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感染症状
腺病毒感染症状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
此病的潜伏期为4~5天,成人和儿童的临床表现不同。
1、成人常见的临床表现
(1)流行性角膜结膜:一般来说8、19型腺病毒可引起此病流行,其他型一般只是散发病例。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24天,而且早期病症并不明显,表现为1~4天周多累及双眼,眼刺激症状和分泌物增多;而角膜损伤可持续数月,少见失明,较常见的是通过家庭传播,可通过污染的公用毛巾,污染的手、眼药水等传播。
(2)呼吸道感染:一般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类似典型肺炎的表现。X光检查的结果为,较多为单侧的间质性肺炎改变,一般为下肺野,也可能伴随着少量胸膜渗出。比较少发生继发细菌感染或致死病例,病程也比较短,一般是1~2周。
2、儿童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
一般表现为无明显季节性,且在男孩子中多见,大多由腺病毒11、21型引起。有3~7天,可能还会伴随着尿频、血尿、尿急及排尿困难、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可持续2周左右。
(2)呼吸道感染
婴儿腺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为鼻炎。暴发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在这个年龄组中可能会发生。而且部分病儿可能会发生百日咳综合征。
(3)咽结膜炎热
大多数是由3、7型腺病毒引起,夏季可发生小流行,与游泳池水传播有关。表现出来为发病急,发热38℃以上,出现咽炎、鼻炎、眼结膜炎及颈淋巴结炎。球结膜及睑结膜可见颗粒状突起、红肿,常为单侧,双侧者常为一侧较重。症状延续1~2周,无后遗症。一般不伴支气管炎及肺炎。
(4)其他:心包炎、慢性间质性纤维化、婴儿腹泻、风疹样疾病及先天性畸形曾发现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及免疫缺陷者腺病毒感染后,除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还可致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宝宝腺病毒感染是什么 6招预防感染腺病毒
腺病毒的传染期较长,有时虽然已经没有任何征状,但是传染力会持续几个礼拜,所以容易造成流行的现象。
第1招:使用肥皂,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第2招:随身携带卫生纸或手帕,咳嗽、打喷嚏时可适时遮掩,避免口沫横飞。
第3招:戴口罩防护病毒入侵口鼻。
第4招:减少出入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第5招:居家环境定期消毒。
第6招:早睡早起、饮食均衡及多运动,维持良好身体状态,预防病毒感染。
小儿腹泻具有季节性吗
由于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体外温度的突然变化,因此很容易患病,常见的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手足口病、腹泻、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如何让孩子安度秋季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秋季要注意小儿保健,防患于未然。秋季常见病、多发病中秋季腹泻是发病率最高的。
秋季腹泻是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引起腹泻的病源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有许多种病毒感染胃肠道以后都可以引起腹泻。例如,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等;引起腹泻的细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等。夏季腹泻细菌感染相对多见,以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痢疾杆菌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因此秋季腹泻专指的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与地域无关,与卫生无关,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并无明显差距。轮状病毒型别多,各型别之间交叉免疫差,可以反复感染。因此有的孩子可以每年秋冬季节患一次腹泻。一般首次感染症状较重,再次感染时症状变轻。而有免疫缺陷的宝宝也会症状比较重。
小孩轮状病毒感染症状怎么治疗 小孩轮状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
主要出现的症状为呕吐,轻度发烧。
可出现腹痛而后出现腹泻,通常为水样状的粪便。
如果腹泻严重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可能发生脱水现象。
有时病童也会出现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流鼻水等。
风疹病毒感染症状
风疹病毒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最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之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
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会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会再上升,患病的儿童没有疾病感觉,感觉一切恢复正常;但是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是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的常识有什么
1、 一般来讲,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这种疾病的名称便可知道,因为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疾病便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在医学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是分为 HSV-I和HSV-II这两种类型的,通常情况下,HSV-I型的感染部位主要是患者的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如口腔粘膜等,而HSV-II型的感染部位主要是患者的生殖器皮肤粘膜。
2、 在临床上,单纯疱疹病毒在发生感染的时候,一般会引起患者出现发热、情绪改变和胃肠功能紊乱等明显的特征,而口唇疱疹、脑膜炎、皮肤疱疹和脊髓炎等较为严重的病症,也是会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出现的,而在儿童患者中,度数是以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存在的。
3、 据研究,患有生殖器疱疹的女性生下来的孩子,其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死亡率极高的疱疹性脑炎病症,而且,唇癌是与HSV-1型发生感染有关的,在HSV-2型出现感染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与子宫癌这种疾病密不可分的。
4、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病毒培养鉴定和血清HSV-IgM型抗体检测这三种方式,而在治疗上,该病的病程在一周左右,如果细菌感染没有出现继发性的话,一周以后该病未经治疗也会痊愈。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 认识腺病毒
腺病毒于扁桃腺这类的腺样体组织分离出来而得名,这是有着五十几种血清型的DNA病毒,会经由飞沫、口粪、血液或受感染的组织而散播。
腺病毒可以在体外存活很久,不论何种季节,都有腺病毒作怪,产生眼睛、呼吸道、肠胃道与泌尿道等各式各样的症状。
其实感染腺病毒后,很多人都没有症状。因为腺病毒常以慢性感染(潜伏)之姿躲在人体的淋巴组织。
除了第一种潜伏感染以外,第二种腺病毒感染的表现是造成发炎反应,例如病毒碰到结膜,造成红眼睛;病毒飞沫进到人体口鼻,产生呼吸道症状。
