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可以加糖吗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
喝牛奶可以加糖吗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早上洗漱没有吃早餐的情况下会空腹饮用牛奶,但这是错误的饮用方法。空腹喝牛奶简直浪费。处于空腹的情况下对能量的需求虽大,但直接喝牛奶会转换为热量消耗掉,同时也会导致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段,很快会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不利于吸收。
喝牛奶的同时尽量不要加糖为好,虽然加糖可能会令味道更美,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正确。尤其是煮开后的牛奶不能加糖。因为牛奶中所所含的某种物质和糖分会造高温下形成一种叫果酸赖氨酸的物质,此类物质对人体有害,还会导致营养丢失,因此不建议。
可能很多人认为牛奶是天然,但并不建议生吃,以避免摄入其它的细菌等,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不适感。
冬季牛奶加热后应该立即停止加热,然后尽力食用,因为煮开后如果长时间放置很容易导致营养物质丢失,不利于我们对营养的摄取。
喝牛奶加糖会胖吗 牛奶加糖有什么坏处
牛奶含有乳糖,乳糖是一种带有淡淡甜味的糖,慢慢品味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因此不必再加糖。喝牛奶加糖过量的话,会增加牛奶热量,无论对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不利。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食用过多的精制糖,会增加龋齿发病率,甚至容易出现体重增长偏慢,抵抗力偏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而且吃过甜的食物,会造成味觉疲劳,不利于饮食习惯的培养。
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在备孕期还是在怀孕期,牛奶几乎是女性必备的食物之一。随着牛奶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牛奶的各种“禁忌”说法也随之而起:牛奶不能空腹喝、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牛奶不能加糖喝……还有不少让人分不清真假的信条,比如喝牛奶会长胖,喝牛奶要加热……
其实,很多有关牛奶的“禁忌”未必有充分的科学根据,追究起来,其中大部分都站不住脚。下面我们就一些常见的“禁忌”逐一分析一下。
牛奶不能空腹喝?
很多人坚信,空腹喝牛奶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
然而,一两岁的宝宝都以牛奶作为主食,没有人听说宝宝喝奶之前要先喝半碗大米粥,那么以健康成年人的消化能力,即便饭前喝奶也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事实是: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缓解饥饿感达一小时以上。
有人说空腹喝牛奶会造成蛋白质浪费,实际上宴席上不吃主食大量吃鱼肉类食品才是蛋白质的浪费,而牛奶中含有约4.6%的乳糖,它属于碳水化合物,会优先 分解供能节约蛋白质;此外牛奶中还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起到供应能量的作用。因此,空腹喝奶并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
消化能力差最好喝酸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喝牛奶后有腹胀腹泻问题,那么说明机体的乳糖消化能力差,或者有乳糖不耐的症状,这样的确不宜空腹饮奶。建议先吃淀粉类食物,再少量多次地喝牛奶,最好能饮用酸奶。此外,早上起床后要先喝一杯白开水,20分钟后再喝牛奶。
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
牛奶中的酪蛋白遇弱酸便产生沉淀,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有人就认为,牛奶沉淀就失去了营养价值,或者无法被人体吸收。可是细想一下,人体的胃酸比果 汁的酸度可要强多了,那么即便不加果汁,牛奶在胃里面也会形成沉淀。此外,经过乳酸菌发酵的酸奶也是沉淀状态。牛奶和水果一起制作的各种甜品在国外也很流 行,没有听说欧美人因此发生消化问题。如果胃肠道功能正常、喝冷牛奶不感觉腹泻腹胀,那么也不必担心喝牛奶后马上喝果汁会造成麻烦。
牛奶不能加糖喝?
有人认为牛奶加糖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然而绝大多数奶粉类产品都是加糖产品,各国消费者已经饮用加糖奶粉百余年,而传统上我国消费者喜欢喝加糖牛奶,并没有发现因加糖导致消化不良的报告。
相反,如果在饥饿时饮用,牛奶加糖之后其能量供应的营养素来源还能更趋合理化。
褐变反应并非“有害”
还有人说牛奶加糖煮沸可能会生成“果糖基赖氨酸”,具有一定毒性,这种提法并不确切。
实际上,牛奶中所含的乳糖与赖氨酸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速度高于蔗糖与赖氨酸的反应速度,这种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与面包皮经过烤制会变褐是同样道理。这个褐变反应虽然会造成少量赖氨酸的损失,却完全谈不上“有害”。
牛奶一定要加热喝?
