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率为2~3:1。大多数病例发生于10~20岁之间。由于其生长缓慢,症状在肿瘤发生后几年可保持稳定,因此在25~30岁也可见到,但它是起源于骨骼生长期。

典型部位位于生长软骨近端的骨骺或骨突。由于扩张性生长,软骨母细胞瘤倾向于破坏生长软骨,可从骨骺蔓延至邻近的干骺端。在一些特殊病例,软骨母细胞瘤可发生于生长软骨的对侧,即可位于干骺端。

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和骨突,依次为股骨、肱骨和胫骨。在股骨近端,肿瘤可起源于骨骺或大粗隆,发生于肱骨近端的软骨母细胞瘤常起源于肱骨大结节,在胫骨,常发生于胫骨近侧端。大多数软骨母细胞瘤位于膝、肩和髋关节周围。

症状出现晚且轻,症状常已存在数月,有时是数年后肿瘤才得以诊断。由于肿瘤总是发生于关节周围,其症状常与关节有关,依次为膝、肩、髋关节。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疼痛,可因创伤或受压而显示肿瘤。在较膨胀和表浅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触到患骨呈轻度偏心性肿胀,关节功能可受限,可有中度关节积液,为浆-血性渗出,肌肉可萎缩。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局部持续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静脉压极度升高致血管扩张,导致受累椎体骨质被吸收。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目前争论较多。多数学者认为是骨内动脉与静脉异常吻合,致内压增高,血腔扩大,骨质破坏,出血而形成的血性囊腔。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所谓原发性是指除了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变以外,没有发现其他伴随病变并存。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

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由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单纯骨囊肿,软骨粘液纤维瘤和纤维结构不良继发转变而来。动脉瘤样骨囊肿与上述病变的联系相当密切,所以组织学报告必须包括病损多个取材部位的结果,以排除可能的原发病种。最常见的前原发病为:巨细胞瘤(19-39%)。其次骨母细胞瘤、血管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单纯性骨囊肿,纤维组织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和骨肉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内可见多数充满似血液的大小不等的囊腔,呈暗红色或棕色,以纤维组织为间隔。囊壁组织分两型:①肉芽肿型,囊壁厚薄不等,主要由丰富的多核巨细胞及间质细胞所构成。②纤维型,主要为成熟的纤维组织,亦可见不等量纤维性骨化,囊壁的血管改变见中小静脉明显扩张充血,血管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因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大小不等的血性囊腔,囊壁不是正常的血管壁,而由反应性间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其下可见到纤维组织层,内有反应性骨质。在病理学检查时常有伴随病变的组织学特点,因此要仔细观察病理改变的特点。

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肝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肝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婴幼儿期。90%以上见于3岁以下患儿,60%为1 岁以下的患儿。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实体性恶性肿瘤,是一种上皮和间质的混合组织。它可以含有纤维组织、肌肉、类骨组织、软骨、造血组织或原始的间质组织。瘤处于肝中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多发的。经血液及淋巴液转移至他处。大多为单发,右叶多于左叶,约30%病例病变累及肝左右两叶,少数病例可同时并发数个肿瘤病灶。转移首先发生在肝内转移,其次见于肝门淋巴结及肺,一般不合并肝硬化。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化方式的恶性胚胎性肿瘤,一般为单发圆形,界限清楚,瘤体直径在5〜25cm。肿瘤的大体表现与所含的骨样软骨或纤维组织等有关。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分为胎儿型(高分化型)、胚胎型(低分化型)与混合型。肝母细胞瘤病因主要与染色体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也与母亲妊娠期大量饮酒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有关,低体重婴儿较正常体重出生儿发病率高,男孩比女孩更多见。临床表现:1. 主要症状上腹膨隆,腹围增大,食欲下降,呕吐,体重减轻或不升。2...