最后一种腺病毒感染宿主的表现是致癌,腺病毒的DNA进入宿主的DNA,犹如妖怪附身,造成宿主细胞不受限制的成长,产生癌症,幸好这种腺病毒的致癌表现只在老鼠身上明确发现,在人类身上,腺病毒的致癌角色仍未明确。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的检查项目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是皮肤疾病的一种,它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不能盲目乱治,坚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需对症下药。
人类HSV系DNA类病毒,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即HSV-Ⅰ和HSV-Ⅱ。HSV-Ⅰ主要侵犯面、脑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可作为病毒携带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HSV-Ⅰ。病毒经过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经组织及多数器官内。当某些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日晒、情绪激动、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过敏、过度疲劳、机械性刺激以及月经、妊娠等均促成本病发生,可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
(1)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
(2)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和自身抗体形成。
(3)NK细胞活性下降。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传染科、中西医结合科。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多多的了解,只有从各方面做好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知识了解,才能避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疾病给自身带来危害,如果怀疑自己已经患上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一定要尽早的到正规的皮肤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耽误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平时生活里一定要做好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预防工作。
腺病毒感染的护理及现状
腺病毒感染是有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和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
一、腺病毒感染的预防护理
1.因有众多健康带毒者,传播途径又复杂多样,预防AdV感染比较困难。
2.注意个人卫生,可减少家庭中AdV的粪-口传播。
3.对饮用水、游泳池进行严格消毒,则可大大降低暴发流行的危险性。
4.眼科医生应注意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病人进行隔离,洗手,分开使用毛巾,对眼科应用的仪器应予以消毒处理,以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或眼部接触传播。
5.注意减少AdV感染病房内医源性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6.托幼集体机构有AdV感染时,需要采取隔离措施,隔离时间应为2周以上。
7.3、4、7型AdV口服活疫苗经研究有预防作用,而且重组的AdV疫苗将更是一种颇为理想的疫苗。因减毒活疫苗有致癌的可能性,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国外仅限定特定人群应用口服疫苗,以保特定人群免受感染。基于小儿、大学生及一般居民的AdV感染率不高,重点放在保护新兵上。目前用来制作疫苗的AdV是在人细胞培养的,即将AdV某些型别的减毒括疫苗包被在腔囊内,以肠衣腔囊口服。通过易引起发病的咽部、小肠中生长,增殖,不引起病变但可产生高效的免疫力,以中和野毒株的攻击,较肠道外接种灭活疫苗有更高的保护价值。
由于AdV基因组中相对较大一部分可以替换而不影响病毒生存,AdV在构造重组疫苗还可以用来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以及作为给产基因治疗的载体等方面受到极大重视。
二、腺病毒感染的预后是怎样的?
腺病毒感染大部分预后良好,单纯腺病毒感染很少导致人死亡,但是对于年幼体弱者,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较重,艾滋病病人感染腺病毒会导致50%的死亡。腺病毒14型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死率较高。
三、腺病毒感染会重复发生吗?
腺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中和抗体,可获得对同血清型的持久免疫力,因此机体对腺病毒的再感染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母传抗体能保护6月龄内的婴儿免受严重的腺病毒呼吸道感染。
四、腺病毒在全球流行情况如何?
腺病毒引起的儿童肺炎在上世纪50~60年代比较猖獗,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有报道病死率达16.6~33.3%。由腺病毒引起的社区或军队呼吸道疾病的暴发有许多报道。80年代后有所减低,但近几年有所回升,甚至出现了变异株,如近2年美国出现的腺病毒14型变异株,导致1000多人感染,10人死亡。
五、腺病毒在我国流行的情况如何?
同其他国家的流行趋势类似,我国腺病毒的肆虐时间也在上世纪50~60年代。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证实,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小儿肺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多。华北东北及西北于1958年冬及1963年冬有较大规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病情极其严重。此后发病人数和病死率都大幅度降低。近年我国无腺病毒大规模流行的报道,但在部分地区有局部流行。
支气管炎是什么引起的
一、微生物
可以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引起本病。常见病毒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冠状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有所增加。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二、物理、化学因素
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氨、氨气、氯气等)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粘膜急性刺激和损伤引起。
三、过敏反应
常见的吸入致敏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或对细菌蛋白质和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炎症反应。
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腺病毒感染的治疗用药
对腺病毒目前仍无有效疗法,利巴韦林、干扰素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宜早期应用(发病3天内)。眼部感染可予利巴韦林滴眼液。对腺病毒性肺炎、腺病毒肠炎,宜采取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除抗病毒治疗腺病毒感染,注意继发细菌感染。明显喘憋、呼吸困难、中毒症状明显时,可予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血浆、人体免疫球蛋白可起支持怍用。恢复期肺部体征恢复缓慢时,可予理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营养。
2.结膜炎 通常使用支持性治疗。结膜炎的轻型病例应避免使用类固醇,因为停用类固醇后,症状通常会复发。在更严重的角膜炎病例中,少量局部类固醇可与睑状肌麻痹剂共同使用,正如虹膜炎所需一般。可给予局部抗菌药以防止细菌性再感染。
3.全身性感染 在任何全身性AdV综合征中,尚无证实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高效价、高纯度腺病毒马血清早期短程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