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呕吐最有效方法 口含姜片
风寒呕吐最有效方法 口含姜片
材料:生姜片。
做法:这一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但对于不习惯姜的辛味的患者,可能会有不适应。早晨起来就可将姜片含入口中,这招对风寒呕吐效果不错。
功效:生姜能刺激胃黏膜,促进血液循环,引起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揉动,达到止呕降逆的功效。
生姜有什么功效作用
解食物中毒 生姜可缓解食物中毒。食鱼、蟹后,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可用生姜和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用。一般在吃螃蟹时,用姜末、醋、糖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螃蟹性寒,又有腥味,用热性的姜配食可减少对脾胃的伤害,特别是对脾胃虚寒者更有益。吃野菜中毒,口舌发麻时,立即嚼生姜,可缓解病情。
治伤风感冒 生姜常用于伤风、头痛、鼻塞、呕吐等,还可祛胃中寒气。中医认为,姜味辛性温,有发表、止呕、祛痰、助消化、利分泌等功效,可防风寒感冒、呕吐、喘咳等。所以伤风感冒时,吃几片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出汗,减轻感冒症状。也可将连根葱白5棵加生姜3片水煎后加红糖趁热服用。将生姜捣烂,涂搽病人足心、前胸、后背及肘窝处,也可促使发汗,治疗感冒。
抗衰老 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其辛辣成分可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被人体吸收后,对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有兴奋作用。
镇痛 生姜中含有一种与水杨酸类似的物质,故有镇痛抗炎作用,可用于风湿痛和腰腿痛,冲服姜糖水,微微发汗,症状就会减轻。提取这种物质,经稀释做成血液稀释剂,可防止血液凝固,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均有一定作用。
防治呕吐 生姜可治呕吐。用生姜汁1汤匙,蜜2汤匙,加水适量煮开,趁热服用,每日3次。乘车前喝些姜汁可防止晕车呕吐。妊娠呕吐时,可冲饮红糖姜水,有较好效果。
治牙痛生姜中的挥发油,对产生口臭和牙周炎的致病菌有杀灭作用。嚼几片生姜可治牙痛。口舌生疮可用生姜汁漱口,或用生姜汁涂患处。
抗肿瘤生姜中含有一种物质对防止癌细胞增殖和扩散有一定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生姜对预防皮肤癌的作用较好。
预防胆结石医学家发现,生姜中含有大量的姜酚、姜辣素等成分,这些物质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含量,保持胆汁中各种物质的平衡,不致因黏蛋白过多而与胆汁中钙离子和胆红素结合形成结石,并且还有利胆作用,可阻止和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对胆囊炎患者也有利。
止咳喘老年慢性咳嗽、肺寒咳喘、头痛鼻塞,可用半匙生姜汁加1匙饴糖,用沸水冲服,每日2~3次,有较好效果。
养生益脑因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和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油,可使血液稀释,流动更畅通,向大脑供应更多的氧气和养分。另外,生姜中还含有姜烯酚、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这些成分对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有作用。
上火嗓子疼吃什么 生姜或蜂蜜茶
生姜辛辣、蜂蜜甜腻,能缓解喉咙疼痛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事实上,口含姜片可以缓解咽部发痒的症状,而喝蜂蜜茶时,蒸汽也会随之进入呼吸系统,这可以湿润粘膜,防止刺激咽喉,减少咳嗽。
巧吃生姜治感冒咳嗽和呕吐
驱除风寒感冒
生姜葱白茶:生姜6克,葱白两根,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加盖5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服用后盖被出汗。适合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的风寒感冒者饮用。
生姜红糖茶:生姜4片,红糖30克,茶叶3克,生姜加清水煮沸,放入红糖拌匀,再放入茶叶,煮沸即成。宜少量频服,至汗出为佳。适合风寒感冒者饮用。
姜苏茶:生姜15克,紫苏15克,大蒜10克。三药同煎,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盖浸30分钟,分早、晚两次服用。适合风寒挟湿即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胸闷、困倦、恶心呕吐、大便或溏、苔白腻的感冒者服用。
治咳嗽
生姜汤: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生姜核桃丸:生姜50克,核桃肉50克,北杏仁50克,蜂蜜适量。上述三味共捣烂,加蜂蜜为丸,临睡前服用,共分10次服完,具有理虚润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治呕吐
生姜红糖饮:生姜30克,红糖适量。生姜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红糖煮沸即可,少量频频饮用,用于治疗妊娠呕吐或虚寒腹痛。
生姜橘皮汤:生姜9克,陈皮9克,上两味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5~10分钟即可,分2次温服,可温中止呕。
含生姜:乘车船时口含几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晕车呕吐。
专家提醒:生姜用途广泛,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治疗腹泻,姜汁外涂可治疗手癣、足癣等,姜汤漱口可治疗口疮等。同时,生姜还具有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解鱼蟹毒.
