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夜啼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心热夜啼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惊恐夜啼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乳食积滞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夜啼护理注意
1.保持患儿所处环境安静,避免患儿受惊吓。
2.脾寒者,注意保暖;心热者,切勿过于保暖。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婴儿夜啼推拿 脾胃虚寒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阵阵啼哭,哭声尖锐,面色清白,唇鼻周围色青明显,四肢不温,大便色绿伴有粘液及奶瓣等,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推拿取穴:推补脾土8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推上三关6分钟,捏挤神阙穴,天枢,四横纹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掐四横纹,温中健脾扶脾阳;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双天枢,温下元,散凝寒,助消化,止腹痛;推上三关,调和营卫以助疗效,寒气除,气机通,腹痛止,入夜自安。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夜啼
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多见于初生儿,是指经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啼哭补眠,而白天又如常者。小儿夜啼通过推拿治疗可安神定惊,温中清热。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脾寒型夜啼推拿
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有寒,或腹部受凉,脾为寒侵,夜间阴寒,寒邪凝滞,气机受阻,发为腹痛,因痛而啼。
主证:啼哭声低,睡喜俯卧,腹喜按摩,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清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揉小天心,揉百会,揉外劳宫。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以温中健脾;揉脐,揉外劳宫以温中散寒,止腹痛,揉小天心,揉百会以养心安神。
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亦称脾土,位于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推100-500次。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推100-300次。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摩200次,约5分钟。
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100-300次。
揉百会:百会在头顶,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用拇指按或揉之,揉100-300次。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揉1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肝经,推100-500次。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300次。
掐五指节: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用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3-5次;用拇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小儿鼻炎推拿手法图解 掐按淮头
定位:位于鼻尖端。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淮头3-5次,然后用中指顺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功效:每天推拿2-3次,有疏风解表,清热消炎的作用,主治小儿鼻炎,发热,头痛,夜啼,慢惊风等病症。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掐按山根
定位:位于两眼内眦中点与印堂之间的斜坡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山根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推拿功效:掐按山根具有醒目定神,疏通经络,开窍心脑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搐,目赤肿痛,鼻塞不通等病症。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
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婴儿夜啼推拿 惊吓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惊哭,神色恐惧,两目窜视,面偎母怀,面色清白,苔薄白,脉弦而数。
治则:疏肝清心,镇惊安神。
推拿取穴:推补肝木穴10分钟,揉小天心6分钟,揉一窝风6分钟,四横纹各掐1分钟,推退下六腑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肝木穴,揉小天心,揉一窝风,镇静安神以退惊;掐四横纹,镇惊和络,推下六腑清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