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来胖的益处与老来瘦的麻烦

老来胖的益处与老来瘦的麻烦

“老来胖”有老来胖的益处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太多理由要减肥,只要不是久坐的生活方式,稍胖还可以长寿。研究人员富立克博士等,对70岁以上的超重老年人随访10年结果证实,他们比正常体重老年人的死亡危险低13%。富立克博士指出,除非因超重导致糖尿病或骨关节炎发生或恶化,没有太多理由要求70多岁的老年人减肥,老年人受惠于额外的体重。另有多达24项观察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人有一些额外脂肪是有益的。

加拿大研究人员也曾调查了4437名男性和5166名女性,分析数据包括其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以及腰与臀部的比例等。结果发现,对18岁至64岁的人来说,身体超重会增加早亡风险;但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体重低于平均水平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女性尤为明显。

“老来瘦”有老来瘦的麻烦

虽然过度肥胖确实多数伴有疾病,但不能简单地说胖就不好。人到中老年以后由于新陈代谢发生改变,活动量减小,脂肪消耗量减少,稍微胖一些也是正常现象。情志开朗,家务负担减轻及社会责任变小,出现“心宽体胖”,只要不是过分肥胖,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人到中老年以后如果身体太瘦,一定要查明原因。老年人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不利健康,但老来过瘦也不好,如果为了求得“老来瘦”而过分节制饮食,那就更不明智了。

事实上,老年人倒是适当胖点比瘦好。老年体瘦者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如果再遇到突发事件或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强烈变化等情况,一般难以适应。

老年体瘦者,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此外,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

因此,专家建议,老来胖点未必是坏事,只要不是大腹便便、过于肥胖者便不需刻意去节食减肥,老年人在饮食上不要过于限制或大量进食某种食品,还是各种食物都吃一点好。相比于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老年人更需注意不能久坐,需要多运动。

老人偏瘦更易得重病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不瘦疾病稠”。一些体瘦老人自认为身体瘦,血脂自然不高,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胖老人肯定要低,因此在饮食结构、锻炼、定期体检方面都不太注意。但据近来一项调查发现,体瘦老人化验检查出现异常,如体瘦老人血压、血脂或血糖超过正常时,其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比体重正常老人高5倍,比胖老人高3.1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老人不仅要看到身体瘦是健康的本钱,相反,也要看到危险的一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刘征堂教授强调,太瘦的老人要定期体检,并且重点关注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骨密度等指标的情况。

老人脏器、血管老化,本身就容易出现“三高”,较瘦的老人欠缺饮食和锻炼的注意,容易成为痰湿体质,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其次,消瘦老人多有营养不良,抵抗力也相对降低,许多疾病会乘机而发。因此,体瘦老人要更加关注血红蛋白指标,它直接反映贫血程度。另外,骨质疏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尤为密切,调查发现,消瘦老人的锻炼程度一般低于肥胖老人,因此,其患骨质疏松的几率要更大一些。那老人怎样最健康呢?美国医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老人的体重指数(BMI)在23.5—24.9之间最好。中国台湾的研究则认为,老人最佳的体重指数值应该在18—23.5之间。

怎么样才能让老年人减肥成功

因此提醒老年朋友,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不利健康,但老来过瘦也不好,不要盲目追求。如果为了求得“老来瘦”而过分节制饮食,那就更不明智了。专家们认为,只要掌握下面2个策略,就能获得成功:

1.懂得性别差异。身高、体重相仿的男女吃同样多的东西、接受同样强度的训练,男士的体重总是减得更多更快。因为男性每磅体重含有更多的肌肉组织,正是它们需要“燃烧”更多的脂肪。因此,女性想取得男性减肥的效果,必须进行超过想像的更多的锻炼。

2.制订合理的减肥方案。吃低脂食物,减少腰腹部脂肪,营养专家推荐的是饱和脂肪含量低的以新鲜蔬菜、水果和淀粉(如糙米、全谷面包、面食)为主的食谱。同时日常喝一些减肥茶也是可以的,如三叶减肥茶就是比较适合中老年的。

如何防止“老来胖”

