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膝盖受伤怎么办
爬山膝盖受伤怎么办
一、需确认情况
1、完全休息后患部情况:如早上起床后,用敲或指压确认膝盖是否有痛感。
2、晚上休息后到第二天起床,腿部是否有“冷”或麻木感觉
3、曲膝运动,感觉膝盖是否有什么不适
4、膝盖以下部分是否有什么异样
5、目前情况是突然出现还是有一个过程,这种过程的描述
二、治疗建议
1、内服。老姜一块与适量食盐一起捣碎,生葱三根或五根放碗里,开水倒入后加盖4分钟左右,入口感觉较烫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
2、外洗。老姜二两拍碎、食盐二勺、生葱一把(大致三两左右)煮水蒸脚,具体如下:
》姜盐同水一起煮沸约3分钟。
》大盆,葱放盆里,姜盐水倒入,盆中放一个垫脚(高于水面)
》人坐盆边,脚放垫脚上,腿上盖一个大的毛巾(或塑料布什么的),口中含一口水,蒸约5~10分钟
》水温可以下脚后,取出垫脚,抓住姜葱从膝盖部位往下用力搽洗到脚(北方人好象叫撸,从上到下单向,不要来回)
》每天坚持,时间约半月为一疗程。
3、外敷1。茭头(叶有点象葱,但比葱细,没有时可用蒜头代替)、盐、老姜、白醋,一起捣碎。
放药用纱布上敷患部。晚上睡前敷第二天早上取。敷前对患部加热(没有什么远红外线时,可用电吹风哈)
注意:敷的过程中感觉到皮肤不舒服时应取下,否则会烧坏皮肤)
外敷2:活络油外敷,同样敷前对患部加热
时间上按外敷1一晚、外敷2一晚、休息一晚轮流,15天为一个疗程。
4、上述内服、外洗和外敷并行,治疗期间尽量保持患部休息,15天后暂停治疗,18天左右检查治疗效果。如效果明显,20天开始进行第二个疗程,从第二个疗程开始进行适当的患部活动,一般两到三个疗程治好。治好后半年内不要有强运动,否则复发再无法治疗。
以上为大家讲述了一些关于爬山膝盖受伤后的应对小方法,如果大家在爬山后出现身体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时的治疗对于症状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肌肉酸痛就不需要特殊的处理,有三到五天的时间就会自己恢复。
爬山是不是很伤膝盖
是的。
人在爬山时,膝关节所要承受的重量是人体重量的3~5倍,尤其是老年人,在关节软骨已经发生退化、骨质疏松的情况下,过多的负重屈伸活动,髌骨与股骨的关节面反复摩擦撞击,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软骨的作用就是减少骨骼间摩擦和吸收震动。如果时间长了,软骨就会慢慢被磨光,这时膝盖再做运动时,就会感到不适和运动不灵活了,并且还会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爬山注意保护膝盖
快速下山膝盖受到的冲击力约是自身体重的5-8倍,即便是一个不胖的人,从一座1000米的山峰一路冲下来,膝盖将遭受成千上万次半吨左右的打击,如果再负重,就和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基本是一样的,结果能好得了吗?因此在下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下山速度一定要慢,不要跑,不要跳,要小心。下山猛冲对膝盖是最致命的。正确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脚上往下砸),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下山使用登山杖十分必要。
尽可能减少负重。出发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负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即使是特殊情况,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使用护膝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选可靠的,最好是两根,上臂尽量多的分担腿的负重。
出发之前要正确的评估自己的体力和户外能力,确定自己是否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进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盖,挑战新难度也是要循序渐进。
选择合适的登山鞋,并且记住一般松软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对膝盖都相对友好,不过要注意防滑,还有走碎石路的时候一定要照顾走在你下面的人。
爬山后肌肉酸痛缓解4招
按摩:因为在爬山时腿部肌肉过度劳累而出现了腿疼。所以要让疲劳过度的双腿多休息哦。在休息的时候如果能够对腿部进行按摩,加快肌肉乳酸的分解,都能有效缓解腿部酸痛之感。
热敷:之前也说了,肌肉酸痛就是因为爬山时肌肉过度劳累,腿部血液循环不通畅。拿热毛巾进行热敷能够加快腿部的血液循环。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缓解爬山后出现的腿部疼痛了。
饮食:爬山之后腿疼了,一定要对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也就是说要多吃点蔬菜和水果,要知道,这两样东西都可以使乳酸分解加快哦。
