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拇指骨折需要打石膏吗
小拇指骨折需要打石膏吗
骨折的治疗最根本的是需要早期坚强的固定治疗,无论是严重的骨折还是轻微的骨折。因为骨折牢固后能更好的促进骨折生长,避免断端错位畸形。
这种情况需要石膏固定4周左右的时间,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的生长情况,口服促进骨折生长的药物治疗。
如果有错位或者粉碎性的骨折最好还是要打石膏,如果只是线性骨折的话可以不用石膏,但是要注意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
小拇指骨折要多久恢复
一般不好说多久时间,多在2、3个月后才能逐渐恢复。但可以依据下面标准来判断。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是:
1、骨折局部无压痛以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反常活动;
3、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解除以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一分钟;下肢能在平地不扶拐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折后靠静养和吃补品来促进断骨愈合,一般时间都需要很长的,快则三个月至六个月才能痊愈,不过也有些半年以上基至一年骨头没有彻底愈合,可见静养和吃补品对骨头的生长帮助并不大。
小拇指骨折是不是一定要做手术
一般不好说多久时间,多在2、3个月后才能逐渐恢复。但可以依据下面标准来判断。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是:
1、骨折局部无压痛以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反常活动;
3、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可以先发张你的X线片上来看看,小指骨折如果要手术,一般也就是打个钢针,不会很严重,但是你这种陈旧性骨折,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期,现在也只能做最大的补救了。还有就是你这种小指骨折,对你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是不是很不方便,不要盲目去做手术,你知道现在的医生都没有太多责任心,而只是赚钱为目的,所以要慎重考虑!
胫骨骨折要动手术吗 胫骨骨折打石膏需多久
胫骨骨折打石膏的方式进行治疗的话,一般需要三个月。
这个由有骨折的愈合方式决定的,骨折愈合的头两周骨折是不长的,它只是一些软组织的生长,两周之后骨折才开始长,一般需要两个月能完成这个长的过程,叫原始骨架形成期;两个月之后进入骨痂改造塑形期,就是根据骨骼受力的方向,骨架选择性的生长。
所以说,胫骨骨折一般是外固定的时间是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到医院去拍片子,看骨质生长怎么样,如果骨折线模糊,消失通畅了,就可以考虑把石膏拆除了。
骨折打石膏后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好石膏
首先在石膏未干之前较软,受压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因此这个时候不要用手指屈抓捏、压迫或者牵拉石膏。打了石膏的患部此时也不可做任何活动,更不要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折断、变形而压迫血管、神经、软组织。石膏在干固后脆性增加,所以在搬动时要请假人用手平托加以保护,尤其时关节部位,以防止折断。
髌骨骨折要不要打石膏
髌骨骨折如果不做手术,通常需要打石膏,而且打石膏的时间还不短,大概是三个月。髌骨骨折如果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是不需要打石膏,因为不管用哪种手术方法,内固定都是比较牢固,也比较结实,术后即使活动膝关节,髌骨也不会发生分离移位,所以做完手术之后就不用打石膏了。
韧带撕裂需要打石膏吗
需要
韧带撕裂的患者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应该打石膏不定,因为韧带撕裂的部位防御能力较差,当再次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损伤,例如:韧带断裂、骨折等情况,所以韧带撕裂的患者需要打石膏固定,保护好受伤的部位使韧带得到良好的修复。
髌骨骨折打石膏多长时间
出现了髌骨骨折,如果髌骨的分离移位小于四个毫米,而且关节面是完整的, 可以选择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但是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的时候,石膏固定大约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在这期间,患者要主动的锻炼股四头肌以及踝泵的锻炼,避免肌肉的萎缩和下肢血栓的形成。 四到六周以后可以拆除石膏,根据愈合的情况,我们要适当的锻炼膝关节, 能够恢复一部分膝关节屈曲的功能。
脚扭伤一定要打石膏吗
不是所有的脚扭伤都需要打石膏的,打石膏都有打石膏的适应症,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出现骨折了,或是有明显的韧带损伤、韧带断裂,需要一个临时的固定,这时候再考虑打石膏。 一般来说韧带损伤三周如果出现骨折的话,那就大概要打三个月左右的石膏。 所以说打石膏之前,一定要确定是否需要打石膏,否则的话一个脚踝固定三周或者三个月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孩子骨折打石膏,三种情况不能大意
石膏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个很常用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麻烦事,比如孩子觉得打石膏的肢体痒痒,甚至疼痛,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应不应该引起重视呢?孩子打了石膏后,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事呢?
