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偏方治脑动脉硬化症

中医偏方治脑动脉硬化症

养血平肝

首乌延寿方:制首乌、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煅石决明、怀牛膝、丹参、炙龟版、云茯苓各10克。并发冠心病,加瓜蒌皮、藏红花、泽泻;并发高血压,加玉米须、夏枯草、草决明;并发高脂血症,加山楂、葛根等。水煎服,每日―剂。

活血补肾

益脑活血方:石菖蒲、熟地、首乌、杞子、虎杖、女贞子各12克,丹参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克,红花、远志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养血活血

健肾养脑方:紫河车粉10克(吞服),龙眼肉、熟地各lo克,桑椹子、太干参、丹参、石菖蒲、茯苓、远志各15克,赤白芍、当归各12克,郁金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补肾通窍

地黄补肾方:熟地黄、白茯苓、麦门冬各12克,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各9克,肉苁蓉、五味子各6克,官桂4.5克(后下),菖蒲、远志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方:黄连6克,黄芩、栀子各9克』缶症时可随证加减。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具有上血降压、改善脂质代谢、改善脑血流等作用。但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临症处方时须权衡利弊,酌情考虑。

辨证施冶,中药复方治脑动脉硬化症效果好。但要根据自己的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大脑动脉硬化症状

脑动脉硬化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主要是高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头痛、视物昏花、耳鸣、听力减退、肢体麻木,或困乏无力以及睡眠障碍等。病人早期以失眠为主,入睡较难,睡眠浅而易醒,到后期则表现为嗜睡。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事遗忘,病人对刚说过的话和做的事遗忘,记忆不起来。但对很早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尚能回忆。

同时,病人往往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懒散。到疾病后期,远记忆也有障碍。由于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引起脑萎缩,可发生动脉硬化性痴呆,病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障碍,缺乏综合判断的能力,计算困难,精神涣散,工作效力低下,严重者病人吃饭不知饥饱,出外不知归途,以及二便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脑动脉硬化还可出现精神症状,表现烦躁、恐怖、抑郁、幻觉、错觉或妄想,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临床上称为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若病变损害两侧皮质脑干束,病变常表现假性球麻痹的症状,表现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肢体活动笨拙以及强哭强笑等。脑动脉硬化症可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常见的有掌颏反射和吮吸反射阳性,深反射亢进,两侧不对称。锥体束受损时可出现一侧或两侧病理反射。

随着脑动脉硬化的逐渐进展,脑组织会因缺血而软化、坏死,脑细胞变性死亡,最后产生脑萎缩和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严重的病人可出现严重的脑中风(脑出血和脑梗塞)而危及生命,即使能活下来,也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症状

1、头痛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常出现头痛或头晕,其症状时轻时重,无规律可循。

2、有睡眠障碍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大都会出现睡眠障碍,常表现为长时间无法入睡、时睡时醒、醒后极难入睡等。

3、常健忘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尤其对数字、日期等遗忘得特别快。

4、出现老年环

老年环是指人的眼角膜边缘出现的灰白色膜类脂环。它的出现是脑动脉硬化使角膜周围的胆固醇、中性脂肪和磷脂等物质发生沉淀的结果。

5、耳垂常出现皱纹

人的耳垂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对缺血十分敏感。当人患脑动脉硬化症时,耳垂就会因缺血而出现皱纹。

6、情绪波动大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大多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易激动、喜怒无常等症状,这是由于其脑部供血量减少引起的。

7、手指震颤

手指震颤是脑动脉硬化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该病患者会在握笔写字时,手指出现轻微的震颤。

治疗老年动脉硬化 推荐4个小偏方

1、首乌延寿方,主要用于养血平肝,原料及制法:首乌、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煅石决明、怀牛膝、丹参、炙龟版、云茯苓各10克。并发冠心病,加瓜蒌皮、藏红花、泽泻;并发高血压,加玉米须、夏枯草、草决明;并发高脂血症,加山楂、葛根等。水煎服,每日—剂。

2、米醋萝卜菜,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白萝卜可以降胝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能够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此方具有辛凉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功效,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原料及做法:生白萝卜250克、米醋适量。将萝卜洗净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盐少许,加米醋浸4小时即可。食用时淋香油。可当佐餐食用,每日2次。

3、健肾养脑方:紫河车粉10克(吞服),龙眼肉、熟地各lo克,桑椹子、太干参、丹参、石菖蒲、茯苓、远志各15克,赤白芍、当归各12克,郁金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益脑活血方:石菖蒲、熟地、首乌、杞子、虎杖、女贞子各12克,丹参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克,红花、远志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以上就是几个疗效较好的治疗动脉硬化的偏方。虽然中药复方治脑动脉硬化症效果好。但要根据自己的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可自己随意用药。