运动:这里说运动有两个方面的说法,一是对于预防爬山后的腿疼,平时就应该加强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耐受性。二是对于缓解爬山后的腿疼可以以毒攻毒进行适当的拉伸肌肉的运动来加速乳酸分解哦。
游泳健步走更适合老人
爬山时膝盖负荷是自身重量4倍
即使不带一件东西,爬山仍属负重。向上爬时,人体自身使得膝盖负担的重量会瞬间增加到4倍左右。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走平路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但爬山时膝盖负重就高达240公斤(相当于背了一架钢琴),而且爬的速度越快,膝关节负重、受压力越大。爬山时,膝盖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
此外,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同时,膝盖、踝关节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不断重复此动作,关节受压的强度增加,受磨损的可能性增大。
老年人膝关节退化,负重膝盖伤不起
上面说的还只针对一般人,具体到老年人,健康风险更大。首先,一般的老年人都偏胖,爬山时膝盖负重更大;第二,正所谓“年纪大、机器坏”,膝关节这个人体零件,随着年龄增加不可避免地磨损、老化,40岁以上的人群,已经开始出现骨质疏松、骨关节退化,60岁以上,80%的人膝盖软骨只剩一半了,这时如果还拼命爬山,让关节在不同的位置摩擦,关节就会坏掉;第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骨性关节患炎症的患病率达78.5%,爬山可导致炎症加重;第四,老年人多患心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爬山需要人体短时间内调集大量血液供应下肢,容易影响心、脑、肺供氧,加大心梗、脑梗等发生几率。“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一定要正确,在户外要量力而行。”
年纪渐长,软骨下的骨头、韧带、关节囊、滑膜、肌肉都在老化,膝关节退化几乎没人可避免,尤其是女性在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全身免疫代谢功能都下降到低值,这是膝关节最脆弱的时候,任何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动作,都会令膝关节“很受伤”,加剧其退化的速度。除了爬山,能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动作还有爬楼、广场舞、深蹲起立、跑步、跳跃等,特别是下蹲时,膝盖的负重可达到体重的8倍。
此外,如果住的不是电梯楼,有条件的,尽量换到低一点的楼层,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要尽量减少下楼的次数。
更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和健步走。
由于游泳克服了运动损伤和容易疲劳的缺点,特别适合老年人,好处很多。如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壮筋骨、延缓衰老。因为水的浮力作用,使人在水中的重量只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0%,因此老年人不需要用多大的力,就可以在水中运动。游泳可以使全身骨骼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促进血液中的钙进入骨头,从而预防骨质疏松;促进关节腔分泌润滑液,减少活动时骨头之间的摩擦;润滑液又能给软骨提供营养,减缓其衰老;让骨骼肌更加有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骨头,降低老年人骨折的风险。
爬山的误区损害健康
1、穿着太随便,不做规划
很多人会认为,自家城市的山已经很熟悉了,海拔也比较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于是不制定行走计划就开始进行爬山了。
爬山对踝关节、跖趾关节、足底筋膜等以及软组织的磨损较大。特别是穿薄底布鞋、松糕鞋等爬山,或者走特别硬的青石路,都容易引发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病症。
2、进山无准备
有的人图省事,不带食物和水、不穿登山服装就随便进山,觉得不到一天就下山,不会有问题,但遇到体力不支、低血糖的时候就傻眼了。
3、过分求速度
有的人好胜心太强,觉得爬山就要爬到最高峰;还有人追求强度和速度,觉得只有气喘吁吁才是运动量足够的表现。但爬山是为了健身,而不是夺冠。不管什么人,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过度追求强度适得其反。
“三高”人士以及原本就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群,爬山时如果争强好胜、过于追求时间和速度,以至于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肺栓塞,甚至可能猝死。
