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出院该注意些什么
新妈妈出院该注意些什么
出院的准备工作同入院的准备工作一样重要,这一点常常会被忽视。首先,新妈妈和新爸爸往往以为,孩子平平安安生下后,一切大功告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对于出院的事情不容易引起重视。
其实,新手父母在产前就应该开始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早准备为人父母应具备相关知识。
掌握照顾新生儿的基本知识
在家护理新生儿的内容
1.新生儿沐浴。
3.喂奶知识。
2.脐带护理。
4.预防注射。
5.新生儿代谢筛检。
7.体温测量及异常体温处理。
6.黄疸观察。
8.婴儿常见问题的处理等。
读懂新生儿不舒服的表现
新生儿遇到不舒服时,会以异于平常的表现及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所以你在医院的日子里要学会如何去读懂。当出现以下这些状况时,应就医诊治:
1.活动力变差,哭声弱,突然不太哭闹、不爱活动。
2.昏昏欲睡显得特别累,不易叫醒,吵醒后又立即入睡。
3.食欲变差,奶量明显减少,若强迫吃奶即吐奶。
4.吃奶时变得很累、易喘,口鼻周围发紫,异常的盗汗等。
5.体温38℃以上。
6.喷射性吐奶。
7.严重的水泻。
8.肤色愈来愈黄。
9.耳朵有分泌物流出。
10.呼吸时有异于平常的呼吸声或有浓稠性的鼻涕。
准备好当天抱宝宝回去穿的衣物、包巾,若回家路程所需时间超过7小时以上,则需准备奶瓶、奶粉、开水,以备中途所需。
了解出院前要做的事
1.出院前医生须为新生儿完成全身的健康检查。
2.确定黄疸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护理人员须确认宝宝的新生儿代谢筛查工作已完成。
4.护理人员核对预防注射(卡介苗及乙型肝炎第一剂)是否完成。若未接种者,应查明原因,并完成预约时间。
5.准备好出院前医院提供的物品,如健康手册、诊断证书、出生证、乙型肝炎手册、育婴手册、脐带护理包、临时挂号证、预约挂号单等。
出院准备工作,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希望父母们能善用医院提供的资源,使每个宝宝皆能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下健康地成长。
新妈妈该怎么护理新生儿
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四周(28天)以内的小儿叫做新生儿。新生儿期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注意精心护理。
第一、注意居住环境。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温度为60度—65度左右。
第二,注意冷热护理。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第三、注意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第四,注意脐带护理。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第五,要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第六,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剖腹产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剖腹产后拉肚子,多数是由于产妇生产后没有注意身体保暖,受凉造成的,因为产后新妈妈会出汗多,衣服增减不及时,容易使新妈妈着凉,引起拉肚子。还有可能是饮食因素造成,新妈妈没有做到正确的保健身体,饮食上没有注意健康卫生,或吃了寒凉的水果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新妈妈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另外也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若出现拉肚子情况比较严重,腹痛比较明显,同时伴有尿量减少明显,新妈妈要及时的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新妈妈如何远离产后大出血
如何预防产后大出血?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应从妊娠期开始。
新妈妈如何远离产后大出血
所以,准妈妈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准妈妈,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高危准妈妈,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准妈妈,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分娩时发生万一。千万不要留在家中分娩!产后出血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因此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分娩,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诊治。
此外,为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妈妈最好做好产前准备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重孕期营养:
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或适当补充钙剂,可以预防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乏力;孕期预防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提高准妈妈分娩时对失血的耐受能力。
控制体重:
孕期控制体重增加(不宜超过25~30斤),防止胎儿过大(7斤以内为好),减少难产机会。
储备体力:
分娩时,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保存好体力。
注意卫生:
产后注意外阴清洁,鼓励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大出血。
应急处理
在院内发生的产后出血,医生会做妥善的处理。新妈妈出院后一旦出现多于月经量的大出血,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如果在产后10天内,子宫尚未进入骨盆腔,在腹部可以触及子宫底时,新妈妈在去医院途中不断地刺激子宫底部,用力按摩,促进子宫收缩,也可以起到暂时减缓出血的作用。
怎么预防产后出血呢
1、注重孕期营养: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或适当补充钙剂,可以预防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乏力;孕期预防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提高准妈妈分娩时对失血的耐受能力。
2、控制体重:孕期控制体重增加不宜超过25~30斤,防止胎儿过大7斤以内为好,减少难产机会。
3、储备体力:分娩时,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保存好体力。
4、注意卫生:产后注意外阴清洁,鼓励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大出血。
