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给3到7岁孩子秋季穿衣的几点建议

给3到7岁孩子秋季穿衣的几点建议

秋天昼夜温差增大,小孩子穿衣服可就要多注意了,要做到冷暖适宜,才能防止疾病的侵袭。下面是给3-7岁宝宝的秋季穿衣建议,爸爸妈妈可以作为参考。

1.适量穿衣,比大人少一件

如果穿得太多,孩子一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衣服被汗浸湿,容易着凉。不要按大人的冷暖标准给孩子增添衣服,可经常摸摸孩子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身体是暖和的。

2.要穿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而忽略了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减少体热丢失,不易受凉生病。

3.绒衣、绒裤不要贴身穿

绒衣绒裤柔软、蓬松、保暖性好,有的妈妈喜欢把带绒的一面给孩子贴身穿。然而,如果贴身穿着,这些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的缘故,变得黏结、发硬,可在洗涤后轻轻去除多余水分,毛面向外晾晒,晒干后用手轻轻揉一揉,这样就能使毛面保持蓬松柔软的状态了。

4.宝宝穿衣注意“四不要”

不要穿图案太多、太杂的衣服,那样会使孩子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和生活。

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感,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不要给孩子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高领衣可抵抗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或荨麻疹。

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孩子穿羽绒棉服,因为羽绒服会诱发皮疹和支气管痉挛。

入秋后宝宝穿多少合适

一、年龄小怕着凉?穿太多易出大问题

对于已经能表达自己感受的大孩子,穿衣并不是大问题。但对于婴幼儿,怎么穿、穿多少都得爸妈或者爷爷奶奶亲手操办,而家长总怕孩子受冻,天气稍微变冷就把孩子裹得跟粽子似的,殊不知穿太多也会出大问题。

1.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原因包括:1、蒙被造成呼吸道受阻,引起婴儿慢性不全性缺氧;2、过暖、大汗淋漓,造成婴儿高渗性脱水。

我们都知道,小孩火力旺,并没有大人那么怕冷,加之这时节还真没那么夸张,如果你偏要把孩子的身体暖在厚厚的衣服里,孩子又小,热得不行了也不会诉说和挣扎,就很容易出问题。

2. 影响发育

穿衣过多还会限制孩子的肢体活动,让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有个疾病叫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这可能与北方的孩子穿衣服多,下肢长久固定在不恰当的体位有关。

3. 更容易生病

造吗?经常感冒发烧的孩子往往是那些穿衣服很多很厚的孩子。家长认为多穿衣可以避免孩子着凉,却不知道这样导致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气的刺激,身体对气候的变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二、春捂秋冻?太刻意容易冻出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对于身体素质还不高,抵抗能力较弱的婴幼儿来说,春捂秋冻并不成立。

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你仍坚持“秋冻”,势必会让孩子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还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可一味地让宝宝受冻。

Tips:

(1)当室内外温差《2-5℃,可进行耐寒锻炼,若温差》7℃,应该及时添衣。

(2)当昼夜温差《8℃,可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温差》10℃,就应给宝宝及时加衣。

“秋冻”应因人而异,体质较虚弱的宝宝,如有先心病、贫血、营养发育不良、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以及免疫低的小儿不宜进行秋冻锻炼,因为他们对气候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大时容易感冒。

三、婴幼儿入秋穿衣经,穿多少才合适?

当气温足够高≥24 ℃,就没有保暖需求了,穿一件单衣遮体即可,孩子也一样。

当气温低于《24 ℃,大人会根据自己遍布皮肤的温度感受器的信号,感知冷暖,调整穿衣的件数和厚度。

婴幼儿不会自己诉说,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原则:

1岁以内: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1岁以上: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3岁以上:孩子多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你也可以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后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季节交替时期,宝宝如何穿衣一直是父母关注的大问题,虽然入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但也不可一味求暖。爱孩子,就应该让他穿得舒服,而不是让他热着冻着,宝宝还不会说话,作为大人可别欺负Ta哦。