1.食宜七成饱。即进食需要少于你的日常定量。当然,在进食后,你可能还有没吃饱的感觉。但过20分钟后,这种感觉就会自然消失。

2.要少食多餐。如果有条件,你可以将一日三餐改成一日5—6餐。研究表明,少食多餐者的体重普遍低于一日三餐者的体重。

3.早餐要吃好,晚餐要吃早。有的人不吃早餐,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不吃早餐就无法满足人在上午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还可能使你在一天中不自觉地吃更多的食物。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好,当然要尽可能地吃些低胆固醇的食物。所谓晚餐要吃早,即吃晚餐的时间要早。因为人们一般在晚上很少活动,消耗的热量少。如果晚餐吃得过晚,“饱食即卧”,不但会使你早早“发福,而且还会百病丛生。所以,晚餐不但要早点吃,而且餐后还要进行适当的活动。

4.进食要坚持“三多三少”,即所进的食物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要多,含糖类、脂肪、食盐要少。这是老年人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坚持“三多三少”,不但可以防止“老来胖”,也可预防多种老年性疾病及癌症的发生。

5.要多喝开水。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并能抑制食欲。喝水能防止液体的停滞,促使体内所贮液体的排泄。人只要新陈代谢正常就不会生病。

6.进食要细嚼慢咽。不管是喝汤还是吃饭或吃其他的食物,都要细嚼慢咽。为了使自己养成吃得慢的习惯,可以用吃苹果代替喝苹果汁,用硬饼代替面包。

当然,经常运动也是防止“老年胖”的有效措施。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可增加热量的消耗,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老年人消瘦可能缺少蛋白质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不过对此营养学专家并不认可。专家指出,老年人瘦了未必好。老年人消瘦可能缺少蛋白质。

《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近半数老年人缺乏营养和健康知识,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这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生,而患病后营养不足高发,越发影响治疗。

专家指出,老来瘦很可能是体内缺乏蛋白质,而这可能导致老年人患上少肌症,带来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肿瘤风险增加、代谢异常等问题。目前,少肌症已经是中国老人第六位死因。因此,如果老人有力量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最好到医院就诊。

除了老人因为消化系统衰退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外,没有科学指导的节食减肥、手术、慢性病,都可能导致体内缺乏蛋白质,带来少肌症等疾病。这些人群要科学补充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黄豆、青豆、黑豆)。

胃病引起的老来瘦需要做哪些检查

老来瘦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并非独立的一种疾病。而引起老来瘦的疾病有很多,例如胃病、溃疡病、慢性肠炎、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所以为了能够尽快查明引起老来瘦的原因,患者在治疗老来瘦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尽快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胃病引起老来瘦的检查:

(1)胃液分析

胃液分析是一种诊断胃病引起老来瘦的最古老而又最常用方法。它是指抽取胃液进行有关指标(如胃酸)的测定和检查,从而判断胃液是否正常。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但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而且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对胃癌的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2)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又叫X线钡餐造影,指的是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X线钡餐检查能够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此外,近十多年来,消化道X线钡餐双重造影有了很大的进展。

(3)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有诊断价值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视野广、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及时,资料可靠,治疗方便等特点,可用于诊断胃溃疡、胃炎及十二指肠和食道的疾病。检查时,医生直接将镜身从患者口腔送入,经食道到达胃腔内。这样就能直接观察到胃内粘膜的情况,清楚地看到有无溃疡,有无出血,鉴别良恶性溃疡,辨别是胃息肉还是胃癌等等。

胃镜检查时,还能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又叫胃粘膜活检),便于明确诊断,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胃镜不仅用于诊断,还可用于治疗,如发现胃出血时,可用微波或激光止血,也可对出血的部位直接喷洒孟氏液或凝血酶止血,使病人免受开刀之苦。另外,胃镜还具有送水、吸水、送气、抽气等功能。

(4)其他化验检

查血常规检查也是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它主要用于检查各种胃病引起的老来瘦。大便常规与大便隐血试验是用于诊断胃出血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则可提示胃出血。

