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3到7岁孩子秋季穿衣的几点建议
给3到7岁孩子秋季穿衣的几点建议
秋天昼夜温差增大,小孩子穿衣服可就要多注意了,要做到冷暖适宜,才能防止疾病的侵袭。下面是给3-7岁宝宝的秋季穿衣建议,爸爸妈妈可以作为参考。
1.适量穿衣,比大人少一件
如果穿得太多,孩子一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衣服被汗浸湿,容易着凉。不要按大人的冷暖标准给孩子增添衣服,可经常摸摸孩子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身体是暖和的。
2.要穿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而忽略了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减少体热丢失,不易受凉生病。
3.绒衣、绒裤不要贴身穿
绒衣绒裤柔软、蓬松、保暖性好,有的妈妈喜欢把带绒的一面给孩子贴身穿。然而,如果贴身穿着,这些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的缘故,变得黏结、发硬,可在洗涤后轻轻去除多余水分,毛面向外晾晒,晒干后用手轻轻揉一揉,这样就能使毛面保持蓬松柔软的状态了。
4.宝宝穿衣注意“四不要”
不要穿图案太多、太杂的衣服,那样会使孩子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和生活。
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感,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不要给孩子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高领衣可抵抗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或荨麻疹。
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孩子穿羽绒棉服,因为羽绒服会诱发皮疹和支气管痉挛。
入秋后宝宝穿多少合适
一、年龄小怕着凉?穿太多易出大问题
对于已经能表达自己感受的大孩子,穿衣并不是大问题。但对于婴幼儿,怎么穿、穿多少都得爸妈或者爷爷奶奶亲手操办,而家长总怕孩子受冻,天气稍微变冷就把孩子裹得跟粽子似的,殊不知穿太多也会出大问题。
1.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原因包括:1、蒙被造成呼吸道受阻,引起婴儿慢性不全性缺氧;2、过暖、大汗淋漓,造成婴儿高渗性脱水。
我们都知道,小孩火力旺,并没有大人那么怕冷,加之这时节还真没那么夸张,如果你偏要把孩子的身体暖在厚厚的衣服里,孩子又小,热得不行了也不会诉说和挣扎,就很容易出问题。
2. 影响发育
穿衣过多还会限制孩子的肢体活动,让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有个疾病叫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可能与北方的孩子穿衣服多,下肢长久固定在不恰当的体位有关。
3. 更容易生病
造吗?经常感冒发烧的孩子往往是那些穿衣服很多很厚的孩子。家长认为多穿衣可以避免孩子着凉,却不知道这样导致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气的刺激,身体对气候的变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二、春捂秋冻?太刻意容易冻出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对于身体素质还不高,抵抗能力较弱的婴幼儿来说,春捂秋冻并不成立。
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你仍坚持“秋冻”,势必会让孩子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还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可一味地让宝宝受冻。
Tips:
(1)当室内外温差《2-5℃,可进行耐寒锻炼,若温差》7℃,应该及时添衣。
(2)当昼夜温差《8℃,可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温差》10℃,就应给宝宝及时加衣。
“秋冻”应因人而异,体质较虚弱的宝宝,如有先心病、贫血、营养发育不良、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以及免疫低的小儿不宜进行秋冻锻炼,因为他们对气候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大时容易感冒。
三、婴幼儿入秋穿衣经,穿多少才合适?
