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几种
乳腺癌分几种
(一)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如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癌。
(二) 浸润性癌
1. 非特殊型如单纯癌、硬癌、髓样癌、腺癌。
2. 特殊型:
(1) 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及导管内乳头状癌三者中有浸润性表现者;
(2) 乳头湿疹样癌;
(3) 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4) 粘液腺癌;
(5) 鳞状细胞癌;
(6) 大汗腺样癌;
(7) 管状癌;
(8) 腺样囊样癌;
(9) 梭形细胞癌;
(10) 管内型腺纤维瘤癌变;
(11) 癌肉瘤。
其中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腺纤维瘤癌变、癌肉瘤等均属罕见癌。
乳腺癌中最常见的有单纯癌、硬癌、髓样癌和腺癌等,这几种癌约占乳腺癌病例总数的70%强,导管内癌、乳头状癌、粘液腺癌、乳头湿疹样癌、鳞状细胞癌等约占乳腺癌病例总数的20%弱。其他则见于罕见癌中。
中医治疗乳腺癌有哪些好处
一,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对于很多体质虚弱,不能做手术或者实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来说,中医这种乳腺癌的治疗可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肿瘤、防止复发转移的目的,且应用简便,副反应轻微等。
二,乳腺癌放、化疗联合中医,能增强放化疗的效果,减少副作用。中医疗法能增强放化疗的抗癌效果,帮助全面抑制癌细胞扩散转移。并且,乳腺癌中医治疗还能降低放化疗副作用,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很好的减毒增效的作用。
三,中医独特的疗效。中医治疗乳腺癌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注重辨证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的的症状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乳腺癌分型中肝气郁结型,此类患者多表现肝郁气滞致两胁胀痛,易怒易躁,乳房结块如石,舌苔薄黄或薄白,舌红有瘀点,脉弦有力。可以采取温阳扶正,疏肝解郁,佐以活血化瘀的治疗。这种针对性治疗能更好的除肿块,抑制癌肿发展,并调整机体环境,改善患者症状,常见的治疗中药有“化瘤汤”。
乳腺瘤的病理
其病因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乳腺癌病理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非浸润性分为小叶原位癌与导管内癌两种。浸润性癌分为小叶浸润性癌、乳头状癌、髓样癌、高分化腺样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派杰氏病等九种。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至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什么是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是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的一类乳腺癌,可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特点
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70%左右。肿瘤界限不清、质硬,切面为灰色。显微镜下可见放射状小梁,切割有砂粒感。癌组织排列方式及癌细胞形态多样,常呈实性条索或团块状排列,无腺腔结构,因此也称实性癌。过去根据癌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不同,会将实性癌分为单纯癌、硬癌和不典型髓样癌,现在统称为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少数可累及双侧乳腺。肿瘤界限不清,质韧,切面为灰白色。显微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中。癌细胞小,胞质较少,核大小较一致,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
用药特点
如果经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T2≥4cm的ⅡB期或T3的ⅢA期,治疗可以选择改良根治术与一期重建相结合,使用蒽环类及紫杉醇类药物来新辅助化疗。
如果使用蒽环类药物或紫杉醇等药物无效或不能手术,可尝试使用无交叉耐药的用药方式,若有效可采用改良根治术,辅助化疗可用诺维本与表阿霉素等。
乳腺癌分期分级 3期乳腺癌
3期乳腺癌主要分为3个分级,主要分级和特点有以下几种:
3A期乳腺癌:又称作高期乳腺癌,指肿块﹥5cm,癌性肿块已经浸润至腋下淋巴结或不论肿块多大,癌性肿块已经扩散至另一种组织或临近组织。
3B期乳腺癌:指不论肿块多大,已经浸润转移至皮肤、胸壁或者乳内淋巴结(局限于乳房之下和在胸腔里面)。
3C期乳腺癌:指不论肿块多大,已经广泛的浸润侵袭入淋巴结。
乳腺癌分期
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系指癌瘤生长和扩散情况而言,乳腺癌分期的确定是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如肿瘤的蔓延范围,其沿淋巴道、血道扩散情况及详细的病史、体检和一系列其它检查等。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归纳如下:
第ⅰ期:小肿瘤(<2厘米),淋巴结阴性,未查出远处转移。
第ⅱ期:肿瘤2~5厘米,阴性淋巴结或肿瘤<5厘米,淋巴结阳性,但未查出远处转移。
第ⅲ期:大肿瘤(>5厘米),或肿瘤不论大小,但侵犯皮肤或胸壁或伴有锁骨上阳性淋巴结,但未查出转移。
第ⅳ期:肿瘤不论大小,淋巴结阳性或明性,有远处转移。