老来瘦也要防高血压

1、瘦人出现高血压的平均年龄比胖人大,因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硬化、心脏代偿性肥大等,相对也比较明显。血管硬化使动脉本身的弹性降低。弹性差影响大动脉缓冲血压变化的潜力,也增加血液通过小动脉时受到的阻力。其结果都会助长高血压、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

2、在性情、心理素质方面,瘦人往往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倾向于急躁、激动。每当人情绪激动、怒发冲冠的时候,血压也会在偏高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加重心、脑血管在压力下受伤的机会。

3、降压治疗方面,常规药物在瘦人身上产生的疗效比胖人差。如果照搬常规,又缺乏对疗效的及时监测,往往会延误病情,加重高血压对动脉内膜的伤害。

4、患高血压的瘦人如果还伴有其他疾病,和患高血压的胖人相比,这些疾病更能助纣为虐,加速心血管病情恶化。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其中一例,它能增加瘦人心脏病发作的机会。

因此,即使对没有肥胖负担的老年人来说,注意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是安度健康晚年的关键。

第一,按照健康饮食的标准来防止和延缓发生血管硬化。健康饮食包括蔬菜、水果、白肉、鱼类、和豆制食品。与此同时,少吃动物脂肪、红肉、以及食盐。

第二,无论血压高、低,都应避免经常紧张、焦虑、激动、发怒等过激的情绪反映。可以练习用深呼吸、改换环境和散步的方法调节情绪、理肠顺气。

第三,得了高血压,必须与医生紧密配合,根据降压药的疗效来及时地调整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掌握降压药的疗效要求经常测量血压。医学实验发现,如果病人经常在家里测量血压,降压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改善。而且,随时掌握血压走向更能帮助医生因人而异地选择降压药物组合,适应不同瘦人患者的需要。

第四,瘦人也应该经常测量体重。因为瘦人减重并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可能暗示着其他疾病的威胁。一旦发现可疑迹象,应该尽快找到原因,对症治疗

如何防止“老来胖”

1.食宜七成饱。即进食需要少于你的日常定量。当然,在进食后,你可能还有没吃饱的感觉。但过20分钟后,这种感觉就会自然消失。

2.要少食多餐。如果有条件,你可以将一日三餐改成一日5―6餐。研究表明,少食多餐者的体重普遍低于一日三餐者的体重。

3.早餐要吃好,晚餐要吃早。有的人不吃早餐,这是个不好的习惯。不吃早餐就无法满足人在上午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还可能使你在一天中不自觉地吃更多的食物。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好,当然要尽可能地吃些低胆固醇的食物。所谓晚餐要吃早,即吃晚餐的时间要早。因为人们一般在晚上很少活动,消耗的热量少。如果晚餐吃得过晚,“饱食即卧”,不但会使你早早“发福,而且还会百病丛生。所以,晚餐不但要早点吃,而且餐后还要进行适当的活动。

4.进食要坚持“三多三少”,即所进的食物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要多,含糖类、脂肪、食盐要少。这是老年人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坚持“三多三少”,不但可以防止“老来胖”,也可预防多种老年性疾病及癌症的发生。

老年人素食是否有益

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句古言,在传统上是指老年人晚年身体健康的一种表现,正如许多人都知道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一样,普遍认为老年人只要多食用清淡的食品身体就会健康了,这些都是一个很片面的答案,其它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人进入老年期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也随之老化;身体器官的衰老;免疫力的下降,许多分子细胞及系统出现变化,如: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微细血管扩张和变得脆弱,头发变灰、变白或者掉发,体内口腔唾液分秘减少,味觉的改变容易口干,唇裂或发炎。另外老年人易患牙周病,也造成牙齿的松散而掉光,眼睛视力下降、老花、白内障、胃分秘量的减少,胃酸不足还影响身体铁、钙的吸收,便秘也是老年常见的一种特征。这些身体的变化,如果饮食方面多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而将这些症状改变的。

饮食选择不合适也较易造成老年人肥胖或消瘦,过多的食用动物类脂肪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使人发胖,而肥胖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有些早年对于饮食不注意的老人,肠胃多数因消化系统的原因,吸收功能不好,不能完全摄取食物中的营养而导致消瘦,过于消瘦的老人则会发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