当气温足够高≥24 ℃,就没有保暖需求了,穿一件单衣遮体即可,孩子也一样。
当气温低于《24 ℃,大人会根据自己遍布皮肤的温度感受器的信号,感知冷暖,调整穿衣的件数和厚度。
婴幼儿不会自己诉说,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原则:
1岁以内: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1岁以上: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3岁以上:孩子多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你也可以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后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季节交替时期,宝宝如何穿衣一直是父母关注的大问题,虽然入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但也不可一味求暖。爱孩子,就应该让他穿得舒服,而不是让他热着冻着,宝宝还不会说话,作为大人可别欺负Ta哦。
冬天宝宝穿什么裤子好
经验妈妈1:冬天的时候想方便把尿,可以里面的衣服穿开档的,就最外面的裤子穿闭档的就行了啊。连体的衣服对于小孩来说,我个人觉得,反而不贴身呢。
经验妈妈2:到冬季时,可以在里边穿开裆棉毛裤,外面套一条满裆裤,大小便时只脱外面的裤子就行了。
经验妈妈3:一个多月的宝宝可以里面穿保暖的秋裤的呀,外面穿毛裤的哦,外套还可以穿棉裤的呀,湿了就给宝宝换的哦,晚上就用纸尿裤呀。
经验妈妈4:我家宝宝三个月大了,我都是上身给她穿好多。下身只给她穿一条秋裤+一条毛裤,但都是开裆裤,这样容易换尿布,而且时常给宝宝屁股透透气,防止红屁股的发生。只要脚牙子保暖得好,是不会感冒的。
经验妈妈5:我们一到冬天穿秋裤就不穿小短裤了。太多了孩子根本脱不下。这两天虽然温度低,不过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应该不会太冷,那么小的房子里那么多的孩子,大家跑跑跳跳就暖和起来了。我们一直穿得不多。今天穿得一条秋裤,一条薄裤子。上面穿薄毛衣了。
小内裤,秋裤,保暖裤,外裤,孩子腰上就四道松紧带,真是有些不好脱。所以只要宝宝穿好一条棉裤再加一件后外裤就好了。有的妈妈会给孩子买毛绒裤,但是毛绒裤子会扎到宝宝也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所以小编建议里面穿全棉的秋裤,冷的话外面加一件保暖裤或毛裤都可以,那样也不会扎到宝宝屁屁。
宝宝晚上睡觉穿什么
晚上穿什么?
想要宝宝更加安心、安稳的睡眠,妈妈们都会给宝宝穿上衣服睡觉,防止踢被着凉。但还没入冬就已经棉衣棉裤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小心宝宝因为热,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建议】
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宜穿宽大柔软的长袖单衣裤,可以做一件马夹式的长背心套上能免于裸露肚脐腹部受凉。
较小的孩子最好穿上一个小肚兜,再使用睡袋,这样可以免除家长半夜起床为孩子盖被的麻烦;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穿上连体服或背带裤,或用毛巾将腹部裹起来,自己睡的孩子尤其需要这样。
秋季不会太冷,一般宝宝盖的被子也不会太厚,我们建议不要将宝宝的脚也包着,宝宝的脚丫子可以穿着袜子,将宝宝的腿露在被子外面,更方便宝宝调整睡眠姿势。
晚上盖什么?
秋季总体来说还属于凉爽的季节,保暖即可,热乎就过了。宝宝的体温本来就比大人高,如果因为担心着凉而给宝宝盖太多被子,反而会让宝宝体温过高。所以,宝宝的保暖应当恰到好处,既不能让宝宝着凉,又不能保暖过度。
【建议】
选用轻而保暖的棉毯或棉被即可。妈妈应该给宝宝选择柔软而保暖性、透气性好的棉质床垫和被子。
宝宝和大人睡一条被子,不仅会使他觉得空间狭小,而且很容易使宝宝觉得过热。应该让宝宝一个人睡一条被子。临睡前可先把被窝捂热,这样既使孩子感到暖和又不过分热。
秋季跑步的穿衣服建议
大部分的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我们动起来或者运动起来就不会感觉到身体上的寒冷了的,所以很多人在运动的时候总是会穿很少的衣服,甚至有的人只穿了一件的T恤出门去运动。
其实,人体在户外锻炼中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仅是中段,运动前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户外运动时,要等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套,而且运动完要及时披上,如果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十分容易着凉感冒。在运动衣材质的选择上,不少人认为纯棉衣服舒适、吸汗,但实际上,选择透气性相对较好的聚丙烯材质,会更合适。
秋天跑步穿上薄薄的几层衣服。相对于一层质地厚实的衣服,汗水更容易穿透两层质地轻薄的衣物。搭配合理的跑步着装不仅可以使你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温暖干燥,还能让你轻松自由的活动。
室外气温影响较大,户外跑步穿衣也有两层穿衣法:透气第一层——快干透气面料,确保随时随地都有稳定的体温和皮肤干爽,可选T恤或背心;保暖第二层——户外跑步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衣服的添减,保暖的跑步外衣可以驱寒保暖,在跑步过程中维持适合的体温。
当烈日照耀时,你应该穿黑色衬衫来保护皮肤。深色系服装可以吸收紫外线,比起那些光线能够穿透的浅色系衣物,它能更好的保护你的皮肤。当温度上升时,穿深色的衣服还可以让你感到更暖和,但防晒则更加重要。
有些年轻人喜欢穿紧身的衣裤,追求“曲线美”。紧身衣裤不但妨碍关节和肢体活动,而且会摩擦皮肤、压迫皮下组织,有碍血液循环,也不利于汗液的蒸发,有损健康。
比起服装,鞋子更为重要,最好选择适合长时间走路的运动鞋。秋天跑步尽量穿底子较软较厚的鞋,最好穿胶鞋。
如要在柏油马路上跑,就必须选择一双垫有厚海绵垫的胶鞋作为“跑鞋”。因为人在跑动中,每行动一次,脚底都要承受一次地面反作用力对它的冲击,这种冲击力是由鞋底来传递的。由于海绵是泡沫橡胶,缓冲性很大,当它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时,就会很快发生变形,凹陷下去。这种变形消耗了大部分冲击力,传递给跑步者脚底的冲击力就大大减小了。
