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尿蛋白到底是什么
尿常规尿蛋白到底是什么
定性试验是用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试验的方法有三种: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都是根据浊度反应将无混浊或无沉淀定为阴性(一),将出现混浊或沉淀的定为阳性(+)。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普查,但其对白蛋白的灵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加热醋酸法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少,准确性较高。
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
上述关于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的检查方法的介绍,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尿中出现了尿蛋白的含量不正常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去权威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给自身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诊断
1、尿常规:尿蛋白明显增多,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g/kg。尿沉渣镜检可见透明管型及少数颗粒管型。肾炎性患儿还可见红细胞,且易见到肾上皮细胞及细胞管型。尿蛋白减少或消失是病情好转的标志。
2、血浆蛋白: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下降更明显,常<25~30g/L,有时低于10g/L,并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α2、β-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高,γ-球蛋白下降。IgG和IgA水平降低,IgE和IgM有时升高。血沉增快。
3、血清胆固醇:多明显增高,其他脂类如三酸甘油脂、磷脂等也可增高。由于脂类增高血清可呈乳白色。
膀胱炎尿检该如何分辨
膀胱炎患者首选检查便是尿常规。尿常规往往可以有少量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尿严重时红细胞较多。尿蛋白常为阴性或微量,尿沉渣内白细胞显著增加,尿红细胞可增加,仅少部分患者有较明线的镜下血尿。
尿常规还可以分辨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是一种增生与化生共存的病变,它与慢性膀胱炎在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都可以有尿频、尿急、尿痛,偶伴血尿的表现。但慢性膀胱炎的患者尿常规检查往往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时能发现致病的细菌,抗生素治疗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一般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往往是正常的,而慢性膀胱炎的患者尿中往往存在白细胞,培养也可以见细菌生长。
尿检如何分辨膀胱炎,就是通过对尿液沉渣中的白细胞含量来区分的,尿检结果白细胞增多的为慢性膀胱炎,而且培养尿液是会生长出致病的细菌,而间质性膀胱炎的白细胞含量往往是正常的,腺性膀胱炎则是癌前病变,是一种增生与化生共存的病变,症状与慢性膀胱炎相似,通过对比就可以分辨了。
高血压患者做哪些体检项目
临床上对高血压病人,除了应详细的寻问病史外,还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做一些辅助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及判断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辅助检查一般分,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
(1)常规检查:
①肾功能包括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尿镜检),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CO?2结合力。
②糖代谢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释放试验。
③脂肪代谢如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
④电解质检查如血钾、钠、氯、钙等。
⑤其他心电图,胸部正位片,静脉肾盂造影。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肾功能分期多属代偿期或失代偿期,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功能均减退。
2.血液检查常有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成比例下降,血沉增快,可有低蛋白血症,一般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3.尿常规尿比重偏低,多在1.020以下,疾病晚期常固定在1.010。尿蛋白微量~+++不等。尿中常有红细胞及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急性发作期有明显血尿或肉眼血尿。
尿常规尿蛋白的注意事项
我们的身体可能看起来很健康,但是还是蕴含着患有某些疾病的风险,如果能够找点儿发现的话,治疗的难度就会少很多,还可以省下来很多治疗费用,所以定期到医院去做体检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体检当中有一项是尿蛋白水平,这个水平在什么范围内算是正常的呢?
一:什么叫做尿蛋白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二:尿常规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
正常尿液中有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白定量<150毫米克),普检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两个加号和三个加号的意思分别是指: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四个加号:尿蛋白>4.0g/L:++++;阴性或中性的情况: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好了,看完了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对于尿常规当中蛋白质水平为多少比较正常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在这里想要提醒您一句,由于心理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尿蛋白水平造成影响,所以要多测几次,才可以得出最科学的结果。
怀孕期间检查项目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地贫筛查);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科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肝功能(5项)、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彩色B超;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科检查、尿常规、血糖筛查;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科检查、尿常规、ABO抗体检测;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科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九次检查:(37周)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胎儿监护;
第十次检查:(38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科检查、尿常规、B超、胎儿监护;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科检查、胎儿监护、尿常规。
慢性肾炎应该怎么检查
1、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肾功能分期多属代偿期或失代偿期,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功能均减退。
2、 血液检查:常有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成比例下降,血沉增快,可有低蛋白血症,一般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3、 尿常规:尿比重偏低,多在1.020以下,疾病晚期常固定在1.010。尿蛋白微量~+++不等。尿中常有红细胞及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急性发作期有明显血尿或肉眼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