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八大诱因
脑出血的八大诱因
(1)情绪激动指生气、激动、焦虑、悲伤、恐惧、惊吓等。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成瘾)。
(3)超量运动、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4)气候突然变化,尤其是气温突然降低的季节和地区脑卒中发病率增高。
(5)大便秘结干燥,必须用力才能排除。
(6)服降压药不当(如降压药服用不当,导致血压不降或降得过低)。
(7)老年人起床时突然坐起。
(8)妊娠、口服避孕药。
脑淤血的病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5.还有可能,医生为了防止脑血栓给病人吃一种药用来冲开血栓,但有极少人的血管会越冲血管越薄,所以可能造成脑淤血,如是这样请及时做手术。
老人经常头晕呕吐小心脑出血
1、有不少脑出血患者,在发病之前突然感觉到头痛不已,天旋地转,接着出现呕吐昏迷等症状,这是典型的脑出血的症状。
2、医生提醒,如果老人突然发生呕吐头晕等症状,首先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脑出血,然后再考虑是否是其他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出血可以压迫皮层神经中枢,引起颅内压升高,并有占位性病变,它引起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头晕头痛甚至当场晕厥。脑出血引起的呕吐也是典型的神经性呕吐表现:呕吐无前兆、突然、猛烈、呈喷射状。
3、发生脑出血的老年朋友中男性居多,常发生于病人白天清醒时和活动时,血压突然升高的诱因常有情绪激动,如特别高兴、生气发怒及便秘用力。一旦出现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呕吐等,应马上就医,及时通过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来确诊。
4、专家提醒,如果家人突发脑出血,病人还处于清醒状态,千万不要喂药、喂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避免加剧出血,还应减少搬动。如家里有氧气袋,赶快先吸上氧,保持呼吸畅通,避免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
5、如家里有冰袋,在两侧颈部和头部放置冰袋,如果没有冰袋,用浸过冷水的凉毛巾,拧干后敷于颈部两侧动脉和头部,使脑部温度降低后减少出血。
6、引起脑出血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因此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生活中要积极控制血压,定时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
脑出血的恢复期治疗
脑出血这种疾病发生以后,有些病人会引起肢体上的瘫痪,或者是语言上的障碍,这时,为了防止更多的并发症出现,应该加强恢复期的治疗,尤其是病人的运动,必不可少,下面就让文章就是,脑出血的恢复期治疗。
(1)防止再出血:再发性脑出血是脑出血幸存者中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宋德根等报道再发性脑出血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5年,占同期脑出血的 19.5%(58/297)。首次发病后1年内再发者37.9%,2年内再发者75.8%,3年内再发者93%,即绝大多数患者在3年内再发。
关于再出血的诱因,Passeros等用联合变量分析表明,再发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高脂血症、吸烟、重度饮酒及糖尿病没有明显关系,而关键是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和血管淀粉样变。
研究结果认为:再发出血的诱因多为高血压,其次为情绪改变,如激动、悲伤,糖尿病。老年人再出血往往有TIA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史,高脂血症再出血者较少。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合理治疗糖尿病,并注意情绪的自身调节,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及时治疗便秘,是预防再发性脑出血的重要环节。关于再出血的转归,宋德根等报道58例均以内科治疗,好转29例,死亡29例,各占患者数的50%。
脑出血的恢复期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后,病人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心情平和,平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易爆易怒,在治疗期间,按时吃药,适度加强锻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心态一定要好,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压力。
脑出血后遗症癫痫如何预防
1、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最好戒烟戒酒。
2、学习脑出血后遗症癫痫的护理和康复方法等。
3、了解一些有关脑出血后遗症癫痫的药物的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4、日常饮食要低盐、清淡、低脂,少吃油腻和动物脂肪,以免造成血脂过高,促使动脉硬化。
5、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6、当有血压升高,高血压性脑病或有出血倾向时,均应及时积极治疗,以免导致脑出血。
7、重视脑出血后遗症癫痫的先兆征象,当发现头痛、头晕、昏沉思睡、肢体麻木、性格异常时,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
脑出血后遗症癫痫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伤害。这些危险因素和诱因,应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的防治癫痫发作以及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症,这对预防脑出血及各类脑出血后遗症的再发生,对降低脑出血及各类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有重要意义。
哪些原因会引发脑出血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还可由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瘤、血液病、感染、药物、外伤及中毒等所致。
当具备上述改变的患者,一旦在情绪激动、体力过度等诱因下,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超过其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血管就会破裂出血,形成脑内大小不同的出血灶。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区别 诱因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大多是由于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窄火阻塞,使血液流动缓慢形成血栓或是由于血压低,出汗过多,使血液变缓而诱发。
脑出血:脑出血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紧张或因用力过猛等,导致血压骤然升高,使脑内动脉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
脑出血的病理病因
(1)外界因素: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2)情绪改变: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总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以上仅仅是列举我们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并非所有患者都一定有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各种基础疾病的作用,也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尤其经常有以上诱因的患者需要谨慎,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脑溢血是怎么引起的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