老年人素食是否有益

现在有很多老年人由于健康或信仰的原因,选择素食作为自己的饮食。素食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但长期素食要注意根据身体的情况科学进行饮食搭配,以免长期偏食影响身体健康。

“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句古言,在传统上是指老年人晚年身体健康的一种表现,正如许多人都知道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一样,普遍认为老年人只要多食用清淡的食品身体就会健康了,这些都是一个很片面的答案,其它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老来瘦就是老来寿?老年人胖好还是瘦好?​ 不是越瘦越好

上了年纪,可并不是越瘦越好,要小心少肌症的发生。少肌症,也叫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增加相关的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1. 活动能力下降,肌肉少了,身体没劲、站立困难、步伐缓慢、容易跌倒。

2. 加重骨骼疾病,肌肉减少和退化,会加重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发展。

3. 诱发多种代谢综合征,肌肉衰减会影响到血糖调控能力、血脂代谢能力等,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4. 情绪障碍,肌肉功能的退化,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容易使老年人心理状态失常,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问题。

50岁女人的保养秘籍

控制好体重

多数女性到了40岁左右身体就会发胖,事实上这是因为雌激素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特别是很多中年女性很容易会有“心宽体胖”的想法,所以更容易发胖,而女性一旦发胖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来,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要特别预防“老来胖”,当然了如果平时身材一直挺丰满的,突然变瘦了,也要注意是否是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

注意调理内分泌

50岁的女性多会有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因此调理女性内分泌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呢?建议日常多吃一些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补充一些雌激素、纤维素,适当补充胶原蛋白、蛋白质、同时也要尽量的少吃油炸的食物、尽量避免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的习惯。

老年人不能太瘦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老来太瘦同样也不好,其死亡率超过体胖老人。这是因为身体太瘦本身就是病态,体瘦老人比体胖老人更易患癌症,所以,人老了还要坚持锻炼,这样才能增强内脏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以达到延年益寿。

瘦弱老人的健身处方(第一阶段8周)

一周锻炼3次,每次练30-40分钟。

第一次

1,胸 卧推大哑铃(或小杠铃),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2,背 卧拉大哑铃(或小杠铃),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3,腿 斜蹲(持门把手或铁栏杆做),做3组,每组做15-20次。

4,前臂 提高握力做小哑铃郑腕,做3组,每组做10-12次。

5,户外散步 走400米,放松身体。

第二次

1,肩 用小杠铃做颈后坐推,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2,臂 动作1站姿用哑铃做哑铃弯举(屈臂),采用轻重量,共做4组,每组做8次。动作2站姿用哑铃做臂伸屈。

3,腹 仰卧收腹举腿,共做3组,每组做15-20次。

4,胸、肩、臂综合练习 俯卧撑(户外),做3组,每组8-10次。

5、户外散步 走400米,放松身体。

老来瘦就是老来寿?老年人胖好还是瘦好?​ 太胖当然也不好

因为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密切相关,对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体质指数(BMI)常用来作为一个人是否肥胖的参考。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的结果应该在 18.5~25 之间。

除此之前,还要结合腰围、体型、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来综合评估是否肥胖。体重控制不单纯为了形体优美,更多的在于健康。

不要以为胖了就不会有「少肌症」,有着明显松弛的「蝙蝠袖」手臂,腰腹肥胖的「苹果型」身子,这样的体型往往意味着不仅肌肉减少,同时脂肪也大量增加。中老年人患少肌症肥胖的,男性为 35.1%,女性高达 48.1%。研究发现,少肌症肥胖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远高于「单纯肥胖」及「单纯少肌症」。

1、50 岁以后的绝经女性,受激素变化的影响,少肌症和骨质疏松症都格外需要被重视。

2、65 岁以上老年人少肌症的发生,与年轻时营养及运动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可以试一下下面这 5 种简单的自测方法。