脑动脉硬化症状

脑动脉粥样硬化未引起血管合并症和脑供血障碍前可无症状,但常见以下表现:

1.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等,病情起伏波动。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栓子脱落偶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IA),如同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绞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间歇性跛行,脑动脉硬化可在慢性脑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综合征。国外学者将心绞痛视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将 TCIA(心源性除外)视为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

3.眼底动脉硬化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严重者呈银丝状及动静脉交叉压迹。掌颏反射、吸吮反射阳性,有脑卒中史患者可遗留脑神经损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定位体征。

用山茱萸肉怎么治疗动脉硬化

采用山茱萸肉、山楂肉、龙眼肉各20克,石决明、决明子、菊花、何首乌各15克, 生地黄、金银花、蒲公英、赤芍、甘草各10 克。加水煮沸2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 20分钟。去潼,两煎汤液对和,分服,每日1 剂。治脑动脉硬化症、失眠、多梦。

脑动脉硬化形成原因是什么

动脉硬化属于病理学概念,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老年性动脉硬化3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最常见最重要的动脉硬化类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西方作者常把动脉粥样硬化简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症即是动脉粥样硬化症之意。 脑动脉硬化症一直是临床常用的诊断,ICD-9和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1986)第三次修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有此诊断。但在WHO卒中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特别工作组报告(1989)和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的脑血管疾病分类(Ⅲ,1990)中该病名被取消,全国。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也取消这一病名,原因均未详述。 脑动脉硬化症可引起TCIA、脑卒中等急性脑循环障碍以及慢性脑缺血症状,症状体征与TCIA、脑卒中及血管性痴呆等不同,有TCIA或轻症脑卒中既往史但无明显后遗症时,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更恰当。因此,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目前仍有保留的必要,有利于提醒病人和医生早期防治脑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管径500μm以上的脑部大、中动脉,东方人Willi’s环周围主要脑动脉病变严重,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以往认为,小动脉主要承担和调节血管阻力,高血压主要引起小动脉硬化,近来发现正常时脑主要动脉占整个脑血管阻力20%~30%,慢性高血压时可达50%,长期高血压必然导致脑部主要动脉壁粥样硬化损害。

从病理学上说,60岁以上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对无临床症状的正常老年人不能轻易诊断脑动脉硬化症。临床应注意与神经症鉴别,还须注意排除慢性颅内病变如脑瘤、慢性感染等,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部症状,有明显精神障碍须除外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等。

脑动脉硬化形成原因是极复杂的多变的,主要是到了老年后身体机能下降,血管等也会发生变化,患上脑动脉硬化就会更多。患病的早期少数患者没有症状,病情会随之加重,其症状也会开始出现,患者此时要诊断医治,否则病情会更严重其危害也会加大。病情发展到中晚时期,则有机率死亡,中风的可能则更高。

脑动脉硬化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脑动脉硬化症指脑动脉硬化后,因脑部多发性梗塞、软化、坏死和萎缩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动脉硬化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等慢性脑病。脑动脉硬化症可引起TCIA、脑卒中等急性脑循环障碍以及慢性脑缺血症状,症状体征与TCIA、脑卒中及血管性痴呆等不同,有TCIA或轻症脑卒中既往史但无明显后遗症时,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更恰当。因此,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目前仍有保留的必要,有利于提醒病人和医生早期防治脑卒中。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

1、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效地监测,选用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通道拮抗药和利尿药等控制血压。

2、保持血胆固醇水平在5.20~6.24mmol/L的临界水平以下,调节饮食,适当选用各种降脂药如他汀类等。

3、定期监测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应有效控制糖尿病。

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加户外运动,减少体重,均衡饮食,保持心理平衡等。

尽量做到下述几点:

1、体育锻炼:锻炼前,应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以愉快的心情参加,应掌握循序渐进及持之以恒的原则,全面锻炼,要严格掌握运动量,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后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半小时内进餐或喝浓的饮料。

2、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控制饮食,合理膳食,动脉硬化症患者,忌吃下列食物:羊髓,肥肉,猪肝,猪肾,鸭蛋,鹅肉,醍醐,白酒,啤酒等,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生姜,牛奶,大豆,大蒜,洋葱,海鱼类,蜜桔,山楂,茶叶,茄子,燕麦,甲鱼,木耳,红薯。

3、护理,动脉硬化引起头痛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卫生宣教,对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肢体活动不便者,要加强护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按摩,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会引发什么疾病

