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一) 肥胖
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且妇女每增加10kg的体重可增加21%患子宫肌瘤的风险,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二)年龄
晚生育期年龄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
这种年龄常为40岁左右接近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是妇女在此期间已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三) 口服避孕药
目前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是否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主要视口服避孕药的雌、孕激素组成成分而定。
如果是含有高效高剂量孕激素为主的口服避孕药,则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相反,则可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如在较早的年龄(<13~16岁)使用口服避孕药,则可明显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四)饮食
尽管饮食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有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食物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妇女。
另外,多食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也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子宫肌瘤是什么引起的
1、月经初潮的年龄和分娩次数
有关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则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年龄小于12岁月经初潮的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着高于高于年龄大于16岁月经初潮的女性。有生育能力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着低于不孕的妇女,并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妊娠可减少雌激素作用的时间。
2、肥胖因素
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且妇女每增加10kg的体重可增加21%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3、年龄因素
晚生育期年龄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这种年龄常为40岁左右,接近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是妇女在此期间已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4、种族差异
种族差异也是导致子宫肌瘤的高发因素之一,美国黑人患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白人的3.4倍,而东方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又低于西方人。
5、饮食
尽管饮食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有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食物的妇女,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着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妇女。另外,多食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也可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6、口服避孕药
目前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是否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主要视口服避孕药的雌、孕激素组成成分而定。如果是含有高效高剂量孕激素为主的口服避孕药,则可降低子 宫肌瘤的发病率;相反,则可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7、外源性雌激素类物质
主要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其作用机制较复杂,有抵抗雌激素作用的物质,也有促进雌激素作用的物质。
8、精神因素
工作过度紧张、压力过大或家庭不和,情感受创,情绪不佳等都可能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导致子宫肌瘤发生。
9、遗传因素
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直系亲属妇女中往往同时出现子宫肌瘤。家族里面的姊妹或母女,如果其中一个长有子宫肌瘤的话,其它人也容易长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一般因素:
1、年龄:子宫肌瘤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多见于30-50岁女性,很少见于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生萎缩或者消退。
2、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导致孕激素周期性调节缺乏,引起月经周期异常,影响排卵,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3、妊娠、流产史:有孕产史的女性比无孕产史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几率要大高,发病年龄要早,主要是因为经产能增加女性身体的孕激素。
4、吸烟、喝酒:吸烟喝酒容易诱发子宫肌瘤,有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烟的女性,其患子宫肌瘤的几率是不抽烟女性的6倍。
二、激素水平:
1、雌激素高: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孕激素高。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如果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高,则容易诱发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产生的原因
1.年龄
40岁左右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这一年龄阶段接近围绝经期,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也可能是这一时期的女性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2.月经初潮的年龄和分娩次数
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孕的女性,并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妊娠可减少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而没有经过生育的女性,得不到孕激素的保护,会产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因而更容易得子宫肌瘤。
3.肥胖
研究显示,女性每增加10kg的体重,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就会增加21%,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4.饮食不科学
有研究报道,主食为肉类食物的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女性。
5.精神压力
工作压力过大,家庭不和,情感受创,情绪不佳,紧张焦躁等都可能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导致子宫肌瘤。
6.遗传因素
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家族里面的姊妹或母女,如果其中一个长有肌瘤的话,其它人也容易长有肌瘤。
7.口服避孕药
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避孕药,在较早的年龄(小于16岁)使用紧急口服避孕药,患子宫肌瘤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8.长期性生活失调
长期性生活失调会引起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盆腔充血,进而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
9.外源性雌激素类物质
外源性雌激素类物质主要为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其作用机制较复杂。有拮抗雌激素作用的物质、有促进雌激素作用的物质等都可能诱发子宫肌瘤。
女性健康体检四大重点
宫颈炎;宫颈糜烂: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或雌激素缺乏,阴道和宫颈的局部抗感染能力差,性生活频繁等因素,均容易引起慢性宫颈炎。
建议:每年应做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炎。40岁以下年轻女性,若有宫颈疾病高危因素,如过早过频性生活、多产或多次人工流产更应注意定期妇检;40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宫颈刮片等检查,早期筛查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职业女性体检中最常发现的健康问题之一,患乳腺增生的女性大多数没有不适症状,35岁以上症状会比较明显,如乳痛、肿块等。乳腺增生多发,与情绪紧张、压力太大导致内分泌失调;夫妻生活融洽与否等有密切关系。
