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怎么办
婴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候宝宝在出院前黄疸值就高,也有的回家几天后才发现,做家长的一定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不正常的黄疸,必须到医院检查。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方法/步骤
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的黄疸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标准也不相同,家长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了:1、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发现黄疸,属“早发性黄疸”;2、黄疸值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也能会是“溶血型黄疸”;3、持续时间长,如超过两个星期还不消退,就要引起注意了。
对黄疸的治疗,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照蓝光的方法。因为宝宝身体中来不及处理的胆红素,经过血液循环达到皮肤,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对黄疸儿的照顾:家长在照顾黄疸儿时需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从肤色、身体状况、大便颜色等,而且平常家中不要太暗,尽量让自然光洒下来。坐月子不一定要暗暗的才行,明亮的空间能让心情更好。
新生宝宝如何预防黄疸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作为参考目标的。一般情况下足月婴儿只要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 /L(15mg/dl)都是正常的。除了参考血清胆红素外,家长还要观察孩子的皮肤。如果皮肤黄染则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将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以便观察黄染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一个月内会自动消失,但是病理性的黄疸却不会。病理性黄疸除了皮肤有变化外,宝宝通常还会又哭又不肯吃奶。这样父母就需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治疗。不然如果引起核黄疸,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新生儿黄疸预防方法
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但是喂养的时候要注意婴儿是否有效吸吮。有时候宝宝吸吮不到,就会饿肚子,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误以为孩子饿坏而给他们和水或者葡萄糖溶液就会反而不利于胎粪的排出。从而令宝宝的血清胆红素升高。
第二个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就是加强皮肤的护理,尤其是肚脐和臀部的护理。新生儿的抵抗力很差,细菌容易入侵从而受到感染。给婴儿洗澡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宝宝的腋下以及颈部有没有脓疱疮的发生。另外肚脐要保持干燥,勤换尿片,保持清洁。室内要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一、新生儿黄疸影响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爸妈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黄疸很快就能退去,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爸妈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三、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黄疸指数这些专业知识你明白吗
一、新生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一般都会染上黄疸,这是因为在未出生前,所有的新陈代谢都是由妈妈帮着完成,等一旦脱离母体,就需要自己排除体内的产生的废物,特别是需要把一种叫做胆红素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如果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或根本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所以胆红素和黄疸有密切的关系,黄疸的指数就代表着胆红素的浓度,如果胆红素的浓度在10mg/dl,那么,就代表黄疸指数为10。
二、婴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和新生儿黄疸分类不同二不同的;一般将新生儿黄疸分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都会几天就会下去,所以是正常的情况;如果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很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这个也就是病理性黄疸,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即使给新生儿做检查,以免造成更多损失,那么下面就根据这两种新生儿黄疸的类别分别列举一下新生儿黄疸指数,请妈妈们作为参考!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三、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婴儿黄疸多久能退
1婴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婴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至80%的早产儿于生后两至三天内出现黄疸,四至五天达高峰;一般足月儿会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四周内。
2婴儿出现黄疸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可是适当喂葡糖水帮助退黄。
3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而且容易退而复现;如果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产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应加强对婴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4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又包括新生儿肝炎和新生儿败血症,非感染性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以及遗传性疾病和药物性黄疸。
注意事项:
点此输入注意事项婴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必治疗,针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1婴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婴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至80%的早产儿于生后两至三天内出现黄疸,四至五天达高峰;一般足月儿会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四周内。
2婴儿出现黄疸是一种生理性现象,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可是适当喂葡糖水帮助退黄。
3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而且容易退而复现;如果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产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应加强对婴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4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又包括新生儿肝炎和新生儿败血症,非感染性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以及遗传性疾病和药物性黄疸。
注意事项:
点此输入注意事项婴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必治疗,针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食疗法
一、治疗方法
中药方
方剂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湿热证
方剂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适应症: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食疗法
方剂1:蝉蜕0、5g,绿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鲜蘑菇或番薯适量
制用法:做菜煮汤。食用。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阴黄证
方剂3:冬瓜皮、玉米叶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二、家庭护理
1、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2、注意观察荒诞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肚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婴儿怎样去黄疸快
1、婴儿怎样去黄疸
1.1、晒太阳治疗黄疸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1.2、蓝光治疗黄疸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1.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2、婴儿黄疸的食疗方
2.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水煎服。
2.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2.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3、婴儿黄疸如何护理
3.1、婴儿全身症状的观察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2、保护婴儿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3.3、观察婴儿的变化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3.4、怀孕期间饮食要注意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5、留意婴儿黄疸情况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6、及早做好准备
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对于新生婴儿黄疸指数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新生婴儿黄疸指数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