冷热不均,制造感冒
镜头一:季节交替时
妈妈穿着连衣裙,爸爸穿着短袖衫,孩子呢,长裤加毛线衣。
不会走的婴儿在怀里抱着,接受妈妈的体温;“自由”行动的幼儿一刻不停蹦蹦跳跳,活动量更大。可他却比爸爸妈妈穿得都多。
病因分析:
婴幼儿自身产热能力差,适当给孩子多穿一层单衣或者薄背心是可以的。但没有理由让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个季节。
由炎热的夏季到秋季,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特别是一天之中温差较大,往往是早晚凉爽,中午闷热,太阳灼人。如果不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
医生建议:
在季节交替时节,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孩子患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办法是: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 运动 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
·天气由冷变暖,也不能急于给孩子减衣服,可根据您自己的感受,比自己稍晚几天减衣服,如果您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孩子减也不迟,但要比大人少减一件单衣。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挑选衣服时如果只是图漂亮,并不实用,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
·耐寒锻炼。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镜头二:进入不同室温环境时
在门诊常见的情景:冬天,妈妈把孩子抱进诊室时,孩子还穿着或包着的棉衣,医生把听诊器伸到胸部,就像伸进了蒸笼,孩子浑身是汗。小背心是湿的,甚至连内衣也是潮的。
病因分析:
在寒冷季节,当孩子被捂出汗,衣服潮湿后,再遇到冷空气刺激时极容易感冒。如果父母总是多给孩子穿衣服,不考虑孩子进入了有暖气的环境,室内和室外发生了巨大的温度变化,就会使孩子处于冷热不均之中。
在高温季节,孩子的衣着单薄,汗腺敞开。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或车内,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导致腹痛 腹泻 、鼻塞、咽喉痛等症状。另外,空调环境往往是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氧气稀薄,特别是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人们更易得"空调病"。
医生建议:
·冬季取暖期间,医院环境温度比较高,一进医院门诊大厅,就应该把外衣脱掉,把身上的包打开。不要让孩子出很多的汗,到了诊室,医生要给孩子 检查 ,肯定要解开衣服打开包被。如果孩子出很多的汗,很容易着凉。
·冬天由室外进入 幼儿园 、小学、商场、空调车(暖气开放)、餐厅、室内游乐场等地方,也是同样道理。进入后,最好脱掉棉衣、大衣、帽子、手套、围巾等;出来前,在门口全部穿戴好。不仅宝宝如此,大人也一样。
·夏天,如果长时间呆在有冷气设施的地方,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薄长袖衣裤,到了室外再脱掉。夏季,外面烈日炎炎,如果带孩子到超市等空调开放的地方,满身的汗水很快就没有了。这时,再给孩子吃冷饮,那真是透心凉,往往容易外感风寒;而从凉爽的超市到闷热的户外,又容易热伤风。
·科学使用空调、暖气、电风扇。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
宝宝冬天穿什么裤子
冬天宝宝穿什么裤子好
经验妈妈1:冬天的时候想方便把尿,可以里面的衣服穿开档的,就最外面的裤子穿闭档的就行了啊。连体的衣服对于小孩来说,我个人觉得,反而不贴身呢。
经验妈妈2:到冬季时,可以在里边穿开裆棉毛裤,外面套一条满裆裤,大小便时只脱外面的裤子就行了。
经验妈妈3:一个多月的宝宝可以里面穿保暖的秋裤的呀,外面穿毛裤的哦,外套还可以穿棉裤的呀,湿了就给宝宝换的哦,晚上就用纸尿裤呀。
经验妈妈4:我家宝宝三个月大了,我都是上身给她穿好多。下身只给她穿一条秋裤+一条毛裤,但都是开裆裤,这样容易换尿布,而且时常给宝宝屁股透透气,防止红屁股的发生。只要脚牙子保暖得好,是不会感冒的。
经验妈妈5:我们一到冬天穿秋裤就不穿小短裤了。太多了孩子根本脱不下。这两天虽然温度低,不过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应该不会太冷,那么小的房子里那么多的孩子,大家跑跑跳跳就暖和起来了。我们一直穿得不多。今天穿得一条秋裤,一条薄裤子。上面穿薄毛衣了。
小内裤,秋裤,保暖裤,外裤,孩子腰上就四道松紧带,真是有些不好脱。所以只要宝宝穿好一条棉裤再加一件后外裤就好了。有的妈妈会给孩子买毛绒裤,但是毛绒裤子会扎到宝宝也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所以小编建议里面穿全棉的秋裤,冷的话外面加一件保暖裤或毛裤都可以,那样也不会扎到宝宝屁屁。
夏天宝宝发烧怎么办
夏季宝宝睡觉别穿太厚
小宝宝本身体质比较弱,抵抗力差,到了夏天也更容易生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指出,夏季天气热,细菌比较活跃,更容易侵袭宝宝。此外,天热宝宝容易出现食欲不佳、睡眠不好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宝宝的抵抗力。
专家特别强调,夏季有一些宝宝特别容易感冒,要注意加强护理。比如说睡觉时爱踢被子的宝宝,后半夜气温下降,把被子踢光的宝宝最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建议家长不让宝宝穿着比较厚睡衣睡觉,最好穿小裤衩、小背心睡觉,宝宝睡得比较安稳,就不那么爱踢被子了。此外,运动后的宝贝由于出汗较多,也需要特别护理,注意把汗擦干,否则也很容易感冒发烧。
用空调助降温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空调吹出来的!不少家长一见孩子发烧立刻怪罪起空调来。事实上,此时空调反倒是帮助孩子降下体温的好帮手。