骨肿瘤诊治的一些基本问题

骨科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骨病和骨肿瘤很像,对这一类疾病,确定它是不是骨肿瘤,如果是骨肿瘤,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掌握好骨肿瘤的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中游刃有余地进行鉴别诊断。

1、非骨肿瘤(瘤样病变、假瘤)

疲劳性骨折、致密性骨炎、骨化性肌炎、骨髓炎、代谢性骨病、硬化性骨病、血友病假瘤、骨梗死等。

2、骨肿瘤的分类

骨肿瘤按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来源、软骨来源、纤维来源、脉管性病变、小圆细胞性病变、转移性瘤、其他来源(GCT、SBC、ABC、成釉细胞瘤、脊索瘤)等。

(1)良性骨肿瘤骨瘤、骨样骨瘤、成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代谢性骨病;

(2)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邻皮质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软组织(骨外)骨肉瘤;

其中,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表面型骨肉瘤这四大类为低度恶性骨肉瘤,其治疗方式与其他类型骨肉瘤不同。

(3)软骨肿瘤

良性软骨肿瘤:①内生性:软骨瘤(孤立、多发、内生软骨瘤、内生软骨瘤病)、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②外生性:骨软骨瘤、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病;③其他:成软骨细胞瘤、滑膜软骨瘤病。

恶性软骨肿瘤:①原发性软骨肉瘤:髓内软骨肉瘤、间充质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骨膜软骨肉瘤、软组织软骨肉瘤;②继发性软骨肉瘤。

(4)骨肿瘤纤维性病变

良性病变:纤维皮质缺损和非骨化性纤维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单骨、多骨)、骨膜硬纤维瘤、硬纤维瘤;

恶性病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5)骨肿瘤小圆细胞病变

良性病变: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嗜酸性);

恶性病变:Ewing肉瘤(尤文氏肉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瘤)。

(6)骨肿瘤脉管病变

良性病变: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球瘤;

恶性病变:血管内皮、外皮细胞瘤、血管肉瘤。

(7)骨肿瘤其他病变

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性骨囊肿、骨内脂肪瘤、造釉细胞瘤、脊索瘤、滑膜软骨瘤病、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腱鞘巨细胞瘤、滑膜(血管瘤、肉瘤、软骨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最终的诊断依赖于术后的病理,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结果。

生化检查

将近9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血液或尿液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的浓度较正常人群有显著升高。

影像检查

另外一个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是间位腆代苄胍扫描。该检查的分子机理为,间位腆代苄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类似物(analog),并可被交感神经元所摄取。当间位腆代苄胍与放射性物质如碘-131或者是碘-123耦联后,即可作为放射性药物而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碘-123的半衰期为13小时,常作为检测的优选手段;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在大剂量使用时,可作为治疗复发以及顽固性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学检查

显微镜下,神经母细胞瘤呈现为蓝染的小圆形细胞,菊花形排列。肿瘤细胞围绕神经毡呈菊花形排列,与其他的肿瘤(如视神经母细胞瘤)围绕血管呈菊花形排列有所不同。其他还有一些神经母细胞瘤所特异的免疫组化染色,用以与其他肿瘤(尤因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的危害有哪些

发生于指(趾)骨时,一般呈中心位。可见边缘清晰,整齐的囊状透明阴影,受累骨皮质膨胀变薄,在透明阴影内,可见散在的砂粒样致密点,这是软骨瘤主要的X 线征。发生于掌(跖)骨者,有时肿瘤阴影较大,常偏于骨端,骨皮质的膨胀亦较显著,但均无骨膜反应。发生于四肢长骨的病例,肿瘤的阴影广泛。当肿瘤恶变时,则可见骨皮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症状出现晚且轻,症状常已存在数月,有时是数年后肿瘤才得以诊断。由于肿瘤总是发生于关节周围,其症状常与关节有关,依次为膝、肩、髋关节。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疼痛,可因创伤或受压而显示肿瘤。在较膨胀和表浅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触到患骨呈轻度偏心性肿胀,关节功能可受限,可有中度关节积液,为浆-血性渗出,肌肉可萎缩

软骨母细胞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软骨母细胞瘤的病因还不很清楚,有学者认为软骨母细胞瘤源于胚胎性软骨,可能是软骨母细胞的一种间变。

