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如何诊断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如何诊断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是女性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未清楚,可能由于中枢性、局部性及药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药物促排卵周期中,此病的发生率远高于自然周期。

由于本病常出现酷似排卵周期的一些临床表现,如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宫颈黏液变稠,结晶消失而出现椭圆体,经期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等。故在临床上需从临床表现及辅助诊断两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当不孕夫妇各项有关的检査均正常但依然不能受孕时,女性不孕患者应当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由于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常与子宫内膜异位及盆腔炎症同时存在,故往往有相应疾病的表现,需要加以鉴别。

辅助诊断

B超检査 可于月经周期第8?9天开始,连续每日观察患者卵泡。当基础体温上升,但未见卵泡塌陷、缩小等排卵过程表现,若继续观察,大多数未破卵泡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腹腔镜检査 卵巢上看不到排卵孔,但行此项检査时,排卵时间必须准确,否则排卵口迅速愈合,反而会误以为未排卵。

后穹隆穿刺 穿刺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表示排卵,但这一病症则未见升髙现象。

女性不孕的诊断方法

一、B超检查

1、连续B超检查:是最常见的女性不孕的诊断检查方法。观察卵泡生长情况,当卵泡增大至直径18-24mm,72h内仍不缩小,要考虑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

2、B超显示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轮廓光滑、被膜增厚、常有10个以上微小小囊(直径2-6mm)内部呈透亮暗区,排列在被膜下的卵巢实质周围,提示多囊卵巢综合症,对女性不孕的诊断十分有益。

二、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也是有效的女性不孕的诊断检查方法。于月经周期第20天前做腹腔镜检查,未发现卵巢表面有排卵斑及血管化,要考虑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通过腹腔镜还可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巢有无病变及粘连,术时用亚甲蓝稀释液经宫颈套管注人宫腔,在直视下确定输卵管是否通畅。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多半通过腹腔镜作出女性不孕的诊断。

卵泡黄素化是什么意思

卵泡黄素化是什么意思呢?也许很多女性朋友都不知道。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卵泡黄素化的全称是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简称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患有卵泡黄素化的女性,其月经周期正常,且有类似排卵表现但却持续不孕,其属于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引起的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方法是因人而异,往往以诱发排卵为主,最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激素,如果用了促排卵药后,反复几个月还是发生卵泡不破裂,就可能需要做试管婴儿。LUFS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其与中枢调节紊乱、局部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多数认为自然月经周期约为5%一10%,药物促排卵期约为30%~40%。

由于卵泡黄素化的患者的月经周期正常,平时没有什么大的病痛,因此常常被忽视而误诊为“原因不明”的不孕症,而其发病原因复杂,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故给诊断治疗带来相应困难,故被列为妇科生殖内分泌临床研究的难题。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近来门诊经常遇到患者问我为什么会出现未破裂大卵泡现象,也就是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多数认为与中枢调节紊乱、局部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多数认为自然月经周期约为5%一10%,药物促排卵周期约为30%~40%。

LUFS发生机制未明,目前较多的设想是中枢内分泌紊乱;局部障碍;高PRL血症;酶或激酶不足或缺陷导致卵泡液凝集;其他如药物因素及心因性因素等。1.中枢内分泌紊乱。LH峰状分泌水平不够,LH的分泌量达不到阈值时,无法激发排卵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变化,但却可导致减数分裂的再启动和卵泡细胞黄素化、分泌孕酮而出现卵泡未排而孕酮升高的“伪排卵”现象。也有报道LUFS时LH的作用系LH受体量下降所致。所以如果是这一类注射HCG多数可以解决。2.卵巢局部物理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可造成盆腔黏连而导致卵泡不破裂无排卵,但内源性LH可促使卵泡细胞黄素化。3.卵巢局部酶或激酶不足或缺陷或前列腺素缺乏。酶的产生也是LH与FSH作用的结果,LH不足影响cAMP增加,影响蛋白溶解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和滤泡壁的自身作用。4.高PRL血症。PRL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使血LH下降。并降低卵巢对GnRH的反应,使排卵不能发生5.精神心理因素。亦有人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长期不孕妇女处于紧张和不断的应激状态中,造成血中催乳素水平反复出现小峰值而影响排卵。也可能影响全身内分泌状况而影响LH作用。最后: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促排卵药物作用。药物促排卵周期中,药物可引起垂体LH峰异常,有时是早发的低的LH峰,更容易导致卵巢基质及卵泡黄体化,因此促排周期建议常规用HCG或者GnRha诱发卵泡破裂。还有大家看下这张图,促排周期与自然周期黄体期孕酮变化,可以看出促排周期孕酮升的高,降得快,正好要着床的时候它快跌停了[委屈],所以HCG在这儿除了防止LUFS,还有滋养黄体的重要作用。最后之最后,有很多正常女性也有可能偶尔出现卵泡黄素化,但不属于LUFS,有正常受孕机会。

