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转肽酶升高,96.IU/L需要进一步检查吗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96.IU/L需要进一步检查吗
问题不大,没有必要再做检查了,谷氨酰转肽酶偏高高一点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是不正常就要高好几百的。 指导意见: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没有乙肝,好事情。肝右叶强光斑0.6CM,说明有轻度的结石,没有必要管,只要不疼就不需要处理,B超能看清的东西最多1cm,就是说1cm以下的都看不清。强回声说明是结石。所以您不需要再检查了,也不需要再吃药物了,3-6个月才查一次B超和肝功能就可以了,问题不大。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由什么引起的
大家都知道,酶的作用之一就是催化,r谷氨酰基转移酶与肝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主要来衡量肝胆的情况。r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你胆管受阻或是患了慢性肝炎。要想快速使这种酶降低,饮食上要忌烟酒,不要熬夜加班。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不要过多摄入高蛋白的食物。
r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原因会引起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呢? 常见的病理性因素: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一:原发性肝硬化、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肝脏损伤,从而导致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肝癌时期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达到高峰。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谷氨酰转移酶都会升高。如果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属于非活动期,若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则表明病情恶化。
非病理性因素: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一:对于长期饮酒,造成脂肪肝,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谷氨酰转移酶会有明显的升高现象。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二:由于饮食不当形成的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等也同样会引起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三:20~30岁超负荷的男性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58%。50~60岁男、女性谷氨酰氨基转移均约升高30%。慢性酒精中毒者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约升高20%~400%。90kg~40kg的女性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可升高42%。4~10岁的儿童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约降低10%。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四:对于女性安眠药可导致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50%,抗抑郁药约升高45%,抗心绞痛药约升高40%,抗高血压药约升高25%,对于男性,抗高血压药可导致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20%,抗痛风药约升高20%,抗糖尿病药物约升高20%。 常见的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就如上文所述,医生指出,谷氨酰基转移酶由于大部分存在于肝脏,所以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大多由于肝脏出现了问题,建议当发现谷氨酰转移酶偏高时,及时治疗才是解决之道。 以上是对“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的内容介绍,医生提醒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r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小病也会拖成大病,因此要及时治疗,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抵御一切疾病的法宝。这种病是男性的高发人群,也就证实了我上面说的不良习惯必须杜绝。以上就是有关r谷氨酰基转移酶的介绍,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肝脏怎么查呢
1、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ALT、AST升高,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肝癌、胆管梗阻、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GGT、ALP升高。
2、B超:检查腹部器官有无占位性疾病、肝胆慢性病变、血管瘤、胰脏等器官病变及肿瘤。脂肪肝、肝硬化、肝胆结石等疾病。
肝损伤的指标是什么
肝损伤检测指标
对于肝病的患者来说,要重视病情,就需要知道疾病的状况,我们也要知道肝病的检查标准,这样对于我们对肝损伤的了解。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
临床上,常用来检测肝损伤的指标,主要有转氨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最为常用。
一、转氨酶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肝细胞是转氨酶的主要生存地。
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细胞的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二、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骨骼、肠、和胎盘等组织。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三、谷氨酰转肽酶
正常人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U/L。
由于谷氨酰转肽酶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内胆管上皮和肝细胞浆中。
当肝脏损伤,肝外胆管和肝内梗阻时,就会造成谷氨酰转肽酶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异常。
谷酰转肽酶高的危害
一般医学决定性水平是:谷氨酰转肽酶<25U/L,可同时除外病理学和生物学变异;谷氨酰转肽酶偏高50-200U/L,应查核包括药理原因在内的生物学变异;谷氨酰转肽酶偏高>200U/L,通常为肝胆疾病。
1、当患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这个因素也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2、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谷氨酰转肽酶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果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3、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时,由于谷氨酰转肽酶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
4、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酰转肽酶几乎都上升,成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5、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人中,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并非全部都是肝癌的前兆,需要结合其它检查综合评判病情。
在肝功能检查中,谷酰转肽酶主要和其他项目结合起来来反映肝脏的受损情况,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等,所以说谷酰转肽酶至关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谷酰转肽酶高的危害的介绍了,一般做谷酰转肽酶的检测是有原因的,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肝脏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可以在医院做这些检查,因为从谷酰转肽酶的数值上就可以分辨出一些疾病的症状。
肝功能 肝功能简介
我们所说的肝功能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肝脏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造血、储血、调节血压循环、免疫防御等功能。另一层含义是指一种能体现肝脏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等
转肽酶高有什么危害呢?
对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会在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的刺激作用下,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病情进一步的恶化。对于是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会导致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如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由于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常意味着是肝脏炎症加剧症状,肝脏遭受着持续不断的损伤,酒精肝或阻塞性黄疸可能会引起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引起的可能有生命危险。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药物影响
很多药物对体内的谷氨酰转肽酶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在服用某种药物之后便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那么在停药之后便会恢复正常,这与肝脏的解毒作用有关,药物需要在肝脏进行解毒处理。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肾病
谷氨酰转肽酶在肾脏中也是大量存在,因此,肾脏出现问题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现象,常见的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肾炎、过敏性紫癜肾、肾盂肾炎、IgA肾病、膜型肾病,肾性高血压、红斑狼疮肾、痛风肾、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积水、肾囊肿以及先天性多囊肾等。
脂肪肝怎么检查
约30%~100%的患者存在肥胖,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可有脾肿大和肝掌。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中度升高,达正常上线的2~5倍。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半数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可升高2~3倍。80%以上患者血清胆碱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可异常。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1、预示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偏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值常常高于谷氨酰转肽酶正常值的1~2倍,如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2、预示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时,谷氨酰转肽酶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偏高。
3、预示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的谷氨酰转肽酶也常升高,但一般营养性脂肪肝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多数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
4、预示酒精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酰转肽酶几乎都上升,成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5、预示肝硬化:肝硬化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改变取决于肝内病变有无活动及其病因。在非活动期多属正常,若伴有炎症和进行性纤维化则往往上升。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早期有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有人认为肝硬化早期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严重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这可能由于肝细胞谷氨酰转肽酶合成能力丧失,从而认为肝硬化患者如果谷氨酰转肽酶较高,提示疾病尚处于早期阶段。
6、预示肝癌: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人中,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其他系统肿瘤多属正常。但肝癌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结果与其他肝胆疾病,尤其与黄疸病例重叠甚多,故单项测定谷氨酰转肽酶对肝癌并无诊断价值,但若同时测定甲胎蛋白、AKP和GGT,则诊断价值较大(甲胎蛋白阴性,而AKP、GGT上升,尤其在无黄疸、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临床上面常见的一种症状,那就是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了,我们知道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容易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麻烦,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肝血管瘤和肝癌的区别 区别六
肝血管瘤在做检查的时候AFP结果为阴性,而肝癌AFP的结果显示阳性率在70%左右,且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增高。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
1、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也会因为长期嗜酒,或者长期服药造成,避孕药也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偏高;
2、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由原发性肝癌,腺癌等引起,特别是在恶性肿瘤发生率高达90%;
3、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常见于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等,也可见于胆脏疾病;
4、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也可能是因为人们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而导致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最终引起谷氨酰转肽酶的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