治胃寒有妙招
一、对付反胃:口含生姜。
专家介绍,生姜是对付反胃、呕吐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你反胃想呕吐,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缓解呕吐症状。
二、对付“胃寒”:胡椒入菜。
对这种体质的人,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专家建议他们做菜,煮汤煮粥时,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陈皮。这几样食物性平辛温,正能怯寒邪,保胃气。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冬季,对于脾胃阳虚的人,一年四季的饮食都可以坚持。
怀孕感冒发烧怎么办
1:神仙粥原料:糯米50克,葱白两段(约30克),生姜七片(约15克),米醋50毫升。做法:糯米淘洗干净煮成稀粥,加入葱白、生起煮5分钟左右,然后加50毫升米醋搅匀,趁热服下,盖上被子使身体微热出汗即可。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也可用于治疗流感。神仙粥是应对风寒感冒的食疗名方,对风寒引起的头痛、乏力、发热等症状非常有效。
2:姜汤原料:生姜,红糖。做法:取生姜切片,放入适量水中煮5分钟,加入一大勺红糖搅匀即可,趁热饮用,最好盖上被子使身体微微出汗。功效:散寒解表。姜汤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法,姜味辛,性温,有驱寒暖胃、发散风寒的功效,正好应对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等症状。姜有很好的止呕作用,孕妇出现呕吐现象时可以含几片姜或者喝姜汤来缓解。
风寒咳嗽护理注意事项
1、咳嗽时急速气流从呼吸道中带走水分,造成黏膜缺水,应注意给多喝水、多吃水果。
2、风寒咳嗽,饮食不宜肥甘滋腻,也不宜食生冷之品,以免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助生痰湿,加重咳嗽。
3、干咳、咽痒切不可口含姜片,因为这样做只会刺激咽部,增加咽部的异物感,加重咳嗽。
4、有一些患儿如果还伴有全身酸痛和腹泻的症状,可以用霍香正气散,对胃肠型感冒有较大的作用。
风寒呕吐最有效方法 按摩疗法
可用单手拳击上背部(有人帮忙才行),力量从重而且要快速,以5-10次为节奏,直至呕吐症状缓解为止。
坐端正后,以拇指揉按在鸠尾上(两只手都需要),逐渐加重力道,当该穴位有酸涨感时即可。
葱根香菜根姜片煮水的功效
葱根香菜根姜片煮水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但不适用于表虚、多汗者食用。
葱根香菜根姜片煮水还能刺激胃酸分泌,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尤其对阴寒腹痛、纳食不佳者有疗效。
葱根香菜根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在食用后会吸水保湿,湿润粪便,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的排出,有润肠通便、助消化、改善便秘的功效。
胃寒呕吐是因为吃了性寒凉的食物,暴饮暴食,或者是腹部着凉,痰饮内停,脾虚或者是胃虚,肝气内逆,胃火上冲引起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的呕吐,临床可以表现为呕吐物不多,呕吐无力,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等症状,而葱根香菜根姜片煮水对于胃寒呕吐具有较好的功效。
儿童胃受凉呕吐该吃什么食物
胃受凉呕吐首选的食物是生姜,如果觉得味道不好,可以生姜大枣煮水喝。生姜既属于食物又属于中药,其中医作用为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其可以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驱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同时生姜可以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之圣药”之称,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而大枣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9:59)记载,以大枣、红糖各50克,水煎,喝汤食枣,治疗脾胃虚寒型泻痢有效。综上,可以服用生姜大枣水来止呕,以生姜为主,量大些,大枣为辅,量少些。
