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紊乱应该怎么恢复
胃肠功能紊乱应该怎么恢复
一个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是很少发生肠胃毛病的,可见肠胃病的饮食是很重要的,而且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对肠胃也很有帮助,在饮食上避免吃那些刺激的食物,因为刺激的食物可以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胃粘膜抵抗能力降低,以致诱发胃病等。
所以,肠胃功能紊乱怎么调养,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另外,尽量少吃油炸类得是食物,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和肠胃的负担,同时多吃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害的。
对于白酒,大家最好不喝,因为酒精对肠胃的刺激是非常大的,而且酒精也容易引起血管扩充,很容易导致人的机体紊乱,是肠胃病的一个主要诱因,所以希望爱喝酒的朋友们尽量克制自己,必要情况下,最好戒掉喝酒的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要想恢复健康最关键的就是讲究饮食健康,调理好自己的身体,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还应该在选择的食物上更谨慎一些。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自己不要病急乱投医,胡乱的买治疗药物,一定要去医院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的自我护理
肠胃功能紊乱常常是由于我们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所以在天气变冷的情况下,就要注意保暖了,这样可以帮助肠胃蠕动。
应该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从而使产气增多。炒菜烹调时可以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可以使排气减少。
劳逸适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紧张可以直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
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左手在上,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右手在下,以肚脐眼为中心从左向右逆时针转着按摩;每次50次。这样的按摩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
胃肠功能紊乱的食疗
1、松子仁糖
白砂糖500克,松子仁200克。先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用文火煎熬至粘稠,再加入松子仁,调匀。然后继续煎熬,直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有食用油的盘中,待稍凉,将糖切成小块,即可食用。每次适量,每日2次。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推荐阅读:胃肠炎发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胃肠炎不能吃什么
2、土豆蜜膏
土豆1000克,蜂蜜适量。先将土豆用榨汁机榨出汁液,再把土豆汁放入锅中煎熬至粘稠,然后放入一倍于土豆汁的蜂蜜,再煎熬至粘稠,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2次。健脾益气,可用于气虚引起的便秘。
3、蜂蜜香油汤
蜂蜜30克,香油5克,白开水100毫升。将蜂蜜、香油倒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温开水即可。每日晨起服食。益气润肠,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便秘。
胃肠功能紊乱的偏方
姜枣桂圆汤
干姜10克(切薄片),红枣30克,桂圆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后煮15分钟,早晚服用。连续吃一段时间,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木香乌麦饮
木香6克,麦冬15克,乌梅10克,加水煎10到15分钟饮用。有养胃生津,行气止痛之功,适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服用。
羊芪糯枣浊胃粥
将新鲜羊肉200克(煮烂切细)加入黄芪10克,糯米100克,大枣10枚,姜5克煮粥,待煮熟后加入适量细盐、味精、胡椒粉。
此粥补养脾胃,常服可浊阳补气健脾,适合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等伴有胃寒、四肢怯冷、胃痛时有发作者。
酸辣卷心菜
卷心菜500克,洗净切丝加盐腌半小时备用,辣椒30克。切细丝,米醋30克,花椒5粒,细盐、白糖各10克。
在炒锅内放入少许油,先放花椒,油热后倒入卷心菜、辣椒丝,加上盐、糖、味精等翻炒装盘。适合溃疡病患者食用,常食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并有止痛作用。
奘灵水苏糖
水苏糖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胃肠功能,使之恢复正常运转。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条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帮助清除肠道内的垃圾毒素。
疏通肠道,修复受损的肠道粘膜。建立肠道免疫系统。防治疾病发生,对胃肠神经紊乱有不错的效果。
胃肠功能紊乱按摩方法 胃肠功能紊乱人群生活调理
1.避免精神刺激和忧虑,情绪稳定,保持性格开朗。
2.饮食的量,质,温度和时间,要有规律,少食刺激性或寒凉食物。
3.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加强体育锻炼,但防止过度疲劳。
胃肠功能紊乱的分类
1.胃神经官能症
①神经性呕吐。②神经性嗳气。③神经性厌食。
2.肠神经官能症
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①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较多见。②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③以小肠功能障碍为主。
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
