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怎样治疗
电烧伤怎样治疗
一、药物治疗
电烧伤后皮肤不同程度损伤造成一个开放性创面,抵御外来微生物侵袭的屏幕作用丧失,定殖在烧伤创面表面的细菌进一步繁殖,并可经开放的毛囊或经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淋巴管侵袭至深层或或组织。创面局部感染可破坏残存的上皮组织,使创面加深,特别是深二度烧伤创面,因仅残存的少量上皮成分被破坏,演变为三度烧伤创,最终必须植皮修复。因此,电烧伤要及治疗。治疗电烧伤常用药物有磺胺嘧啶银、磺胺咪隆、银锌霜、碘伏、洗必泰、过氧化氢、百多邦、克霉唑、蛋黄油、胶原酶等。
二、冷冻疗法
电烧伤后,创面早期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减轻伤情、后续治疗、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电烧伤怎样治疗?电烧伤患者应迅速脱离现场,离开致伤源,减轻热源对创面的进一步损伤,然后在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可用冷冻疗法。冷疗是用冷水对创面淋洗或冷敷,使创面迅速降温,使已传递至深部组织的热量向外发散,减少热在深部作用的时间和强度,缩短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时间,减轻烧伤程度。夏天烫伤比冬天烫伤创面浅,主要原因是夏季人们穿的衣服比较少,创面更容易散热,这提示了冷疗具有减轻组织损害的作用。
烧伤的四个分类
烧伤的四个分类是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们会被任何的物体伤害,烧伤的常识我们肯能理解的不是很全,下面我来给打劫介绍一下,烧伤的区分都有哪些。
烧伤可能会由不同的外部热源接触皮肤导致,比如火焰、化学品、摩擦、电流、辐射和高温等。因此烧伤也可以据此分成化学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和烫伤等。
化学烧伤,化学烧伤(chemicalburns)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发生中毒。
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处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炭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常深达肌肉、肌腱、骨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
烫伤,英文名Scalding来源于拉丁语calidus,意思是“热”,通常是由高温液体(水或油)或气体(蒸汽)导致,通常情况是洗澡时皮肤与高温的水龙头接触或热饮洒在皮肤上发生。又称沉浸烫伤,通常是四肢沉浸在热水表面下发生,在国外是虐待儿童案中幼儿被灼伤的原因。皮肤表面产生的水泡中满是组织液,这是皮肤对热力的反应。
上面就是根据烧伤原因区分可分为哪几类和原因,急诊科专家指出,当身体各个部位发生烧伤现象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就医。
儿童触电不可怠慢
那些情形孩子容易触电?
孩子用手指或通过一些金属丝之类的东西塞进电源插座,或者用小手玩弄绝缘层已被损坏的电线、电灯开头、灯头、电视机等。
在农村,常见农用电动工具和临时照明用的电线外皮已脱落,孩子在玩耍时手或脚触及后引起触电。
有的孩子在靠近电线处放风筝,风筝线不慎绕在电线上;有的孩子爬在电线杆上玩弄电线,这些都会引起触电。
在雷雨时,躲在树林里或高大的建筑物下,或在野外行走,很容易遭雷击。
孩子一旦触电,会有哪些危害?
我们知道,人体就是一个导电体。当轻微的电流通过时,身体会产生麻麻的感觉,中重度电流则会导致人体休克、皮肤烧灼、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肾衰竭、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孩子触电之后,家长能做什么?
如有可能,应关掉总电源。如果不能关掉总电源,就站在绝缘的物体上,如一堆干报纸,用不易导电的木棒等挪开电线或移开孩子。手头一时没有适用的东西,应尽可能用多些干布或干报纸把手包起来,抓住孩子的衣服。注意:不要触及他的皮肤。在孩子脱离电源前,不要直接抱住触电的孩子,以免自己也触电。
脱离电源后,检查孩子神志是否清醒。如果神志不清,检查他的呼吸,必要时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或听不到心跳声,则立即做心脏按摩。根据小儿大小,人工呼吸每分钟可为18-25次,心脏按摩为每分钟80-100次。一般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摩4次。抢救时一定要充满信心,坚持到底,即使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放弃。
检查他的烧伤情况,查看孩子身体接触电源以及地面的两个部位,烧伤处看起来发红、发烧,也可能肿起,不管出现哪些症状,均需按严重烧伤治疗。
哪种情况需急送医院抢救?