很多人认为牛奶一定要加热,哪怕是消毒奶,也要用锅烧开了再喝。实际上,牛奶煮沸后粘在锅上的“奶垢”当中含有大量钙质,从而造成严重的营养损失。消毒牛奶经过超高温杀菌,在保质期之内可以无需加热直接饮用。
对于肠胃偏寒者,喝冷牛奶后刺激肠道过度蠕动可能引起轻度腹泻,不妨用微波炉或热水把消毒牛奶加热到手感到有些烫的程度再饮用。
只有高钙奶才补钙?
所谓“高钙奶”的钙含量仅为130~150毫克/100毫升,而普通牛奶的含钙量就可以达到110毫克/100毫升以上,一些产品甚至可以达 130毫 克/100毫升, “高钙奶”与普通牛奶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牛奶中的钙为容易吸收的乳钙质,有乳糖、氨基酸、维生素D等多种吸收促进因子,而人工添加的钙 是价格极为低廉的乳酸钙等无机钙,其吸收率未必能达到乳钙质的水平。
可见,如果需要补充钙元素,只需要每天喝牛奶即可,并不一定需要专门喝“高钙奶”。
牛奶喝了会长胖?
牛奶含水分86%左右,250克一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然而,吃100克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一听可乐中 所含热量也达140千卡,与一袋全脂牛奶相当。可见,牛奶并不能算是容易让人发胖的食品,而且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丰富,是可乐所无法比 拟的。
牛奶具有极好的饱腹感。在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地缓解饥饿,降低食欲,可以帮助人们正餐时不吃得那么急那么多。如果用两杯牛 奶加凉拌蔬菜代替晚餐,甚至还可以帮助人体减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晚上睡前喝牛奶的习惯,就要相应减少晚餐的食量,以避免额外摄入热量而发胖。
牛奶中脂肪越少越健康?
牛奶中脂肪含量仅为3%,每天喝一袋250克(243毫升)的牛奶,会增加脂肪7.5克。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一日饮食摄入脂肪通常在80克以上,牛奶中这点脂肪在一日当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
低脂奶或半脱脂奶含脂肪1.0%~1.5%,全脱脂奶含脂肪0.5%。因此,把全脂牛奶换成低脂牛奶也就是减少3.75~5.0克脂肪,即便是全脱脂奶,也只能减少6.25克。相比之下,做菜时少放油、不吃煎炸食品、少吃猪肉、少去餐馆才是减少脂肪的大计。
牛奶中的维生素A、D和抗癌物质共轭亚油酸均存在于脂肪部分。香气成分也存在于乳脂当中。脱除牛奶的脂肪会显著影响其营养价值,风味、口感和饱腹感。因此,除非有控制血脂的需要,不一定要选择脱脂和低脂牛奶。
注意喝牛奶的七个禁忌
1.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
牛奶中的酪蛋白遇弱酸便产生沉淀,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有人就认为,牛奶沉淀就失去了营养价值,或者无法被人体吸收。可是细想一下,人体的 胃酸比果汁的酸度可要强多了,那么即便不加果汁,牛奶在胃里面也会形成沉淀。此外,经过乳酸菌发酵的酸奶也是沉淀状态。牛奶和水果一起制作的各种甜品在国 外也很流行,没有听说欧美人因此发生消化问题。如果胃肠道功能正常、喝冷牛奶不感觉腹泻腹胀,那么也不必担心喝牛奶后马上喝果汁会造成麻烦。
2.牛奶不能加糖喝?
有人认为牛奶加糖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然而绝大多数奶粉类产品都是加糖产品,各国消费者已经饮用加糖奶粉百余年,而传统上我国消费者喜欢喝加糖牛奶,并没有发现因加糖导致消化不良的报告。
相反,如果在饥饿时饮用,牛奶加糖之后其能量供应的营养素来源还能更趋合理化。
褐变反应并非“有害”
还有人说牛奶加糖煮沸可能会生成“果糖基赖氨酸”,具有一定毒性,这种提法并不确切。
实际上,牛奶中所含的乳糖与赖氨酸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速度高于蔗糖与赖氨酸的反应速度,这种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与面包皮经过烤制会变褐是同样道理。这个褐变反应虽然会造成少量赖氨酸的损失,却完全谈不上“有害”。
3.牛奶不能空腹喝?