1.注意保暖
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人的机体内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了异常,导致应变能力变差,所以不要接触冷空气,吃冷的食物,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2.调整食谱
应该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减少小麦、土豆和玉米等淀粉样食物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只能被人体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肠内部的细菌代谢分解,从而使产气增多。炒菜烹调时可以适当加入姜、蒜、胡椒等调味品,可以使排气减少。
胃肠功能紊乱什么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咽部异物感,两肋和胃脘部的胀闷、串痛,及胃内无以言状的不适感,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而无食欲、胃内上冲上逆,打嗝、口干、口苦、胸闷、喜欢出长气、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
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
胃肠功能紊乱怎么办
有许多人反应,自己的胃肠功能紊乱,排便次数很少。有时感觉到腹胀可是却排便失败,即使排出点什么东西却总觉得怎么也排不干净。很多人称此为“便秘”,便秘是需要慢慢调理的,因而需要我们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每天早起或早饭后,亦或睡前按时解大便,长此以往下去便可以养成这个习惯。
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鲜水果.要鼓励适量喝水或饮用蜂蜜水,大枣,芝麻和胡桃等,这也有润肺通便的作用.
坚持体育锻炼能改善胃肠的蠕动,提高腹部和会阴部肌肉的肌力,从而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肠功能紊乱属中医“腹痛”、“泄泻”、“下利”等病症范畴,并与便秘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劳倦太过,脾气受损;或年老体衰,久病脏虚,以致脾胃功能障碍等有关。临床可分为肝气乘脾、湿浊困脾、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症型。
(1)肝气乘脾症,症见腹胀腹痛,痛即腹泻,泻出不多,泻后胀痛俱减,胸闷暖气,纳呆食少,间或便秘,每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治宜泻肝实脾。
(2)湿浊困脾症,症见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食少不化,恶心呕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濡。治宜健脾化湿。
(3)脾胃虚弱症,症见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次数增多,纳呆食少,脘闷腹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脾健胃。
(4)脾肾阳虚症,症见黎明即泻,腹痛则鸣,泻后则舒,腹凉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
药物治疗:治疗肠功能紊乱的西药很多,但指标客观和疗效可靠者甚少,因该病为功能性疾病,可伴有全身诸多症状比如: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所以治疗需要运用理肠调胃安神汤全面调理心神以及五脏,才可彻底恢复正常,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没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去进行综合治疗,而是把片面的症状,当成了主要症状,造成顾此失彼,致使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因此发现自己胃肠功能紊乱不可怕,只要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调理,做做适当的运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若觉得不适建议去医院就诊。
胃肠功能紊乱怎么办
1、一般治疗:除非患者情况很差,一般无需卧床休息,可参加适量的劳动和工作。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和浓烈的调味品。神经性厌食患者须住院治疗,并逐渐培养正常饮食习惯。
2、药物治疗:
调节神经功能,改善睡眠。根据病情,可选用下述药物与方法。镇静剂:可给予利眠宁、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眠尔通或谷维素等。
胃肠功能紊乱怎么办?
(1)肝气乘脾症,症见腹胀腹痛,痛即腹泻,泻出不多,泻后胀痛俱减,胸闷暖气,纳呆食少,间或便秘,每因情绪郁怒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治宜泻肝实脾。
(2)湿浊困脾症,症见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饮食不当则腹痛泻下加重,食少不化,恶心呕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濡。治宜健脾化湿。
(3)脾胃虚弱症,症见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次数增多,纳呆食少,脘闷腹胀,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脾健胃。
(4)脾肾阳虚症,症见黎明即泻,腹痛则鸣,泻后则舒,腹凉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
药物治疗:治疗肠功能紊乱的西药很多,但指标客观和疗效可靠者甚少,因该病为功能性疾病,可伴有全身诸多症状比如:梅核气、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与肠易激综合征,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所以治疗需要运用理肠调胃安神汤全面调理心神以及五脏,才可彻底恢复正常,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没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去进行综合治疗,而是把片面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