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囊肉瘤应该如何预防
乳腺叶状囊肉瘤应该如何预防
疾病发生的前兆:
1、无痛性肿块:多发生在乳房上半部,多为单个肿块,极少数可见同一乳房内多个病灶,肿块形态差异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质地偏硬。
2、乳房皮肤改变:乳腺肿瘤表面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改变,肿块大,部位浅,较早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称“酒窝症”,如果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已属乳腺肿瘤晚期。
3、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有多种原因,以大导管或管内癌多见。
4、乳头和乳晕异常:当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时,乳腺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连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因乳房内纤维组织萎缩,使整个乳房抬高,临床可见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湿疹样癌则乳头成糜烂状,常有痂皮。
乳腺叶状囊肉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患者几乎都因为发现肿块而就医。也有少数病人有刺痛或轻度胀痛。在临床查体时一般可触及l~3cm肿块。文献报道肿块最大者可达40~50cm,质地可硬可软,多数为单侧发生,双侧者极少。病程1个月至l0余年不等,最长可达成40余年,平均4.5年。肿瘤生长一直是缓慢的,但大多数是一向缓慢而近期迅速增大,而肿瘤生长的快慢和良恶性关系不大。瘤体虽然可以很大但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个别病例可因瘤体巨大使局部皮肤变薄、发亮、充血,甚至因压迫而形成溃疡。乳头被推移,但很少发生回缩或溢液。少数病人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但也通常没有转移。
二、诊断
在临床上凡遇到乳内巨大肿瘤者应首先考虑本病之可能。查体时可见瘤灶多很大,许多病人甚至占据全乳,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表面不平,质地坚韧,有时可有弹性感或囊性感,界限清楚,活动性好,少数肿块有压痛,患侧腋淋巴结因增生反应可触及,但罕见转移。钼靶X线检查见边缘清楚的球形或椭圆形致密影,大的肿瘤亦可呈波浪形或多囊形;B超检查有球形或囊实性混合声影;动脉和乳房皮下静脉造影,肿块有明显的血液供应和皮下静脉扩张等。根据上述表现诊断应无困难。
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类型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提出本病的组织学分类为良性、临界病变、恶性三种类型。普遍认为肿瘤可能是由纤维腺瘤变化而来,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肿瘤一般直径较大,生长迅速。恶性者多呈分叶状。良性者可行肿物切除;临界状态和低恶度者行扩大的肿瘤切除,也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象限切除术、半乳切除术;恶性者,应考虑行乳腺肿瘤根治术。放疗、化疗对于恶性叶状囊肉瘤效果不肯定。
乳腺纤维肉瘤:肿物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可呈巨大型,表面光滑、质地硬韧,可活动。常需与叶状囊肉瘤相鉴别。治疗以乳腺单纯切除术为主,手术后可综合使用放疗、化疗。
乳腺脂肪肉瘤:极为少见,肿物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迅速。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分化差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当行根治术。
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窝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无论全身淋巴肉瘤的乳腺表现还是乳腺原发淋巴瘤,都是全身性疾患,很容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因此,治疗应当首选全身化疗。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在控制病情后,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或放疗。
乳腺癌肉瘤:是起源于上皮的癌和起源于其他组织的肉瘤的混合病变。极为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助放疗。
乳房纤维瘤会出现并发症吗
1、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道转移。
5、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1]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通常将乳腺癌分为导管细胞起源(导管腺癌)或小叶起源(小叶癌)的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能够转移的侵袭性癌(浸润癌)和局限在基底膜下的非侵袭性癌(导管原位癌,即为导管内癌)。
1、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临床预后变化范围广,从惰性到迅速发展型。可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如ER、骗人、Ki67和HER2的表达评估预后。
2、小叶癌小叶原位癌(LCIS)能够增加今后患浸润性癌(导管癌或小叶癌)的风险。然而,LCIS就其本身而言无任何临床后果。
类似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能够发生转移,且其分期与预后相关。由于独特的单细胞放射状的组织女侵袭方式,常使触诊或乳腺影像学检查呈阴性表现,导致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格外困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浸润性小叶癌倾向于双侧发生,易转移到胸膜心包的表面。
3、预后较好的特殊亚型包括乳头状、管状、黏蛋白样和髓样癌。
4、炎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亚型,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皮肤淋巴管受侵,从而明确诊断。临床上,常伴发乳房皮肤红斑(类似于乳腺炎)和皮肤水肿即“橘皮样病变”。
5、乳腺佩吉特病以单侧乳头湿疹样改变为特征,常伴随导管原位癌。
6、叶状囊肉瘤很罕见,多半为良性肿瘤,在所有乳腺肿瘤中不到百分之一。约百分之九十的叶状肿瘤是良性的,约百分之十为恶性的。此类肿瘤转移很少见,但可局部复发,须予以扩大切缘的外科切除术以有效控制局部复发。
7、罕见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和肉瘤。
乳腺肿瘤如何鉴别诊断
1、 腺囊性增生病:此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 乳痛症: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 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 腺纤维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边界清楚、光滑、活动、较软,并呈结节状。生长缓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
5、 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 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
8、 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结转移。
乳腺纤维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早期施行根治切除术,手术前后行放疗预后尚佳。对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一般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对早期未侵犯胸大肌筋膜者多主张作包括胸大肌筋膜在内的全乳腺切除。对已侵犯胸大肌筋膜者,则主张将胸大肌一并切除。对腋淋巴结不肿大者一般不主张根治术,有肿大者可考虑行根治术。
本病化疗效果不甚理想,可考虑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间叶组织肿瘤有一定疗效的环磷酰胺(CTX)、ACD、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ADM、DTIC等药物。
(二)预后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瘤体大小和手术方式对预后有一定影响。瘤体越小,切除越早,越彻底,预后越好。分化不良,肿瘤生长快,易发生溃疡或早期发生血行转移,预后较差。该病较叶状囊肉瘤预后差。也有报道,术后复发经多次切除仍可存活很长时间。
有乳腺增生可能影响寿命吗
专家观点:正常乳腺上皮向恶性转化有一个过程,即增生-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乳腺疾病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疾病三类,良性的有增生性疾病、纤维瘤、囊肿、脂肪瘤、乳头状瘤等;交界性为叶状囊肉瘤;恶性有淋巴瘤、乳腺癌、乳腺转移癌等。如果增生听之任之,良性疾病也会恶变。再加上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晚婚少育、精神紧张、压力等等因素的增加促使乳腺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首先,乳腺增生患者,常常会有明显的情绪改变,如生气、紧张、发怒、焦虑、抑郁等,此外,生活规律也会被迫颠倒错乱,身体免疫机能会因劳累而每况愈下,乳房局部会因情绪变化而痛得心烦;给女性患者的精神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得了乳腺增生明显的症状是病人会感到乳房胀痛有肿块,大都数患者主诉会有周期性的疼痛,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严重的病人还可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有的甚至走路、活动时也会疼痛,并且可向肩、背部、腋窝、上肢放射。乳腺增生有的表现为单侧,有的会出现双侧的乳房胀痛;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得知,乳腺增生是不会影响到寿命的,只要没有进行癌变死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只要积极地治疗还是有可能会治好的,平时的时候注意别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乳腺叶状囊肉瘤饮食宜忌
1、多吃果菜:研究发现,粗粮、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能阻止和减慢癌症发展各个阶段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以大豆类、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助于乳癌的预防。
2、食鱼有益:据有关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3、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黄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黄嘌呤的大量摄入,乳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4、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