1. 看体重,没有刻意减重,体重每年下降 5% 时,需要注意。

2. 看速度,按照日常步行速度行走 4 米,如果步速 ≤ 0.8 米/秒,所用时间 ≥ 5 秒时,需要注意一下。

3. 看姿势,坐在约 43 厘米高、无扶手的椅子上,后背挺直,双手环抱于胸前,自行起立,然后坐下,再起立再坐下,30 秒内坐起次数 < 14 次,需要注意。如果日常生活中,从地面或沙发坐起时困难,总需要依靠手或外力支撑才能够站起,也要留意。

4. 看力量,使用简易握力器,如果男性握力 < 30 千克、女性握力 < 20 千克,需要考虑握力下降。

5. 看肌肉,臀大肌变得扁平、小腿的腿围减少、上臂有明显的皮肤松弛下垂俗称「蝙蝠袖」,都是肌肉流失的表现。

少肌症初期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不过老人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如果有上述多个表现,还需要去医院进行骨骼肌量的准确测量,进行确诊。

加强运动以及注重营养。

1. 加强运动,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每周至少 3 天,每天进行累计 40~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 20~30 分钟。坚持 3~18 个月的综合运动,就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

2. 注重营养,除了少盐少油低糖外,还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以及鱼虾蟹肉、鸡鸭禽肉、猪牛羊畜肉以及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都是优质蛋白质,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有益于防治少肌症。建议每天吃够一到二两的肉类,再喝上一杯奶。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

总之,老年人不要超重,也要注意防止肌肉流失。不要觉得都上了年纪还关注体型,是「矫情」,这其实是对健康状况的重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一味追求老来瘦,也不要太多肉,健健康康,生活质量才有保障,才能长寿。

老来瘦,老了很瘦真的好吗

老年人胖瘦应有度,莫盲目追求

老年人身体的机能本就在退化,身体健康的维护工程应加以重视。

老年人若是过于肥胖很容易出现“三高”、还有糖尿病等危险情况;过瘦会产生抵抗力弱、疾病多生等情况。

因此,过胖和过瘦都不好,我们选择“健康适度瘦”!

老年人是瘦是胖有“标尺”

老年人的身体体重标准较于年轻人就有所不同了,衡量胖瘦有标准,通过简单公式就能知晓。关爱祖辈健康,我们来学习学习吧。

老爷爷:身高(cm)-105=体重(kg)

老奶奶:身高(cm)-100=体重(kg)

既然get到了新的技能,赶紧给老人测一测,看看是否符合瘦纸标准。

相关推荐

食用重阳糕要注意什么 祛邪避灾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哪种人更易长寿

这里说到的容易长寿的人是微胖的人群,千万不要惊讶,有些人会说老年人不是瘦一点更容易长寿,正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不然,微胖的身材,能够活得更长久。另外,要记住,肥胖和微胖,其实有非常大的区别。 在生活中,不少人会把减肥挂在嘴边,一年四季都在叫嚷着进行减肥,从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调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减肥并不是仅仅得到细挑的身材那么简单,同样,在生活中,要是发现一个人的身材过于纤瘦,比竹子胖不了多少,这往往也不好看。 以女性来说,拥有诱人的优美曲线、丰满体形的身材,无疑更能够吸引男性的目光。男

老年人如何开心度过晚年

1、老来夫妻不能拆。老伴老伴,老来相伴。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和冷落,夫妻之间的长相厮守和互相关心是晚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润滑剂。 2、忘掉昨天“对与错”,“想当年”的话题要适可而止;珍惜今天,“广结善缘”;走好明天,淡定是“智慧”。 3、广交良友,老年时更应当结曾有相同志向,兴趣相结合的良友,与其叙说年轻时的故事,一起享受饭后的甜品。 4、孙辈的培养是子女的责任,不是老人的事。与子女相处,听劝、做到,大事原则,讲透彻,决策结果不要计较。

哪些原因造成老年人过瘦

变瘦是人体衰老的象征,很多老年人变瘦并非因为脂肪减少,而是肌肉的质量和功能下降了,这种肌肉退行症状被称为少肌症。人步入老年后,随着年纪的增长,性激素分泌下降,使得肌肉合成能力不足,少肌症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有报道称,在60~70岁的人群中少肌症的发生率为5%~13%,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则为11%~50%。老年人过度消瘦也可能是疾病来袭,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营养不良,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使得人体能量消耗大幅提升,故而引起消瘦。 此外,老人过瘦还有生活方式的原因,很多老年人非常关注健康,追求“老来

