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的原理
镀锌的原理
在盛有镀锌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镀锌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通电后,镀锌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镀锌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1]。在有些情况下,如镀铬,是采用铅、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它只起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镀锌时,阳极材料的质量、镀锌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
1、碱性氰化物镀锌
2、碱性锌酸盐镀锌
3、铵盐镀锌
4、钾盐镀锌
5、铵钾混合浴镀锌
6、硫酸盐镀锌
7、氯化物镀锌[2]
镀锌层的后处理
1、去氢
2、钝化
3、着色
钢丝与铁丝有什么不同
碳量在2.11%以上的铁碳合金是铸铁(生铁),基本上没有延展性,不能拉拔成丝。
生活中所说的“铁丝”,专业术语是“低碳钢丝”,含碳量在0.2%以下。因易于生锈,通常表面经镀锌涂覆。在大气条件下,在镀锌层未大部分脱落前不会锈蚀。比较软,用途是众所周知的。
生活中所说的“钢丝”,是含碳量在0.6%左右的“中碳钢丝”,或含碳量在0.8%左右的“高碳钢丝”,它们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弹性,强度高。最常见的用途例如绕制普通的弹簧等。通常,较粗的钢丝是先卷绕成形、后热处理,较细的钢丝是先热处理、后卷绕成形。
电镀锌的介绍
1、原理
由于锌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变化,而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能生成一种很致密的碳酸锌薄膜,这种薄膜能有效保护内部不再受到腐蚀。并且当某种原因使镀层发生破坏而露出不太大的基体时,锌与钢基体形成微电池,使紧固件基体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在汽车运输等行业中应用较广,但需要的是三价铬钝化层、锌镍合金镀封闭涂层,减少六价铬钝化有害、有毒层。
2、性能特点
锌镀层较厚,结晶细致、均匀且无孔隙,抗腐蚀性良好;电镀所得锌层较纯,在酸、碱等雾气中腐蚀较慢,能有效保护紧固件基体,镀锌层经铬酸钝化后形成白色、彩色、军绿色等,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由于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进行冷冲、轧制、折弯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
3、应用范围
电镀锌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紧固件产品的应用已遍及机械制造、制作镀锌勾花网、电子、精密仪器、化工、交通运输、航天等在国民经济中有重大意义。
镀蓝锌和镀蓝白锌的区别
镀蓝锌和镀蓝白锌的区别:
1,镀蓝锌和镀蓝白锌区别较小,是一种镀法的两种叫法;
2,镀蓝锌和镀蓝白锌颜色不同;
3,镀蓝锌为蓝色,镀蓝白锌为银白色。
镀铬的分类
由于镀铬层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作防护一装饰性镀层体系的外表层和功能镀层,在电镀工业中一直占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在传统镀铬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了微裂纹和微孔铬、黑铬、松孔铬、低浓度镀铬、高效率镀硬铬、三价铬镀铬、稀土镀铬等新工艺,使镀铬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镀铬液的组成和性能不同,可将镀铬液分为如下几类。
①普通镀铬液 以硫酸根作为催化剂的镀铬溶液。镀液中仅含有铬酐和硫酸,成分简单,使用方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镀铬液。铬酐和硫酸的比例一般控制在Cr03:H2SO4=100:1,铬酐的浓度在150~450g/L之间变化。根据铬酐浓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浓度(350~500g/L)、中浓度(150~250g/L)和低浓度(50~150g/L)镀铬液。习惯上把Cr03250g/L和H2SO42.5g/L的中等浓度镀铬液称为“标准镀铬液”,又称为“万能镀铬液”,用于装饰及功能性多种镀铬。低浓度的镀铬液电流效率高,铬层的硬度也高,但覆盖能力较差,主要用于功能性电镀,如镀硬铬、耐磨铬等;高浓度镀液稳定,导电性好,电解时只需较低的电压,覆盖能力较稀溶液好,但电流效率较低,主要用于装饰性镀铬及复杂件镀铬。
