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无法改变孩子的智商
教育方式无法改变孩子的智商
一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可能会让许多家长松一口气…或只是让他们更加困惑,如何才是培养孩子的最佳方式。研究人员发现,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不会影响孩子的聪明程度。从个人层面上来说, 不管你的父母是否愿意陪你阅读, 是否愿意与你沟通,或者是否常常与你互动,这对你的智商几乎没有影响。
这是真的吗? (传统)神经科学证实的孩子们大脑的可塑性、可发育性以及它在维护突触间连接能力的不就是基于孩子们的经验的吗?与父母间频繁和积极的经历怎么就不能对孩子们的一般智力产生有益影响呢?“以一般的方式来教养孩子,那么父母们的教养方式就不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智商。”凯文·M·比弗博士告诉塔拉哈西的民主报的记者道。比弗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犯罪学专家教授,专门从事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为了了解教育方式是否会影响孩子们智商,比弗和他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 (也称青春期健康纵向调查) ”的结果。这项研究调查涉及1万5000多名美国的初、高中生。“青春期健康纵向调查”重点查看了父母的育儿行为及其对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影响。其实就是“青春期健康纵向调查”的研究人员要求学生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跟父母聊天的次数,以及孩子们是否与父母亲近等。
接下来,学生就要告知研究人员,在家人对他们宽容程度,以及上一周他们与父母间进行互动的次数。互动的内容包括一起参加锻炼和一起看电视等。在调查开始前,研究人员会对孩子们的初始智商进行测试,然后还要测试孩子们上初、高中时,以及他们在18 - 26岁之间时的智商。在当前研究中,研究者不仅查看了“青春期健康纵向调查” 的一般结果,他们也分析了220名被收养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排除了父母基因因素的干扰后,研究人员能最清楚地观察到教育方式和收养的孩子的智商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发现了什么?不管父母是否与他们的孩子互动,这对孩子们的智商并没有影响;在收养家庭中这一结论也是成立的。“家庭和育儿方式并不能显著地改变孩子的智商。”研究的作者写道。显然,父母们这下可以好好歇着了。对于害怕自己做得不够的,吻别你们多于的担心吧——无论你做什么,对孩子的智商都影响甚微。
切勿走入幼儿情商教育的误区
心理学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中国的孩子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特长,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情绪、情感、人际、挫折、意志、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即情商教育。
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影响深远,刻不容缓。做好情商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情商教育开始。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定向思维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情商教育始终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给孩子做智商测试有必要吗
近来,市场上有些机构称可以用指纹检查推论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用脑电波检测,能测出孩子学习能力与人格,却因不负责的诊断错误而上新闻。但仍有许多父母想带孩子去做测查,四处打听能给孩子做智力测试的机构。
事实上,无论是指纹检查或脑电波检测,医学界或是心理学界都已经证实与大脑运作没有关系。但在商业目的和父母冲动之下,最后受伤害的将是孩子。
提示一:不要让孩子受父母认定影响
父母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龙是凤,或什么也不是。谁能告诉他们?