冬天宝宝穿什么裤子好

经验妈妈1:冬天的时候想方便把尿,可以里面的衣服穿开档的,就最外面的裤子穿闭档的就行了啊。连体的衣服对于小孩来说,我个人觉得,反而不贴身呢。

经验妈妈2:到冬季时,可以在里边穿开裆棉毛裤,外面套一条满裆裤,大小便时只脱外面的裤子就行了。

经验妈妈3:一个多月的宝宝可以里面穿保暖的秋裤的呀,外面穿毛裤的哦,外套还可以穿棉裤的呀,湿了就给宝宝换的哦,晚上就用纸尿裤呀。

经验妈妈4:我家宝宝三个月大了,我都是上身给她穿好多。下身只给她穿一条秋裤+一条毛裤,但都是开裆裤,这样容易换尿布,而且时常给宝宝屁股透透气,防止红屁股的发生。只要脚牙子保暖得好,是不会感冒的。

经验妈妈5:我们一到冬天穿秋裤就不穿小短裤了。太多了孩子根本脱不下。这两天虽然温度低,不过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应该不会太冷,那么小的房子里那么多的孩子,大家跑跑跳跳就暖和起来了。我们一直穿得不多。今天穿得一条秋裤,一条薄裤子。上面穿薄毛衣了。

小内裤,秋裤,保暖裤,外裤,孩子腰上就四道松紧带,真是有些不好脱。所以只要宝宝穿好一条棉裤再加一件后外裤就好了。有的妈妈会给孩子买毛绒裤,但是毛绒裤子会扎到宝宝也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所以小编建议里面穿全棉的秋裤,冷的话外面加一件保暖裤或毛裤都可以,那样也不会扎到宝宝屁屁。

宝宝晚上睡觉穿什么

晚上穿什么?

想要宝宝更加安心、安稳的睡眠,妈妈们都会给宝宝穿上衣服睡觉,防止踢被着凉。但还没入冬就已经棉衣棉裤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小心宝宝因为热,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建议】

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宜穿宽大柔软的长袖单衣裤,可以做一件马夹式的长背心套上能免于裸露肚脐腹部受凉。

较小的孩子最好穿上一个小肚兜,再使用睡袋,这样可以免除家长半夜起床为孩子盖被的麻烦;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穿上连体服或背带裤,或用毛巾将腹部裹起来,自己睡的孩子尤其需要这样。

秋季不会太冷,一般宝宝盖的被子也不会太厚,我们建议不要将宝宝的脚也包着,宝宝的脚丫子可以穿着袜子,将宝宝的腿露在被子外面,更方便宝宝调整睡眠姿势。

晚上盖什么?

秋季总体来说还属于凉爽的季节,保暖即可,热乎就过了。宝宝的体温本来就比大人高,如果因为担心着凉而给宝宝盖太多被子,反而会让宝宝体温过高。所以,宝宝的保暖应当恰到好处,既不能让宝宝着凉,又不能保暖过度。

【建议】

选用轻而保暖的棉毯或棉被即可。妈妈应该给宝宝选择柔软而保暖性、透气性好的棉质床垫和被子。

宝宝和大人睡一条被子,不仅会使他觉得空间狭小,而且很容易使宝宝觉得过热。应该让宝宝一个人睡一条被子。临睡前可先把被窝捂热,这样既使孩子感到暖和又不过分热。

秋季跑步的穿衣服建议

大部分的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我们动起来或者运动起来就不会感觉到身体上的寒冷了的,所以很多人在运动的时候总是会穿很少的衣服,甚至有的人只穿了一件的T恤出门去运动。

其实,人体在户外锻炼中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仅是中段,运动前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户外运动时,要等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套,而且运动完要及时披上,如果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十分容易着凉感冒。在运动衣材质的选择上,不少人认为纯棉衣服舒适、吸汗,但实际上,选择透气性相对较好的聚丙烯材质,会更合适。

秋天跑步穿上薄薄的几层衣服。相对于一层质地厚实的衣服,汗水更容易穿透两层质地轻薄的衣物。搭配合理的跑步着装不仅可以使你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温暖干燥,还能让你轻松自由的活动。

室外气温影响较大,户外跑步穿衣也有两层穿衣法:透气第一层——快干透气面料,确保随时随地都有稳定的体温和皮肤干爽,可选T恤或背心;保暖第二层——户外跑步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衣服的添减,保暖的跑步外衣可以驱寒保暖,在跑步过程中维持适合的体温。

