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钟穴功效和作用
大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钟穴功效和作用
类属:大钟为足少阴肾经络穴。
功效:滋补肾阴,清热肃肺。
作用机制:大钟为肾经上的穴位,刺激该穴位,可以补充肾气,肾气足了,气化功能就会增强,精上注于脑,大脑和小脑的功能也会增强;此外,大钟为肾经的络穴,像一座桥梁可以沟通表里两经;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所以大钟还同时具有调节肾经和膀胱经的作用。
大迎的准确位置图 大迎穴的功效作用
大迎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颌部,以疏利面齿风邪,消肿止痛,通利牙关见长;此外,由于大迎位于胃经上,负责将胃经中的精微血气传到头部,因此具有过滤浊气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口噤不开,唇吻瞤动,面浮肿,牙关脱臼;风热上攻之齿痛,颊肿,瘰疬诸病证。
大巨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巨穴功效和作用
功效:理气调肠,益肾固精。
主治:1.小腹胀满,疼痛,疝气;2.小便不利,遗精早泄,月经不调。
作用机制:1.大巨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腑气机,治疗肠腑疾患;2.阳明经多气多血,其经循直抵盆腔,该穴居小腹,位近盆腔,而盆腔乃膀胱,胞宫及精宫所在地,故本穴通过疏通经脉,调理气血,发挥益肾,调经,固精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大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陵穴功效作用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具有镇惊安神,清心通络,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清心降火,清除口臭。
大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敦穴的作用
大敦穴归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经水发出的穴点,肝藏血,故本穴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调理下焦,醒脑开窍,安神定制之功,有保健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大赫的准确位置图 大赫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赫穴位于下腹部,属冲脉,足少阴之会,有补益肾气,调理下焦之功。
该穴内应膀胱,小肠,与冲脉交会,故有补肾气,调冲任的作用,用于治疗下元亏虚之生殖,妇科诸疾。肾与肝经同会任脉,肝经绕阴器,抵小腹,故本穴有调补肝肾,疏通局部气血作用,而治疗小腹疼痛,阴部痛。大赫内应小肠,可调理小肠气机,用于治疗泄泻。
大钟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钟的准确位置
经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取穴。
简易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平太溪下0.5寸,在其后下方摸到足后跟骨头,其内侧前方凹陷处即是该穴。
大钟的准确位置图 大钟穴主治疾病
1.大钟属肾经,位于足跟部,为肾经络穴,与膀胱经气直接相通,肾司二便,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赖肾的气化功能,大肠的通便功也与肾气的气化,温煦,封藏功能有关,所以该穴能通调肾与膀胱二经经气,调理下焦气机,主要用于治疗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或气化失职所致的遗尿,小便淋沥,癃闭及肾阴亏虚,大肠传导失职的大便难。
2.肾经经脉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本穴能滋肾阴,清虚热,纳肺气,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肺之肃降功能失常所致的胸闷,气喘;虚火灼伤肺络所致的咳血,及肺肾之阴液不能上承咽喉的咽喉干痛。
3.胞脉系于肾,本穴还可调理肾气,治疗月经不调。
大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于掌后第一腕横纹中,用力握拳,可见两条大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在两条大筋之间即是本穴。
身柱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身柱穴功效作用
功效:宣肺止咳,祛风清热,宁心安神。
主治:1.感冒,咳嗽气喘,身热头痛,疔疮。2.心悸,失眠,癔症,惊风,癫狂。3.脊背强痛。
作用:身柱属督脉,位于背部,督脉000002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通调督脉,清热镇痛的作用,可以治疗身热,头痛,脊背强痛;再者,身柱位近心肺,居两肺俞之间,乃肺气横贯之处,故本穴有祛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咳嗽气喘,并可清热解毒,治疗热毒郁表的疔疮;可宁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癔症,惊风,癫狂。
筋缩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筋缩穴功效作用
功效:熄风止痉,通络调中。
主治:筋脉拘急,四肢不收,抽搐,癫痫,胃痛,黄疸,脊强疼痛。
作用机制:筋缩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在两肝俞之间,乃肝气横贯之处,肝主筋,故本穴有治疗肝血不足,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或肝风内动的筋脉拘急,四肢不收,抽搐的作用;并可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治疗肝气犯胃的胃痛,肝胆湿热的黄疸,督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 故可通调督脉,治疗脊强,癫痫;此外还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