二、发病机制

软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

1、大体检查成软骨细胞瘤与周围骨松质分界清楚,病灶呈蓝灰色到灰白色,有沙砾状的黄色钙化灶及坏死区,肿瘤质地橡皮样。病变中可有囊性变区,多数有出血性改变。成软骨细胞瘤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可向关节内侵犯。

2、显微镜检查成软骨细胞瘤组织学特点是: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的成软骨细胞,细胞质边缘清楚,胞质为嗜酸性染色。细胞核是圆形、卵圆形、肾形,常有1~2个核仁。偶尔也可看到核染色深的大细胞,但无明显核异形性,也无病理性核分裂。多核巨细胞可在软骨母细胞中分散存在或集中在出血或坏死区域中。这些巨细胞较巨细胞瘤中所见到者小,量也少。在一些病例中,成软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可衬在出血性病灶和囊性出血间隙中,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的镜下所见,据称有15%~25%的成软骨细胞瘤中有此改变。

Lichtenstein强调,成软骨细胞瘤组织学的多样化,源于病变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最初肿瘤内的细胞较多,逐渐出现坏死、吸收、修复性纤维化,以及向软骨样组织和骨组织的化生。部分肿瘤细胞的细胞膜钙化甚至与骨基质钙化,核消失形成特殊的“格状”是诊断的要点。坏死灶吸收并被纤维组织或软骨样组织所代替。软骨样组织的成熟也可形成透明软骨。上述各种改变如混杂存一起,则增加了病理诊断中的复杂性。

关于癌症的病因介绍

癌症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失去免疫力,从攻击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想要缓解癌症,对抗癌症首先要了解癌症的成因。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文章来了解关于癌症的病发原因有哪些。

癌细胞能够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 损等等。

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 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致力于自然医学研究的医 学专家们研究发现:负离子对抑制癌细胞转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子负离子对癌症患者治疗对机体无任何损害,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癌症的病因

医学家指出癌症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 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 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癌症的命名

癌症一般亦可 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有少数肿瘤不按上述原则进行命 名,如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但少数情况则为良性,如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 瘤和骨母细胞瘤。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如恶性畸胎瘤、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等。有些肿瘤冠以人名,如尤文 瘤、何杰金淋巴瘤。或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骨巨细胞瘤、肺燕麦细胞癌。

癌症的临床表现

由于各种癌的发生部位不同,病理形态不同,以及发展阶段不同,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癌症的早期往往症状很少,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渐渐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通过本文对癌症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癌症的病因和主要表现,这些都需要我们重视。当我们再忙也要抽空调养我们的身体,关注健康,这样才能远离疾病。

神经母细胞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神经母细胞瘤最终的诊断依赖于术后的病理,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结果。

生化检查

将近9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血液或尿液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的浓度较正常人群有显著升高。

影像检查

另外一个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是间位腆代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扫描。该检查的分子机理为,间位腆代苄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类似物(analog),并可被交感神经元所摄取。当间位腆代苄胍与放射性物质如碘-131或者是碘-123耦联后,即可作为放射性药物而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碘-123的半衰期为13小时,常作为检测的优选手段;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在大剂量使用时,可作为治疗复发以及顽固性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学检查

显微镜下,神经母细胞瘤呈现为蓝染的小圆形细胞,菊花形排列。肿瘤细胞围绕神经毡(neuropil)呈菊花形排列,与其他的肿瘤(如视神经母细胞瘤)围绕血管呈菊花形排列有所不同。其他还有一些神经母细胞瘤所特异的免疫组化染色,用以与其他肿瘤(尤因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

X线所见相当典型,尤其当肿瘤位于骨骺部位时。软骨母细胞瘤的溶骨区开始位于骨骺,倾向于越过生长软骨,向干骺端蔓延。在身体生长停止或即将停止时,生长软骨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时,如连续摄X线片,可清楚地看到肿瘤破坏和越过仍存在的生长软骨。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小或中度大小的肿瘤,直径从1~2cm到6~7cm。骨骺的溶骨常为中心性或偏心性。当肿瘤起源于肱骨大结节时,溶骨常位于肱骨近端,偏心性,圆形或轻度多环。其X线可透性不很强,可见云翳状或稀薄的弱的不透X线颗粒。

