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的保健方法
胃寒的保健方法
一、人参煨猪肚
猪肚1个,人参15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空腹温食。具有治疗胃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
二、莲子粥
莲子50克,糯米50克,红糖一匙。莲子用开水泡胀,削皮去心,倒入锅内,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旺火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作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有补中燥湿、健脾暖胃、止泻敛汗、安神固精之效。适合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睡眠不佳的患者。
三、瑞香汤
山药120克,乌梅、甘草各30克,陈皮、木香各3克。将以上诸药为末,每次取适量做汤服食,每日2次。主治肝脾不和、胃脘胀痛,大便溏薄等。
四、桂圆石斛汤
桂圆5-10个,石斛10克,白糖少许。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烧沸一刻钟即可,不可久煮。作点心吃,具有补脾健胃、补心益智、除烦热的功能。胃热重出现舌苔黄者,可加入洗净的竹菇6克同煮。
冬季防寒保暖 冬季防寒保健的误区
冬季,用热水洗脸,会感觉特别舒服,有些人更是觉得水越烫越“过瘾”。
解析: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电热毯驱寒,尤其是整晚开着电热毯睡觉。
解析:整夜使用电热毯,很容易导致鼻部干燥,鼻腔黏膜脆性增强,引发鼻出血。老年人使用电热毯睡觉时尽量不要整宿使用,可以先开一段时间,上床后再关闭,温度也不宜过高。
为了防寒,很多中老年人晚上会穿着厚睡衣和袜子睡觉。
解析:冬季穿厚衣穿袜子睡觉不利于身体健康。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冬天睡觉,晚上会感觉冷。很多人习惯用被子蒙住头睡觉。
解析:这种做法是决不允许的。人靠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来生存,被窝空间狭小,氧气量也小。人长期窝在被子里,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会导致第二天起床头晕、精力不集中、全身乏力……长期这样,可能损伤肺功能。
很多人觉得泡脚当然是水温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解析:首先,水温高容易被烫伤,其次,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温太高会让人出汗,当身体热起来后又遇冷就容易引发感冒或风湿等疾病。而且脚上的皮肤相对也是比较脆弱的,千万不要用力去搓,以为搓出一层皮就干净了,其实这是在损害脚的保护层。
消化不良时记得吃片醋泡姜
饮食习惯的改变(如贪凉饮冷、饮食不规律)和心理压力的增加让不少人饱受消化不良的困扰。专家提醒大家,每天吃片醋泡姜便可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专家指出,姜有止胃寒、解腻、助消化的功效,而醋有开胃活血的作用,用醋泡姜能更好地发挥调理脾胃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鲜姜切片,用米醋浸泡,加少量糖和盐,三天后便可食用。醋泡姜最好是早饭后食用,不但可以助消化,还能增强血液循环、御寒保暖。
羊肉和什么搭配最好
1、用白萝卜搭配羊肉,可去除羊肉一部分膻味、中和羊肉的火气,同时还能补钙,对肾阴虚引起的牙齿松动有缓解作用。
2、羊肉益肾气,山药健脾补肾。两者同食,健脾补肾作用更强。
3、羊肉温阳暖肾,生姜祛寒保暖。在烹调羊肉的时候适量加一些生姜,能祛腥增香,还能增强体质,缓解腹痛、胃寒等症状。
脾胃虚寒的饮食保健方法
脾胃虚寒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脘腹痞胀或隐痛,食欲不振,有的时候会泛吐清水,面容易黄和消瘦,精神疲软,四肢则是微寒。
宜食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等。
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易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如猪肉、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糯米等。具有利气消食作用,可损伤正气、加重虚寒的食物,如山楂、萝卜、薤白、香菜等。脾胃虚寒的食疗:
1、丁香姜糖配方:白砂糖50克,生姜末30克,丁香粉5克,香油适量。制法:白砂糖加少许水,放入砂锅,文火熬化,加生姜末、丁香粉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粘手为度。另备一大搪瓷盆,涂以香油,将熬的糖倒入摊平。稍冷后趁软切作50块。功效:温中降逆,益气健脾。
2、鸡内金饼 配方:鸡内金10克,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制法:将鸡内金、红枣、白术、干姜同入锅内,加瑙水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将药汁倒入面粉,加白糖、发面,揉成面团,待发酵后,加碱适量,做成饼。将饼置于蒸笼上,武火蒸15分钟后即成。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益胃。
3、鹌鹑汤 配方:鹌鹑1只,党参15克,淮山药30克制法:鹌鹑、党参、山药洗净后同放锅内,加清水800毫升,煮至鹌鹑熟即可功效:健脾益气。
4、丁香鸭配方:公丁香5克,肉桂5克,草豆蔻5克,鸭子1只约1000克。制法:鸭子洗净,公丁香、肉桂、草豆蔻用清水3500毫升煎熬2次,每次20分钟,滤出汁,约3000毫升,将药汁倒人砂锅,放入鸭子,加葱、姜,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捞出晾凉。在锅中放卤汁,将鸭子人卤汁煮熟,捞出,卤汁中加冰糖10克及少许盐、味精,再放入鸭子,用文火边滚边浇卤汁,皮色红亮时捞出,抹麻油即成。
5、猪肚煨胡椒 配方:猪肚1只,胡椒9~15克。制法:将猪肚洗净,胡椒粉碎后放入猪肚内,用线扎紧猪肚口,文火煨炖,待猪肚熟后调味即可。功效:温胃散寒。
胃寒的人怎么调理 注意防寒保暖
胃寒的人尤其在防止寒气的袭击,不管在什么样的季节都要防寒保暖,冬季多吃温性食物,注意衣裤的增加,夏季可以适量吃绿豆,苦瓜等寒性食物解暑清热,但不宜吃食,同时,最好不要吃冰冻食品。
祛除风寒健脾胃
一可排汗降温
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体内的余热随着汗液被带走,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二可防治肠胃炎
夏季细菌生长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
三可祛除风寒
夏季常吹空调,易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喝点姜糖水,有助于祛除体内风寒。要注意,暑热和风热引起的感冒则不宜饮用。
四可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生姜治疗常见病
生姜切片擦背治疗风寒咳嗽:生姜切5~6片后用纱布包裹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擦双侧肺俞穴约3~5分钟,可止咳化痰。
生姜加热治疗冻疮:生姜30克放入微波炉中,2分钟后取出,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2周,对早期冻疮和未破溃的冻疮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生姜治疗头痛及牙痛:将生姜汁与麻油等量混合,再加入少许蜂蜜,擦拭头痛的部位。牙痛时,将磨碎的生姜和面粉混合成黏状物后,贴在牙痛侧的面颊部。
胃寒不能吃哪些水果 胃寒该吃些什么
1、羊肉汤,这是冬季的驱寒保暖必备的美食,同时增加人体热量和蛋白质,提高耐寒能力。
2、暖胃的粥,喝粥确实具有养胃作用,不会增加胃黏膜负担。但是如果喝粥后容易因为打嗝或睡觉,出现返流现象,那么不适合喝粥养胃。
3、性温的蔬菜,如茴香、蒜苗、南瓜、胡萝卜等。
4、养胃薯类,如红薯、山药等。
5、可以保健暖胃的药材,如茯苓,具有健胃、安神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6、补气食物。胃寒属于脾胃阳虚的一种表现,所以可以选择温阳补气的食物,如香菜、生姜、桂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