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犯6个错误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犯6个错误
错误1:冲奶过稀或过浓
稀释奶粉时加水过多会使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引起消瘦;而加水过少会使婴儿摄入过多热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加重消化和排泄的负担,甚至引起高钠血症,消化紊乱,肥胖等。
错误2:用力摇晃奶瓶来冲调奶粉
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正确的冲调奶粉的方法是: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来回滚搓。这样冲调的奶液既能让奶粉充分溶解,又不会起泡!
错误3:先加奶粉就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
错误4:使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冲奶粉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不宜用纯净水冲牛奶。一般建议使用烧开的自来水来冲调奶粉。
错误5:用开水冲奶粉
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因此,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
错误6: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奶水,多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给婴儿冲泡奶粉你陷入误区了吗
误区1、用纯净水给宝宝冲泡奶粉
有些家长在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时候看似非常精细,其实是陷入了误区,就拿用来冲泡奶粉的水来说吧,大多数的爸爸妈妈们认为用纯净水冲泡奶粉,会更加安全卫生,其实则不然。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适合冲泡奶粉,纯净水因为过滤过,它其中的大部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都已经不存在了,长期用纯净水来冲泡奶粉,会导致宝宝营养摄入不足;再来说说矿泉水,很多家长会专门买矿泉水烧开后给宝宝冲奶粉,矿泉水当中的矿物质添加过多,长期给宝宝冲泡奶粉,容易导致宝宝体内的某种元素吸收过多,也是不利于宝宝的健康的。
建议家长们用自来水,烧开放温之后给宝宝冲奶粉,这是最正确的用水,自来水当中含有一定的有益物质,沸腾过的自来水其细菌也都不存在了,因此,可以放心给宝宝冲泡奶粉使用。
误区2、先放奶再加水
给宝宝冲泡奶粉,难道不是先放奶粉,后加水搅拌吗?当然不是,这是太多的家长都会陷入的误区。正确地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方法应该是,先在奶瓶当中加入一定的温水,水温大概控制是40度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奶粉,再进行混合,水温一定要控制好,奶粉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太少,奶粉冲得太浓,宝宝不容易消化吸收,奶粉冲得太稀,容易造成宝宝腹泻的问题,180ml的奶瓶,可以放6勺的奶粉,是最佳的份量。
误区3、冲奶粉时上下晃动奶瓶
百分之九十的爸爸妈妈们,给宝宝冲泡奶粉都是上下来晃动奶瓶,让奶粉与水充分溶合,其实,这种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在奶瓶中加入了温水和奶粉之后,应左右平衡画圈摇晃奶瓶,令奶瓶中的奶粉和温水充分溶合,而非上下晃动,这样可以避免冲好的奶粉当中混入空气,造成宝宝胀气等问题。
误区4、倒出来的多余奶粉再倒回去
一瓶好的婴儿奶粉其实也不便宜,经济实用型的爸爸妈妈们一定是不愿意浪费一点奶粉的,而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倒出来的奶粉发现倒多了,然后就赶紧又倒回到奶粉罐当中,这可使不得。倒出来的奶粉就不要再倒回去了,这样非常不卫生,也容易导致奶粉罐当中的剩余奶粉变质和结块。因此,爸爸妈妈们在每次冲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把控好份量。
冲奶粉不能用什么水 冲奶粉用什么水最好
家长应用自来水烧开后为宝宝冲奶粉最为适宜。
如果用反复煮沸的水、放置太久的水,都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会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
而如果用过滤器或者硬水软化器处理过的水冲奶粉,则会造成水中钠含量过量,而矿泉水也不推荐给宝宝冲奶粉里面的钠成分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奶粉是宝宝每日所需要的食物,因此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水,才能保证奶粉中的营养发挥最大的作用。
冲奶粉不能用什么水
1、反复煮沸的水
反复煮沸的水在水分蒸发时会产生较高的硝酸盐及亚硝酸亚,这两种物质是对身体有害的,即使是成人也要避免饮用,更不适合给宝宝冲奶粉
