会上升,当血压一升高头部会有疼痛的症状出现。同时体内寒气增加,导致经络运行受阻,身体会出现四肢酸痛、无力的症状。

鼻塞且涕清:风寒感冒时鼻黏膜发炎,分泌物增加导致气体出入受阻,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情况,风感冒的鼻涕一般较清。

舌苔和脉象:风寒感冒舌苔较为薄白,脉象浮紧。

小孩长水痘吃什么食物 银花苡米粥

组成:银花15g、净薏米30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银花加水煎3次,去渣取汁,煮薏米粥七八成熟时,再入药汁共煮,待粥熟时加冰糖调味。

服法:每日1剂,连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疏风之功,凡水痘见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者皆可取用。

浮脉的脉象特征 脉象浮的临床意义

脉象浮一般见于表证,也可见于虚阳外越证(阴精亏虚,阳失所附,浮越于上,症见潮热、面红、口燥不渴,脉虚数)。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象浮而有力;体质较虚的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象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因为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所以脉象多浮紧;外感风热,热邪迫血流急,所以脉象多浮数。

如果此人常年患病,体质虚弱,脉象浮而无力,散乱无根,可能是虚阳外越,病情危重的征兆。

《内经》称浮脉为毛脉,对应秋季,所以夏秋时脉象偏浮是正常现象。一些体质比较瘦的人,体表脂层较薄,所以桡动脉部位浅表而脉象多浮也是正常现象。

便血的针灸治疗法

1 凡治便血,首当分外感、内伤,其外感者,当先解散,外邪既去,然后随其虚实寒热而治之;其内伤者,多属虚寒,以补为宜。

2 凡大便下血,久而不愈,失血过多者,必致隐血大亏,故急应养血滋阴。

辨证论治:

1 肠风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鲜红而清,肛无肿痛,多为近血,舌红苔黄,脉象浮弦。

针灸:主穴,曲池、上巨虚、承山。配穴,合谷、长强。

2 脏毒

症状:大便下血,血色紫暗而浊,肛门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濡滑。

针灸:主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承山。配穴,血海、阴陵泉。

3 脾虚便血

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花,大便正常,肛门无痛,下血频频,血色不鲜,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针灸:主穴,脾俞、太白、足三里。配穴,气海、百会。

如有便血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针灸疗法,可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相关推荐

沉脉的脉象和主病 脉象沉的临床意义

脉象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实,可见于气滞、血瘀、痰饮等病证;沉而无力为虚,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脉象沉还可见于正常人,肥胖的人脂肪层丰厚,脉位较深,所以脉象多沉;冬天血气收敛沉潜,所以脉象也偏沉;如果两只手六脉都沉细,却没有临床症状,称为六阴脉,也正常生理现象。

柳树枝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散热

《诸病源侯论・风热候》云:“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其状使人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得配本草》目:“去风热。”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轻扬,且为阳邪,阳从火化。风热犯表,多干肺卫,热郁肌腠,卫表失和。其症身热较著,微恶风寒,汗泄不畅,头胀而痛,咳嗽咯痰,痰粘或黄,咽干口燥或乳蛾红肿,甚则疼痛,鼻塞口渴,鼻流浊涕,舌边尖红,舌苔微黄,脉象数。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散热。柳树枝辛苦而寒,辛可散,寒可清,苦可泄,又入太阳膀胱,疏风解表,清热肃肺,用于风热感冒及风热头疼之候。

痄腮有哪些表现

常见证候 风热上犯痄腮: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轻嚷,耳下腮部痠痛。张口及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舌苔薄白微黄,脉象数。 热毒炽盛痄腮:主要临床为恶寒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有呕吐,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坚硬拒按,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邪毒内陷心肝:腮都尚未肿大或腮肿5~7天后,突然壮热,头痛项强,呕吐,嗜睡,昏迷,抽搐,舌红绛,脉数。 邪毒引睾窜腹:腮部肿甚或肿胀初消,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弦急隐痛,伴发热,

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肺燥感寒型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生甘草4.5克,炙麻黄2.4克,杏仁9克,蒸百部9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薄荷3克,桔梗3克,前胡3克,杏仁泥3克,白茅根15.6克,紫苑4.7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3、痰

脉象怎么回事 脉象弱的特征

脉象弱的特征沉细无力而软。 具体表现为脉搏显现的部位沉、脉形细、脉势软。由于脉管细小,血液不充盈,要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才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把脉时感到脉细而无力。

流鼻血说明了身体的哪些问题

流鼻血,医学上称为“鼻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流鼻血能够说明哪些健康问题呢? 中医认为鼻属于肺窍,而流鼻血多由于“肺燥血热,引起鼻腔干燥,导致敏感而脆弱的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特别在比较干燥的气侯下,这种情况可能会更为严重,流鼻血也就更为频繁了。因肺热而导致流鼻血的人,常会出现很多其他肺热常见的不适,如体热、流黄色或绿色的鼻涕、嘴唇殷红、有口气等。 对于这种肺热引起的流鼻血,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因为这可能身体自我修复的一种途径,一个自然去火的过程。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说道

小孩干咳的原因

1.异物刺激喉咙:最常见的原因就鼻涕倒流。宝宝因为感冒引起流鼻水,躺下时很容易就会出现鼻涕倒流,刺激喉咙的问题,因而咳嗽。 2.因支气管发炎:在宝宝感冒后,有时会因为支气管发炎而出现干咳的现象,此时可能需要带宝宝就医治疗,才有办法根治。 3.过敏引起咳嗽:有的宝宝会因为过敏而出现咳嗽的现象,通常在早上比较显著。这类型的咳嗽很容易发展成哮喘,因此家长务必留意。 小孩干咳的症状 1.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数。治宜疏风肃肺,

iga肾炎的中医疗法

1、清热凉血:iga肾炎凡属外感风热者,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咽干咽痛,或有咳嗽,或有鼻塞口渴喜饮,肉眼血尿,舌红苔薄,脉象数,宜疏风宣散、清热凉血,方用银蒲玄麦甘桔汤(银花、蒲公英、玄参、麦冬、生甘草、桔梗);属心经热盛者,症见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口渴喜饮,肉眼血尿,排尿稍有灼热感,舌红苔薄,脉象细数,宜清心养阴、清热凉血,方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淡竹叶、滑石、甘草梢、通草、茜草、黄芩、益母草、白茅根);肝经火旺者,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烦躁易怒,肉眼血尿,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象弦大,宜清肝泻火、清

脉象怎么回事 脉象沉的机理分析

脉象沉的形成有虚实两方面原因。一因为邪实内郁,正气仍盛,邪正相争于里,以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阻,不能将脉气鼓搏于外,所以脉沉而有力;二因为脏腑虚弱,气血虚衰,或阳气虚弱,升举鼓动无力,不能统运营血于外,所以脉沉而无力。

小儿哮喘饮食注意事项

一、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不宜过度,要清淡,不宜进食肥腻之物。 2、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 4、平时多吃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动物肺、脾、胰等。 5、要禁食海腥发物,如海虾、蟹、鱼等。 6、不要吃过甜、辛辣食物和冷饮。 7、若发现某些食物食后能发生哮喘,当禁忌食入。 二、药膳 1、寒性哮喘 病因:外感寒邪,内闭于肺。 症状:咳痰清稀色白,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