许多父母都这样想,若能通过指纹、脑电波或智力测试来认识和了解孩子的潜能,就可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但是,父母想过没有,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自验预言”(即成人怎么认定,你的孩子就怎么成长),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其实,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永远是父母。在此,我们通过介绍一些观察孩子的方法,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和孩子,那么,就从“智力”这个问题开始探讨吧。
提示二:正确看待智力测试
正规的智力测试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一个过程。但是,智商并非绝对。
首先,智力测试会有技术误差,若智商相差10分以内,可能不反映真实的智力差别。
其次,一个人的智商会随年龄而改变。有些孩子智商较低是因健康欠佳、环境不良、教育不当所致,改变这些因素,智商便有可能提高。即使智商正常的儿童,也会发生学习困难,比如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等。
因此,父母绝不能对智商高的孩子掉以轻心,对智商较低的孩子灰心丧气,应对孩子作全面的研究,找出影响智商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智力的提高。
提示三:日常生活中能看出孩子的能力
在一些咨询场合,许多家长在描述孩子阅读、计算、绘画或其他“特别”的能力后会问:“哪里能做智力测验?”“我的孩子想是多动症,做个智力测试也好放心呀!”对此,专业的回答是:“不必要。”因为,父母不需要依赖智力测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就已经可以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能力了。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所谓智力是指在人的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各种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很多方面,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通常人们评论某个孩子聪明,某个孩子愚笨,都是指智力水平的高低。
关于智力是否能遗传,目前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一个人的体质、智力等多方面都与遗传因素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发现,一般父母智商较高的,其子女智力也好;父母智商较低的,子女智力也比较差。德国科学家曾对1万名儿童的智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智力为优秀者,其子女约70%智力为优秀;父母智力偏低者,70%的子女智力也是偏低的。研究还发现单卵双胞胎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常比较接近。
人的智力与脑神经系统结构、细胞数量、神经递质、记忆分子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都取决于遗传的基础——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当然智力在遗传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子女的智商与其父母相比,更接近于普通人群的平均值。即高智商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其智商要比正常人高,但比其父母要低;而低智商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其智商要比正常人低,但比其父母要高。另外,智力在遗传过程中,同样存在变异,所以有的父母智力都很好,但生下的孩子却是白痴;而有不少智力一般的父母,其子女的智商却比较高。
有人认为智力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只能增加知识,而不能提高智力。有人则认为智力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目前多数专家都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全面的。一般认为,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后天的教育及环境是条件,二者都不可忽视。孩子出生后,来自先天的智力因素相对固定,而这种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为现实,还受到文化背景、周围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智商比较高的孩子约60%~70%出生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有专家将智力超常的儿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们本身具备优秀的遗传因素,第二种是智力遗传因素一般者受到良好的教育,第三种是具有优秀的遗传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后天教育。
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智力和性格,有的是受遗传影响,有的是在出生后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而掌握的。如孩子的心理素质方面,是急躁还是稳定,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怯懦还是勇敢,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后天教育很难改变。而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并且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可掌握智慧性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提高他们的智力。另外,关于遗传的问题,大家应该认识到婚前检查的重要性,不要认为自己现在“没毛病”,就大大咧咧认为没事。近些年随着强制婚检的取消,很多遗传病再度出现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年轻朋友的关注。
早期智力开发有必要吗
【妈妈的困扰】
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早教?
女儿8个月了,周围的朋友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早教班,我也在犹豫要不要给女儿报。不报吧,担心女儿“输在起跑线上”;报吧,孩子这么小,也不知道该学什么?而且也不清楚这些潜能开发是不是真的有作用。我现在觉得很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情商解惑】
宝贝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如今,人们经常可以读到关于“让孩子赢在起点上”之类的文章,它指的是如果人们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就应该在孩子发展的最初几年里让儿童尽可能多的获得数学、语言以及音乐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对此,教育学家多娜塔·艾什波利西却提出了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问题:“难道一个孩子的潜力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吗?”
过去,人们认为孩子在家中只要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就可以了,这样父母的工作也可以不受影响。但今天,爸爸妈妈们总是围着孩子转,就像行星围绕着太阳转一样。即使这样,父母们还是整天担心:我们做的是不是太少了?我们对孩子负有什么样的教育义务?