卵泡黄素化是什么意思

卵泡黄素化的全称是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简称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患有卵泡黄素化的女性,其月经周期正常,且有类似排卵表现但却持续不孕,其属于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引起的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卵泡黄素化的患者的月经周期正常,平时没有什么大的病痛,因此常常被忽视而误诊为“原因不明”的不孕症,而其发病原因复杂,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故给诊断治疗带来相应困难,故被列为妇科生殖内分泌临床研究的难题。

卵泡黄素化的原因

1、内分泌性卵泡黄素化:

排卵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激素协同作用完成的过程,这个女性原本身体的项激素分泌有关,中枢内分泌紊乱时可直接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的发生,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中枢功能失调,泌乳素增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卵泡黄素化周期中黄体生成激素峰值较正常明显下降,继而影响卵巢功能,使胶原酶活化受阻致排卵障碍,而颗粒细胞黄素化不充分,可使孕酮分泌减少;或由于催乳激素增加,影响卵巢黄体生成激素受体的合成和维持,使卵泡对LH反应迟钝,未经排卵而直接黄素化,形成卵泡黄素化。

2、药物等外部因素作用的影响:

药物促排卵或超促徘卵周期中,该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过自然周期,表明在促排卵过程中卵泡的发育及成熟程度与自然周期不完全相同。如克罗米酚可使本综合征明显增加,据认为是克罗米酚C等药物可导致卵巢基质及卵泡黄体化所致。

中医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1 肾虚血瘀型证见:腰痛、腰酸、下腹隐痛刺痛、头晕耳鸣、夜尿多;经期腰酸腰痛明显加重、记忆减退、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弱;可用益肾补精、化瘀通络药物;川断、菟丝子、杜仲、仙灵脾、熟地、何首乌、紫河车、丹参、泽兰、桃仁、鸡血藤、五灵脂、沉香、小茴香、穿山甲等。

2 脾虚湿重型证见:食欲不振、乏力身困、嗜睡、带下清稀量多、月经色淡量少或经期偏短;舌质淡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治疗用健脾益气、除湿化瘀通络,用药: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泽兰、川芎、石菖蒲、路路通、桂枝、菝葜、薏米、青皮等等。

3 肝郁血瘀型证见:胸胁不适、善太息,口苦、纳差、腹胀作痛、精神抑郁不畅、心烦易怒、月经色暗或夹血块、经前乳胀、舌质红暗、舌边红、脉弦细;治疗可用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法;常用柴胡、香附、延胡、郁金、丹皮、青皮、路路通、泽兰、丹参、穿山甲、红花、赤芍、鸡血藤等。

4 痰瘀互结型证见:月经紊乱、量少、色暗或有块、后期、小腹刺痛或压痛、舌质暗红、苔白厚或腻、脉沉细滑或涩;治疗用益气化痰、活

卵泡为什么黄素化呢

卵泡黄素化一般是指卵泡出于成熟期,但是没有发生破裂的现象,并且卵细胞未排出而出现原位黄素化,最终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的症状出现,从而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现象的改变。卵泡黄素化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多数认为与中枢调节紊乱、局部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卵泡不破裂综合征,也叫卵泡黄素化或者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它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成熟卵泡未破裂,卵子无法排出,没有卵子当然就无法受孕了。

卵泡不成熟怎么治疗

近来,有很多的患者咨询,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是不是可以通过试管婴儿达到怀孕的目的,其实,这个问题是由于患者不了解该病的具体病因,因为这样的病情没有必要进行试验性治疗。

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低。该病发生率升高的确切原因不明。认为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不当用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知道,排卵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理过程,生殖内分泌轴系中各个环节都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结局都会导致卵泡不能正常排出。成熟卵泡本身的激素环境,对排卵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卵泡液中的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就有可能导致卵泡闭锁。

泌乳素升高就可以导致不正常排卵,说明内分泌因素对排卵的重要影响。不可忽视的是,精神过度紧张,往往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往往使该病难以康复。随着促排卵药物的普及,在很多的地方随意使用促排卵的药物,诸如克罗米芬等药,经常被大剂量滥用,这对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可能产生加重的影响。

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诊断需要依靠B超监测。在基础体温升高后,卵泡仍生长或促黄体生成素高峰48小时后卵泡不排出而继续生长,卵泡的直径经常大于3厘米以上,即可诊断为本病。于月经周期第8-9天用B超开始连续每日观察卵泡,基础体温上升但未见卵泡塌陷、缩小等排卵过程表现,若继续观察大多数未破卵泡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假如使用腹腔镜直接观察,往往可以发现在有排卵反应后卵巢无裂孔,没有卵子排出的痕迹,可以确定无排卵。但这种检查要求比较高,必须把握严格的排卵期,否则,一旦排卵口愈合,就轻易导致误诊。