软骨母细胞瘤的界限明确,有时标以骨硬化细线,很有特征性。在偏心性和较膨胀的病例中,皮质骨可膨胀至几乎消失。软骨母细胞瘤可侵袭全部的软骨下骨,在干骺端皮质的部位,很少或没有骨膜反应。

良性与恶性骨肿瘤有什么不同

良性骨肿瘤的“良”是较之恶性者来讲的,它主要表现在肿瘤的发展、组织破坏、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良性骨肿瘤有全面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尽早从严重的心理压力中解脱,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良性骨肿瘤包括来源于骨基本组织的骨瘤、骨旁肉瘤、骨样骨瘤、良性骨母细胞瘤、软骨瘤、良性软骨细胞瘤、纤维瘤、骨巨细胞瘤ⅰ、ⅱ级以及来源于骨附属组织的血管瘤、神经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根据1989年38959例骨肿瘤统计的综合分析,良性骨肿瘤占66.8%,在良性骨肿瘤中,骨软骨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骨巨细胞瘤、软骨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等。部分肿瘤有其特殊的好发部位,如骨软骨瘤常发生在长骨骺线附近,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大部分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高峰在11~20岁。

从临床表现来看,良性骨肿瘤表现为先有肿块,无疼痛或疼痛较轻,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没有全身症状。肿块的界限清晰,其表面一般无改变,无或有轻微压痛,听诊无杂音,良性骨肿瘤无全身转移的倾向。

辅助检查的结果对于辨别肿瘤的良恶性非常重要,其中又以影像学检查价值最大。从临床最常作的x线检查结果看,良性肿瘤常生长缓慢,不转移,骨质破坏常呈膨胀性,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税利,骨皮质常保持连续性,松质骨多有留存,溶骨的少,密质骨完整或变薄,一般无骨膜反应,常无软组织肿块影。另外,良性骨肿瘤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细胞形态学检查见细胞分化成熟近乎正常。

治疗和预后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从这方面看,良性骨肿瘤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为主,如能彻底去除,一般不复发,预后良好。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部分良性骨肿瘤治疗后亦有可能复发或有恶变可能,因此对良性骨肿瘤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突出临床表现是内分泌紊乱/8/,表现为上视障碍和性早熟,同时可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如尿崩、烦渴、嗜睡及肥胖。其他症状与肿瘤部位有关,松果体区肿瘤可阻塞中脑导水管,造成颅内高压。鞍区肿瘤则首先表现出视力障碍,然后出现头痛、呕吐、多饮多尿及垂体功能低下。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①肿瘤最常见于松果体区,位于鞍上区肿块常累及漏斗;②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无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可分叶,但境界清楚;瘤体本身钙化少见,典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常见肿瘤包埋松果体钙化灶。③增强扫描呈中等至明显的均匀强化。④室管膜下转移可表现为沿脑室壁线状或条片状强化,沿脑脊液向蛛网膜下腔播散表现为脑表面、脑池的线状或结节状强化。

2、MR表现:①最常见于松果体区,也常见于鞍上,可同时或单独存在。②T1加权为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常呈等信号或高信号。③增强后;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并能发现沿脑脊液或室管膜转移的病灶。

相关推荐

神经母细胞瘤的表现有哪些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现的部位就是肾上腺,当然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而且这种瘤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种细胞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目前只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以是这样的结果,而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 也就是意味着神经母细胞瘤其实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甚至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治疗就可以自发的转化成良性肿瘤,自少可以减少死亡的危险,但是,希望大家注意的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押经母细胞瘤是目前威胁儿童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仅次于肾胚瘤、白血病,且比白血病难诊断,主要由于该病早期难以发现,常以转移症状到临床各科就诊;多数在骨髓转移时,以贫血、发热到血液科就诊;出现骨痛、跛行时多去骨科就诊等,由此可见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见年长儿发病者。病情进展快,转移发生早,预后较差。1岁以内患儿的肿瘤有自发消退倾向。小儿发病灶属胚胎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临床表现:1. 全身性表现多有不规则发热、苍白、+欲差、乏力、疼痛、易激惹。罕见儿茶酚胺代谢