小孩止呕吐最有效方法 胃寒呕吐
临床表现:小儿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足,又因恣食生冷瓜果,寒滞中院,或感冷邪,容于胃肠,滞阻升降之机,以致胃寒上逆,食后移食方呕,可朝食暮吐,吐物无腐气,腹多寒痛,或泻或否,舌淡苔白,脉弦迟或沉紧。
治则:温中降逆,驱除寒积。
治法:揉外劳宫15分钟,揉板门15分钟,平肝10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外中寒邪兼腹痛,加揉一窝风15分钟;有形寒积加清大肠15分钟;寒伤脾胃加清补脾10分钟,兼冷泻亦同。
流清口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晕动症引起
不少人长时间坐车后晕车,也会出现恶心想吐,嘴里不自觉的涌出很多清口水的情况,在下车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缓解。
注意:口含姜片,闻桔皮可以缓解。
呕吐后吃什么好
喝水
一般,呕吐之后喝些温开水是必须要做的事,在呕吐之后,要及时用温开水漱口,之后再适当喝一些温开水。在呕吐的实施,会有大量液体流失,要注意及时喝些温开水来补充体液。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更是如此。
姜汁
中医认为姜汁可以温胃止呕,历来是治疗呕吐的圣药。呕吐后可取鲜姜榨汁后用温开水调服,这样不仅能够温中、暖胃、止呕,及时缓解呕吐所带来的胃部不适,并且其祛风散寒的特性尤其适合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呕吐症状。
紫苏粥
材料:紫苏叶10克,姜片3片,粳米100克。 做法:将紫苏叶洗净后同姜片、粳米一起用清水熬制成粥适宜于呕吐后食用。可以宽中行气,能够有效缓解呕吐症状。并且紫苏和生姜都能解鱼蟹等食物中毒,因此更为适宜于鱼蟹中毒所引起的呕吐的不适。
甘蔗汁
甘蔗可以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反胃呕吐等,还可以解酒精中毒。所以,酒后呕吐可以喝些甘蔗汁,这样可以缓解呕吐,还可以醒酒。但要注意,甘蔗性凉,畏寒呕吐的人不适合喝甘蔗汁。
橘子皮的10个治病小偏方
1.降血压:将橘子皮切成丝晾干作枕芯用,有顺气、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病人很适用。
2.治胰腺炎:用橘子皮30克、甘草10克和水共煎当茶饮。有助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3.治慢性支气管炎:橘皮5至15克,泡水当茶饮,常用。
4.治风寒感冒:鲜橘皮、生姜片,加红糖适量煎水喝,可治疗风寒、感冒、呕吐、咳嗽。
5.治咳嗽: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也可取鲜橘皮适量,切碎后用开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6.治便秘:鲜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汤服用,可治便秘。
7.治胃寒呕吐:将橘皮和生姜片加水同煎,饮其汤,可治疗胃寒、呕吐。
8.治消化不良:将50克橘皮浸泡在酒里。这种酒有温补脾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对多食油腻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症,尤为有效。
9.治冻疮: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调均匀,抹在患处。
10.治脚沙虫:脚趾间被污水杂渍,易发生奇痒,若搔抓,则破皮流水,臭味难闻,此时可用鲜橘子皮猛擦痒处,止痒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