孩子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即使只有几秒钟也属急症。
有任何的电烧伤。这种电烧伤看起来面积小,但伤口很深。
电烧伤的处理有何不同
电烧伤的处理有何不同
电烧伤的特点决定了与其他烧伤处理的不同性:
(1)早期全身的处理:其输液量应比实际烧伤面积计算的量要大,特别是有血红蛋白尿者,应保持尿量在200~300ml/小时,并及早应用碱性药物及利尿剂。
(2)创面的处理:在病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尽早地行扩创坏死组织切除术,根据不同部位的创面情况选用皮瓣、肌皮瓣或其他血运丰富的组织瓣覆盖创面。在病人情况不允许做较大手术时,应积极行焦痴和筋膜切开减压术,特别是四肢的筋膜应早期切开减压,以免因肌肉的肿胀造成筋膜室高压。
(3)预防创面大出血:因创面较深,有些大血管受损,在休克纠正、血压升高时,或坏死组织溶解时,都可以引起损伤的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应在切开减压术或坏死组织切除术中,牢固稳妥地结扎受损的血管,并应备手术包于床边,以免发生大出血时措手不及。
另外,电烧伤与一般烧伤不同的地方,尚有触电时的电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以及较晚出现的白内障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等。
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止局部感染,并可使用少量镇静药和饮料。
对于中度以上烧伤,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并发症较多见,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在伤后24~48小时内要着重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创面,除了防治感染以外,要尽力使之早日愈合、对ⅲ度者尤应如此。如能达到这两点要求,则中度以上烧伤也能较顺利地治愈。
手部烧伤治疗原则
1.尽早行手术治疗;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区别对待;
3.坚持分期整形外科手术治疗;
4.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5.康复治疗:牵拉、理疗、体疗等。
电烧伤疤痕
一、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临床上治疗瘢痕的措施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手术治疗一类是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压力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激光疗法。冷冻疗法。
二、建议去正规的疤痕医院采取微离子疤痕消融术治疗,它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疤痕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疤痕接近正常皮肤颜色,疤痕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饮食清淡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希望回答对有所帮助。
三、瘢痕刚形成时,主要以预防瘢痕进一步增生为主,经典的治疗方法为压力疗法,辅助结合硅胶膜、激光等其他治疗方法。
瘢痕增生多年后,主要以联合治疗为主,目前主要以手术切除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为主,例如瘢痕内注射激素、点阵激光术等。
四、烧伤疤一般药物是比较难消除的,建议使用药物除疤膏,主要功效:软坚散结,活血消疤。用于因烧伤、烫伤、疮痈、创伤等所致的增生性疤痕的辅助治疗。外用,涂敷患处,每日1-2次。坚持服用,对病情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五、创面的处理:在伤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迟早地行扩张坏死组织切除术,根据不同部位的创面情况选用皮瓣、肌皮瓣或其他血运丰富的组织瓣覆盖创面。在伤者情况不允许做较大手术时,应积极行焦痴和筋膜切减压术,特别是四肢的筋膜应早期切开减压,以免因肌肉的肿胀造成筋膜室高压。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可能会由不同的外部热源接触皮肤导致,比如火焰、化学品、摩擦、电流、辐射和高温等。
因此烧伤也可以据此分成化学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和烫伤等。
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chemicalburns)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发生中毒。
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处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炭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常深达肌肉、肌腱、骨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
烫伤 烫伤
英文名scalding来源于拉丁语calidus,意思是“热”,通常是由高温液体(水或油)或气体(蒸汽)导致,通常情况是洗澡时皮肤与高温的水龙头接触或热饮洒在皮肤上发生。又称沉浸烫伤,通常是四肢沉浸在热水表面下发生,在国外是虐待儿童案中幼儿被灼伤的原因。皮肤表面产生的水泡中满是组织液,这是皮肤对热力的反应。
热烧伤是怎么引起的
“烧伤”可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激光、放射线、酸、碱、磷等种因子引起。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在临床上常见。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病因称之,如电烧伤、化学烧伤等。热烧伤是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等高温所造成的。
