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的注意事项 喂奶时母婴必须紧紧相贴
喂奶的注意事项 喂奶时母婴必须紧紧相贴
喂奶时,无论怎样抱婴儿,婴儿的身体应与母亲的身体相贴;婴儿的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尽量把乳头深入婴儿嘴中,让婴儿的舌头含住乳头,以使婴儿能轻松吸到奶。
宝宝吐奶后打嗝是怎么回事 宝宝吐奶打嗝怎么办
宝宝经常吐奶打嗝,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喂奶姿势,尽量把宝宝抱起来再喂奶,喂奶时把宝宝的头稍微抬高,但是幅度不要太大,不能喂的太急,要让宝宝有喘息的机会,同时要做到定时定量的喂奶,喂奶后要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打嗝后再放到床上侧躺,能降低宝宝吐奶和打嗝的情况。
母乳的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前,妈妈先要给孩子换上干净的尿布,换好尿布后清洗双手,再用温水擦净乳头,才能开始喂哺。平时乳母要勤换内衣,经常保持乳头的清洁,防止乳头及乳房发生疾病。
母乳喂养的姿势很重要。要采取合适姿势进行喂养,当然,主要还是要根据母亲当时情况选择不同的姿势。给宝宝喂奶可以是坐位,也可以是卧位、侧卧位或立位,甚至是走着。总的原则是妈妈所采取的体位要舒适,全身肌肉要放松,一手抱着孩子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根据当时情况和需要,可以抱着孩子的臀部或托住自己的乳房等;孩子面对妈妈,母子身体最好要做到“三贴”,即胸贴胸、腹贴腹、下颏贴乳房,婴儿头部与背部在一条直线上。在喂奶时,妈妈一定要面部表情安详,微带笑容,用温柔的目光看看自己心爱的宝宝,给孩子一种母爱的感觉,千万不能表情木然、目光呆滞。
产后第一天,妈妈可能因感到身体疲倦、虚弱或伤口疼痛,以采取卧位或侧卧位为佳。随着身体的恢复,可逐渐选择坐位喂奶,此时妈妈应舒适地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靠椅背,靠背前可放一个软垫或枕头,母膝上也可放一个垫子,以抬高宝宝身体便于吸吮。具体做法是,妈妈用一只手托住宝宝,使孩子胸腹部紧贴妈妈身体,婴儿下颏紧贴乳房,口含乳头乳晕进行吸吮;妈妈另一只手的食指沿着胸壁的乳房根部把整个乳房托起,随着孩子的吸吮,妈妈也可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房、乳晕的两侧,朝胸壁方向轻轻向内挤压,帮助把乳汁排空。
有的婴儿白天母乳吸吮不足,应当予以注意。如有的宝宝吸几分钟后即睡着不吸,这时可轻揉他的耳朵或耳垂,或轻轻摇醒宝宝,让他继续吸吮,万一白天母乳吸吮少,可坚持夜间哺喂,以弥补白天的不足,否则将影响孩子对营养的摄入,影响生长发育。夜间哺乳,催乳素分泌比白天多,有利于母乳的分泌。但需要注意,喂奶后不能再让孩子继续口含乳头,也不能换个橡皮奶头让孩子含着睡,否则不仅不卫生,还易引起窒息。
母亲产假过后,即使已上班,也不要中断母乳喂养,而要继续坚持。上班时如奶胀,可以将母奶挤入事先准备好的消毒或煮沸过的大口瓶内,挤后立即加盖,放入冰箱,下班后带回家备用。喂哺时先让孩子吸吮乳房乳汁,不够时再喂备用的乳汁。
喂奶后一定要注意防止孩子溢奶、吐奶或呛咳。为此除前面已提及的将孩子轻轻抱起抱直,头靠妈妈肩部,轻拍婴儿背,将吸乳时吞入胃中空气排出外,还可让孩子坐在妈妈膝上,身体稍向前倾,妈妈的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前胸和下巴,另一只手轻拍孩子背部使气体排出。小婴儿的胃不像大人那样是垂直位的,而是卧位,因此,吃饱后不宜低头仰卧,而应采取头稍高、右侧卧位,这样即使有吐奶或呛噎现象,也不至于将奶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
哺乳枕的的用法
哺乳枕又叫做授乳枕头,在妈妈给宝宝哺乳时可以把宝宝包裹在里面,宝宝吃奶时可以采用不同姿势躺在哺乳枕上面。哺乳枕大约有4-6寸厚,可以购买也能够自制。一些充气的枕头在旅游的时候也能够用得上。
哺乳枕主要特征为U型,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有效地减轻了手臂挽抱的疲劳;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该是母子均感到舒适的姿势。使用哺乳枕要注意:
当母亲在喂哺时将哺乳枕套在腰上,而挽抱婴儿的手臂垫在枕面;
2、将吃奶婴儿的臀部贴坐在枕面的凹窝上,令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感、舒适感。适合于母乳喂哺和奶粉喂哺的母亲使用。一款超实用的哺乳垫,本品还可以对婴儿坐立时起到支撑作用。
哺乳枕功能多用途广。宝宝学坐立时,骨骼柔软,易左右、前后倒,容易受伤。 哺乳枕可以帮忙让宝宝坐得更安稳。
女性产后几天有奶呢
女性产后几天有奶呢
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一般提倡新生儿期饿了就喂。随着月龄的增长,每2—3小时喂一次,3—4小时喂一次,一昼夜喂8次。当3—4个月龄以后,婴儿的胃容量增大。每昼夜可改喂5—6次母乳,并可考虑减去夜间的喂奶。做到这一点,只需睡前一次喂饱,使孩子不会因饥饿而惊醒,只要睡的安静,母亲不必唤醒他,清晨醒后可提前喂。[5]
小儿夜间休息,无需添加热能,只需维持基础代谢即可,睡前喂饱已能满足夜间的需要。为保证晚上喂饱,可适当推迟睡前一次喂的时间,如晚上10时左右,早晨提前在清晨4—5点喂奶。这样母乳也会充足,如母乳实在不充足,可试喂牛乳。
婴儿吃饱一夜不感饥饿、尿少、不闹,睡的很好,也保证了母亲的休息,使母亲乳汁的分泌充足,以利第二天的哺喂。4—6个月龄婴儿,一昼夜只需喂5次奶已足够了,这样母乳哺喂能维持较长时间。此期已开始添加辅食,应做好准备。
方法
