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表面
人工髋关节置换表面
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等病人,在以前一般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传统的THA需切除股骨头、颈,骨量丢失较大,且目前人工髋关节一般只有10~20年的使用期限,等期限到了就要再次行翻修手术,因此传统的THA主要适用于年纪较大的病人。
但其实在患髋关节疾病的患者中有很多年纪较轻的病人,有的甚至还是学生。因此对这部分病人应该尽量微创的方法治疗。而所谓的微创应该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自己的骨量。
近年来,在医学和材料学日益发展的推动下,一种有效而又微创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方法诞生了,这就是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这种新型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小,关键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股骨,是真正的微创手术。该手术就像给股骨头戴了个小帽子,不破坏原有的解剖形态,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发生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病人避免了截骨之痛,以后翻修也较容易。这种新型的手术特别适合年轻、活动量大的患有早期股骨头坏死以及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这种手术使用的假体2006年在美国已经由FDA批准开展。我们在上海较早开展这项技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也表明手术疗效非常确切,病人都很满意。
髋关节疾病非常多,包括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不但在老年人中间多见,在年轻人中也有相当高的发病率,以前对年轻病人的髋关节疾病,只能通过止痛药来控制症状,等年纪大了后做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生活质量较差,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了先进而微创的技术帮助病人摆脱痛苦,重返社会,必须提高病人和医生对这类疾病诊治的观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哪些股骨头坏死需手术治疗?
凡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或有可能发生塌陷者,保守治疗的效果多数不理想,即Ⅲ期以上及Ⅰ、Ⅱ期但坏死范围大,且负重区下方发生坏死者,需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前普遍认为对中青年患者来说,首先选择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是明智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对其它髋关节病来说,效果明显要差,维持时间更短,需要翻修的机会更多。
人工关节翻修,不仅技术难度大,疗效也远不如初次置换者,而且费用昂贵,因此避免或推迟人工关节置换,对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当然,若患者年龄较大,股骨头坏死严重,也可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方法很多,最合理的方法需达到纠正坏死与纠正或预防塌陷两个要求。而且损伤要小,手术后康复要快,同时针对股骨头坏死有不同分期分型的多样化的特点,也应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而不是仅用单一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范围
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范围:
骨性关节炎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适应征,其它依次为骨无菌性坏死(如股骨头坏死等)、某些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总之,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都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都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对于双侧股骨头坏死、双髋或双膝骨性关节炎病人,有时需要同时或先后行双髋或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由于全身多关节疼痛、僵直、功能障碍,有时往往需行多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目前,国内已有为一个病人同时或先后进行双膝及双髋四个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许多报道。
过去认为,60-75岁是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最合适的年龄范围。近十年来,其适应征已扩大到高龄和年轻的患者。但由于年轻患者活动量大,术后生活时间较长,而人工关节的寿命有限,因此年轻患者手术以后可能不得不面临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关节翻修手术的可能。所以,对于年轻患者的人工关节手术应比较慎重。
肥胖被认为是相对的禁忌证,局部或全身活动性感染和其他有可能增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
人工关节在国外始于40年代,我国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目前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被认为是人工关节置换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其它人工关节如人工肘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椎体、人工骨盆置换都不同程度的开展。
在对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范围认识后,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时候,都是需要根据医生要求进行,这样治疗方法使用,都是有很多方面要注意的,而且使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也是要注意,运动上要适量,不宜过量进行。