刘兆秋表示,孩子发烧处理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把热散出来,夏天本来就热,孩子要降体温,需要将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下来,此时空调就是最好的帮手。不过,刘兆秋同时强调,给宝宝开空调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一定保证空气流通,让孩子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这就需要家长在开空调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开窗通风一下,每次通风时间至少保证在10-30分钟。另外,空调温度不能开得太低。刘兆秋建议在26℃到27℃为佳,还要注意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孩子直吹。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经常出入室内外温差很大的地方,宝宝最易感冒发烧。因此如果带孩子到空调开放的地方,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薄长袖衣裤,到了室外再脱掉。
3岁前孩子不建议交给老人带
1、从孩子的安全感上看——
3岁之前是构建安全感最重要时期。孩子从一岁半就开始自我意识的萌芽,他们迫切想要了解“我是谁”。在两岁左右,孩子会出现执拗表现,以及秩序感和完美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偏执、叛逆、情绪化等“不讲道理”的表现。所以,父母需要体察孩子,并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老人做得再好,也总有一些功能是他们无法替代父母的。
2、从亲子关系上看——
长时间离开父母,孩子与父母的联结就会变弱,甚至产生隔阂。孩子总是与其接触多的人感情深,让祖辈长时间地带孩子,会让父母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与孩子的距离感,使交流带来麻烦,孩子有时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对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不利。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别因为父母的失误让孩子人生有遗憾。而当接回孩子后,孩子会利用父母的“愧疚”心理,没有界线约束,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
3、从孩子的探索的角度看——
老人由于责任、行动不便而过度保护,妨碍孩子探知世界。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而老年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喜静懒动。祖辈照料孩子,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会限制孩子很多行为,喜欢把孩子圈起来。祖辈不肯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创新,使其失去了开发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很不利,使孩子容易养成内向胆小、死板缺乏灵气、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4、从孩子的被示范的角度看——
孩子所看到的语言和行为示范,都是老人化的,不符合儿童发展特点。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使孩子的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模仿,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另外,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的发展或许比孩子的教育本身更重要”,未来会模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从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上看——
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上有差别,特别是在幼儿生活习惯上。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年轻的父母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老人更多关心孩子吃饱穿暖,不懂得与孩子交流或教育孩子,甚至用陈旧方法来教育孩子,或用经验代替科学,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比如孩子“破坏”玩具时,祖辈会阻止和进行批评,但这种的“破坏”行为,往往是孩子的探索行为。
6、从对孩子的爱上看——
过分溺爱是大部分祖辈的通病。由于隔代亲和补偿心理的缘故,祖辈的对溺爱比父母还要过分并包办一切,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另外孩子有什么缺点,也不能及时纠正。这种毫无节制的满足的方式,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或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缺乏责任心、遇事退缩逃避,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宝宝秋季养生的小妙招
1、宝宝秋季要早晚多加件薄外套
秋季早晚温度变化明显,妈妈们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宝宝增减衣物。秋天的气候一般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宝宝早晚应该比中午多穿一些,可以早晚多加一件薄外套,如针织开衫、薄运动外套等,白天应适当减少衣服,尤其是孩子在运动的时候。立秋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脚、背部的保暖。
2、宝宝秋季要适量的室外运动