4、姿势不正确
不正确的爬山姿势、速度、节奏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害。下山时,膝关节弯曲,要负担全身的重量和向前的冲击力,摩擦和压力更大,经常这样难免出问题。
有些人为了赶时间会快速下山,跑着下山膝盖受到的冲击力是身体重量的5~8倍,膝盖就像遭受成千上万次半吨左右重量的打击。如果提着或背着东西冲下来,对关节的损害更大,就像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一样。
爬山对膝盖有损伤吗
爬山岁膝盖有损伤。
爬山的时候,膝盖承受了比平时走路多好几倍的重量。
举个例子:
一个60公斤重的人,
当他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2倍,也就是120斤左右;
此外,爬山下坡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负担。
膝关节磨损不可修复
传统概念中,爬山、上下楼梯是一个很好的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同时,还能够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但事实却是,不少名院骨科专家提醒:爬楼爬山是“最笨的运动”。现在,医院看骨科门诊的人,大多50岁以上,都是膝盖的毛病,一问才知道,很多人前不久才爬过山!所以专家提醒:50岁后爬山锻炼反而伤身。
爬楼梯或爬山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的关节都要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尤其膝盖受力多。当身体爬阶向上时,膝盖负担的重量会瞬间增为平常的4倍左右。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平路行走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负重瞬间变成240公斤,相当于左右膝盖上各扛了一架钢琴。而且,速度越快,对膝盖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而且,这种对膝盖的磨损是不可修复的!磨损如果过度严重,只能够置换关节!
爬山对膝盖有损伤吗 中老年人爬山更易伤膝盖
爬山的时候,人体对膝关节压力增加了四五倍,对膝关节磨损较大,而且髌骨,半月板,关节面摩擦加剧,更容易造成伤害, 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由于年龄偏大,骨质容易流失,一旦磨损,几乎是无法恢复的。
膝盖受伤后怎么保养
膝盖是人体的一个关节部位,一旦受伤不仅影响正常活动,还会引发很多其它的并发症。膝盖受伤以后不能长期大量走动,需要很多的时间休息。膝盖受伤以后能否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状态,这还需要看病情的发展,同时受伤以后的保养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做按摩,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热敷,这些对于膝盖恢复都是有很多好处的。患者也可以到专业的地方做一些针灸,对于恢复也是有很好帮助的。
步骤/方法:
1膝盖受伤后患者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且也要及时休息,不能使膝盖的关节部位受到劳累。等到膝盖有好转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例如,一些伸屈活动,切记不要强行活动。
2受伤后的膝盖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受凉就会感觉很疼痛。对于女性来说,尽量不要穿短裤短裙,这样不利于膝盖的恢复。关节部位也要注意适当放松,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对恢复才有帮助。
3虽说膝盖受伤后要多休息,但是也不能不进行锻炼。正确恰当的锻炼能有效预防骨质增生。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不能过于剧烈。对于受伤严重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不要过量的使用药物。
注意事项:
膝盖受伤后的保养其实并不困难,最主要的是要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并发症对于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因此要引起重视。膝盖受伤后的保养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爬山怎么不伤膝盖
膝盖结构很复杂,需要悉心照料,平时多跑步、散步等锻炼,能增加膝盖及周边的组织的强健。
登山一段时间后需要一定的休息,不要连续登山超过8个小时。
如果登山之后感觉膝盖不适,可以到就近的骨科医院咨询,也可以自己平时按摩帮助膝盖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如果登山后,觉得膝盖已经受伤了,请注意休息,人体本身就有自愈功能。