当烈日照耀时,你应该穿黑色衬衫来保护皮肤。深色系服装可以吸收紫外线,比起那些光线能够穿透的浅色系衣物,它能更好的保护你的皮肤。当温度上升时,穿深色的衣服还可以让你感到更暖和,但防晒则更加重要。

有些年轻人喜欢穿紧身的衣裤,追求“曲线美”。紧身衣裤不但妨碍关节和肢体活动,而且会摩擦皮肤、压迫皮下组织,有碍血液循环,也不利于汗液的蒸发,有损健康。

比起服装,鞋子更为重要,最好选择适合长时间走路的运动鞋。秋天跑步尽量穿底子较软较厚的鞋,最好穿胶鞋。

如要在柏油马路上跑,就必须选择一双垫有厚海绵垫的胶鞋作为“跑鞋”。因为人在跑动中,每行动一次,脚底都要承受一次地面反作用力对它的冲击,这种冲击力是由鞋底来传递的。由于海绵是泡沫橡胶,缓冲性很大,当它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时,就会很快发生变形,凹陷下去。这种变形消耗了大部分冲击力,传递给跑步者脚底的冲击力就大大减小了。

冷热不均,制造感冒

镜头一:季节交替时

妈妈穿着连衣裙,爸爸穿着短袖衫,孩子呢,长裤加毛线衣。

不会走的婴儿在怀里抱着,接受妈妈的体温;“自由”行动的幼儿一刻不停蹦蹦跳跳,活动量更大。可他却比爸爸妈妈穿得都多。

病因分析:

婴幼儿自身产热能力差,适当给孩子多穿一层单衣或者薄背心是可以的。但没有理由让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个季节。

由炎热的夏季到秋季,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特别是一天之中温差较大,往往是早晚凉爽,中午闷热,太阳灼人。如果不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

医生建议:

在季节交替时节,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孩子患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办法是: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 运动 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

·天气由冷变暖,也不能急于给孩子减衣服,可根据您自己的感受,比自己稍晚几天减衣服,如果您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孩子减也不迟,但要比大人少减一件单衣。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挑选衣服时如果只是图漂亮,并不实用,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

·耐寒锻炼。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镜头二:进入不同室温环境时

在门诊常见的情景:冬天,妈妈把孩子抱进诊室时,孩子还穿着或包着的棉衣,医生把听诊器伸到胸部,就像伸进了蒸笼,孩子浑身是汗。小背心是湿的,甚至连内衣也是潮的。

病因分析:

在寒冷季节,当孩子被捂出汗,衣服潮湿后,再遇到冷空气刺激时极容易感冒。如果父母总是多给孩子穿衣服,不考虑孩子进入了有暖气的环境,室内和室外发生了巨大的温度变化,就会使孩子处于冷热不均之中。

在高温季节,孩子的衣着单薄,汗腺敞开。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或车内,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导致腹痛 腹泻 、鼻塞、咽喉痛等症状。另外,空调环境往往是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氧气稀薄,特别是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人们更易得"空调病"。

医生建议:

·冬季取暖期间,医院环境温度比较高,一进医院门诊大厅,就应该把外衣脱掉,把身上的包打开。不要让孩子出很多的汗,到了诊室,医生要给孩子 检查 ,肯定要解开衣服打开包被。如果孩子出很多的汗,很容易着凉。

·冬天由室外进入 幼儿园 、小学、商场、空调车(暖气开放)、餐厅、室内游乐场等地方,也是同样道理。进入后,最好脱掉棉衣、大衣、帽子、手套、围巾等;出来前,在门口全部穿戴好。不仅宝宝如此,大人也一样。

·夏天,如果长时间呆在有冷气设施的地方,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薄长袖衣裤,到了室外再脱掉。夏季,外面烈日炎炎,如果带孩子到超市等空调开放的地方,满身的汗水很快就没有了。这时,再给孩子吃冷饮,那真是透心凉,往往容易外感风寒;而从凉爽的超市到闷热的户外,又容易热伤风。