②复合镀铬液 以硫酸和氟硅酸作催化剂的镀铬液。氟硅酸的添加,使镀液的电流效率、覆盖能力和光亮范围均比普通镀铬液有所改善,如阴极的电流效率可达到20%以上。然而,氟硅酸对阳极和阴极零件镀不上铬的部位及镀槽的铅衬均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其衬里和阳极最好采用铅一锡合金。此镀液主要用于滚镀铬。
③自动调节镀铬液 以硫酸锶和氟硅酸钾为催化剂的镀铬液。在一定温度及一定浓度的铬酸溶液中,硫酸锶和氟硅酸钾各自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分别有一溶度积常数Ksp,即当溶液中[S042-]或[SiF62-]浓度增大时,相应的离子浓度乘积将大于溶度积常数,过量的S042-或SiF62-便生成SrS04或K2SiF6沉淀而析出;相反,当溶液中[S042-]或[ SiF62-]浓度不足时,槽内的SrS04或K2SiF6沉淀溶解,直至相应的离子浓度乘积等于其溶度积时为止。所以,当镀液的温度和铬酐的浓度一定时,镀液中[S042-]或[SiF62-]浓度可通过溶解沉淀平衡而自动的调节,并不随电镀过程的持续而变化。这类镀液具有电流效率高(270A),允许电流密度范围大(高达80~100A/dm2),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沉积速度快(50/-m/h)等优点,故又称“高速自动调节镀铬”。但镀液的腐蚀性强。
④快速镀铬液在普通镀铬液基础上,加入硼酸和氧化镁,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从而提高了沉积速度,所得镀层的内应力小,与基体的结合力好。
⑤四铬酸盐镀铬液这类镀液的铬酐浓度较高,镀液中除含有铬酐和硫酸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和氟化钠,以提高阴极极化作用。添加糖或醇作为还原剂,以稳定镀液中的Crs+;添加柠檬酸钠以掩蔽铁离子。这类镀液的主要优点是电流效率高(35%以上),沉积速度快、
镀液的分散能力好,但镀液只在室温下稳定,操作温度不宜超过24℃,采用高电流密度时需冷却镀液;镀层的光亮性差,硬度较低,镀后需经抛光才能满足装饰铬的要求。
⑥常温镀铬镀液由铬酐和氟化物(NH4F或NaF)组成,也可加入少量的硫酸。这种镀液的工作温度(15~25℃)和电流密度(8~12A/dm2)低,沉积速度慢,适用于薄层电镀。其电流效率和分散能力较高,可用于挂镀和滚镀。
⑦低浓度铬酸镀铬镀液中铬酐浓度较标准镀铬液低5倍,可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电流效率及镀层的硬度介于标准镀铬液和复合镀铬液之间,其覆盖能力和耐蚀性与高浓度镀铬相当。但镀液的电阻大,槽电压高,对整流设备要求严格,同时镀液的覆盖能力有待提高。
⑧三价铬镀铬镀液中以Cr3+化合物为主盐,添加络合剂、导电盐及添加剂。该工艺消除或降低了环境污染,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铬酸镀液高,阴极电流效率有所改善;可常温施镀;槽压低;电镀不受电流中断的影响。但镀液对杂质敏感,镀层的光泽较暗,镀层厚度为几微米,并不能随意增厚;镀层的硬度低,镀液成分复杂不利于维护。
⑨稀土镀铬液在传统镀铬液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及氟离子。采用稀土元素可降低铬酐的浓度、拓宽施镀温度范围(10~50℃)及阴极电流密度范围(5~30A/dm2),降低槽压,改善镀层的光亮度及硬度。使镀铬生产实现低温度、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率,即所谓的“三低一高”镀铬工艺。但对于镀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其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苹果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苹果与胡萝卜不宜同食
胡萝卜含有一种叫维生素C酵酶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破坏苹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会大大降低苹果原有的营养价值。
苹果与萝卜相克
苹果含有丰富的植物色素,若与萝卜一起食用经胃、肠道的分解,可产生抑制甲状腺功能的物质,诱发甲状腺肿。
镀锌容器不能炖煮苹果
苹果皆含有大量有机酸,在加热炖煮的情况下,使锌大量溶解而混入食物,故易引起中毒。
痛经者不能食用青苹果
青苹果酸涩收敛之品,易导致气血淤滞,月经淋漓不尽。所以痛经患者应忌食酸性食物。
电镀银饰会不会变色
银饰容易变色,变成黑乎乎的颜色,很难看,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事,变了色的银饰只有拿到店子里面去清洗或者是用牙膏,但是也不会怎么干净。很多人不知道,有一种银饰放置很久也不会怎么变色,是什么呢?一起看看不容易变色的银饰有什么特点!
怎样才能让我们漂亮的银饰品保持原有的光鲜亮丽呢?我们一起看看!