卵泡黄素化排卵试纸会有强阳吗

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是卵巢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正常排卵的过程中,卵巢中的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在月经周期的中期发生破裂,排出卵子,并同时形成黄体,排卵前期分泌大量的雌激素,排卵后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宫颈粘液由清稀、透明转变为粘稠、浑浊;基础体温呈双相型特点。但在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的患者有两个特点:

①卵泡有成熟的表现,有雌激素高峰和促黄体生成素的高峰,但成熟的卵泡不破裂,不排出卵子而是继续增大。卵泡黄素化卵泡黄素化②未破裂的卵泡内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作用在宫颈和子宫内膜上;基础体温呈双相型。

排卵试纸检查是体内激素水平的反应,并不是卵泡能否排出的体现。所以即使卵泡黄素化了,试纸还是可能会呈现阳性的。这个只有通过超声检查连续观察才可以明确。

排卵试纸上面有一层化学剂,每一种品牌的试纸上面所涂抹的化学剂的量是一定的,当该女性在排卵日尿液中的LH小于试纸上所涂抹的量的话,则测不到强阳。通常这种情况不是该女性身体有问题,而是该试纸不适合该女性。

其实对于卵泡黄素化排卵试纸会有强阳吗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临床也发现有一些女性即便是没有排卵但是排卵试纸也出现了强阳的反应,所以说如果是您想要看自己是否有卵泡黄素化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B超检测来进行诊断,这是最准确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相关推荐

卵子太小怎么办

这属于发育不良。正常的成熟卵泡的大小是18-25mm,低于或大于此标准,那都无法正常的排卵;造成排卵障碍的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性无排卵;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性无排卵;卵巢性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其它:性腺以外的其它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可影响卵巢功能的调节而导致排卵障碍。不知你是属于那一种情况?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在月经的2-5天以内抽血检查内分泌和卵巢的功能,及时明确病因,然后再针对性进行治疗。 正常的成熟优势卵泡是18-25毫

导致排卵日推迟的原因有哪些

排卵是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常见的饮食、环境、心情、精神状态等原因都可能会影响到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排卵日出现推迟。 1.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是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 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

3种妇科病都是宫寒惹的祸

1、子宫疾病: 慢性盆腔虚损疾患,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子宫内膜薄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2、输卵管疾病: 慢性输卵管不通,粘连,积液,扭曲,僵化,积气,炎症,通而不畅,发育狭细,挤压不通等所引起的输卵管功能紊乱,失调,低下。 3、卵巢疾病: 卵巢发育不良,卵巢功能低下,卵巢萎缩,卵泡发育不良,卵子发育不良,功能低下,排卵障碍,或不排卵,排卵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未裂黄素化综合征,卵泡膜未症,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卵巢性不孕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未裂黄素化综合征 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裂。LUFS的基础体温(BBT)、宫颈粘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等均与正常排卵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性不孕的临床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3、特纳综合征 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

卵泡黄素化的简介

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临床以月经周期常,有类似排卵表现但持续不孕为主要特征。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引起的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975年Jewelewicz首先提出有卵泡不裂而黄体化的情况,并命名为LUFS。治疗方法是因人而异,往往以诱发排卵为主,最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激素,如果用了促排卵药后,反

不排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 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原发性闭经或30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或卵巢对抗性综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3)

有卵泡不排卵的原因

有卵泡不排卵 这种有卵泡不排卵的征状是一种病,在医学上称为卵泡未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未卵泡黄素化最早由1975年医生报道出来,最后经医生证实。 他们发现,假排卵与真排卵在表现上很相似,如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也呈双相形曲线,月经中期宫颈黏液变稠,宫颈黏液的羊齿状结晶消失而出现椭圆体,检查月经期子宫内膜亦呈分泌期改变。 于是得出结论,月经周期与双相形体温曲线只能表示成熟的卵泡已经黄素化,不能一概认为已经排卵。 出现有卵泡不排卵现象的女性在正常妇女中的发生率约为5%,在某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泡一天可以长多少

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优势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有的患者长到一定大小就停止了,如果不长就是不正常。正常卵泡大小是1.8-2.5cm。卵泡长到一

卵泡一天可以长多少

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有的患者长到一定大小就停止了,如果不长就是不正常。正常卵泡大小是1.8-2.5cm。卵泡长到一定程度就消失,叫未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此病指月经周期规则,并假设有排卵,但实际月经中期卵泡未裂,无排卵的一组症候群。它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卵泡是女性体内内分泌的一个重

卵巢性不孕的症状

1、未裂黄素化综合征: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卵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裂。 2、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3、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通常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4、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