·科学使用空调、暖气、电风扇。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

宝宝冬天穿什么裤子

冬天宝宝穿什么裤子好

经验妈妈1:冬天的时候想方便把尿,可以里面的衣服穿开档的,就最外面的裤子穿闭档的就行了啊。连体的衣服对于小孩来说,我个人觉得,反而不贴身呢。

经验妈妈2:到冬季时,可以在里边穿开裆棉毛裤,外面套一条满裆裤,大小便时只脱外面的裤子就行了。

经验妈妈3:一个多月的宝宝可以里面穿保暖的秋裤的呀,外面穿毛裤的哦,外套还可以穿棉裤的呀,湿了就给宝宝换的哦,晚上就用纸尿裤呀。

经验妈妈4:我家宝宝三个月大了,我都是上身给她穿好多。下身只给她穿一条秋裤+一条毛裤,但都是开裆裤,这样容易换尿布,而且时常给宝宝屁股透透气,防止红屁股的发生。只要脚牙子保暖得好,是不会感冒的。

经验妈妈5:我们一到冬天穿秋裤就不穿小短裤了。太多了孩子根本脱不下。这两天虽然温度低,不过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应该不会太冷,那么小的房子里那么多的孩子,大家跑跑跳跳就暖和起来了。我们一直穿得不多。今天穿得一条秋裤,一条薄裤子。上面穿薄毛衣了。

小内裤,秋裤,保暖裤,外裤,孩子腰上就四道松紧带,真是有些不好脱。所以只要宝宝穿好一条棉裤再加一件后外裤就好了。有的妈妈会给孩子买毛绒裤,但是毛绒裤子会扎到宝宝也有可能导致宝宝过敏,所以小编建议里面穿全棉的秋裤,冷的话外面加一件保暖裤或毛裤都可以,那样也不会扎到宝宝屁屁。

夏天宝宝发烧怎么办

夏季宝宝睡觉别穿太厚

小宝宝本身体质比较弱,抵抗力差,到了夏天也更容易生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指出,夏季天气热,细菌比较活跃,更容易侵袭宝宝。此外,天热宝宝容易出现食欲不佳、睡眠不好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宝宝的抵抗力。

专家特别强调,夏季有一些宝宝特别容易感冒,要注意加强护理。比如说睡觉时爱踢被子的宝宝,后半夜气温下降,把被子踢光的宝宝最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建议家长不让宝宝穿着比较厚睡衣睡觉,最好穿小裤衩、小背心睡觉,宝宝睡得比较安稳,就不那么爱踢被子了。此外,运动后的宝贝由于出汗较多,也需要特别护理,注意把汗擦干,否则也很容易感冒发烧。

用空调助降温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空调吹出来的!不少家长一见孩子发烧立刻怪罪起空调来。事实上,此时空调反倒是帮助孩子降下体温的好帮手。

刘兆秋表示,孩子发烧处理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把热散出来,夏天本来就热,孩子要降体温,需要将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下来,此时空调就是最好的帮手。不过,刘兆秋同时强调,给宝宝开空调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一定保证空气流通,让孩子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这就需要家长在开空调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开窗通风一下,每次通风时间至少保证在10-30分钟。另外,空调温度不能开得太低。刘兆秋建议在26℃到27℃为佳,还要注意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孩子直吹。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经常出入室内外温差很大的地方,宝宝最易感冒发烧。因此如果带孩子到空调开放的地方,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薄长袖衣裤,到了室外再脱掉。

3岁前孩子不建议交给老人带

1、从孩子的安全感上看——

3岁之前是构建安全感最重要时期。孩子从一岁半就开始自我意识的萌芽,他们迫切想要了解“我是谁”。在两岁左右,孩子会出现执拗表现,以及秩序感和完美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偏执、叛逆、情绪化等“不讲道理”的表现。所以,父母需要体察孩子,并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老人做得再好,也总有一些功能是他们无法替代父母的。

2、从亲子关系上看——

长时间离开父母,孩子与父母的联结就会变弱,甚至产生隔阂。孩子总是与其接触多的人感情深,让祖辈长时间地带孩子,会让父母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与孩子的距离感,使交流带来麻烦,孩子有时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对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不利。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别因为父母的失误让孩子人生有遗憾。而当接回孩子后,孩子会利用父母的“愧疚”心理,没有界线约束,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