电镀的银饰:把容易变色和不容易变色的银饰放在一起对比,银饰表面的颜色不同。没有镀银的银饰颜色偏黄。而有镀层的一般会选择镀白金或者铑。颜色就比较亮。镀层的作用就是隔离银与空气中的硫接触从而防止银饰变色。像蒂芙尼的银饰品很多都是经过电镀处理的,看起来才会那么细腻光滑且不易变色。
用指甲油来处理银饰:如果没有镀层又怕银饰快速变色怎么办?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解决。把新买回来或者是清洗干净的银饰表面涂上一层透明指甲油。隔几天涂上一遍。这样就可以不变色了。
银饰要注意保养:发胶、化妆品等最好不要接触银饰。更不要戴着银饰去泡温泉或者海边等地方
容易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的病因有哪几种
1、砷食物中毒
元素砷不溶于水,无毒性。但其化合物一般都有毒,最常见的为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亦称白砒。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含有少量硫化砷,俗称红砒。三氧化二砷和一些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
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酸盐。某些地区的井水中含大量硝酸盐,用以烹调食物中,会引起中毒。特别是连续使用的蒸锅水,硝酸盐更加浓缩,用以烹调食物或调制奶粉则更易导致中毒。
3、锌食物中毒
锌的中毒量为0、2~0、4克,氯化锌致死量为3克~5克,硫酸锌致死量为5克~15克。国内由锌引起的食物中毒,大都是由于用镀锌的白铁桶、白铁壶制作或存放清凉饮料(酸梅汤)及醋而引起,也有用镀锌器皿煮海棠、苹果、山楂而引起中毒的事例。
4、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
马铃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碱龙葵素,它不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烹调时不易去除或破坏,它在马铃薯中的正常含量为2~13毫克/100克鲜重;发绿部分可含80~100毫克/100克鲜重;马铃薯芽含量可达500毫克/100克鲜重。
镀锌的特点
1、外观光滑,无锌瘤、毛刺,呈银白色;
2、厚度均为可控,在5-107μm之内任意选择;
3、无氢脆、无温度危害,可保证材料力学性能不变;
4、可代替部分需热镀锌的工艺;
5、耐腐蚀性好,中性盐雾试验达240小时。
应用范围钢钉、铁钉、紧固件、自来水管接头、脚手架扣件、钢丝绳马钢夹头等。
如何选择钢丝球
钢丝球一般用于家庭使用的可以强力清洁物体表面污垢的细钢丝攒成的球状物体,它是常用清洁球的一种。几乎每个家庭或者办公室都会有金属钢丝球的身影,在难以用抹布和清洁剂清洗的物体表面,我们都需要钢丝球的帮忙,利用钢丝球的强力摩擦力把污垢去除。那么,如何选择钢丝球呢?
钢丝球里的不锈丝主要就是不锈铁和不锈钢两种,最简单的区别方式就是有无磁性。通常磁铁能吸起来的就是不锈铁,俗称不锈丝(业内叫做430等, 含铬量在12%--18%);通常磁铁吸不起来的就是不锈钢(业内叫做304或302等),国内很少见不锈钢,除非工厂有特殊需要专门订做(工厂有些部件需要无磁)。
钢丝球丝还有一种不锈丝就是纯铜丝,说是纯铜丝,其实也不纯,因为纯铜是做不出花纹的,一般都是铜合金,如锌铜等。还有一种鱼目混珠的不锈丝,其实是生锈的,那就是镀铜丝,从理论上,镀铜丝应该不生锈,至少要比镀锌丝好的多,但这仅仅是理论数据,因为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镀铜丝的抗生锈性能远不如镀锌丝 (镀铜是电镀,而高锌丝是热浸镀,工艺不一样)。 从外观上看,不锈铁丝钢丝球油汪汪的(也有没有光泽的不锈丝,主要原因是含铬量低,当然只要不生锈,就可以),颜色暗;不锈钢丝钢丝球白茫茫的,光泽度好。纯铜丝钢丝球颜色黄,拿在手中沉甸甸的;镀铜丝钢丝球颜色红,比重和铁丝差不多。高锌丝钢丝球有光泽,颜色白;低锌丝钢丝球光泽度差,颜色暗。
光铬和装饰铬的区别
镀铬有两种的,一种是装饰铬,一种是硬铬。
镀硬铬是比较好的一种增加表面硬度的方法,但是它的优缺点很多,所以好多情况下都没采用。
优点一,表面光洁度好,优点二,不会生锈,一点锈斑都不会有;三,镀的过程中原零件变形小。四,如果零件尺寸不到位,可以通过加几丝铬来达到尺寸。优点五,表面比较美观等等
缺点一,价格高,不光镀的费用高,而且镀后还要再加工。缺点二,不适合表面比较复杂的零件,缺点三,厚度太薄,一般只有0。05-0。15mm左右,缺点四,对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要求比较高等等
镀硬铬一般采用比较多的是常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械,如:模具等
镀装饰铬顾名思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面光亮、外形美观、防锈等等。
镀锌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镀锌速度及质量的常见因素有:
(1)前处理不彻底。工件表面有氧化膜,影响锌的正常沉积。
(2)导电不良。电流在导线上消耗,分配到工件表面的电流过小。
(3)工件含碳量高。高碳钢、铸铁件等会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
(4)工件绑扎过密。镀锌时工件局部遭到屏蔽而导致镀层过薄。
(5)镀液温度偏低。当镀液温度偏低时配送的电流密度相应降低,镀层的沉积速度也必然降低。
(6)镀液中氢氧化钠含量偏高。氢氧化钠含量偏高时电流效率相应降低。
(7)镀液中添加剂含量偏低。添加剂含量偏低会影响分散能力,镀层局部显得过薄。
(8)受镀件面积估算不足,施镀时配送的电流密度显得过小。
(9)工件悬挂方法不当,与锌阳极间距过大,应调整位置。
(10)工件过腐蚀。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锌的沉积速度。应在酸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缓蚀剂,局部处氧化皮过厚先用机械法除去,酸洗过程中多作检查。
(11)阳极钝化。有效面积减少,影响电流的正常分布。
(12)氢氧化钠含量偏低。若氢氧化钠含量偏低时,电流密度提不高,阳极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