股骨头坏死会发生传染吗
专家介绍,股骨头坏死是不会发生传染的,该疾病不属于传染性疾病。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
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而各种临床表现都不是股骨头坏死所特有的,许多髋关节疾患都可以发生。
一般而言,股骨头没有塌陷变形或变形轻微,病变修复到重获得承重能力,股骨头坏死可以治愈,保持髋关节功能。只有长久反复疼痛影响负重行走,才考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骨头坏死怎么医治
股骨头坏死分为缺血性坏死和无菌性坏死,而大多数的患者的骨坏死是缺血性骨坏死,而股骨头坏死不同于一般的脉管炎引起的骨坏死一样,只是因为供应骨头生存的血管闭塞,曹成骨关节缺血,引起坏死,如果是那样,那么坏死了的骨关节就必须要切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般引起股骨头缺血,主要是因为身体长期处于过度负重状态,而髋关节是支撑人身体的重要关节,股骨头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长期负重压迫股骨头上的毛细血管,导致其对股骨头的供血不足,但是,重点就是,只是供血不足而不是完全的闭塞,所以股骨头只是部分的失去了活性,或者只能说是其功能受限,其实并没有像其他骨关节那样已经是完全的坏死,所以股骨头坏死了还是不要急着就把它切掉的。
手术治疗是西医用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疗法。多采用保骨手术(减压术、植骨术等)和置换手术等疗法,减少股骨头骨内压,或是对坏死的部位进行替换,达到治疗的效果。可这些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还有引发其他疾病的可能。例如,有些患者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并未达到非置换关节的程度,但以手术疗法的医学定律,盲目置换人工股骨头的话,往往就留下终身遗憾。
让不到四十岁的患者放弃治疗,到股骨头坏死晚期后做置换手术,这样的医生是不负责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用人工髋关节置换人体的髋关节,对于50岁以下患者,其失败率往往较高。而且人体髋关节置换后还会出现异体反应、假体松动等一系列并发症,有着很大的风险性,因此临床上髋关节置换法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晚期,并且年纪比较大的患者。
髋关节炎自己能好吗 髋关节炎严重吗
髋关节关节炎症状并不严重,而且发展过程中也很缓慢,但是到目前为止,临床上没有什么太好的处理方法,只能延缓髋关节炎的发作,而没有根本解决的方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进行髋关节置换。
因为髋关节炎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劳损过程,主要的病变表现在两点。
第一点,关节软骨因为过度磨损到最后可能就磨没了,然后造成骨头和骨头之间发生摩擦,就产生一种类似于骨折的情况。 所以很多髋关节病人一活动就疼,因为这两个骨面产生接触就产生骨擦感。
第二,髋关节因为长期负重不均衡,导致髋关节周围大量的骨赘增生,骨赘增生又加重对软骨的损伤,造成更多类似于骨折的摩擦。 所以很多髋关节病人最终只能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哪些股骨头坏死需手术治疗?
凡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或有可能发生塌陷者,保守治疗的效果多数不理想,即Ⅲ期以上及Ⅰ、Ⅱ期但坏死范围大,且负重区下方发生坏死者,需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前普遍认为对中青年患者来说,首先选择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是明智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对其它髋关节病来说,效果明显要差,维持时间更短,需要翻修的机会更多。
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方法很多,最合理的方法需达到纠正坏死与纠正或预防塌陷两个要求。而且损伤要小,手术后康复要快,同时针对股骨头坏死有不同分期分型的多样化的特点,也应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而不是仅用单一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
一般股骨头坏死症状不是太严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吃些活血和止痛的药物,这些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不能达到根治的,手术置换股骨头只能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也不是彻底治愈,手术也会存在风险和并发症的。
晚期股骨头坏死要怎么治疗呢
多数ONFH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适用于ARCOI、II期和III期早期,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一、股骨头髓芯减压术(core decompression) 建议采用直径约3mm左右细针,在透视引导下多处钻孔。可配合进行自体骨髓细胞移植、骨形态蛋白(BMP)植入等。此疗法不应在晚期(III、IV期)使用。
二、带血管自体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带血管腓骨移植、带血管髂骨移植等,适用于II、III期ONFH,如应用恰当,疗效较好。但此类手术可能导致供区并发症,并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疗效差别大。
三、不带血管骨移植 应用较多的有经股骨转子减压植骨术、经股骨头颈灯泡状减压植骨术等。植骨方法包括压紧植骨、支撑植骨等。应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体皮松质骨、异体骨、骨替代材料。此类手术适用于II期和III期早期的ONFH,如果应用恰当,中期疗效较好。
四、截骨术 将坏死区移出股骨头负重区,将未坏死区移出负重区。应用于临床的截骨术包括内翻或外翻截骨、经股骨转子旋转截骨术等。该方法适用于坏死体积中等的II期或III期早、中期的ONFH。此术式会为以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带来较大技术难度。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III期晚、IV期、V期),出现关节功能或疼痛较重,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对50岁以下患者,可选用表面置换,此类手术能为日后翻修术保留更多的骨质,但各有其适应症、技术要求和并发症,应慎重选择。