水果吃多了容易导致亚健康

水果吃太多易伤脾胃导致亚健康 中医讲究食养,合理膳食是扶助正气的基础。专家说,有些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控制主食的摄入,还有的拿水果当主食,这是不对的。 水果虽好,但吃得过多容易损伤脾胃。还有些老人盲目信奉“千金难买老来瘦”,为了保持消瘦的体型不吃鱼肉禽蛋,这也是不正确的。均衡的营养才是健康的基石,蛋白质和脂肪要适当摄入,但不是不摄入,千万不能因为怕发胖而一点不沾。 在蛋白类食品中,鱼类蛋白、大豆蛋白是最好的健康食品,有降胆固醇和防癌作用,建议多摄入一些。 水果吃多了容易导致亚健康,如果能适度进食,并且

​老人膳食营养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的节律性:每天定点吃饭,不要有上顿没下顿的吃,这样肠胃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休息,肠胃的运动也就更具有节律性,食物才能更好的消化。 少食多餐:每顿吃的量少一些,半饱即可,等到饿的时候再吃,不过不是吃饭点,补充的食物要容易消化,量控制的要更少,否则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节律性,等到你真正吃饭的时候它就不消化了。 多补充水分:饭菜准备每天至少一个烫菜,这可以帮助老年人补充水分,还可以促进消化。但是饭后两个小时内要少喝水,否则会稀释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 饭后多运动:饭后不要立刻躺下睡觉,或

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1.“老来瘦”当心营养不良 “有钱难买老来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瘦越健康。还有的老年人,因此选择了吃素。 吃素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许多人对于胆固醇避犹不及,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壁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若摄入不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机体无力、便秘和其他消化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糖分的摄入的确要分外留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那么老年人养生应该如何吃?: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鱼肉、牛奶、鸡蛋等,多吃干果,建议使用如橄榄油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少吃红肉,吃七分饱,尿

老年人不适合用哪些电器

1、随身听 喜爱音乐、戏剧的老人不少,很多生活在北京的老爷子经常会听段京剧,品品评书。早年间不少老人喜欢拎个“话匣子”,晨练的时候往旁边一摆,锻炼身体外带艺术欣赏,一举两得。现在视听设备变高级了,很多随身听、手机、MP3不但能播放音乐,而且可以收听调频广播。不过甭管您准备的是什么设备,耳机这东西最好还真是慎用。 老年人不适合用哪些电器 重要提示:如果您家老人也喜欢用随身听,最好选择一个带功放喇叭的。老人家听力不好,而耳机是贴在耳道口发声的,不仅对于老人,对于年轻人的听力都有一定的损害。最容易让人想不到的是

你需要了解的胰腺癌常识

1、胰腺癌是一种不明显的疾病,往往患者发现症状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其最早的症状是食欲不好,伴发不明原因的消瘦,为此病人经常要吃刺激性食物,增加食欲。有些老年人,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其实有些就是癌症的消耗。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喝点儿加味[开胃汤],增加食欲。胰腺癌的关键问题是胃气。由于长期消化吸收机能很差。喝加味[开胃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饥饿感。 2、胰腺癌的症状早期不明显,不过患者多会出现疼痛的现象。促使病人就诊的症状,大多是上腹部的疼痛。如果追问病人有慢性胰腺炎的病史,并且让病人喝加味[开胃汤],

老人养生要谨慎三大误区

老人养生注意三大误区 1.“老来瘦”当心营养不良 “有钱难买老来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瘦越健康。还有的老年人,因此选择了吃素。 吃素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许多人对于胆固醇避犹不及,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壁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若摄入不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机体无力、便秘和其他消化方面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糖分的摄入的确要分外留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那么老年人养生应该如何吃?: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鱼肉、牛奶、鸡蛋等,多吃干果,建议使用如橄榄油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