情商教育会为宝宝成长加速度
科学家目前已一致认为:智力中的大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孩子具体的发展,还得取决于他们使用智力的情况。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决定的。那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最好的使用智力呢?答案是:情商教育!情商就像是武功中的内功,当孩子先建立了很好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并且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后无论学习语言、艺术还是数学,都可以让这些招式使用的时候威力倍增。而孩子能力的提高只需要父母提供符合他们特点的养育模式和环境,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他们有好奇心、有勇气、有自信,当然也有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好。
让孩子自然成长为“天才”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会相应地对声音、捉迷藏、形状、动作、字母、数字或者特定的话题感兴趣。这时,父母应该正确识别并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兴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学这学那。比如,所有的婴儿都会经历一个不停把手中的东西扔到地板上的阶段,这时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而是要把东西再递给他,因为孩子也许只是想知道这些东西下落的速度有什么不同。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会对物品从形状、颜色、目的等方面的分类产生很大兴趣,也会热衷于把抽屉、罐子里的东西翻出来……当然,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取决于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取决于他的个人特质和天赋。情商教育所提倡的识别孩子的气质特点并且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养方式也正是基于此。在这点上,尊重孩子和对他们自我价值感的培养至关重要。尊重和跟随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才是孩子一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情商教育,我们会帮助孩子去发掘自己所擅长的,并且教给他们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去肯定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会帮助父母去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让孩子跟随自己天生的特质和兴趣,成长为“天才”。
父母早教对孩子智商影响为零
给孩子读睡前故事、跟孩子说话交流、一起吃晚餐等,被视为一个家庭对孩子认真教育的表现,同时也被认为能提高孩子智商。不过,在美国一名犯罪学教授看来,智力最主要还是靠基因遗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尽管很多父母可能在以积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令人遗憾的是,孩子的智力并不会受到影响。
弗罗里达大学的凯文·比弗(Kevin Beaver)教授检查了来自“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项目中的代表性样本,以及一份领养儿童的样本。
研究跟踪了1994年在美国的7-12岁少年,一直到他们成年。最后,在2008年,受试者们年龄在24-32岁时进行最后一次当面访谈。
研究旨在分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行为,以及行为是否对孩子的语文智力有所影响。
测试期间,考官对受试者展示了一系列的照片,并对每张照片进行了编号。随后,考官对其中的一张图片用一个单词进行描绘,然后要求受试者指出或者说出描绘的图片编号。同时,受试者们在初中、高中、18岁、26岁时,分别进行了IQ测试。
结果发现,一旦将遗传因素考虑在内,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孩子将来的智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教授表示,在以往的研究中,好像父母的教育确实能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实际上,是因为更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也就掩盖了他们对孩子智商的遗传转化效果。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一、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
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二、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
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三、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小孩记忆力好等于聪明吗
首先说一下,当我们评价一个人聪明的时候,这个“聪明”并不是仅仅代表智商,在当代,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现在意义上聪明是智商与情商的双体现,如果一个人只有智商没有情商那可能他学业上很完美,但是他的人际交往圈,沟通能力一定都很贫乏。那如果一个人只有情商没有智商的话,那他的学业可能不会很好,但是他的交往社交能力一定很强。
以往的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情商其实也很重要,甚至很大的程度上是超越智商的重要性的。长期以来家长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智商方面的培养上,用单一的培养方式,导致孩子除了学习以外不能很好的通过协调沟通解决其他的问题。
“情商”换句话来说是一种社会感情,人脱离不了社会,所以就必须去训练自己的情商部分。巴勃教授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在智商和社会情感上都很出众,那么他想不成功都难。”足见情商的重要。
智商其实主要是先天的遗传,而情商则完全依靠于后天的培养,一个好的性格,一个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这些是需要家长着重去引领的。对于当代父母来说,在教育上总是略显盲目,盲目的让孩子接受教育,盲目的让孩子跟风,盲目的听从各种外界的风言风语,导致让孩子接受了过于片面性的教育。
心理学家表明情商最佳的培养阶段就是3-12岁,所以,当你培养孩子智商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另一方面的正确培养,让孩子得到多样化的教育,这样孩子才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宽广。
在家做早教才是最有效的早教方式