很多人坚信,空腹喝牛奶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然而,一两岁的宝宝都以牛奶作为主食,没有人听说宝宝喝奶之前要先喝半碗大米粥,那么以健康成年人的消化能力,即便饭前喝奶也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事实是,可以有效缓解饥饿感达一小时以上。
有人说空腹喝牛奶会造成蛋白质浪费,实际上宴席上不吃主食大量吃鱼肉类食品才是蛋白质的浪费,而牛奶中含有约4.6%的乳糖,它属于碳水化合 物,会优先分解供能节约蛋白质;此外牛奶中还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起到供应能量的作用。因此,空腹喝奶并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
4.消化能力差最好喝酸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喝牛奶后有腹胀腹泻问题,那么说明机体的乳糖消化能力差,或者有乳糖不耐的症状,这样的确不宜空腹饮奶。建议先吃淀粉类食物,再少量多次地喝牛奶,最好能饮用酸奶。此外,早上起床后要先喝一杯白开水,20分钟后再喝牛奶。
5.牛奶一定要加热喝?
很多人认为牛奶一定要加热,哪怕是消毒奶,也要用锅烧开了再喝。实际上,牛奶煮沸后粘在锅上的“奶垢”当中含有大量钙质,从而造成严重的营养损失。消毒牛奶经过超高温杀菌,在保质期之内可以无需加热直接饮用。
对于肠胃偏寒者,喝冷牛奶后刺激肠道过度蠕动可能引起轻度腹泻,不妨用微波炉或热水把消毒牛奶加热到手感到有些烫的程度再饮用。
6.只有高钙奶才补钙?
所谓“高钙奶”的钙含量仅为130~150毫克/100毫升,而普通牛奶的含钙量就可以达到110毫克/100毫升以上,一些产品甚至可以达 130毫克/100毫升, “高钙奶”与普通牛奶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牛奶中的钙为容易吸收的乳钙质,有乳糖、氨基酸、维生素D等多种吸收促进因子,而人 工添加的钙是价格极为低廉的乳酸钙等无机钙,其吸收率未必能达到乳钙质的水平。
可见,如果需要补充钙元素,只需要每天喝牛奶即可,并不一定需要专门喝“高钙奶”。
7.牛奶喝了会长胖?
牛奶含水分86%左右,250克一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然而,吃100克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一 听可乐中所含热量也达140千卡,与一袋全脂牛奶相当。可见,牛奶并不能算是容易让人发胖的食品,而且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丰富,是可乐 所无法比拟的。
喝牛奶的禁忌是什么 要注意这些
喝牛奶既不伤身体,还能保持原有营养的方法可以将牛奶加热,但是加热时间不要太长,而且最好用大火煮开,牛奶中不要加糖,加糖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喝牛奶,对消化和吸收会有影响。
喝牛奶加糖好吗
喝牛奶的同时能加一点点白糖,但不建议多加,以免影响牛奶的营养成分不利于人体吸收。牛奶加少量的白砂糖可以,但不能加红糖。因为红糖含有一定的草酸成分,与牛奶混合后会发生凝胶或者沉淀,从而导致牛奶营养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腹胀、消化功能失调,使人体不能正常吸收各种微量元素。
肝硬化患者喝牛奶要注意什么
1.肝硬化患者喝牛奶勿过浓:牛奶越浓营养价值越高,肝硬化适宜喝浓牛奶,其实不然,因牛奶中钠含量高,所以喝高浓度牛奶会升高肝硬化患者体内血钠浓度,进而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便秘、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在此提醒:对于有肝昏迷前兆的肝硬化患者,则应严格限制牛奶的摄入量,以免诱发或加重肝昏迷。
2.肝硬化患者喝牛奶勿过甜:牛奶加糖饮用是可以改善并提高其口感,但在会大大消弱其营养价值,因牛奶加糖后会增加蔗糖含量,进而在胃肠道内的分解产物会中和牛奶中的钙质,不仅不利于机体对钙的吸收而且会促使细菌发酵产气,进而导致腹胀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尤其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来说,在喝牛奶上应慎食糖,以免加重肝腹水症状。
3.肝硬化患者喝牛奶勿过多过快:在喝牛奶上忌过多过快的饮用,因过快饮用不利于肝硬化患者机体更好的消化吸收,并且也易导致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过多饮用可导致肝脏代谢负荷过重,进而加重肝损,(专家建议肝硬化饮用牛奶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为宜),因此说肝硬化患者合理掌握牛奶的摄入量及速度是很重要的。
日常喝牛奶有哪些误区
喝牛奶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很多人都认为,牛奶越浓,营养价值越高,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喝牛奶误区二:将牛奶加糖一起加热
许多人都喜欢喝加糖的牛奶,而且喜欢两者混合一起加热。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然而,有些人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
喝牛奶误区三:用牛奶服药
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 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喝牛奶误区四:在牛奶中添加各种口味的果汁
很多人不喜欢原味的牛奶,而是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从而改善口感,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喝牛奶误区五:把牛奶煮沸再喝
很多人喜欢把牛奶煮沸了再喝。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牛奶营养丰富
牛奶本身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人体有益。但是喝牛奶也要注意一些做法,错误的行为会导致牛奶的营养价值减少。以下4种行为,你千万不要有哦!
