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厌食恶心有什么办法 按揉足三里

宝宝厌食恶心有什么办法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的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按揉方法:每天可以用拇指按揉宝宝的足三里穴3~5次。

效果:可以改善心的功能,健脾胃,和胃止呕,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等。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推拿治疗宝宝内伤咳嗽

治则: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穴位: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房、揉乳根,揉中脘、揉肺腧、按揉足三里。

功效:补脾经、补肺经可以健脾养肺;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可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乳根、乳房、肺腧可以宣肺止咳;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胃,助消化。此推拿对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有很好的作用。

宝宝厌食恶心怎么办 就医治疗

若果宝宝厌食恶心的情况比较严重时,如厌食恶心到吃不下饭,喝不了水,没精神等,妈妈们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咨询,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吃药与治疗。

婴儿便秘怎么推拿治疗

婴儿实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方法: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揉天枢,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大肠,揉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按揉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

婴儿虚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推拿功效: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中,补养气血,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以理肠通便;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推揉涌泉以滋阴润燥。

中医推拿治疗白带增多

1.脾虚带下

(1)取站立位,以手掌横摩带脉100次。

(2)取仰卧位,用单掌按揉小腹,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手法应深沉柔和;再用掌按法按压气海穴5分钟;最后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脾俞、胃俞穴各2分钟;再用掌擦法反复擦背部脾俞、胃俞穴区域,以有热感为度。

2.肾虚带下

(1)取坐位,用拇指按揉百会穴5分钟。

(2)取仰卧位,用掌按法按压神阙、关元穴各2分钟;再用掌摩法摩小腹2分钟,以小腹部有热感为度,最后用拇指按揉足三里、太溪、三阴交、阴谷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拇指点按长强穴20次;再用单掌擦腰骶部八髎穴,以热透小腹为佳;最后用手指对掐足后根50次。

3.肝经湿热

(1)取仰卧位,用拇指点按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穴各3分钟;再掐行间穴2分钟;最后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拿住腹部肌肉往上提,然后放松,反复50次。

(2)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再用掌擦法擦八髂、腰阳关穴,以有热感为度。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附图 按揉足三里100~150次

足三里是保健大穴,按揉足三里有利于帮助宝宝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消食导滞。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宝宝厌食恶心有什么办法 注意事项

1.平时注意宝宝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不给宝宝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不消化的食物。

2.注意宝宝的日常保暖。宝宝的肠胃功能较薄弱,应避免肚子受凉。

3.多带宝宝去室外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抵抗力,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4.在宝宝入睡前用双手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帮助宝宝去积滞,对宝宝的脾胃有保健作用。

5.当宝宝厌食恶心严重时,切忌乱给宝宝吃药,应带宝宝及时去医院治疗。

宝宝厌食期是什么时候 宝宝厌食期该怎么办

1.调整饮食:中医认为大多数宝宝的厌食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和饮食不当所导致的。所以解决宝宝厌食期问题,应以调养肠胃和健脾为主。宝妈们可以在宝宝厌食期的时候给他们吃一些健脾养胃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萝卜等。

2.捏脊:把宝宝翻过来放在妈妈的腿上或是平放在床上,食指贴着皮肤,沿脊柱两侧从下往上捏,把肌肉捏起来稍微用点力,力度要适宜。主要用适于宝宝厌食,积食胀气,大便不畅等。

3.腹部按摩:用全掌轻轻在宝宝的整个腹部顺或逆时针按摩3~5分钟。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4.按揉足三里:找到足三里的位置,每天用拇指按揉宝宝的足三里穴3~5次。可以改善心的功能,健脾胃,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等。

5.按揉内关穴:找到关内穴的位置,每天用拇指按揉宝宝的内关穴50~100次。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食欲不振等。

6.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锌:补锌可以使宝宝口腔内唾液中的味觉素含锌量增高,使味蕾的恢复敏感度,从而增加食欲。需要注意的是各位宝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进行补锌。

相关推荐

宝宝厌食怎么推拿

宝宝脾运失健厌食推拿手法 治法:健脾助运,佐以消食和中。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虎口三关,外劳宫,摩腹,食窦,脐,脾俞,运内八卦。 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故补脾经,摩脾俞,推虎口三关,外劳宫,以补脾健中;摩腹,食窦,脐,运内八卦,以消食和中。 宝宝胃阴不足厌食推拿手法 治法:养胃育阴,生津润燥。 推拿手法:清胃经,大肠,掐四横纹,运内八卦自坤经对至乾,推膊阳池,摩脾胃,胃俞,膏肓俞。 方解:清胃经,大肠,

宝宝咳嗽摩手法图解 小儿痰湿咳嗽

补脾经2分钟,补肺经,运内八卦,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肺俞,分推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各1分钟。 摩方解:补脾经,脾俞,足三里助于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祛除痰湿;补肺经,肺俞,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推膻中,乳旁,乳根,运内八卦,分推肺俞,丰隆,能帮助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宝宝便秘摩哪里最快排便 体虚型便秘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膊阳池,推三关,上马,肾俞,足三里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上马,肾俞,捏脊,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膊阳池,摩腹,脐帮助排便。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脾失健运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或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则:健脾养肺,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脾俞,肺俞,摩中脘,足三里天突,推膻中,乳旁,乳根,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肺经以健脾养肺;摩中脘,足三里以健脾胃,助运化,祛痰浊;天突,推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肺俞,乳旁,乳根以宣肺止咳。

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哪些

小儿实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身热面赤,烦渴口臭,胸胁痞满,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作痛,噫气频作,小便短赤,苔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治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处方:清大肠,退六腑,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天枢,弦走搓摩,足三里。 推拿方解:清大肠,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加减:邪热壅结重者加清天河水。 小儿虚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面色苍白无华,

得了疳积应该怎么治疗

1.积滞伤脾 (1)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 (2)处方: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补脾经,分推腹阴阳,中脘,天枢,足三里。 (3)方义:板门、中脘、分推腹阴阳、天枢消食导滞,疏调肠胃积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加强以上作用,并能理气调中;补脾经、足三里以健脾开胃,消食和中。 2.气血两亏 (1)治则: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掐四横纹,外劳宫,推三关,中脘,足三里,捏脊。 (3)方义:补脾经、推三关、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运内八卦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寒湿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推三关,外劳宫,补大肠,补脾经,脐,推上七节骨,龟尾,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以温阳散寒;脐,推上七节骨,龟尾以温中调肠止泻;足三里可健脾化湿。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一窝风,拿肚角。

出虚汗什么穴位

1、出虚汗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摩它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压,边,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摩2~3次,每次5分钟。 2、出虚汗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

足三里摩方法 促进食欲摩法

足三里消食导滞的作用,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非常好的调节作用。脾胃出了问题可以足三里,搭配健脾祛湿功效的阴陵泉一起摩,可以很好的降肝火,健脾益气,从而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摩手法:在腿部膝盖附近找到足三里和阴陵泉穴,用大拇指 足三里和阴陵泉,时间约5分钟。

胃痉挛怎么缓解 穴位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可缓解治疗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具体做法:坐姿,将虎口卡在梁丘穴周围,用食指和中指指端压梁丘穴,尽量用力,每次压下之后停留10秒,如此反复20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压另一条腿上的梁丘穴,之后可以用拳头在梁丘穴上敲打,但不可过分用力。 中脘穴是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可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等消化系统疾病,对于缓解胃痉挛帮助。 具体做法:摩中脘穴,先用拇指指肚,然后用手掌摩擦中脘穴周围,以温热舒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