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的预防
单纯性肥胖的预防
单纯性肥胖大多认定为遗传因素所致,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1、充分咀嚼后再吃
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2、花点时间慢慢吃
用餐时间若没有超过20分钟,脑部不会发出饱足信号。所以要悠闲地进食。
3、吃饭时把电视关掉
“边吃饭边做事”是饮食过量的原因之一。用餐时间要专心吃饭。不妨和家人以及朋友好好地聊聊天。
4、饭后要立刻转换心情
用餐完毕后,要立刻收拾餐具。别让食物一直摆在眼前,这点很重要。
5、一天三餐,规律地进食
规律的饮食生活,能减少体脂肪。避免拉长两餐间的时间以及在深夜进食。
6、不要陪别人吃饭
若是家人的用餐时间各有不同,在一旁陪着他们,很容易便会多吃好几餐。请拿出你的意志力来!
7、限定吃饭的场所
限定好“只在客厅用餐和吃点心”。如此一来,平时在无意间所吃的零食便会减少许多。
8、留下剩饭
处理剩菜是主妇发福的元凶,特别是外出用餐,菜量很多时,要记住拿出勇气,留下剩饭。将剩菜往肚里塞,是最坏的情况。
单纯性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引起的肥胖,它属于非病理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症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平常我们所见到的许多肥胖者,大多数属于这种肥胖。这类肥胖又可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两类。
中 医学 认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损伤脾胃功能,运化能力减弱,湿热内生,留于孔窍,肌肤,使人臃肿肥胖,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人的先天禀赋对肥胖的影响:七情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也大,一则心宽体胖,二则肝郁脾虚,水谷精徽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成肥胖.肥胖患者从表面来看形体壮实,为实证,实际上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正气虚衰,肾虚为其本,痰、湿,浊,膏脂、瘀为其标。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的原因有遗传,下丘脑病变,内分泌,代谢因素,营养和心理等因素引起,肥胖病者脂肪积蓄于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周围,形成脂肪库.腹部隆突,横膈上升,心肺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及换气”心脏周围有大量脂肪影响心脏舒张功能。
单纯性肥胖的诊断
肥胖症的诊断首先是测定体重,根据体重标准衡量肥胖程度。另外要结合病史,鉴别是继发性肥胖还是单纯性肥胖。
1、体重标准: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2、肥胖的常规检查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
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
引起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大多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单纯性肥胖,子女可能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
社会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内分泌功能失调: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活动减少,代谢缓慢,也容易诱发单纯性肥胖。
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单纯性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是单纯性肥胖的常见原因。大多数单纯性肥胖者,发病前有饮食过度并特别喜欢吃甜食或油腻食品的习惯。加之中年以后,好静好坐,活动量减少,身体热量消耗少,故脂肪容易堆积而致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饮食窍门
单纯肥胖的根源是体内的热量过剩,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油脂与碳水化合物。减肥的饮食原则是既减少膳食中的热量,又能保证身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与无机盐的供给量。
一是一杯牛奶
每天都要喝一杯250克的纯牛奶(或酸奶),主要是为了提供机体所需钙质。
二是两份粗饭
是在主食大米、精白面粉做的主食之外,每天先要保证吃一份100克薯类和一份100克粗杂粮制作的食品。吃红薯、芋头、土豆等薯类饱腹感强,能降低您过于旺盛的食欲。最好安排在晚餐时吃,粗杂粮制作的食品有粗制面包、玉米面饼子等,能提供较多的B族维生素。
三是3种水果
比如在冬天,每天要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苹果有多种保健功能,橘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此外,还要吃一种其他水果,如山楂、大枣、梨、柿子。三种水果共约300克。
四是吃4份高蛋白食物
平均每天合计为150~200克。一份是50克豆制品,一份是50克鱼。另两份是分别不超过50克的鸡蛋和肉类(鸡肉、瘦猪肉或牛羊肉)。高蛋白食物有助您在去除多余脂肪时,不失肌肉的结实和保持、增强免疫力。
五是500克蔬菜
其中至少一半应是深色蔬菜,如芹菜、菠菜、韭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深色蔬菜还包括海带、黑木耳、蘑菇等菌藻类,菌藻类以鲜重计。每天吃500克蔬菜可以使您获得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与膳食纤维,让您精力充沛。
六是6杯水
每天要喝不少于6杯即超过1500毫升的白开水或茶水。千万不要以为口不渴就少喝水。充足的饮水量能促使您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及时排出,并使皮肤润滑。
单纯性肥胖的定义 单纯性肥胖的产生原因
