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米须的食用方法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米须的食用方法
材料: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鲜玉米须15克,白茅根15克。
做法:先煮白茅根、玉米须,20分钟后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清热除湿,利尿退肿。用于湿热壅聚型结节性红斑患者。
材料: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
做法: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时后,文火煎煮40分钟,分两次吃枣喝汤。
功效:可清热利胆排石,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石症。
材料:石斛10克,芦根15克,玉米须20克。
做法:上药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
功效:可养阴清热利尿。适宜少尿无尿伴口干欲饮,皮肤干皱,目眶塌陷症状的癃闭患者。
材料:玉米须100克,鸡蛋2个。
做法:将玉米须和鸡蛋分别洗净,加水同煮,蛋熟后去皮,复煮片刻,吃蛋喝汤。
功效:具有平肝清热、利尿祛湿之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喝玉米须水后想呕 喝玉米须水的注意事项
(1)低血糖人群
玉米须是一种暂无发现副作用的药材,使用不会伤害人体,但是有一些人群不适合食用。比如,低血糖人群,玉米须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低血糖的人群食用玉米须泡水,会使血糖降得更低,容易出现眩晕、无力的情况,因此低血糖人群最好不要食用。
(2)尿频尿急人群
玉米须有排出体内水分,利水利尿的作用,因此食用会出现尿液增多的现象,那么尿频尿急的人群食用,容易出现尿液增多,更加无法控制尿液的排放,可能会出现赶不及上厕所的情况。
(3)低血压人群
玉米须水可以利尿,有促进金属离子排出降血压的作用,因此本身血压较低的人群不宜食用玉米须,会导致血压更低,出现头晕的情况。
虽然玉米须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但是本着适度的原则,还是建议每次的用量以3-5克为好。
在饮用玉米须做的茶时,最好不要空腹喝。空腹的时候血糖降低,饮用玉米须茶会适得其反。
制作玉米须茶一般选用包裹在玉米叶内新鲜玉米须,而不用裸露在外的。如果是用风干的玉米须泡茶,要用储藏良好的,不用发霉或者有异味的。
玉米须降糖是古方
当人们尝试各种降糖食品时,却忽略了玉米须――我们吃玉米时随手扔掉的“废物”。其实,玉米须有非常不错的降糖效果,广大糖尿病患者只要稍加利用,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玉米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自古以来,玉米须在我国就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记载,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玉米须的认识,仅限于它的利尿消肿作用,殊不知它还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我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此外,我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告诉记者,用玉米须降糖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身就说明玉米须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目前对于玉米须降血糖的科学研究并不多。部分研究指出,可能是玉米须中的皂甙类物质发挥了降糖作用。尽管如此,也绝不可用玉米须替代降糖药物,如果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饮用玉米须水进行辅助治疗,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不可不知:玉米须能降压
玉米须功能
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治病5则
1、利尿: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胆: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3、止血: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压: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方法1、将玉米须采下晒干,每次用30克玉米须干品煮水喝,也可加冰糖,一日3次,如果用鲜玉米须,有15克即可。
方法2、每日取60克玉米须,煎水3碗,分3次饮服,可治高血压。
方法3、玉米须西瓜皮治高血压法,取30克玉米须、12克西瓜翠衣,煎汤代茶常饮。
5、止泻: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无任何副作用。
温馨提示:中医把玉米须称为“龙须”,用玉米须泡茶、煮汤,就是龙须茶,非常适合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
玉米须新鲜的好还是干的好
玉米须新鲜的玉米须和干的玉米须功效是一样的,不存在哪个更好,但是新鲜的玉米须有季节性,干玉米须能长期食用,同时两者的做法也稍有不同。其他成分、功能区别并不大。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玉米须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
玉米须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玉米须功效做法指导:
1. 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
2. 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
3. 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知道了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建议您有此类需求,不妨试试玉米须的药方。
玉米须加枸杞泡水的功效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预防夜盲症的作用,同时玉米须中的叶黄素和枸杞中的维生素A具有保护眼睛,增强视力的作用。
玉米须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对于高血糖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可降血糖。
玉米须水具有促进体液排出的作用,可以降低体内金属离子含量,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喝玉米须水具有促进钾离子排出的作用,而枸杞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因此一起食用可以防止低血钾。
枸杞中含有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等具有抗击自由基、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因此可以美容养颜。
玉米须和枸杞子都入肝经,对肝脏器官具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对于肝脏不大好或经常饮酒的人来说,用玉米须配枸杞一起泡水喝能起到一定的养肝护肝作用。
玉米须的首要功效作用就是利尿消肿,而枸杞泡水喝也有同样的利尿作用,两者搭配在一起让利尿功效更佳。
玉米须茶营养
玉米须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玉米黍蕊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0克(大剂量60至9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玉米须知识介绍: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玉米须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玉米须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玉米须食疗作用: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