5、应急处理:在院内发生的产后出血,医生会做妥善的处理。新妈妈出院后一旦出现多于月经量的大出血,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如果在产后10天内,子宫尚未进入骨盆腔,在腹部可以触及子宫底时,新妈妈在去医院途中不断地刺激子宫底部,用力按摩,促进子宫收缩,也可以起到暂时减缓出血的作用。
产妇第一周该如何护理
产后第一天
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产后的第一天新妈妈依然要以卧床休养为首要任务。此时,要学会如何给宝宝授乳,如何按摩乳房以及关于沐浴、修养方面的注意事项。这一天请勿过于劳累。
产后第二、三天
按照有些医院的安排,产后妈妈与宝宝一般会分床睡,宝宝大多数数时候要睡在婴儿床上。
如果在产后妈妈不是太累的的状态下,最好让宝宝睡在妈妈身边,这样妈妈给宝宝喂奶、换尿布都会很方便,还能增进亲子感情。新妈妈可以洗澡,但要注意保暖。到了第三天,乳汁分泌渐多。要让宝宝及时将乳汁吸空。如果宝宝吃饱了,自己又感觉乳房还涨,就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空,这样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减轻涨奶的痛苦。此阶段的新妈妈可能会便秘,一旦为便秘所苦,一定要向医生咨询解决方法。
产后第四天
自然分娩的妈妈们,到了第四天,会阴的软组织接任或侧切的伤口已逐渐恢复中,如有缝合,则可以拆线了。本日产妇的精神渐佳,可以开始用记事簿亲自记录宝宝吃奶、排便的情况。宝宝大部分时间仍是在睡觉,新妈妈可以与宝宝同室修养。
产后第五、第六天
在我国,妇产科病房里的新妈妈们几乎都是初产妇。让这些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母亲自己动手照顾宝宝的生活,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指导的问题。比如说,给宝宝洗澡、换尿布等基础的护理知识。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要向医护人员咨询。要知道,一旦出院,就要自己来看护宝宝了。多学会一些育婴常识,出院以后方可安忱无忧。
产后第七天
产后一周后就可以出院了。为了出院的这一天不至于手忙脚乱,请提前一天列出需要带齐的资料及要办理的手续,要带齐医疗保险手册、生育服务证、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一定要办好出院手续及宝宝的出生证明。此外,清点出院的物品最好也列成单子。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如果是秋冬季节,最好选购医院出售的腹部暖贴及保暖帽。
顺产侧切几天出院
顺产侧切的新妈妈一般三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但若是出现伤口感染或出血比较多的情况则不能出院,需进行伤口处理,达到能出院的标准时才能出院,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坐月子老是口渴怎么办 坐月子口渴的原因
1、新妈妈产后口渴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因为在分娩后,体内失血过多、排汗量增大、津液损伤、肝脏解毒生成的多余热量没有及时排出,聚结在体内,继而出现产后口渴的情况。
2、新妈妈妈妈在母乳喂养时,体内释放的激素也会刺激母体,让妈妈出现口干的现象。
3、水分及多种营养物质是新妈妈乳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母乳的排出,水分也跟着流失,水分流失后,中枢神经传输水分缺失的信号传到大脑,让妈妈产生口渴的感觉。
4、新妈妈要警惕糖尿病、甲亢等因素引起的口渴,主要原因是体内激素的改变,影响了体内平衡,此外,若新妈妈患有肾盂肾炎、血管球性肾炎、肾积水、脑损伤等疾病的话,也会出现产后口渴等不良症状,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中药汤剂来缓解口渴的症状。
哺乳妈妈出门必备防溢乳垫吗
很多妈妈在家的时候都会用防溢乳垫,无论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洗的防溢乳垫都会准备一点,日夜换着来用。那么哺乳妈妈出门的时候要带防溢乳垫吗?防溢乳垫是一种实用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奶汁很多的新妈妈来说,更是非常方便。
小编建议如果是哺乳的新妈妈出门一定要带上防溢乳垫,准备几片在身上,避免奶汁多的时候,会弄湿内衣,甚至还会渗出到衣服上,不仅会让自己尴尬,也会让旁人尴尬呢!
不过出门在外,用防溢乳垫的话,一定要记得间隔2-3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哦,或者奶多的时候,乳垫湿满了也要马上更换了,因为奶水丰富的话,时间久了会有味道呢,此外,太久时间不更换乳垫,也容易导致乳头发炎等症状,因此新妈妈们要勤快更换哦!
产妇分娩后几天内做什么
第一天
按摩乳房,由护理人员或新妈妈本人施行。按规律授乳,学会哺乳。允许淋浴,但注意不可过度劳累。
第二天
按照医院的要求安排生活的节奏,最好孩子和妈妈在一个房间里。化验检查有无贫血,可以洗头发,但要注意保暖。
第三天
到了第三天乳汁分泌较多了,可以按时给宝宝喂奶,多余的乳汁要把它吸空。注意用温水清洗乳头,如果发现便秘,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第四天
会阴侧切伤口已恢复,可以拆线。如果妈妈和宝宝在一个房间,可以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记录宝宝吃奶、排便、排尿等情况。
第五 、六天
新妈妈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给孩子喂奶,洗澡和换尿布,为出院做准备。新妈妈可以尽量向医护人员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以求出院后安心。
第七天
可以带宝宝出院回家了,出院的前一天,一定要检查接母亲和宝宝出院的物品。为避免遗漏,可以把预先想到的东西记到一个小本子上,然后逐一核对物品。
剖腹产后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剖腹产后拉肚子,多数是由于产妇生产后没有注意身体保暖,受凉造成的,因为产后新妈妈会出汗多,衣服增减不及时,容易使新妈妈着凉,引起拉肚子。
剖腹产后拉肚子,还有很大可能是饮食因素造成,新妈妈没有做到正确的保健身体,饮食上没有注意健康卫生,或吃了寒凉的水果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新妈妈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剖腹产后拉肚子,还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若出现拉肚子情况比较严重,腹痛比较明显,同时伴有尿量减少明显,新妈妈要及时的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产后饮食指导 切忌盲目进补
盲目地进食补药和补品,如人参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帮助身体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新妈妈出现便秘、牙龈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状。要考虑新妈妈的身体状况,以及季节的差异性、环境的变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