2、过滤器净化的水
家中的过滤器往往不能定期被清洗以及检测,里面容易产生大量细菌,因此也不要给宝宝冲奶粉。
3、矿泉水
天然的矿泉水中含有的钠及其他矿物质,或者是后天添加进去的钠及其他矿物质,都会对宝宝的肾脏产生负担,因此不宜作为冲奶粉的水源。‘
4、放置过久的水
如果水被长期的放置,里面的硝酸盐会向亚硝酸盐转化,因此在保温壶中超过12—24小时的水,就不应该用来给宝宝冲奶粉了。
5、硬水软化器处理过的水
有些家庭有家用硬水软化器,原理是通过用钠来置换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这会导致水中钠过量,会对宝宝肾脏造成负担。
矿泉水能给宝宝冲奶粉的吗
医生指出,矿泉水不能长期饮用,尤其是婴幼儿。矿泉水的元素含量基本是针对成人标准来设计的,其含量和比例并不适合婴儿,宝宝如果长期大量饮用,会增加肾脏负担。婴儿的肾脏本来就尚未发育完善,严重的话会造成血尿的出现,加大患肾结石的风险。
专家还表示,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磷酸盐、磷酸钙过多,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若长期用矿泉水冲调奶粉,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或便秘,还会阻碍牛奶的营养吸收。另外,宝宝饮用含钠高的矿泉水,对脑部发育也会造成影响。
除了矿泉水不适合长期给宝宝冲奶粉饮用以外,以下几种水也不能用来冲奶粉。再度煮沸的水。重复煮开或反复煮开的水,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浓度较高,这是水分蒸发浓缩所致。长时间放置或回流的水。放置时间很长(超过12~24小时)的保温瓶(壶)中的水,或滚水壶剩下的水,容易被细菌污染,且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增加。长时间放置或回流的水。
看到这里,相信妈妈们已经明白矿泉水不能经常给宝宝冲奶粉了。专家表示,如果要给宝宝冲奶粉的话,最好还是选用烧开的自来水,宝宝所需要的奶粉的温度和多少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或者随意给宝宝喝奶粉。
冲婴儿奶粉用多少度的水好
冲婴儿奶粉用多少度的水好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最营养的食物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宝宝6个月之前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为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宝妈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补充身体所需的额外营养,并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直到宝宝两岁左右。
话虽这么说,但是照顾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中国的家庭中,一个人的经济收入很难撑起整个家庭的开支,宝宝稍微大一点宝妈就要重回职场了,宝宝六个月以后基本上就会断奶了。
断奶以后,宝妈要面临的就是给宝宝冲泡奶粉,很多新手爸妈觉得冲奶粉是一件非常简单,就像冲咖啡一样,搅开拌匀了就好了。实际上冲奶粉这件小事,处处都透露着细节,比如冲奶粉的正确水温应该是多少你造吗?
冲泡奶水的水温不应低于70℃
对于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水温,宝妈之间也存在争议,有的认为50℃的水温就OK了,但也有宝妈觉得水温最好控制在70℃以上,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水温应该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用水冲泡奶粉进行危险评估,用50℃的奶水冲泡奶粉,会增加很高的风险,除非冲泡后立即食用。因此,建议冲泡奶粉的水温控制在70℃以上,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水温?
主要是因为配方奶粉中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这种病菌虽然对成人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0~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早产儿可能存在致命的威胁,根据《中国食品卫生杂志》发布的论文称,该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小肠结肠炎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死亡。
婴儿奶粉多少度水冲 婴儿奶粉用多少度水冲 婴儿奶粉用什么水冲
国内外很多奶粉品牌都曾被监测出阪崎肠杆菌,除此之外,在给宝宝冲泡奶粉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和冲泡方法会使奶粉受到环境和人等外来污染的影响。
因此,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水温最好控制在70℃以上,足够高的温度灭活奶粉中的致病菌和有害细菌。
70℃水冲的奶粉岂不是要烫伤宝宝?