打石膏后千万要复查,警惕石膏松动、骨折移位
石膏有很多种,常说的石膏叫水石膏,比较重,成分是硫酸钙,跟水混和、干燥后,就变成固定的形状。打完石膏后要注意避免碰水,防止石膏变形。现在逐渐出现了新式石膏,成分是聚氨酯,比水石膏要轻,不怕水,也比较卫生,但缺点是拆起来很困难,且价格较贵。
因为骨折打石膏的时候患肢常常是肿着的,肿胀慢慢消退后,石膏就会出现松动,不管是哪种石膏。而石膏的位置一旦会出现变化,固定效果就不好了,骨折的断端很可能会出现移位。所以,打石膏后最重要的就是拍片子复查,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问题随时调整。如果放任不管,骨头会歪着长,两周左右就长牢固了,这时候再处理就麻烦了。所以骨折后每周都要拍片子,可以在出现畸形愈合前及时调整。
打石膏后患肢疼痛,肢体末端变色,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石膏松了固定不住,但是绑紧了又容易引起压伤和血液循环障碍,最严重的就是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这是因为骨折后内部有出血,就会肿胀,让患肢的内部压力升高;而打石膏,是对患肢外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如果外部压力过大,会让静脉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而动脉压力较高动脉血仍能进入患肢,导致大量血液积存在患肢,肿胀得更厉害;恶性循环之后,患肢内压力越来越高最后连动脉血也无法输送到患肢,就会造成缺血、缺氧、坏死,孩子会有剧烈疼痛、患肢皮肤变色等表现,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那么,家长都要注意观察什么呢?主要是三方面,首先是疼痛,如果打上石膏后孩子感觉患肢疼痛,就要警惕。但不是疼了就要去医院,打石膏后轻微疼痛是正常的,怎么判断哪种疼痛是不正常的呢?如果孩子能够哄着睡觉,或者还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玩,就没什么大问题;如果怎么哄都不行,孩子不睡觉一直哭,有可能是出现了骨筋膜室综合征,那就要赶紧去医院,打开石膏进行相应处理。
除了观察孩子疼不疼,还要看骨折肢体的末端,也就是手指或脚趾的颜色。如果颜色发黑或发白都有问题,说明石膏过紧。最后还要注意打石膏的肢体末端肿不肿,活动是否受限制。如果手指、脚趾还能动、颜色正常,也不疼不肿就没什么问题。
打石膏后皮肤发痒很正常,但要警惕孩子错误的止痒做法
打石膏后皮肤痒痒没什么事,大部分是因为石膏里面没法清洗,有分泌物和皮肤代谢物比较脏,孩子比较受罪,但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些孩子痒痒得受不了会想一些办法,比如拿一些尖锐的东西往里面塞,拿疼来解决痒,可能伤到自己。我曾经见过孩子将电池塞到石膏里面,时间久了孩子出汗电池就腐蚀了,把皮肤都弄烂了。
确实,孩子骨折打石膏很受罪,医学也不断在研究替代石膏的方法,比如支具、塑料板等,但固定效果不如石膏。轻一些的骨折用支具还可以,比较严重的骨折还是要打石膏才保险。提醒家长要在打石膏期间注意观察,保证石膏固定妥当,避免出现皮肤破损,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