电烧伤要如何治疗
1、脱离电源:低电压触电,可先用木棒或竹竿等绝缘物挑除导电线,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斩断电源线,千万不可用手拉伤员或电缆,以免救助者触电,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当高压电触电时,应立即通知变电所,如无法切断电源,应双手戴与高压电等电压绝缘的手套,或用绝缘物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急救:如伤员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同时在关部放冰袋降温。
3、保护好创面,避免污染,用清洁衣物、被单等(有条件者应使用消毒无菌敷料)包裹创面后急送医院。
电烧伤的急救
电击伤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短暂意识丧失等,严重者为电休克。如果电流通过心脏或脑,可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对电烧伤首先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触电应积极抢救。
电烧伤的急救:
1、脱离电源:低电压触电,可先用木棒或竹竿等绝缘物挑除导电线,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斩断电源线,千万不可用手拉伤员或电缆,以免救助者触电,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当高压电触电时,应立即通知变电所,如无法切断电源,应双手戴与高压电等电压绝缘的手套,或用绝缘物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急救:如伤员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同时在关部放冰袋降温。
3、保护好创面,避免污染,用清洁衣物、被单等(有条件者应使用消毒无菌敷料)包裹创面后急送医院。
电烧伤的预防:
1、对公共电器设施,应勤检查,早发现,早维修。在维修电源时,电源开关要有专人负责看管。
2、变压器应放在规定高度,并在周边砌上围墙,防止小孩入内发生意外。
3、对工作场所在高压电附近的单位,要制定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制度。
4、大力宣传用电常识,尤其要加强对作业工人、周围居民、儿童及中小学生的教育。
电烧伤的症状
电烧伤可分为电接触烧伤、电弧烧伤和闪电烧伤。电弧烧伤,处理同热力烧伤。电接触烧伤为人体直接接触电流或人体进入高压电场(超越安全距离)导致的烧伤。电接触烧伤烧伤面积不大,但损伤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骨骼或内脏;有电流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处损伤较出口处严重。常因肢体屈曲痉挛造成电流短路,形成多处电流出口,伤口呈跳跃性。肌肉呈夹心性坏死、截肢率高,电流可直接损害脑、脊髓、心、肺、肝、肾、胃肠道、眼晶体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白内障是特有的并发症,单侧或双侧性,轻度白内障可吸收,大多数需手术。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1)接触低压电源(220V或380V)或进入高压电场(大于1000V).超高压电场(大于220000 V)史。
(2)询问高处坠落史。检查是否合并骨折、颅脑和内脏损伤。
2.临床症状
(1)全身症状
1)轻型:面色苍白、恐惧状、尖叫、心悸、四肢软弱、全身乏力和短暂的意识丧失。
2)重型:休克,抽搐,昏迷,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心跳、呼吸骤停。
(2)局部征象
1)低压电烧伤:范围局限于接触部位,以二度烧伤为主,也可损及深层组织。
2)高压电烧伤:三度烧伤为主,常深达肌肉、骨骼,伤口呈锥体形。入口创面中心呈炭化,中间为环形灰白色区呈皮革样坏死,外周为一圈狭窄的黑色或绛红色坏死皮肤,边缘略高。出口创面呈圆形、干燥。
3)不同部位电烧伤出现不同临床表现。①颅骨高压电烧伤,可累及颅骨内板、硬脑膜和脑组织。②带电电源插头放入口腔中发生短路,导致口腔内和口唇深度烧伤。③颈部电烧伤易损及颈部血管而造成大出血。④胸部洞穿性胸壁全层电烧伤,可发生肺组织、横隔灶性坏死。⑤腹部电烧伤,可累及腹腔,合并脏器穿孔,出现急腹症症状。⑤会阴电烧伤,创面常为电流出口,男性可致阴茎、阴囊及睾丸烧伤;女性可致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烧伤。
(二)检查
可疑骨折和骨烧伤区需X线摄片。必要时,可行骨扫描。
【治疗】
(一)现场急救
1.迅速切断电源。
2.呼吸停止,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
3.心跳骤停,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二)早期液体复苏
参见“中面积烧伤”和“大面积烧伤”。胶、晶体需要量应较等面积热力烧伤者增加20%~30%,胶、晶体比例为1:1~2:l,全血量不少于总量的1/3;每小时尿量成人不少于75ml,儿童不少于1.5 ml/kg 。
(三)血(肌)红蛋白尿处理
1.20%甘露醇每次125 ml,静注。
2.5%碳酸氢钠溶液,125 ml,静滴。
3.增加液体复苏量。
4.维持每小时尿量成人不少于100ml,儿童不少于2 ml/kg 。
(四)改善微循环
右旋糖酐40,1000 ml,每日1次,静滴3天。
(五)预防厌氧菌感染
1.扩创时应用3%过氧化氢水溶液(双氧水)冲洗伤口。
2.抗伤风抗毒素,成人3000u,儿童l500u,皮下注射,皮试阳性者予以脱敏治疗。
3.5%甲硝唑溶液,200 ml,每日1次或2次,静滴。
4.青霉素G钠盐,600万~1200万u/d,分等量,每6h l次,静滴。
(六)创面处理
1.焦痂和筋膜切开减压术 适应证为环形电烧伤和张力创面,在伤后6~8h内施行,参见“烧伤入院处理”。
2.扩创手术 伤后3~5d施行。