让你用70℃的水冲泡奶粉,不是让你泡好以后马上拿给宝宝喝,那孩子不被烫伤才怪呢。最好放置在冰箱或室温下冷却一段时间,等温度适合了再拿给宝宝喝。
为什么很多奶粉的说明书建议冲泡奶粉的水温在50℃?
用50℃的水给宝宝冲泡奶粉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用50℃的水温给宝宝冲泡奶粉,最好把冲调好的奶粉及时喂给宝宝。
在给宝宝冲泡奶粉的过程中,除了要控制水温,还要注重奶具卫生,以防细菌滋生。
给宝宝冲奶粉用什么水最好?
1、纯净水冲奶粉或影响营养吸收
随着近几年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连日常饮用自来水都频频引起大家的质疑。因为担心宝宝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家庭也正在采用桶装的纯净水加热给宝宝冲调奶粉,认为这是最安全的。但是,纯净水不含有普通自来水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长期这样做会影响宝宝对矿物质的吸收,所以纯净水冲调的奶粉并不适合宝宝长期喝。
2、矿泉水冲奶粉影响宝宝消化功能
纯净水不含任何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所以不适宜冲调奶粉,那么换成桶装的矿泉水会不会有助矿物质和营养的吸收?其实,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磷酸盐、磷酸钙过多,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若长期用矿泉水冲调奶粉,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或便秘。
3、经沸的自来水冲奶粉最合适
人体从水中对钙的吸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冲配方奶粉最好选用煮沸过的自来水。目前家庭用自来水都经过了科学处理,质量符合标准。将自来水烧开后,放凉至40℃左右,滴在手腕内侧,不烫不凉,最适合宝宝喝。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冲奶粉不可以直接用热开水,这样做不仅会使奶粉结块从而堵住奶嘴,影响宝宝吸食,过热的水还会会破坏奶粉中的免疫活性物质等营养物质,特别是令乳清蛋白凝结不易吸收。而长期放置、再度煮沸的自来水也不能用于冲奶粉。
冲泡奶粉的正确方法
提前把奶瓶整个的消毒。
宝宝每次喝奶粉后,容易有奶粉残留,时间长了会滋生细菌,因此要经常定期给奶瓶消毒,把奶嘴取下来洗洗后放到锅里煮沸,煮5分钟即可。
家长要把双手洗干净。
给宝宝吃奶粉时,要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以免脏手污染了奶粉勺子和奶粉,因为在盛奶粉时难免会碰到奶粉袋子或勺子,还要拧奶嘴等。因此要把双手洗干净了。
把握好适宜的水温。
奶粉里由于含益生菌等营养物质,过烫的水会破坏这些营养物质,因此要控制好水温,一般在40度左右为宜,家长要提前喝一点试试水温,然后再给宝宝冲奶粉。
掌握好奶粉和水的比例。
在冲奶粉时,一定要控制好奶粉和水的比例,正常合理的是30毫升水兑1平勺奶粉。因此在用奶粉勺子盛奶粉时不要太满,和勺子齐平即可。中途要记好需要盛的奶粉,不要忘了,少放一勺或多放一勺都不好,容易让奶粉过稀或过稠。
搅匀奶粉。
在冲奶粉时,要加一勺奶粉就晃动晃动瓶子,让奶粉彻底的冲开,不要有结块,否则很难冲开了。注意晃时要轻一些,避免洒出来。
根据宝宝的年龄冲奶粉
冲奶粉时不要过多,否则宝宝喝不了没法储存,只能让大人喝了或者倒掉了,但一定不要给宝宝喝,否则引起宝宝不适。一般来说,3个月以下宝宝每次冲60毫升,6个月以下每次冲120毫升,1岁以下每次180毫升,1--3岁每次冲210毫升,一天喝3--4次比较好。
婴儿配方奶粉冲调误区
给宝宝冲奶粉冲不好,也会让宝宝健康“打折”,那妈妈要如何给宝宝冲奶粉呢?10妈9错的冲奶法有哪些?