3、从孩子的探索的角度看——

老人由于责任、行动不便而过度保护,妨碍孩子探知世界。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而老年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喜静懒动。祖辈照料孩子,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会限制孩子很多行为,喜欢把孩子圈起来。祖辈不肯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创新,使其失去了开发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很不利,使孩子容易养成内向胆小、死板缺乏灵气、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4、从孩子的被示范的角度看——

孩子所看到的语言和行为示范,都是老人化的,不符合儿童发展特点。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使孩子的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模仿,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另外,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会“自己的发展或许比孩子的教育本身更重要”,未来会模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从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上看——

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上有差别,特别是在幼儿生活习惯上。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年轻的父母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老人更多关心孩子吃饱穿暖,不懂得与孩子交流或教育孩子,甚至用陈旧方法来教育孩子,或用经验代替科学,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比如孩子“破坏”玩具时,祖辈会阻止和进行批评,但这种的“破坏”行为,往往是孩子的探索行为。

6、从对孩子的爱上看——

过分溺爱是大部分祖辈的通病。由于隔代亲和补偿心理的缘故,祖辈的对溺爱比父母还要过分并包办一切,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另外孩子有什么缺点,也不能及时纠正。这种毫无节制的满足的方式,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或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缺乏责任心、遇事退缩逃避,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宝宝秋季养生的小妙招

1、宝宝秋季要早晚多加件薄外套

秋季早晚温度变化明显,妈妈们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宝宝增减衣物。秋天的气候一般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宝宝早晚应该比中午多穿一些,可以早晚多加一件薄外套,如针织开衫、薄运动外套等,白天应适当减少衣服,尤其是孩子在运动的时候。立秋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脚、背部的保暖。

2、宝宝秋季要适量的室外运动

宝宝室外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宝宝身体抵抗力,也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常见的秋季体育运动有小跑,球类,游泳等多种。但要视孩子的年龄大小进行运动,如果孩子太小,只适宜做些爬,抬头之类的运动。五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学习游泳,小跑,体操之类的需较大力量的运动了。

3、宝宝秋季要营养均衡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什么食物都吃的习惯,儿童秋季养生小常识提醒:千万不要偏食。而且,秋季给孩子补充营养是最好的季节,建议多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喝牛奶、豆浆,吃鸡蛋,吃豆腐,多吃鱼类,少吃油腻的猪肉,多吃一些五谷杂粮,玉米、红薯等,同时一定要多吃蔬菜,胡萝卜不能少,绿叶蔬菜要多吃。总而言之,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最重要。

4、宝宝秋季不要吃过于冰冷的食物

中医认为:儿童秋季养生小常识要特别注意寒凉伤脾,孩子本身脾胃就相对较弱,因此,如果给孩子吃过于冰冷的食物,会造成脾胃不和,很容易出现一些胃肠方面的疾病,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要马上给儿童吃,比如酸奶类的,一定要在室内放上15分钟以后,再给儿童喝。

酷暑时节,宝宝穿衣的那些事儿 多穿短袖短裤

很多妈妈们在给宝宝穿衣服时,坚持“宜多不宜少”的原则,生怕宝宝着凉。在炎热季节,孩子宜穿宽松、轻便、浅色的衣服,材质宜选择自然纤维的,比如棉布衣服,女孩最好穿无袖的连衣裙,男孩最好穿短袖或背心,下身建议穿短裤,背带短裤也可。

夏季帽子应着宽沿的布凉帽。凉鞋最好选择能包住脚趾的。当然有些家长特别怕凉,所以给宝宝也是整个夏季也都给宝宝穿中袖和7分裤,都是可以的,家长要根据自身所处地域和家庭实际情况来选择。

小孩身体娇嫩,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很多妈妈担心小孩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只要保证衣服能够遮住胸口和腹部,就能保证小孩不受凉。

