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如何护理
子宫出血如何护理
1、宜清淡饮食: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瓜果、蔬菜。经期禁忌寒凉食品、辛辣刺激的食品。
2、在生活上劳逸结合,不参加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3、自我节制,不要通宵达旦的上网、娱乐,防止因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而致内分泌紊乱,促使青春期功血的发生与发展。
4、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贫血严重者,须卧床休息,遵医嘱做好配血、输血、止血措施。
5、协助患者做好各种检查,如诊断性刮宫、子宫镜检查等。
6、保持会阴清洁,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常识都有哪些
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常识都有哪些
初期,眼底出血护理可作局部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散。热敷前可用抗生素眼膏涂于眼睑皮肤上,再敷上热毛巾或热水袋。要保持温度,但温度也不能过高,以手背可以忍受的温度为宜(一般40度左右),以免烫伤。每日敷3次,每次15-20分钟。
眼底出血发展到有脓肿形成,出现波动感时,宜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脓液多时可放置引流条,将脓液引出。眼底出血切排后,涂抗生素眼膏,加眼垫包封,术后第二天眼底出血护理可去除眼垫并滴抗生素眼水,每日3次,晚上睡前涂抗生素眼膏至红肿完全消退。若切排时放置引流条者,术后眼底出血护理需每日换苭,动作要轻柔,防止引流条脱落。
眼底出血护理饮食宜清淡,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注意休息,做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防复发。
子宫出血的检查
1.体格检查:发育及营养状况有无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有无黄染及出血点、出血性紫癜等,血压、脉搏。
2.妇科检查:有阴道出血者需行检查时应消毒检查,未婚者应肛查。应注意除外与妊娠有关的出血,以及炎症、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3.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网织细胞计数,肝功,必要时查尿妊娠试验,血hCG。
4.辅助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
(2)宫颈黏液结晶及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有无孕激素影响。
(3)测血中雌、孕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水平。
(4)甲状腺功能T 3 、T 4 、TSH等检查。
5.诊断性刮宫:对于出血量多、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能除外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建议诊断性刮宫。手术时应进行分段诊刮,注意宫腔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光滑,刮出物的性质。应全面刮宫,双侧宫角不可遗漏,必要时可在宫腔镜指导下操作。为了解有无排卵、黄体功能及除外子宫内膜结核等,可在月经来潮12~24小时内刮宫;怀疑子宫内膜不规则脱屑黄体萎缩不全,可在月经来潮的第五天刮宫;对不规则出血或流血时间长者可在抗感染同时不拘时间刮宫。
6.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宫腔内有无息肉,黏膜下小肌瘤等,并可同时行手术治疗。
子宫出血日常护理
一、一般护理
(一)、维持正常血容量 瞩病人保留出血期间的会阴垫和内裤,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酌情输血输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1给与心理支持。指导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体力消耗。
(二)、补充营养 病人往往体质较差,应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红枣,菠菜等,必要时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预防感染
1、作好局部清洁卫生,勤换会阴垫和内裤;
2、禁止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或者手套进入阴道做检查或治疗操作;
3、禁止盆浴,可淋浴或擦浴,告诫病人禁止性生活;
4、如有感染征象,如体温升高、脉博异常、子宫体压痛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
(四)、加强心理护理
子宫出血的预防
青春期和更年期均应经期卫生,加强月经期休息和营养,避免劳累与剧烈活动,出血间不宜涉水冒雨,忌食生冷辛辣,严禁房事,治疗中的患者,应学会自测基础体温,随时观察血量及色质的变化,发现新病情,及时治疗。若治疗后出血停止,仍应坚持服药,一般功血治疗最少应坚持3~6个月,以防复发。
子宫出血偏方
一、茉莉绿茶
配方:茉莉花5克。
用法:水煎后加入绿茶1可饮服。
功效:治疗白带。
二、葡萄蜜茶
配方:红茶1-1.5克,葡萄干30克,蜜枣2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孕妇胎动不安。
三、黄芪茶
配方:黄芪25克。
用法:水煎后加入红茶1克饮用。
功效:治疗子宫脱垂。
四、醋茶
配方:陈醋250毫升。
用法:煎沸后加入茶子末100克,煮出药味后熏患者阴部。
功效:治疗子宫脱垂。
五、益母甘草糖茶
配方:绿茶2克,益母草200克,红糖2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煮后温饮。
功效:治疗盆腔炎、产后出血或恶露不净。
六、苦参明矾茶
配方:明矾50克研末,绿茶25克,苦参150克。
用法:水煮,温洗患处。
功效:治疗阴痒。
七、莲子糖茶
配方:茶叶3-5克,莲子30-50克,冰糖20-25克。
用法:莲子加冰糖炖烂,对入沸水冲泡的茶汁饮食,每日1剂。
功效:清心、凉血、止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又称
阴道出血是女性生殖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是多方面的,除正常月经之外,当生殖器官发生炎症,病理性妊娠,内分泌疾患,外伤,肿瘤等情况时均可发生阴道出血.所以如果女性朋友出现阴道不正常出血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查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要点:1.有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
(1)经量增多: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此型流血多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
(2)月经期间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来潮的中期,常历时3~4日,一般出血量少于月经血量,偶可伴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此类出血是由月经期间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所致,又称排卵期出血.
(3)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来潮后数日持续少量阴道流血,常淋漓不尽.可见于排卵性月经失调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2.无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1)接触性出血:于性交后或阴道检查后立即出现的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可多可少,常见于急性宫颈炎,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
(2)停经后阴道流血:若患者为育龄妇女,伴有或不伴有下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首先考虑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或滋养细胞疾病等;若患者为青春期无性生活史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且伴有其他症状,应考虑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于后者应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3)绝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流血量少,可持续不尽或反复流血.偶可伴下腹部疼痛.首先应考虑子宫内膜癌,也可见于老年性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等.
(4)外伤后阴道流血:常见于发生骑跨伤后,流血量可多可少,伴外阴部疼痛.
3,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阴道出血:一般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所致,首先考虑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出血诊断
一、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8天)或不稳定见于黄体功能障碍。单相型曲线提示无排卵。
(1)无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2)黄体功能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短。
(3)黄体萎缩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体温下降延迟或逐渐下降。
2、阴道细胞学和宫颈粘液功能(数量、粘稠度、拉丝度和结晶型)检查:评估排卵和黄体功能。
3、激素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情况。包括:FSH、LH、PRL、E2、P、TO、17KS、17OHCS、T3、T4等。
4、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情况,并排除卵巢肿瘤。
三、血液和凝血、纤溶功能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测定和必要时骨髓穿刺检查。
四、其他检查:甲状腺、肾上腺及肝功能,以除外由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宫腔出血护理情况
术前了解产妇情况
如巨大胎儿使宫壁过度膨胀,多产孕妇子宫肌纤维减少而结缔组织增多,滞产使子宫肌纤维疲劳、子宫发育不良等,术后均易使宫缩乏力,而致宫腔出血。
术后注意情况
术后2h内一定要严密观察,并不时按摩宫体,压出宫腔内积血,促进子宫收缩。
做好心理护理
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切勿惊惶失措,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操作稳、准、轻、快,忙而不乱。边抢救边安慰产妇,让产妇相信病情很快会好转,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免加重休克。
氧气吸入
持续给予氧气吸入直至症状缓解。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输血时,须经两人同时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严密观察休克纠正情况
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面色,注意尿量变化。正确估计失血量,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心肺功能。
宫腔积血虽为剖宫产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即有可能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或避免使其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