通过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可使得患者依照其分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若是第ⅰ期,则局部治疗(手术和放疗) 就已足够,没有必要全身治疗。第ⅱ期,一般选用手术和辅助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不一定适宜。第ⅲ期,应考虑规范化的根治手术(乳腺全切术加上腋下清扫,保留胸肌),而不是仿根治术,甚至考虑先作放疗。此外可采用联合化疗。第ⅳ或乳腺癌复发,治疗目的主要是解除症状,而不是治愈。因此,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期对制定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有其重要指导价值。
乳腺癌的4大中医分型
中医认为,乳腺癌多由于肝气郁结而起,随着病情发展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气血郁滞,久则生热,致阴毒旺盛,时间长了终会导致气血虚衰。中医一般将乳腺癌分为肝气郁结型、冲任失调型、毒热蕴结型和气血亏虚型4个类型,而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其临床症状也不相同。
肝气郁结型乳腺癌
肝气郁结型乳腺癌常为七情所伤,所愿不遂所致,肝郁气滞可导致两胁胀痛,易怒易躁,乳房结块如石。舌苔薄黄或薄白,舌红有瘀点,脉弦有力。
冲任失调型乳腺癌
冲任失调型乳腺癌可表现为乳肿结块,皮核相亲,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伴有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瘘。五心烦热,舌淡无苔,少有龟裂,脉象无力。
毒热蕴结型乳腺癌
毒热蕴结型乳腺癌可表现为身微热,乳房结块增大快,已溃破,状如山岩,形似莲蓬,乳头内陷。舌红绛,苔中剥,脉濡数。
气血亏虚型乳腺癌
气血亏虚型乳腺癌可表现为头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面色苍白,夜寐不安,乳房结块溃烂,色紫黯,时流污水,臭气难闻。舌绛无苔或苔黄白,脉滑数。
乳腺癌分为几期
临床将乳腺癌分为如下几期:0期、I期、II期、III期、IV期共5大分期,其中II、III期细分为IIA、IIB,IIIA、IIIB、IIIC期。
目前乳腺癌分期已经进入了分子时代,当今分子分型包括:
⑴、管腔A型(或称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预后最好,化疗不敏感,内分泌治疗敏感。
⑵、管腔B/C型(或称LuminalB/C型):ER+和/或PR+,Her-2+,管腔型中预后最差,对他莫昔芬耐药,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类敏感,适合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
⑶、Her-2过表达型:ER-且PR-,Her-2+,预后差,化疗较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适合对Her-2的靶向治疗。
⑷、正常乳腺样型(三阴乳腺癌的一种):ER-且PR-且Her-2-,CK5/6-、CK14-、CK17-、EGFR-,预后差,化疗不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暂无靶向治疗可选择。
⑸、基底细胞样型(三阴乳腺癌的一种,又称Basal-like):ER-且PR-且Her-2-,CK5/6+、CK14+、CK17+、EGFR+,预后差,化疗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暂无有效靶向治疗。
也就是说,同一病理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上述5种不同的基因亚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不再简单采用同一的治疗方案,而是会根据每一种基因亚型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而每一种基因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其预后也就可能不同。
上述5种分子分型,最能说明临床现象的属于三阴乳腺癌,对于三阴乳腺癌,由于并非每个医院都能检测上述基因类型,故目前临床工作中,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依靠化疗。而对于早期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管腔型)而言,可能使近30%的患者免于化疗的痛苦。这就使得临床工作者相当的兴奋。同时,三阴乳腺癌的发现和论证,也为临床工作者解释了为何相当部分TNM分期相同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类似相同的治疗后,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但是,乳腺癌分子分型是一个未终结的分期,她将随着分子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和不断的科学研究总结而不断进步。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的跟进学习并将其应用与临床,以便能及时让患者获益。
另外,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相对局限,我们尚不能就此认为,传统指标已经落后而废弃。相反,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腋窝淋巴结状态等传统的指标,仍将是指导我们临床工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两者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作出更有利于患者的目前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重视乳腺健康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完全治愈乳腺癌,中药调理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