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专家提出五点建议

秋季腹泻临床上叫“轮状病毒肠炎”,每年的9月份,是高发季。幼儿耐受力差,脾胃敏感,秋天气候忽冷忽热很容易导致孩子患病毒性肠炎,6个月至3岁的幼儿最易受此侵害。小儿如何预防秋季腹泻,专家提出五点建议。

合理喂养增免疫

正确合理的喂养能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喂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特有的活性物质,能提高宝宝免疫力。按时添加辅食。应按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增加的原则。

讲究卫生防病毒

秋季腹泻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传播,因此要注重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小儿使用的玩具、食具都要定期消毒;孩子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婴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大人外出归来换掉外衣,洗手后再亲密接触孩子。另外,秋季腹泻也经过呼吸道传播,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减少感染机会,要避免接触病儿。

户外运动强体质

“不要把小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专家建议,应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婴儿过了新生儿期就可抱到户外,要选择无风、气候较好、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天气,每天1次,每次在户外呆几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十几分钟。

3~4个月时,每天到户外1~2次,每次呆0.5~1小时。6~7个月后,每天2次,每次活动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外出活动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增减衣服,防止受凉。

接种疫苗先预防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疫苗能够防止98%的宝宝患上严重腹泻,74%的宝宝则能够因此避免轮状病毒腹泻,即秋季腹泻。因此,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6个月~3岁小儿,都可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腹泻。

推拿药贴调脾胃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而引起的。小儿推拿,如补脾经、运八卦、揉板门、平大肠、顺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手法都可以起到健脾助运、消食化积的作用。另外,中药敷脐,如吴茱萸、炒苍术等量以醋调和敷脐可起到温肾调脾、理气止痛的功效。无痛苦、不良反应极少,可缩短病程,儿童易接受,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措施。

专家提醒,秋季腹泻不是仅发生在秋天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秋季为高发。各位家长要注意,天冷时孩子腹部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出现腹泻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辨清病因再对症治疗,切不可自行买药服用,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7招应对宝宝冬季长痱子

入冬以后,天气渐渐凉快了,可这天,小李在孩子洗澡的时候却发现孩子身上长了痱子。这是怎么回事?痱子不都是夏天才长的吗? 儿科专家表示,其实宝宝不仅在夏天容易长痱子,冬天也会长痱子。这时因为冬季,天气凉爽,不少家长担心宝宝受凉,因此会宝宝多穿衣服。殊不知,此时,夏季的暑期微笑,虽然早晚温度较低,但中午的气温还是很高,衣服穿得太多,汗水不容易蒸发,汗腺排泄不畅被阻塞,加上不勤洗澡,就容易长痱子。 不过,家长也不必太过着急,宝宝长痱子,7招就可以应付: 1、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秋痱子,要讲究卫生,勤用温水洗澡,

中秋节南北方穿衣建议

1、北方: 北方中秋时节天气已经转凉,以换季保暖的衣服为主。 (1)北方女士,上衣可以穿一件风衣,再搭配一条休闲裤。 (2)北方男士,上身可以穿个皮夹克,下身再搭配一条牛仔裤。 2、南方: 南方中秋时节天气还比较热,以凉爽舒适为主。 (1)南方女士,可以穿一件单衣,再搭配稍微厚点的裙子。 (2)南方男士,可以穿衬衣,搭配休闲裤。

秋季如何预防腹泻和咳嗽

1.秋天又是一个长“膘”的好时机,孩子夏天发育不良,秋天是很好的生长机会。 一旦秋天生病,孩子最好长“膘”的机会错过了是非常遗憾的。 2.如果天气早晚凉中午热,建议家长外出的时候拿一件小衣服搭一条毛巾,热的时候把小马甲小衣服拿下来,冷的时候一定把明汗擦掉,一个是额头的明汗,一个是后背的明汗,如果明汗不擦掉把衣服浸湿,孩子咳嗽感冒的机会特别多。 3.注意孩子运动时的循序渐进,根据体质不同逐渐增加运动量。 比如去年容易生病咳嗽的孩子,运动量在秋天不建议过大,过大之后孩子咳嗽的机会特别多。4.孩子加衣服不要太