平时登山时候,尽量不要长时间下楼梯,或者尽量不要脚跟等地,以减少对膝盖的伤害。
一旦膝盖受伤,请不要自行治疗,一定要相关医院就诊。膝盖是很复杂的组织一旦受到伤害并且治疗不当,基本很难恢复。
爬山对膝盖有损伤吗 爬山对膝盖有什么损伤
从解剖学角度来分析,膝关节的周围肌肉薄弱,上下骨骼形成的杠杆长,承受了人体86%的重量,所以膝关节在运动中最易受伤。爬山时,由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比平时更大,自然也比平时更易受损,因此堪称第一受害者。
在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除了承重增加,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是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因此,爬山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
正常的膝关节有一层薄薄的软骨,它们是一种胶状物质,充当骨头与骨头间的 “润滑剂”,如果没有它的保护,走路时就会骨头磨骨头。软骨主要靠周围的关节液提供养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负责补充关节滑液的氨基酸葡萄糖会逐渐减少,关节软骨逐渐老化,就容易发生损伤、磨损。而在我们爬山爬楼梯的过程中,软骨承受的压力也比平时增加很多。关节软骨一旦受损,几乎没有再生能力。
什么运动导致膝盖痛
跑、跳、投
做跑、跳、投类运动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膝盖。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平衡力下降,肌肉力量不强,跑、跳、投这类比较剧烈的运动需要大量的膝盖活动,如篮球中的转身跳投、急停跳投,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轻则造成膝盖正上方的髌韧带和外侧的髂胫束受伤,这属于膝盖外伤,通过休息和涂抹消炎药可逐渐恢复;严重的可能造成前后十字韧带撕裂和半月板受损,这就必须去医院治疗且较难恢复。
爬山、爬楼梯
爬山、爬楼梯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不利于保护膝关节。因为,上山或爬楼梯时膝关节负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在爬楼梯时,膝关节的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膝关节的疼痛。
有膝关节病变的老年人应尽量少爬山、爬楼梯,爬山时上山可以步行,可同时配带一副轻便的越野手杖辅助攀登,可减少行进过程中对膝关节的损伤。下山时,如果有缆车最好坐缆车下来。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平时以坐电梯为宜。
爬山膝盖疼怎么办
爬山一项非常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自然的巍峨景观,山上海拔高,空气清新,贴近大自然能让人心情愉悦,身心放松,建议大家多多参与此类活动。
爬山要注意安全,譬如要选择合适的登山装备来应对不同的登山要求,作为一般普通人去登山,那么游玩的性质居多,那么需要轻减装备,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最重要的是一双合脚舒适的登山鞋。
登山的行程一般比较长,时间会比较久,且路面的情况非常的复杂,为了保护脚和膝盖,一双合格的登山鞋必不可少。有些人说自己登山的时候会发生膝盖疼的情况,也可以找找鞋的原因。
为了避免爬山后膝盖发生疼痛,那么在登山前应该做好准备活动,具体的方法有两脚并拢,做屈膝蹲起动作,动作幅度大但是动作要缓慢,次数在20次每组,做2组即可。
登山中途如果发现有膝盖痛,请马上停下休息,也不需要做过多的放松活动,仅仅是停止下来休息即可,静止足够的时间给膝盖恢复。然后保持较低的运动量下山。
后期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热敷或按摩等手段来加速膝盖部位的酸痛缓解速度。膝盖关节处的酸痛不同于肌肉酸痛,应多以拉伸为主,并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经常爬山会伤膝盖吗
爬山这项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对膝关节有好处也有坏处。
爬山(或者走楼梯)的过程,膝关节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尤其在下山(下楼梯)时,会对膝关节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如果此时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机能较弱、膝关节承受能力较差,同时运动量又超过运动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专家不建议老年人经常爬山,他们担心普通人不懂运动原理,过量运动导致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