错误1:用矿泉水冲奶粉
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不能完全吸收矿物质,但有的妈妈偏偏不知道,用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冲调奶粉给宝宝喝,导致宝宝出现便秘、腹泻症状。其实,冲调奶粉最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经过科学处理,质量符合标准。
错误2:奶粉冲得越浓越好
有的妈妈怕宝宝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时都加一大勺,怎料,把奶粉冲太浓,宝宝喝后身体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需要提醒的是,经常给宝宝喝浓奶粉,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错误3:先加奶粉后加水
奶粉先加还是后加,是很多妈妈都感到疑惑的一个问题。有的妈妈会错误认为先加奶粉后加水比较好,因为奶粉可以快速溶解,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粉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宝宝吃后也不易消化,所以妈妈要按正确的冲调次序来冲调奶粉,先往奶瓶中加温水,然后取适当奶粉加入瓶中。
注意这5个冲奶粉容易犯的错误
错误1、故意把奶粉冲得稀一点
奶粉喂养的宝宝们,通常会因为奶粉喝得不对而导致拉肚子、腹泻、胀气、便秘等问题,这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善所导致的,而很多家长认为给宝宝冲的奶粉如果太浓就不好消化,同时还容易导致宝宝便秘,所以,在冲奶粉的时候会故意冲得稀一点。其实,这是新手爸妈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奶粉如果冲得太稀,会导致宝宝的蛋白质含量摄取不足,长期如此会令宝宝营养不良的。所以,家长们还是应按照奶粉罐上的正确奶粉添加量来喂养宝宝,需要说明的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喝完奶粉之后可以多喝点温开水,给宝宝漱口的同时也可以预防便秘。
错误2、冲奶粉的时候总想多冲一点
实话实说,你是不是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总想着要多冲一点,好让宝宝吃得饱一点呢!这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的心理,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小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得还不够完善,如果奶粉吃多了,容易导致胀气,还容易吐奶,经常这样的话,宝宝的肠胃会吃坏的。
错误3、先加奶粉后加水冲
我们通常情况下冲奶粉都是先加奶粉再加水来冲,但其实这样是非常错误的,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先后的小细节,却隐藏着大问题。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很容易结块,奶粉溶解得也不均匀,更不利于宝宝的消化。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加水,将水放到适量的刻度上,然后再加奶粉。
错误4、冲奶粉的时候总是上下摇晃奶瓶
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在冲奶粉后都是上下摇晃奶瓶,来让奶粉和水相互融合,这也是我们通常的习惯,却也是错误的冲奶粉的方式之一。上下摇晃奶瓶来让奶粉和水融合,这样的方式会让奶粉中的空气增多,以至于在宝宝喝奶粉的过程中会吃进不少的空气,从而导致宝宝腹胀或消化不良。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拿起奶瓶左右画圈摇晃,这样不会令奶粉在摇晃的过程中产生空气。
错误5、用开水冲奶粉等放温再给宝宝喝
很多妈妈冲奶粉都是用开水冲奶粉,等放温了再给宝宝喝,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用开水冲奶粉很容易打结,也会破坏奶粉当中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给宝宝冲奶粉应该用四五十度的温开水,冲完摇匀可以立刻给宝宝喝!
冲奶粉不能用什么水 硬水软化器处理过的水
有些家庭有家用硬水软化器,原理是通过用钠来置换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这会导致水中钠过量,会对宝宝肾脏造成负担。
以上五种水不推荐为宝宝冲奶粉,家长应用自来水烧开后为宝宝冲奶粉最为适宜。如果用反复煮沸的水、放置太久的水,都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会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
而如果用过滤器或者硬水软化器处理过的水冲奶粉,则会造成水中钠含量过量,而矿泉水也不推荐给宝宝冲奶粉里面的钠成分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奶粉是宝宝每日所需要的食物,因此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水,才能保证奶粉中的营养发挥最大的作用。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这样摇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这样“摇”
给宝宝冲奶粉时,要先往奶瓶中加温水,再放奶粉进去,这样的配比才准确,可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加到水中的奶粉很难完全溶解,经常有奶粉挂在奶瓶壁和奶瓶底上,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否随手就拎起奶瓶来回摇晃使奶粉完全溶解?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哦!
