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骨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骨关节炎发病的人群不仅只有老年人,它在年轻人身上也经常发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骨关节肿痛,但不是很严重。往往就会被忽略,结果就让病情恶化下去,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检查。
骨关节炎的日常保健要注意事项:
控制体重:因肥胖者关节不堪身体的重压,加速关节间软组织磨损,使关节过早退化。
适当锻炼:要多做关节无负荷运动,减轻对骨关节的压力,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以增加对关节的保护功能。游泳是最好的预防方式,骑车、走平路也都很好,不要做长跑、打球、爬山等剧烈运动。
注意姿势:经常变换,避免久坐、久站,避免某个部位关节长期处于负重状态。减少上下楼梯,少走上下坡路,避免反复下蹲。
注意保暖:不要让关节接触凉风,冷天可带护膝等。
饮食治疗:多吃海参、海蜇皮等富含胶质的食物保护关节。牛筋、鹿筋、鱼胶、鲨鱼骨、乌蛇煲瘦肉或老鸭汤,有以形补形、驱风祛湿的功效。绿茶中含多种化合物有保护软骨功效,可减缓关节肿痛。
食醋疗法:将食醋加温浸饱纱布垫敷患处,再用电疗机或暖水袋局部加温20—30分钟,使醋离子导入,效果更好。陈醋不仅有消炎止痛,还能软化骨刺,但不宜与其它中药混合使用。或者用黑木耳50克浸泡于适量醋中,一周后开始每日吃木耳饮醋,分数次吃,注意应生吃。
骨关节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2、多食含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麦和黑麦。组氨酸有利于清除机体过剩的金属。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黄酮类,维生素C和E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葱、芽甘蓝及卷心菜。
3、保证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亚麻籽、稻米麸、燕麦麸等。
4、禁服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因为铁与疼痛、肿胀和关节损伤有关。茄属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烟草中的生物碱能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5、不要经常使用铁锅烹饪:习惯用铁锅炒菜和类风湿风性关节炎病很容易旧病复发,发病后血清中的铁含量下降。
【温馨提示】幼年时营养合理,终身保持适度合理的运动,不过量运动并防止急慢性损伤,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和缓运动为主。当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时应减量甚至停止运动。同时应注意保暖,保持合适体重,对防治该病均有好处。关节病变较重的老年朋友应扶手杖行走,减轻关节负担。
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平时的养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生活的日积月累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对劲时,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检查,避免身体出现的问题变得很严重。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疾病,更应该尽早发现并治疗。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风湿因子不同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达75%;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阴性。
怀疑是膝盖髌骨关节炎
髌骨是人体膝关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人体正常的站立,行走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髌骨关节炎的判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以及X光片,核磁共振等手段的探究,患者在患上髌骨关节炎的同时,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关节疼痛,特别是膝关节活动困难,影响了膝关节正常的活动和伸展,由于炎症的作用,还会导致髌骨和整个膝盖骨出现疾病。
步骤/方法:
1髌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就是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困难,呈现伸展或者是弯曲的困难,感觉关节内部有异物的影响,并且伴有局部的疼痛,炎症扩散还会引起髌骨周围肌肉组织的疼痛。
2髌骨关节炎的出现和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对髌骨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当患者出现膝盖的疼痛,异常活动和声响,并且伴有局部组织的发炎现象,就说明髌骨关节炎正在发作。
3髌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段是比较多样化的,患者可以先从药物入手,进行局部的抗敏和消炎治疗,随后展开对关节硬化的处理,可以利用手术的方式缓解髌骨关节炎带来的炎症和不适反应。
注意事项:
髌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患者出现关节的疼痛,特别是膝关节的不适症状,需要进行检查,确定髌骨的质量,需要使用药物或者是医疗是手段的介入治疗
关节炎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
多表现为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病变。病因不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该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和关节畸形而影响日常生活。
反应性关节炎
因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关节外感染因子触发的炎症性关节病变。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骨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晨僵时间不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不足半小时。
注意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
一、常用温水泡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中最好选择温水泡脚,这样能有效的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经常泡脚还能帮助御寒,并且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泡脚可以说是个两全其美的护理方法。
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居住的房屋应该通风、向阳,保持空气的新鲜。洗脸要用温水,注意保暖。不要在水泥地板或是风口处睡卧。