建议: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一旦发现乳房肿块或乳头溢液等现象应及时看医生。
子宫肌瘤:
据统计,在30-50岁女性中,约有20%-30%的人患有子宫肌瘤。80%的子宫肌瘤发生在育龄期,可能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议:如果肌瘤小且无症状,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通常不需要治疗,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子宫肌瘤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总担心肌瘤会继续生长和恶变,其实,坚持定期随访即可,在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者症状明显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女性健康检查的重点包括心理:职业女性都比较要强,当工作不被上级或者外界认可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受到指责时,往往会觉得受到了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容易产生心理情绪问题。此外,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反应、孕产期都会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心理科门诊量不断增加,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患者,而男女比例为1:2。建议:女性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也要关注心理健康。出现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疲乏超过2周,就要去精神心理科检查。
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一)月经初潮的年龄和分娩次数
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则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
有生育能力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不孕的女性,并且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妊娠可减少雌激素作用的时间。
(二)年龄
晚育(40岁左右)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这种年龄常为接近围绝经期,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同时也可能是女性在此期间已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三)肥胖
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且女性每增加10kg的体重可增加21%患子宫肌瘤的风险,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四)饮食
尽管饮食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有研究报道,主食为动物食物的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主食为绿色蔬菜的女性。
(五)种族差异
研究表明,美国黑人患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白人的3.4倍。而东方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又低于西方人。
(六)遗传
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直系亲属女性中往往同时出现肌瘤。家族里面的姊妹或母女,如果其中一个长有肌瘤的话,其它人也容易长有肌瘤。我们称为家族聚集性。
子宫瘤的早期症状
1、子宫瘤的早期症状
子宫肌瘤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常规的妇科检查也不能检查出三公分以内的子宫肌瘤,一般都是体检的时候子宫B超发现,其症状出现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有关。如果发现自己有长期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腹部胀痛感,就可以到医院去看看,检查B超看是不是有子宫肌瘤。
2、造成子宫瘤的原因
2.1、年龄
40岁左右常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高危年龄,这一年龄阶段接近围绝经期,可能存在卵巢排卵功能障碍,也可能是这一时期的女性有20~30年雌、孕激素累积作用的结果。
2.2、月经初潮的年龄和分娩次数
月经初潮年龄越早,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越高。
2.3、肥胖
研究显示,女性每增加10kg的体重,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就会增加21%,或每增加1单位体重指数可增加6%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子宫肌瘤患者趋年轻化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有“妇科第一瘤”之称,30%的育龄女性会得这个病,多发生在三四十岁。子宫肌瘤会引起白带多、肚子疼、经期出血量多等症状。
子宫肌瘤除了高居不下的发病率,还越来越青睐于年轻女性。在以往,子宫肌瘤的高发年龄段为30岁到50岁,20岁以下的女性很少发现该病。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人群年轻化特别明显,在国外,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小10~14岁,国内最年轻的患者是15岁,年轻女性的发病跟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生活环境中的激素污染问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雌激素过高或对雌激素利用度过高。导致患者年轻化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现在的女性普遍发育变早;第二,现在的饮食环境中激素污染问题比以前严重,如现在饲养的鸡、鱼等生长速度快,是因为在饲料中添加了少量的激素类物质,我们长期食用这种饲养的鸡、鱼就等于长期服用少量的激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此外,以下也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肥胖、压力大。脂肪组织能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肌瘤的因素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一般因素:
1、年龄:子宫肌瘤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多见于30-50岁女性,很少见于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生萎缩或者消退。
2、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导致孕激素周期性调节缺乏,引起月经周期异常,影响排卵,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3、妊娠、流产史:有孕产史的女性比无孕产史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几率要大高,发病年龄要早,主要是因为经产能增加女性身体的孕激素。
4、吸烟、喝酒:吸烟喝酒容易诱发子宫肌瘤,有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烟的女性,其患子宫肌瘤的几率是不抽烟女性的6倍。
二、激素水平:
1、雌激素高: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孕激素高。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如果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高,则容易诱发子宫肌瘤。
三、遗传因素:
细胞遗传学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如染色体片段位置互换、染色体长臂重排或部分缺失等。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子宫肌瘤怎么引起的
1、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容易诱发子宫肌瘤,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烟的女性,其患子宫肌瘤的机率是不抽烟女性的6倍。
2、女性服用过多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之所以成为子宫肌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避孕药含有雌激素,会刺激子宫肌瘤发生。
3、肥胖。
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导致孕激素周期性调节缺乏,引起月经周期异常,影响排卵,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4、女性生殖因素。
这个子宫肌瘤发生的原因会让一些女性朋友感到奇怪。有报道统计显示,未生育过的妇女比生育过的妇女更容易患子宫肌瘤。
5、女性的年龄问题。
子宫肌瘤好发于30~55岁的妇女,专家长期诊疗统计显示,这部分女性的发病率为20%以上,而20岁之前和60岁之后很少发生子宫肌瘤。
6、遗传因素。
细胞遗传学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如染色体片段位置互换、染色体长臂重排或部分缺失等。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