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母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剖腹产的妈妈如何正确喂养宝宝
床下坐位喂奶法:
病房坐椅一张放于床边,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身体紧靠椅背,以使背 部和双肩放松,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讨论
1、母亲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的关系
母亲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婴儿含接姿势。我们观察发现:平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且婴儿面向母亲 ,方向朝下,要承受头部的重力,婴儿感受不适;侧卧位,也不利于达到正确的含接姿势,容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坐位哺乳是最佳体位,剖宫产产妇由于最初几天腹部切口疼痛,此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呈半坐卧位姿势。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既要抱住婴儿身体,有切口的腹部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和摩擦,母亲劳累、紧张,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
因此,含接姿势受到一定的影响;环抱式坐位喂奶,婴儿体重受垫高处支撑,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使婴儿胸部能更好地贴近母亲的胸部,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吸吮。我们观察到,实验组第一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
2、有效吸吮与母亲喂奶感受和自信心的关系
有效吸吮,婴儿含住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在口腔内形成了“长奶头”, 不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舒适松弛的体位、有效的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房的排空,乳汁分泌增加,母亲喂奶有满足感,增加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反之,无效的吸吮,产妇疼痛及乳头损伤,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加重,自信心差,可抑制射乳反射,乳房内乳汁淤积,乳汁中的抑制因子使细胞停止泌乳,乳汁减少,自信心更差。我们观察发现,扁平乳头采用环抱式床下坐位喂奶法也能达到有效的吸吮。
3、切口愈合和喂奶体位的关系
本组观察发现:母乳喂养体位对腹部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横抱式喂奶法由于婴儿腹部紧贴母亲腹部,腹部切口受压、摩擦,特别在剖宫术后4~9天,切口疼痛缓解,对刺激感觉不敏感,有的甚至擦脱敷料才发现,造成切口感染,影响切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例由于未及时达到有效吸吮,认为乳汁不足,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躲着医务人员用奶瓶喂奶粉,以致婴儿产生乳头错觉,在纠正乳头错觉过程中,婴儿啼哭、烦燥,刚拆线1期愈合的切口部分裂开、感染,致2期愈合。
两个月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引起
喂养不当也会导致宝宝吐奶,如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频繁更换奶粉,喂奶前较长时间的哭闹,喂奶时吞入大量的空气等,均可引起宝宝吐奶。
建议:切勿在孩子哭闹时喂奶,喂奶不要太急太快,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让空气乘虚而入。
配方奶喂养选什么奶粉好
如果你没法给宝宝喂母乳,只能喂配方奶的话,找到一款合适的代乳品很重要。纯配方奶喂养要选贴近母乳营养构成,能满足宝宝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同时又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配方奶粉。
奶粉的配方成分和含量要符合国家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同时成分构成与含量间比例要贴近母乳,如美赞臣安婴儿A+奶粉含有高临床验证水平的DHA,接近世界母乳中值水平。
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有些婴儿消化能力较差,尚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奶粉中的大分子的蛋白质,容易导致肠胃不适。此外,乳蛋白过敏的高风险婴儿均可选择更好吸收的A+亲舒易消化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而体质特殊的宝宝应选择专用配方,如专为早产婴儿配制的A+早产儿配方奶粉、专为乳糖不耐受宝宝配制的A+无乳糖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