(1)按解剖层次沿肌束上、下追踪探查,清除全部失活肌肉,而肌腱、神经尽可能保持解剖连续性。
(2)肱动脉、肱动脉裸露或周围残留坏死组织者需做腋动、静脉第2段或锁骨下动、静脉结扎。
(3)3%过氧化氢水溶液(双氧水)、生理盐水和0.5%新霉素溶液或其他局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创面。
(4)根据损伤部位、深度选择修复方式。
3.创面修复方式
(1)游离皮片修复:适用于非功能部位和仅浅层肌肉烧伤。
1)大张刃厚或中厚皮片修复。
2)扩创不彻底,暂用同种异体皮或猪皮覆盖创面,3~5d后再次扩创,根据基底条件植小块邮票、网状皮片或大张皮片。
(2)皮瓣修复:适用于功能部位严重电烧伤和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等深层组织裸露创面。伤后2~10d内施行。
1)根据手术方法简单优先的原则,选用邻近皮瓣、腹部带蒂皮瓣、带血管蒂皮瓣或肌皮瓣。
2)带蒂皮瓣无法修复创面又具有血管吻合条件,应用游离皮瓣或游离肌皮瓣修复。血管吻合应选择在受区血管外观完全正常上方5 cm以上处进行。
(七)截肢手术
1.截肢指征
(1)肢体主要血管栓塞,血运完全中断,肢体坏死。
(2)血运虽保存,但主要肌肉、神经、骨骼严重损伤,无法修复或重建,或修复后功能完全丧失。
(3)并发威胁生命的感染,特别是厌氧菌感染。
2.截肢平面
(l)尽可能上臂在中下1/3处,前臂在肘关节下12~18 cm,大腿在中下1/3处,小腿在胫上1/3处。
(2)肘关节离断不适合装配假肢,尽量不采用。
(3)拇指尽可能保留长度。
3.截肢手术在伤后2~5d 内施行,无法修复或重建的肢体需尽早截除。
4.继发性出血处理 床旁常规放置止血带和扩创手术包。一旦发生出血,肢体先应用止血带,其他部位先压迫止血,然后立即在出血处近心端健康组织内,贯穿结扎出血血管,并及早施行扩创以杜绝再次出血的可能。
(八)其他
1.心电图示心律紊乱须24~48h心电图监护。
2.监测肝、肾功能。
3.测定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小儿烧伤治疗
1、现场处理
(1)缩短热力与皮肤接触时间,迅速扑灭火焰,抱起患儿脱离热源,脱掉已燃烧或被热液等浸湿的衣物。
(2)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立即用冷水冲洗,用消毒单包裹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
(3)发生呼吸道梗阻时出现呼吸困难,气体交换不足,缺氧,表现烦躁不安,面色口唇青紫,心率增快。
明确诊断后应果断采取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吸氧。在成批烧伤的抢救中,遇到呼吸道梗阻时应放宽气管切开指征,最短时间内转送到治疗单位。
2、早期处理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有无合并伤。估算烧伤面积,判断烧伤深度。
3、液体复苏治疗
小儿烧伤后出现休克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对患儿影响不大,多不需特殊处理。
防治休克:采取及早进行输液、供氧、镇静止痛、保暖等综合治疗。
补液方法:
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对复苏的反应,各项休克恢复指标的变化,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补液的质量、速度。
补液注意事项:
(1)周围小静脉穿刺插管建立可靠的输液通道,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感染。
(2)补液顺序: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血中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为目的
(3)输液速度:根据尿量[应维持在1ml/(kg·h)]及各项化验指标调整,输入大量10%葡萄糖时应监测血糖变化,防止发生高血糖症。
(4)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时,应适量增加尿量[2~2.5ml/(kg·h)]碱化尿液,以保护肾脏功能。
4、创面处理
对于轻度烧伤,多在门诊进行创面处理、止痛、预防感染。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酌情给予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肢体、躯干等易于包扎部位:用紫草油或康复新液纱布贴敷后包扎。
面颈、会阴部小面积浅二度烧伤:用紫草油、中药京万红、康复新液或络合碘液涂伤口。注意保持干净,防止受压抓搔。
电烧伤和电击伤的区别
根据你的描述,你所述的情况电烧伤和电击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电烧伤是电火花灼伤皮肤组织的,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的,有出口和进口的建议意见是根据自己损伤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根据你的描述,你所述的情况电烧伤和电击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电烧伤是电火花灼伤皮肤组织的,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的,有出口和进口的建议意见是根据自己损伤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电烧伤的表现有哪些
特点一、电烧伤容易并发感染,可发生湿性坏疽,脓毒血症,甚至气性坏疽,造成肢体严重损伤,甚至截肢。
特点二、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常远远超过皮肤入口处,故早期难以确定。
特点三、皮肤损伤分为“入口”和“出口”损伤,(“入口”即触电部位),两者都为Ⅲ°烧伤,入口烧伤程度重于出口处。浅部坏死组织脱落后,损伤的血管外露,可发生严重的反复出血。
特点四、电烧伤24小时以后,入口处周围开始发红,范围逐渐扩大,局部皮肤或肢端发生坏死,肢体肿胀向近侧或外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