宝宝春捂秋冻应有量有度

常言道“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对于小宝贝来说合适吗?春“捂”怎么“捂”,秋“冻”怎么“冻”?妈妈们要如何掌握好这其中的量度呢?快来这个攻略里找答案吧! 春捂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 “秋

宝宝秋天长痱子的原因

1、秋季凉爽只是早上、晚上,白天一般气温还很高,俗称“秋老虎”,在这样的天气,宝宝最容易长痱子,并且最容易被忽视。 2、秋季气温的变化比较明显,父母没有及时地孩子穿、脱衣服,以致气温高的天气反而穿了厚衣服,导致宝宝同样出汗。如果被汗浸湿的衣服没有被及时换下,孩子还可能会感冒。 3、宝宝洗澡不够勤快,大多数的家长在秋天并不会孩子按照夏天的洗澡频率来洗,但起码要做到隔一天一洗。因为宝宝的生命力旺盛,并且有时还在地板、土里的翻滚,会导致污垢太多,损害皮肤。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宝宝肺热造成的。在夏季,

冬季护理宝宝的细节

1、宝宝皮肤干燥,一定要注意护理 冬天,宝宝皮肤出现问题的几率比较大,经常会出现瘙痒、过敏甚至长湿疹的情况。这是因为宝宝皮肤角质层发育不完善,这个季节容易出现皮肤干裂问题,干裂后则容易引发皮肤感染。 保持皮肤滋润是预防冬季皮肤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宝宝洗脸和洗澡后,要马上宝宝涂上一层润肤露保湿。平日里不要太频繁地宝宝洗澡,洗澡水不应过烫,洗澡时间也不应该太长。 2、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秋冬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很多妈妈问,帮孩子预防流感,吃什么食物最有效?其实无论吃什么,都没有比带孩子去接种流感疫苗有效,它

秋季防病小常识

一、登革热 秋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南方的秋天依然炎热,雨水较多,局部地区蚊虫密度偏高,登革热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登革热主要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病前无明显征兆,患者突然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同时会感到头痛、腰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骨骼关节疼痛剧烈,还可能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出血、休克,导致死亡。 由于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特效药物杀死登革热病毒,因此预防登革热尤为重要。据了解,伊蚊必须靠水繁殖,主要在清水容器或小体积水

孩子穿太多的危害 孩子要带三分饥与寒

秋天天气凉得快,几场秋雨,几场秋风,气温应时而落。天冷要加衣服,此话对有孩子的家庭绝不需提醒,早层层叠叠加上了。大人还在T恤,孩子已经是毛衣加身,还穿了保暖内衣。 我孩子查身体,10个得有7~8个身上全是汗!不夸张地讲,身上全是湿的!孩子穿得过多,经常发生在由中老年女性比如奶奶姥姥或阿姨带养的孩子身上。一般中老年女性体质寒凉,畏寒怕冷,穿得比较多,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孩子增加衣服。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孩子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 这话谁都知道,可是到了自

初秋增强宝宝抵抗力3要点

A,秋季宝宝穿衣要领 秋天气温下降,很多妈妈生怕孩子冻着,忙不迭地孩子添加衣物,把孩子裹得像个“小皮球”。其实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包得太多,孩子运动出汗后自己减少衣物反而更容易受凉,所以妈妈应当随温度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而不是“一步到位”。 俗话说:“春捂秋冻”,也就是指衣服不要穿得太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在外出时宝宝备用一件外套和一顶小帽,降低宝宝的受凉几率。回家后,别急着宝宝脱外套,因为秋天的气候常是外面闷热而室内凉爽,很快

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

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最近气温变化大,不少家长帮小孩穿上厚厚的衣服。不过专家表示,小孩在秋季应适当冻一下,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下面告诉你秋季小孩怎么增强免疫力。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冻一冻,不是对身体有好处吗?怎么我的小孩还没冻一天,就冻出感冒发烧了?”南宁市民韦女士带着孩子到医院看病时这样询问医生。近日,天气转凉,在南宁市中医院新华分院的儿科诊室里,不少小孩由于感冒发烧而来到医院。众家长认为,老话说的“春捂秋冻”能增强孩子体质,因此即使天气渐凉,仍旧孩子穿着短袖、裙子。儿科专家提醒道,秋天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