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适当的进行一些按摩,这样对局部的做好症状缓解也是有所帮助的,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季节,进行一些局部的按摩能做到防寒保暖,还能有效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僵硬,最终可以有效防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复发。
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避免受风、受潮、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预防感冒,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做到全面护理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的五大误区
一、年轻人不会得骨关节炎
年轻人不会得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的误区,骨关节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由关节外伤、关节过度使用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往往与年龄因素无关。据调查,近年来“有车一族”、“高跟鞋女士”、运动爱好者等中青年骨关节炎患者明显上升。
二、骨关节病是小病,无需治疗
这点也是常见的骨关节炎的误区之一。很多患者认为骨关节病是小病,腰、腿关节疼痛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长此以往,关节软骨退变继续加重,甚至完全退化,最终导致严重疼痛和残疾的发生。
三、止痛药可治骨关节炎
由于药物均具有副作用,并且事实上目前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延迟或逆转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理改变。而且服用此类药物不仅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消化性溃疡,还会抑制软骨形成并加速软骨损伤,使病情恶化。
四、不疼就是“治愈”
很多骨关节炎患者认为治疗后“不疼”就已经达到了治疗目的。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治愈,只要关节软骨还没有恢复正常,疼痛随时会再次出现。如此反复,病情将会进一步恶化。患者需要对这条骨关节炎的误区引起注意,不要误以为不疼就是治愈,耽误了治疗。
五、要治好就得换关节
不少医生对骨关节炎患者动辄就下出“必须开刀”的最后通牒。其实真正需要开刀换关节的患者是极少数的。
膝关节炎患者日常须知
1、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少上下楼梯、少远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2、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营养软骨及关节润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3、注意走路时的身体姿势,不要扭着腰干活、撇着腿走路,避免长时间下蹲。日常下蹲动作(如洗衣服、择菜、擦地)最好改坐小板凳。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注意经常变换姿势。比如,站立一段时间后可以抻抻腿、扎扎马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关节的良好习惯。
4、治疗方面,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要积极治疗,采取热敷、理疗等简易疗法,如果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影响行走及日常生活,应到大医院用关节镜技术清理膝关节,严重的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关节置换术,以恢复关节功能及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5、冬天温度下降时,膝关节遇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关节僵硬、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
6、保持合适的体重,防止身体肥胖、加重下肢关节的负担,一旦体重超标,要积极减肥,注意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7、骑自行车是非负重下锻炼膝关节的良好方法。但在骑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应注意避免。
8、尽量避免穿高跟鞋走远路,高跟鞋会改变下肢的力线。老年人日常活动中应首选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软骨发生撞击、磨损。
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以下几大主要危险因素与其密切相关。
1、年龄
调查显示,本病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可见,骨关节炎的发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高龄是骨关节炎最直接的危险因素,研究提示这与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关节退变有关。随着人体衰老,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合成能力下降低,难以维持软骨组织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导致关节软骨降解和缺失,引发骨关节炎。
2、性别
女性的骨关节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常见。很多研究提示,这可能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可能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循证研究的证实,补充雌激素也有望成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之一。
3、遗传
骨关节炎发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家族中多个成员同时发病非常常见。这可能与某个遗传缺陷引起的软骨代谢异常有关。
4、肥胖
长期以来肥胖和超重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超重会加重膝髋关节的负重,加速关节的磨损。研究显示,肥胖患者发生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比对照组增加了3倍,而减重可以使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显著降低,并且体重的减少也能明显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障碍。因此,骨关节炎患者应特别强调减肥的重要性。
5、过度运动
乒乓球运动员更易发生膝骨关节炎,足球运动员的下肢关节骨关节炎也明显增加,类似很多使关节承受压力和扭转较大的运动可以增加关节损伤而诱发骨关节炎。而相反的是,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关节稳定性,且不会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更有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已患骨关节炎患者症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