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 送入早教班就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教,自己也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殊不知父母们其实忽视了早教的最佳氛围——家庭。专家认为,6岁之前的早期干预教育都应该以家 庭为核心,即以父母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亲子教育,绝不是以送到早教培训班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而家庭早教则可以适当借助辅助工具进行。
为什么要送到早教班,记者采访到一些家长,大部分家长以忙没有时间为借口,无法在家里开展早教。尤其是4+2+1的家庭组成模式,很多情况基本 是老人带孩子,父母不放心老人的早教干预,觉得早教班较为科学系统,有理念有老师教,比在家做早教要有效果。然而送孩子上了一年早教班的王女士却告诉记者,其实学了这么久,也没见孩子有什么改变。她认为早教班和幼儿园一样,孩子很多,老师无法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
早教专家提醒,早期教育的特性是因材施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做早教才是最有效的早教方式。
在家做早教,科学系统性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仅仅是亲子互动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借助辅助工具全面地教育好孩子,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据记 者了解,目前早教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叫小天才的早教机,定位为家庭早教的好帮手。它通过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孩子自身进行益智游戏互动的方式进行早 教。一上市就很受妈妈们欢迎,最让妈妈们推荐的就是小天才早教内容分龄分段,从智力开发到习惯养成,还有现代社会备受重视的情商培养。在小天才售点,记者 看到很多孩子玩的非常投入,除了过来咨询早教机的家长,还有专门过来买新增内容卡片的妈妈,可见妈妈们对家庭早教产品的迫切需要以及对小天才早教机的认可。
顺产宝宝比剖腹产宝宝聪明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产道挤压,不影响宝宝聪明与否
宝宝自然分娩的时候,产道挤压会导致头部不规则变形,但这种变形是会随着成长发育过程中自行恢复。尽管这种产道挤压会对宝宝的脑容积、沟回产生一些变化,但对宝宝的智力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产道挤压既不会令宝宝的神经细胞数量增加,也并没有研究表明这种挤压能够使得宝宝突触传递信息的性能得到提升,所以说产道挤压让孩子更聪明的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
▎胎儿5个月就形成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是实现大脑功能的主要部分。当神经细胞受到损害的时候,人的大脑功能也会跟着受损。这些细胞都是在怀孕五个月前生成的。也就是说,宝宝一生所使用的神经细胞,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在出生之后,宝宝几乎停止了神经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智力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
宝宝聪明不聪明,是先天遗传决定还是后天的锻炼提升,这个问题依然是医学家们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比较传统的看法认为,遗传因素对人类智力的影响大概只占30%-40%。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父母智商高的,他们的子女智力也好;父母智商低的,子女智力也比较差。
▎宝宝的智力,后天因素很重要
孩子的先天智力,在后天的教养中也会有所变化。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早教能提高孩子的智商,比如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并且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可掌握智慧性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提高他们的智力。
▎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宝宝的智力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还有很多,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例如母亲在怀孕时不当服用药物、患过风疹以及营养不均衡等,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后天智力。
在孕期如何提高宝宝智力
☛多吃鱼、虾类水产物:海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一种能够健脑益智的营养物质DHA,这对于胎宝宝的智力发育有正向作用。
☛多吃豆制品:豆制品含有大量的脑磷脂,这种物质越多,脑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就越快,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
☛糖类:糖是大脑活动能量的来源,具有刺激大脑活动能力的作用。
☛维生素:缺少维生素A能让宝宝智力低下,孕妈可以吃些富含维A 的食物如南瓜、胡萝卜、坚果类的食品,如杏仁、核桃E。
☛碘:碘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原料,孕妈在孕期可以多吃些海带、紫菜类的海产品,增加碘的摄入量。
胎教:胎教很重要,不仅能增加父母与胎儿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刺激胎儿听觉神经和脑神经的发育,增加宝宝的智力。
【结语】
孩子聪明与否与生产方式无关!
孩子聪明与否,取决于父母的遗传,也和后天的教育方式有关,和孕妇的生产方式无关。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父母过于迷信,认为孩子一定要顺产才会更加聪明有智慧,但在选择分娩方式应该根据产妇本身的条件来决定。
当产妇不符合顺产条件时,不要一意孤行,要相信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剖腹产。而一些害怕顺产疼痛的产妇也不要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坚持剖腹产,应该勇敢地选择自然分娩,以保证母婴身心健康。
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家长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也就是心理上的一种塑造,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那么他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而情商应该从小培养。
反之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积极探索,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为日后成功做准备。婴幼儿早期情商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联,父母的教养方式又与父母是怎样正确辨识自己孩子的自身气质有关联,只有正确建立亲子依恋关系才能正确辨识自己孩子的自身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