宝宝室外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宝宝身体抵抗力,也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常见的秋季体育运动有小跑,球类,游泳等多种。但要视孩子的年龄大小进行运动,如果孩子太小,只适宜做些爬,抬头之类的运动。五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学习游泳,小跑,体操之类的需较大力量的运动了。
3、宝宝秋季要营养均衡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什么食物都吃的习惯,儿童秋季养生小常识提醒:千万不要偏食。而且,秋季给孩子补充营养是最好的季节,建议多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喝牛奶、豆浆,吃鸡蛋,吃豆腐,多吃鱼类,少吃油腻的猪肉,多吃一些五谷杂粮,玉米、红薯等,同时一定要多吃蔬菜,胡萝卜不能少,绿叶蔬菜要多吃。总而言之,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最重要。
4、宝宝秋季不要吃过于冰冷的食物
中医认为:儿童秋季养生小常识要特别注意寒凉伤脾,孩子本身脾胃就相对较弱,因此,如果给孩子吃过于冰冷的食物,会造成脾胃不和,很容易出现一些胃肠方面的疾病,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要马上给儿童吃,比如酸奶类的,一定要在室内放上15分钟以后,再给儿童喝。
酷暑时节,宝宝穿衣的那些事儿 多穿短袖短裤
很多妈妈们在给宝宝穿衣服时,坚持“宜多不宜少”的原则,生怕宝宝着凉。在炎热季节,孩子宜穿宽松、轻便、浅色的衣服,材质宜选择自然纤维的,比如棉布衣服,女孩最好穿无袖的连衣裙,男孩最好穿短袖或背心,下身建议穿短裤,背带短裤也可。
夏季帽子应着宽沿的布凉帽。凉鞋最好选择能包住脚趾的。当然有些家长特别怕凉,所以给宝宝也是整个夏季也都给宝宝穿中袖和7分裤,都是可以的,家长要根据自身所处地域和家庭实际情况来选择。
小孩身体娇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很多妈妈担心小孩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只要保证衣服能够遮住胸口和腹部,就能保证小孩不受凉。
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专家提出五点建议
秋季腹泻临床上叫“轮状病毒肠炎”,每年的9月份,是高发季。幼儿耐受力差,脾胃敏感,秋天气候忽冷忽热很容易导致孩子患病毒性肠炎,6个月至3岁的幼儿最易受此侵害。小儿如何预防秋季腹泻,专家提出五点建议。
合理喂养增免疫
正确合理的喂养能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喂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特有的活性物质,能提高宝宝免疫力。按时添加辅食。应按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增加的原则。
讲究卫生防病毒
秋季腹泻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传播,因此要注重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小儿使用的玩具、食具都要定期消毒;孩子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婴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大人外出归来换掉外衣,洗手后再亲密接触孩子。另外,秋季腹泻也经过呼吸道传播,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减少感染机会,要避免接触病儿。
户外运动强体质
“不要把小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专家建议,应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婴儿过了新生儿期就可抱到户外,要选择无风、气候较好、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天气,每天1次,每次在户外呆几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十几分钟。
3~4个月时,每天到户外1~2次,每次呆0.5~1小时。6~7个月后,每天2次,每次活动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外出活动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增减衣服,防止受凉。
接种疫苗先预防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疫苗能够防止98%的宝宝患上严重腹泻,74%的宝宝则能够因此避免轮状病毒腹泻,即秋季腹泻。因此,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6个月~3岁小儿,都可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腹泻。
推拿药贴调脾胃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而引起的。小儿推拿,如补脾经、运八卦、揉板门、平大肠、顺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手法都可以起到健脾助运、消食化积的作用。另外,中药敷脐,如吴茱萸、炒苍术等量以醋调和敷脐可起到温肾调脾、理气止痛的功效。无痛苦、不良反应极少,可缩短病程,儿童易接受,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措施。
专家提醒,秋季腹泻不是仅发生在秋天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秋季为高发。各位家长要注意,天冷时孩子腹部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出现腹泻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辨清病因再对症治疗,切不可自行买药服用,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