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配伍对症治疗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配伍对症治疗

中庭穴在胸骨正中之下端,可宽胸快膈,舒调心气,降逆止呕;中府为肺经腧穴,位于前胸外上方,内应肺脏,有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下气平喘,祛痰止咳之力,中庭以降气为主,中府以宣散为要。二穴配伍,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宽胸利膈,止咳平喘,温中散寒,增进食欲之功益彰。

主治:

1.寒邪为患,内袭膈膜,以降升降功能失调,表现为胸脘痞满,下食不易,甚则呕吐,反胃等症。

2.咳嗽,气喘诸症。

中庭是什么部位 中庭的作用和功效

1、缓解治疗胸腹胀满、食管炎、噎嗝、心痛、小儿吐乳、呕吐、食管狭窄等。

2、按摩中庭穴的功效:宽胸理气、疏膈利气、和胃降逆。

中冲的位置图 中冲的配伍疗法

1、中冲穴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缓解治疗舌强不语、舌本肿痛;

2、中冲穴配商阳穴:缓解治疗耳聋时不闻音;

3、中冲穴配内关穴、水沟穴:缓解治疗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

中庭是什么意思 中庭的配伍疗法

1、中庭穴配中府穴: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闷,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

2、中庭穴配俞府穴、意舍穴:主治呕吐,食不化有降气化食的作用。

中庭是什么部位 中庭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灸疗法:直刺中庭穴0.2—0.3寸,向下斜刺;或沿皮刺中庭穴0.3—0.5寸。

3、艾灸疗法:可灸,艾炷灸中庭穴3—5壮;或艾条灸中庭穴5—10分钟。

4、按摩手法:用拇指或者两掌重叠,放在中庭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中庭是哪个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先取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向下量1.6寸处。

2.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剑结合点部可触及一凹陷,平第5肋间。

3.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中点处,平第5肋间。

中庭是什么意思

1、中庭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2、穴位含义: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层次。

3、“中庭穴”,“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

4、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中庭穴”。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

6、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

中庭的准确位置图片 中庭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作用机制:中庭属任脉,位于胸部,内应心脏食道,接近贲门,故可宽胸理气,治疗上焦气机阻滞的胸胁胀满,心痛;并可降逆止呕,治疗胃气上逆的犯胃呕吐,食不下,及食道气机不利(食管痉挛,食道炎)所致的噎膈。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的作用

中庭为任脉经穴,喻穴居心位,心居中而处尊,犹如至中之殿庭,故名中庭。本穴内应心,膈膜,具有舒调心气,宽胸快膈,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以降气为主,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闷,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咽炎,扁桃体炎,小儿吐乳等症。

相关推荐

彧中的准确位置图 彧中穴配伍应用

治胁痛,肋间神经痛,配支沟,阳陵泉,以通三焦,清肝胆;治心悸不安,配内关,通络宁心;治咳嗽,喘息,配肺俞,膏肓,膻中,宽胸降气;治胸痛,配云门,理气通络止痛。

中庭的作用 中庭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肋辐状韧带和肋剑突韧带-胸剑结合部。布有第6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辄筋痛怎么治疗 辄筋常用配伍

1.配膻中,期门,中庭,肝俞,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 ,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痛。 2.配日月,期门,阳陵泉,太冲,支沟,天地,针刺泻法,理气活血消肿,治疗气郁之腋肿痛。 3.配中脘,阳陵泉,天冲,内关,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治疗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4.配肝郁,肺俞,太冲,太渊,针刺泻法,清肝泻火,降逆平喘,治疗肝火灼肺之咳喘。

刮痧对肝有好处吗

有好处。 通过刮痧可以疏肝解郁,清肝明目,对于因肝气郁结,肝火旺盛引起的问题,如脾胃功能失调,月经异常,目赤肿痛等症有良好的治疗功效。 行间穴清肝泻热 定位:在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拭功效:清肝泻热,活络息风,凉血安神。适宜于治疗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遗尿,淋证,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中风,失眠,膝肿,下肢内侧痛。 配伍: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胃俞,肝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之干咳或咯血

纹眉毛有什么影响

透过“五官”的分析,能对一个人做一些相学的基本分析,并进而判断一个人的运势吉凶。 “眉毛”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地位; “眼睛”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 “鼻子”关系到一个人的财富与健康; “嘴巴”关系一个人的幸福、食禄与贵人运; “耳朵”关系到一个人的长寿与否。 从面相学上讲,眉毛代表感情运与财运。人的面部分为三庭:天庭、中庭、地庭。中庭代表中年的运气,而中年的运气由眉毛开始。 眉头主题,从28岁自然开放走30岁的运程; 眉坡往事业高峰的路程,走40-45的运程; 眉峰代表事业的顶峰的路程,走

针刺商阳有什么作用 商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商阳点刺出血,清泄阳明之火,利咽消肿止痛,如配内庭,天突,丰隆,治疗阳明火热咽喉肿痛;配内庭,合谷,颊车,下关,承浆,翳风,治疗阳明火邪上壅之齿痛,颌肿。 2.配少商,合谷,翳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治疗风热上攻,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痄腮等。 3.配听会,翳风,丰隆,劳宫,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通窍益聪,治疗痰热郁结之耳鸣,耳聋等。 4.本经穴配伍,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泄热开窍,苏厥醒神,如配水沟,少商,丰隆,治疗中风闭证昏迷;配水沟,内关,中冲,劳宫,少商,治

大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大迎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下颌角前下方约1.3寸,咬肌附着处的前缘。 2.正坐位,闭口鼓气,在下颌角前下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按凹陷下端有搏动处。 作用 类属:足阳明胃经。 作用:疏风通络,清热消肿,过滤浊气。 主治疾病: 1、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口噤不开,唇吻瞤动,面浮肿,牙关脱臼诸病症。 2、风热上攻之齿痛,颊肿,瘰疬诸病症。 3、龋牙痛,智齿冠周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太阳,翳风,

拔罐治早泄的好处

大,大也、盛也。赫,红如火烧十分显燿也。大赫名意指体内冲脉的高温高湿之气由本穴而出肾经。本穴物质为体内冲脉外出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因此高温而如火烧一般显燿,因其高腰而气强劲盛大,故名大赫。 【取穴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取穴时平躺,将一手掌放于腹部,掌心朝内,拇指刚好位于肚脐眼,掌心外翻时无名指所处的位置。 【功能主治】益肾气,理胞宫阳痿、早泄、膀胱炎按摩此穴,具有散热生气的作用。常按此穴位,能够治疗阳痿、早泄、膀胱疾病等。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

下廉什么意思 下廉的配伍功效

1、腹胀、腹痛:下廉穴配足三里穴; 2、腹胀配伍穴位: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下廉穴; 3、头痛配伍穴位:头维穴、神庭穴、下廉穴; 4、牙痛配伍穴位:颊车穴、地仓穴、下廉穴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聪耳明目,清热散风,如配外关,曲池,合谷,听宫,治疗风热上扰之耳鸣,耳聋,耳疮;配睛明,丝竹空,太阳,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目翳,暴风客热。 2.配风池,太阳,率谷,丘墟,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通络止痛,治疗少阳风火头痛,目眩等。 3.配听会,耳门,行间,太冲,丘墟,清宣少阳,治疗肝胆三焦火盛,循经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4.配丰隆,内庭,清热化痰,治疗痰火上扰,壅阻耳窍之耳鸣,耳聋等。 5.配支沟,内庭,足窍阴,清泻少阳,阳明郁热,治疗少阳,阳明郁热上攻咽喉之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