一、在牛奶中加米汤、稀饭?错
不少人觉得在牛奶中加米汤、稀饭,可以使营养互补,但是,这种做法很不科学。这是因为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而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使维生素A破坏。因此,为了营养可以补充,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二、牛奶越浓就越好?错
不少人觉得新鲜牛奶太淡,就在其中加奶粉。但是,喝牛奶的浓淡应该与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如果常吃过浓牛奶,婴幼儿会出现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的情况,甚至拒食,长时间后,就会导致体重不能增加,还会造成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三、牛奶一定要煮沸?错
一般来说,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煮沸,就是温度达到100℃,那么,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另外,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导致磷酸沉淀,从而使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
四、加糖越多就越好?错
不少人会觉得: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但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才需要加糖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加糖过多,不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导致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形。
那什么时候加糖才合适呢?部分人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那么,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糖基赖氨酸这种有害物质。这种物质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所以,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喝牛奶还需注意4大事项:
1、不要和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同食。由于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富含草酸,会与鞣酸凝结成块,不易消化吸收,破坏营养。因此,喝牛奶时不要与如浓茶、袖子、柠檬、杨梅、石榴、觅草、茭白、菠菜等含鞣酸草酸的食物一起。
2、牛奶不要放入冰箱冷冻室,这是为了防止脂肪蛋白分离出干酪素,避免造成味道差。
3、不要空腹喝牛奶。这是因为空腹身体处于饥饿状态,,如果此时喝牛奶就会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同时,牛奶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对消化吸收没帮助。
4、牛奶要放在凉爽暗处。如果把牛奶放在阳光下,那么,经阳光照射30分钟后,维生素B、维生素C就会没有了。
食用牛奶要注意搭配有哪些
牛奶不能加果酸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但果酸+蛋白质会产生沉淀物,影响牛奶吸收。因此,在喝牛奶的前后1小时内不建议食用含果酸的食物,如:柠檬、苹果等。
牛奶不能加草酸类食物
牛奶中富含钙,但草酸与钙一起食用,会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也可能导致恶心、腹泻等症状。富含草酸水果有:葡萄,草莓等。
牛奶加热不宜加糖
牛奶加热过程中不宜加糖。热牛奶加糖会使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损害人体健康。但牛奶煮好晾凉后再加糖,不会危及健康。
1岁以内婴儿小心糖尿病
1岁以内的婴儿胃肠道功能未完善,牛奶蛋白可能未经消化直接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破坏胰岛功能,会增加患糖尿病概率,所以建议以母乳为主。
但,餐前30分钟先喝牛奶,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反应,还有助于控制食欲,避免在用餐时吃太多,预防肥胖。
喝牛奶加糖好吗 晚上喝牛奶会胖吗
其实在晚上的时候喝牛奶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胖的,也就是说在晚上喝牛奶不会不利于减肥,在睡觉之前喝杯牛奶是很好的习惯,适量的喝些牛奶以及奶制品的话,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这也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食物,不会带来多余热量的负担,只会给身体补充我们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睡觉之前喝杯牛奶的话,也是可以更好的促进钙质吸收的。
喝牛奶加糖好吗
喝牛奶加少量的糖可以改善口感,但要注意加糖量不宜超过5%,如果加糖太多,导致牛奶中糖浓度太高,则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喝牛奶加糖过量的话,会增加牛奶热量,无论对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不利。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食用过多的精制糖,会增加龋齿发病率,甚至容易出现体重增长偏慢,抵抗力偏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而且吃过甜的食物,会造成味觉疲劳,不利于饮食习惯的培养。
牛奶加热加糖成毒药
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可是喝牛奶我们很多人都有误区,有关专家表示说平常我们牛奶加热并且加糖喝是非常不科学的一种饮品方式。
在喝牛奶前后的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和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由于牛奶容易在药物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
喝牛奶加糖会胖吗 喝牛奶加多少糖合适
每100毫升牛奶中加5到8克糖,即5%-8%的浓度,一汤匙可以装15克糖,三分之一汤匙就是5克,也可以按每500毫升加25克左右糖的含量来计算。加糖过多或超过8%,喝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或虚胖,抵抗力降低,少于5%就会使人体热量不够,造成营养不良,所以牛奶加糖一定要注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