传统上把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等也归入脑动脉硬化症范围,但近年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证明,这些临床综合征与反复发生的脑卒中,如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有关,脑血管疾病分类已包括脑血管性痴呆。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帕金森综合征等均不宜归为脑动脉硬化症,而可以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常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相关推荐

什么是脑动脉硬化症

1、神经衰弱征候群:头晕、头痛、失眠、多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缓慢、活动能力下降。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精神情感障碍。不能准确计算和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出现明显性格改变,如情感淡漠、思维迟缓、行为幼稚、不拘小节,有时其举动象平常所说的"老顽童",严重者还可出现妄想、猜疑、幻觉等各种精神障碍。 3、假性球麻痹: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出现难以自我控制的强哭强笑,哭笑相似分不清、吞咽困难伴呛咳及流涎等。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逐渐缓慢起病。脂质代谢障碍是已被公认

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标准

A 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病学术会议拟订最低标准。 (1)年龄40岁以上。 (2)初发高级神经活动不稳定的症状和(或)脑弥漫性损害症状。 (3)有全身性动脉硬化的旁证,如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主动脉增宽及桡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腱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阳性,及(或)吸吮反射阳性者。 (5)血清胆固醇增高。 (6)排除其他脑疾患。 B 1978年新医学副刊神经系统病编辑组拟定的标准。 (1)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2)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

脑动脉硬化症的检查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正常。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2.影像学检查 (1)颈部彩超检查 可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及溃疡、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有助于除外椎动脉型颈椎病。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 可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等。 (3)CT和MRI检查 可发现多发腔隙性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排除其他脑器质性

脑动脉硬化是什么意思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急性脑血循环尤其是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发病基础,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而动脉硬化属于病理学概念,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老年性动脉硬化3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最常见最重要的动脉硬化类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西方作者常把动脉粥样硬化简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症即是动脉粥样硬化症之意。

脑动脉硬化症饮食原则

①适量食用植物油,同时保证其中的脂肪酸有大约1/3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因为这年研究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与他们膳食中食用植物油以橄榄油为主有关。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提倡在食油中加入一部分橄榄油、红花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油。 ②膳食中应有适量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肉、鱼、鸡肉、去脂牛奶)和豆类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赤豆、豆芽、绿豆等)及各类豆制品。

脑动脉硬化症能吃什么

培养健康的生饮食疗法活方式。注意控制饮食,合理膳食。动脉硬化症患者,忌吃下列食物:羊髓、肥肉、猪肝、猪肾、鸭蛋、鹅肉、醍醐、白酒、啤酒等。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生姜、牛奶、大豆、大蒜、洋葱、海鱼类、蜜桔、山楂、茶叶、茄子、燕麦、甲鱼、木耳、红薯。

脑动脉硬化症饮食原则

适宜吃的食物: ①适量食用植物油,同时保证其中的脂肪酸有大约1/3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因为这年研究发现,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与他们膳食中食用植物油以橄榄油为主有关。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提倡在食油中加入一部分橄榄油、红花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油。 ②膳食中应有适量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肉、鱼、鸡肉、去脂牛奶)和豆类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赤豆、豆芽、绿豆等)及各类豆制品。蛋白质总量应达到中国营养。

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隐袭起病,表现慢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无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体征,眼底及全身动脉硬化表现明显,常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结合彩超检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TCD检测脑动脉血流状态,CT和MRI显示多发性腔隙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如有过TCIA或脑卒中的患者可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鉴别诊断 从病理学上说,60岁以上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对无临床症状的正常老年人不能轻易诊断脑动脉硬化症,临床应注意与神经症鉴别,还须注意排除慢性颅内病变如脑瘤,慢性感染等,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部症状

脑动脉硬化症

疗 1. 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脑复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德镇、维生素E和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钙通道拮抗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桂嗪,血管扩张药如麦全冬定、川芎嗪,以及银杏制剂等对症疗,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可对症疗,睡眠障碍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改善脑功能。 2.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可选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盐酸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等,颈动脉腔狭窄75%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脑血栓形成。 二预后 脑动脉硬化症一般预后良好

脑动脉硬化症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主要是高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头痛、视物昏花、耳鸣、听力减退、肢体麻木,或困乏无力以及睡眠障碍等。病人早期以失眠为主,入睡较难,睡眠浅而易醒,到后期则表现为嗜睡。 脑动脉硬化症的症状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事遗忘,病人对刚说过的话和做的事遗忘,记忆不起来。但对很早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尚能回忆。同时,病人往往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懒散。到疾病后期,远记忆也有障碍。 由于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引起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还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