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有食欲不振,厌食,体重减轻或不增加,上腹胀痛伴呕吐和/或腹泻,黄疸很少见,腹部膨隆是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常见症状,患儿的父母常会注意到或通过体检发现上腹包块,绝大多数病儿因腹部肿大而就诊。 体征主要有面色苍白,腹部膨隆,肝脏肿大,查体在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大者可达盆腔,可触及瘤结节并伴有触痛,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其他症状包括发育不良,易激惹等。 部分肝母细胞瘤男性患儿以性早熟为始发症状,发生率为2.3%,表现为生殖器增大,声调低沉及阴毛生长等,原因是肿瘤细胞可合成

恶性肾肿瘤可引起高血压吗

据报道,肾肿瘤约占人类全部肿瘤的2%~3%,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有肾腺瘤、结构瘤、肾血管瘤、近球装置细胞瘤和肾囊肿等,而肾脏恶性肿瘤,则以肾细胞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瘤较多见。 肾肿瘤约40%患者有高血压,通常血压在20.0/12.0kpa(150/90mmhg)以上。而目前能够肯定的自主分泌肾素的肿瘤有三种:近球装置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和肾细胞癌。 近球装置细胞瘤的临床表现,酷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同的是血浆肾素活性显著升高,且左右肾静脉取血测血浆肾素活性显示偏肾性,在手术切除肿瘤

原发性脑干胶质瘤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脑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星形细胞瘤脑干胶质瘤发病原因?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40%左右。病理分型为Ⅰ级(星形细胞

肾肿瘤会引发什么疾病

肾肿瘤可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两类,其中遗传性肾癌约占肾细胞癌的4%。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le-Lindau disease、VHL病),遗传性肾乳头状腺癌、遗传性平滑肌瘤病肾癌,BHD (Birt-Hogg-Dube) 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癌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年龄早,双肾多发,进展缓慢,转移较晚,预后相对良好。VHL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癌,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生率约为1/36000。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脏器多发肿物,常见病变包括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

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腹部逐渐增大,上腹可触及包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晚期有黄疸、腹水等。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确诊,如果肿瘤是单发的,瘤体较小,位置表浅,且无肝外转移,手术切除是可以获得治愈的。但是如果说是晚期的,那肯定不能够治愈。

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们都知道髓母细胞瘤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本病目前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可获得较好预后。特别是以质子治疗为代表的高端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给与病灶高剂量放射治疗同时不会给与脑部正常组织任何损伤,保护脑部正常组织及神经。是一种精准、安全、无痛、无创的治疗。同时也可利用高智能伽玛刀、诺力刀对其开展放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放疗及手术。 手术治疗 由于肿瘤属高度恶性,加之肿瘤边界

小儿颅内肿瘤为什么会发热

颅内肿瘤在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年龄以5~8岁居多。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颅内肿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 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发病初期,多以呕吐和头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多数伴有视力减退。小儿颅内肿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病程中发热。颅内肿瘤为什么会发热呢?因为小儿的颅内肿瘤在临床上的恶性居多。恶性肿瘤常常会引起出血、坏死和瘤细胞脱落。出血和坏死组织以及脱落的瘤细胞可以进入脑脊液,同时由于肿瘤的影响,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这

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尤其是近端)、骨盆、肱骨近端、肩胛骨、胫骨近端。软少发生的部位有躯干的其它骨、桡骨、尺骨、足和手(软骨瘤常见于手,少见于躯干骨)。 在长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通常起源于骨干的一端或干骺端,由于患者一般是生长软骨已消失的成人,肿瘤常侵犯骺端,有时可侵及关节;起源于骨干中段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很少见,在诊断时,肿瘤可已侵犯整个长骨的1/3、1/2或更多;骨盆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髋臼周围区域(髂骨,坐骨或耻骨);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好发于喙突—关节盂区域。骨盆和肩胛骨的中心性软骨肉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