大量遗传学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遗传是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在很大程度生决定了孩子的体质,如果父母其中一人肥胖,孩子有40%的几率肥胖,父母双方都肥胖的话,孩子有70%~80%会肥胖,这也是为啥会出现大量一家几口全是胖子的主要原因。
社会环境对人的进食量度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现在的社会食物太多,对人类的诱惑是很大的,如果加上群体效应的话,很难抵制住没事的诱惑,导致大量进食,本着能吃是福的态度是造成群体肥胖的关键。
人是智慧型动物,这使得我们比其他动物高出一等,但是任何事有利必有弊,很多时候人的行为会被情绪控制,情绪低落时,烦恼时总会拿食物来出气,特别是女性,很多都把吃作为一种情绪的发泄方法,导致体内大量积累脂肪。
食物种类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类对事物的选择多了,这些都改变了人类最初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边看电视边吃、一天7~8顿以及各种零食等这些导致进食大量的油脂类食物,人体消耗不了的就会转化为脂肪,积累在体内,时间长了就肥了胖了。
运动是减肥的主要手段,也同样是导致肥胖的关键所在,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了,各种交通工具,各种机械工作,使得人体的能量无处消耗,而食物的摄取量无没有减少,导致肥胖。
单纯性肥胖的症状
体重上比正常人的体重高出很多,包括披着厚度男性≥4cm,女性≥5cm,身高、体重质量指数>24,人体分析仪显示脂肪超过人体的标准脂肪量。
什么是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称之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的保健
拔罐操作:
1.中阳亢盛者症状为体质肥胖,胃纳亢进,善食多肌,面赤,苔多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疗:清胃泻火。
取穴:饥点、胃俞、肺俞等穴及阳池、三焦俞等穴。
操作:减肥宜将拔罐与耳压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耳压饥点穴(耳屏前面中点,外鼻穴下方),饥点可使胃脘胀满,食欲减低,系减肥之经验效穴。单罐法留罐肺俞,是由于水谷精微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全身全赖肺主气。取阳池、三焦、胃俞等穴是从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上述要穴特别是对于减肥(包括其它减肥法)出现的饥饿感等反应有调和作用。
2.痰湿阻滞者症状为体质肥胖或伴见嗜睡,易疲倦,纳差,口淡无味,女子月经少或闭经,男子阳瘘,舌胖齿痕,脉沉或滑等症。
治疗:法湿化痰。
取穴: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操作: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穴点,取中枢神经对内分泌有调节作用之义。体穴可结合用单罐法走罐,施术15~20分钟,取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
传统医学减肥的方法是今人在经络脏腑学说上加以推理的临床运用,多采用泻法则寓意于抑制摄食功能,或调节脾胃亢进状态以达到减肥目的。这里不应否认这些疗法具有的心理及暗示的作用,基于病人减肥心切:这些疗法起到了一个暗示疗法作用,通过病人饥时或餐前的操作,起到提示病人自觉控制食量的心理效应,同时也确实引起下丘脑摄食中枢的调节反应。
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有一方肥胖,儿童肥胖32 ~ 34%的可能性;父母肥胖,儿童肥胖发病率增加50 ~ 60%。另一方面,72%的肥胖儿童,父母中至少有一人也有肥胖。但是,目前已发现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基因。
2.吃的太多,营养过剩。孩子们喜欢吃高脂肪饮食,大量甜食,尤其是无限制的吃零食,喝甜饮料,这会导致肥胖。
3.运动太小。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和父母渴望增加,许多课外儿童的学习,如音乐,艺术,语言等,并挤出大量的儿童活动的时间。此外,即使是课外活动,但也更少的体力活动,静态活动越来越多,什么电视视频,游戏机,会让孩子活动减少,长胖。胖孩子不爱运动,不爱运动的孩子更胖,造成恶性循环。
4.社会心理因素,特别是父母在儿童肥胖的错误理解,最容易产生一个肥胖儿童。此外,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们的工作压力,或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的精神紧张,会有意无意地尝试吃更多的零食,以缓解精神紧张状态,长此以往,会出现肥胖。因此,肥胖儿童,应该从多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下列四组因素:
一、内因
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
单纯性肥胖人类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
3、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
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胰岛素的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以下环节起作用的:
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而合成中性脂肪;
②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用。
过度摄食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常常是肥胖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
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有关人类肥胖者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不多,但确实可以观察到部分产热功能障碍性肥胖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