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出痧是什么原因 推背一般多久推一次
推背出痧是什么原因 推背一般多久推一次
推背一般建议至少中间间隔两天。
推背虽然有助于缓解疲劳,还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节睡眠等作用,但是推背次数不能太频繁,若是推背间隔时间太短,可能会造成皮下出血,引起背部淤青,还可能会对软组织肌肉等造成一些损伤,甚至会加重疲劳,所以建议至少隔两天后再进行下一次推背。
按摩五穴位有效退烧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感冒发烧按摩穴位有哪些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池: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外关: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推背和刮痧有什么区别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推拿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正如《素问·血气行志》中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举痛论》在分析了疼痛的病理后,也指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其次,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在《医宗余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推拿具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作用,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三是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3)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机体有充分的抗病能力,致病因素就不起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之所以发生和发展,是因为机体的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邪气乘虚而人。从人体后天之本来看,脏腑的功能,与人体的正气有直接关系。中医的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脏腑有受纳排浊、化生气血的功能。当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受纳有限,化生无源,排浊困难,从而正气虚弱,邪气壅盛。总之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在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手法对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一是在体表的相应穴位上,施于手法,是通过经络的介导发生作用的:二是脏腑的器质病变,是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的:三是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手法操作要辨证得当。推拿手法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整,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有利于激发机体内的抗病因素,扶正祛邪。
背部刮痧月经会推迟吗
背部刮痧月经会推迟吗
刮痧是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通过对身体的经络进行刮、擦等方式治疗,起到治疗疾病或者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刮痧的方法是能治疗很多身体疾病的。所以经常被用来治疗很多的身体疾病。和其他的方法配合治疗效果会更好。那么刮痧会不会推迟月经?
刮痧的原理是使腠理开通,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月经一般没有影响。出现月经提前可能是偶然情况,也可能是刮痧后身体疲劳,气虚不能统摄血液等原因所致。一般来说,只要不在例假来临之前的3-5天刮痧就不会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一般预产期推后的原因
预产期为什么会推迟
关于预产期为什么会推迟的问题,其实孕妈妈此时可以不用太过担心,所谓预产期只是孩子出生的大概日期。孕妇身体状况以及其它外界原因等,都会影响孩子出生日期的提前和推后,如果出生比预产期提前或推后1~2周时间,仍算正常。只要做好产前检查就可以了。
每100个宝宝中只有5个是按时来到人间的!大约40%的宝宝会迟到,最晩在怀孕42周末才出生,所以说比预产期推迟14天以内都是正常的。从预产期2周之后开始,胎盘的功能就可能会衰减,也就是胎儿有可能开始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了。
预产期推迟怎么办
很多孕妇都会遭遇到这个情况,预产期过了宝宝还是没动静。如果超过预产期怎么办?其实,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正常。如怀孕24-36周间出生视为早产,在42周以后出生,则为逾期产。
若孕妇已经过了预产期,却还未没出现分娩征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于紧张,要注意胎动情况。一旦胎动每小时少于3次或在12小时内少于20次或胎动减弱,则需马上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分娩时机。
2、继续进行产检,并把孕早期的检查(如B超、验血、妊娠试验等)结果及胎动出现的时间、结果给医生,让医生再次核对孕周。
3、加强产前检查,缩短检查间隔时间,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告知宫内胎动情况,同时B超随访羊水量。如果无异常,可在密切监护下继续妊娠。
如果预产期推迟到14天后,达到临床所谓过期妊娠时,由于部分孕妇的胎盘会出现老化、胎儿会出现缺氧窒息,所以对孩子的危害较大,应及时到医院采取措施。
卧推背部用力的原因 卧推能锻炼背部吗
卧推到背部的锻炼非常小。几乎可以说不能锻炼背部。
卧推中,下背部可以轻微的拱起,并且要夹紧后背肩胛骨,因此,可以说对背部要一定的锻炼。但是卧推中其实背部的用力是很小的,锻炼效果极差,甚至可以说没什么锻炼效果。
小孩突然发烧39度怎么办
推脊柱:用毛巾或者手沾水从大椎穴到龟尾穴沿着脊柱从上到下的方向擦拭孩子背部,叫推脊柱,是退热的手法,适宜38.5℃以上的高热,做100~300次。大椎:低头的高骨处,平肩峰。龟尾:尾椎骨端(肛门上方)。
推天河水:家长用蘸了清水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孩子双手前臂从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中点,做100~500次,能起到清热解表的作用。
搓痧和吮痧:适合较小的宝宝,大约2周岁以下。如果超过3周岁,可以在大椎至身柱处刮痧,先抹上刮痧油,或麻油、橄榄油等,然后用小的刮痧板,从上到下刮痧,如果出痧很快,那么就刮到出痧为止。有的孩子得病很久了,可能不出痧,那么就刮到20次停下来,第二天照常刮痧,可以延长刮到30次。
艾灸:在大椎穴处艾灸,也可以退热,这种方式叫做以热引邪,就是用热灼使体内的热邪尽快散出。一般给宝宝艾灸退热,取穴为大椎、肺俞、身柱、风门。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很快退热,那么可以配合物理降温。
背部刮痧月经会推迟吗
背部刮痧月经会推迟吗
刮痧是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通过对身体的经络进行刮、擦等方式治疗,起到治疗疾病或者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刮痧的方法是能治疗很多身体疾病的。所以经常被用来治疗很多的身体疾病。和其他的方法配合治疗效果会更好。那么刮痧会不会推迟月经?
刮痧的原理是使腠理开通,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月经一般没有影响。出现月经提前可能是偶然情况,也可能是刮痧后身体疲劳,气虚不能统摄血液等原因所致。一般来说,只要不在例假来临之前的3-5天刮痧就不会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