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
所以正确的冲调奶粉的方法是: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来回滚搓。这样冲调的奶液既能让奶粉充分溶解,又不会起泡!
给宝宝冲调奶粉时还须注意的几点: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高温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此外,宝宝患病服药时,除非医生交代可以,否则家长不可擅自将药物混到奶粉中给宝宝服用。
冲奶粉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第一、提前把奶瓶整个的消毒。
宝宝每次喝奶粉后,容易有奶粉残留,时间长了会滋生细菌,因此要经常定期给奶瓶消毒,把奶嘴取下来洗洗后放到锅里煮沸,煮5分钟即可。
第二、家长要把双手洗干净。
给宝宝吃奶粉时,要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以免脏手污染了奶粉勺子和奶粉,因为在盛奶粉时难免会碰到奶粉袋子或勺子,还要拧奶嘴等。因此要把双手洗干净了。
第三、把握好适宜的水温。
奶粉里由于含益生菌等营养物质,过烫的水会破坏这些营养物质,因此要控制好水温,一般在40度左右为宜,家长要提前喝一点试试水温,然后再给宝宝冲奶粉。
第四、掌握好奶粉和水的比例。
在冲奶粉时,一定要控制好奶粉和水的比例,正常合理的是30毫升水兑1平勺奶粉。因此在用奶粉勺子盛奶粉时不要太满,和勺子齐平即可。中途要记好需要盛的奶粉,不要忘了,少放一勺或多放一勺都不好,容易让奶粉过稀或过稠。
第五、搅匀奶粉。
在冲奶粉时,要加一勺奶粉就晃动晃动瓶子,让奶粉彻底的冲开,不要有结块,否则很难冲开了。注意晃时要轻一些,避免洒出来。
第六、根据宝宝的年龄冲奶粉
冲奶粉时不要过多,否则宝宝喝不了没法储存,只能让大人喝了或者倒掉了,但一定不要给宝宝喝,否则引起宝宝不适。一般来说,3个月以下宝宝每次冲60毫升,6个月以下每次冲120毫升,1岁以下每次180毫升,1--3岁每次冲210毫升,一天喝3--4次比较好。
冲奶粉用什么水最好别错在最后一步
早就听说有商家宣传从国外运来的水,专门用来给宝宝冲奶粉的水,在一些婴幼儿博览会上也看到过。这些水价格比国内的水贵很多,大都来自新西兰、德国、法国、捷克等地,一升要50块。很多宝妈为了宝宝健康,一直都只用这种水给宝宝冲奶粉。
这些号称“婴幼儿健康用水”的专业奶粉冲调水,据说加热后能够增强宝宝食欲、增加体重、使宝宝体质更好。但实际上,Jo妈通过咨询专家发现,这些神器的功效都只是商家的宣传手段,并没有事实依据,有一些是矿泉水,根本不适合冲调奶粉,宝妈千万别被忽悠了。
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到底用哪种才好?
一般来说,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大致分为: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
矿泉水是指符合自来水标准,水质中的锶、锂、锌、硒、溴、偏硅酸中任何一直超过自来水标准且在可使用范围的饮用水。这种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水不适宜用来给宝宝冲奶粉。一般来说,奶粉中包含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物质足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而用矿泉水冲奶粉容易改变奶粉的营养结构,对宝宝来说反而是不利的。另外,不管是成人还是幼儿,长期饮用某种矿泉水都容易造成体内某种元素吸收过多而影响健康。
纯净水是指经过物理方法除去水中的工业污染物、微生物及杂质,同时也除去可利用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后的水。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会干扰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因为纯净水过于干净,缺少益生菌等其他营养元素,所以长期饮用会导致营养不足。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奶粉中有足够的营养可供吸收,所以纯净水可以用来冲奶粉。
最适合冲奶粉的还是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也就是白开水了。因为每个地区水质不同,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有致癌风险,宝妈对家里自来水的水质不放心,也可以选个专业的净水设备,把水过滤后再使用。
另外,米汤、面汤、豆浆等也不适宜冲奶粉,这样不但不能使二者的营养加倍,还会影响奶粉的营养结构,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