膝盖疼关节炎怎么治 手术治疗
1、目前,膝盖疼关节炎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2、软骨碎片脱落到关节腔内,形成游离体,可采用关节镜手术清除。
关节镜手术可以很好地鉴别和估计关节的病变程度,对关节腔进行灌洗和清理,能清除关节腔内的游离体,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各种矫形截骨术是用以改善关节力线平衡的。胫骨截骨术主要用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患者,通过手术使弯曲的腿尽量恢复到正常状态。
3、如果患者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关节软骨丢失严重,关节间隙过小,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人工关节置换,主要是人工膝关节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通过关节置换能比较好的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创伤较大,置换的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限度,并且手术费用较高。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需要准备什么
一般人对于人工关节并不十分了解,常以为手术时,会将关节全部切除,装上不锈钢关节,术后肢体如同机器人一般,生硬而不自然。其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只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装牙套一般,植入人工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它可以说是本世纪骨科手术的重大突破。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疾患,但以全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更为普遍。人工关节的设计及材质是生物力学专家、材料工程师及骨科医师不断努力的智慧结晶,它多由金属和高密度的塑胶质材,依照人体关节的构造、形状和功能制作而成,金属的种类包括合金、钴铬合金及不锈钢等。
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及发病情况,是否有其它内科疾病或手术史;系统的术前检查,以便了解总体健康状况;拍摄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膝关节病变情况及下肢力线;停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曾服用过激素,向医生说明用药时间及剂量;治疗体内的慢性感染、皮肤病,如龋齿、鼻窦炎、手足癣等;戒烟、戒酒;训练如何使用手拐及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等。
上面就是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需要准备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患者的认识有帮助。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目前属于比较成熟的手术类型,进行手术的时候,除了要确定技术强的医院之外,一定要做好手术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争取手术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髋关节手术的并发症
1.股骨上段破裂。发生率为6.0%——15.3% 。发生原因:(1)股骨颈截骨时,骨刀太钝,用力过大,造成对侧骨皮质及小粗隆破裂。(2)股骨上段髓腔较细,扩大不足,当人工股骨头柄插入时,用力捶击,因力大而致破裂。(3)柄太粗,与髓腔不匹配。此外,病人年龄偏大,骨质疏松,骨皮质薄与骨破裂也有一定关系。
2.人工髋关节脱位。人工髋关节脱位是全髋置换术的早期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很多,引起人工假体脱落的原因主要有:股骨距切除过多,髋周围软组织剥离、松解过大或高龄患者髋周软组织松弛等。术后搬运不当,或术后患肢体位放置错误也是原因之一。
3.严重疼痛。严重疼痛占4% ,原因与人工股骨头过大、松动、移位,颈领部刺激髂腰肌,关节内钙化、骨化、感染和金属刺激有关。早期负重是疼痛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轻度疼痛可自行缓解,中重度疼痛较少见,需服镇痛药。
4.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 ~10.3%。在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感染的发生率已降至1.0% 以下 ,但由于每年进行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数目庞大,故感染的病例数也十分可观。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球菌、绿脓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都会产生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假体松动,手术失败。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等。
5.假体松动。假体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也是术后返修术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假体材料选择、设计、手术技巧、病人个体差异、体重大小及活动量,尤其骨水泥及其技术等均对THR术后松动有重要影响。松动的主要原因是骨水泥机械性能差、假体与骨水泥分离。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提高骨水泥技术,改进假体材料及设计,注重手术技巧,个体选择及生物相容性,应用药物治疗等,松动是可以延期或预防的。
以上这些都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的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并发症很多,如果这些并发症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后果是严重的,有可能瘫痪。这就要求患者在手术前要慎重考虑,而且对医院及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有很高的要求,在手术后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把手术并发症降到最低。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