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
-
三氮唑核苷治疗病毒性肺炎
适用症: 对腺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均有效。 服用方法: 0 5%三氮唑核苷溶液5mg/ml,每2小时滴鼻1次。片剂:每片含三氮唑核苷2mg,每2小时含服1片,每日6次。肌注或静脉点滴:10~15mg/kg·日. 功效: 可抑制多种D NA及RNA病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毒性小。
-
肺炎会传染吗 怎样预防病毒性肺炎传染
虽然大多数肺炎没有传染性,但是一定要注意肺炎的预防: 1、注意冷热,加强保暖,特别在冬、春季节及节气交替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保暖。2、加强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参加适量运动,如慢跑、步行等,以此提高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从而增强体质。 3、改善环境卫生,避免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的刺激。提倡禁烟,创造无烟环境。4、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时应及时治疗。 5、工作、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少饮酒。如肺炎治疗后仍有轻微干咳,可试行如下止咳操:人俯卧在床上,而手与两脚伸直,两手伸直高
-
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众所周知,肺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疾病,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肺炎有多少种类呢?有哪一些肺炎是有病毒引起的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病毒性肺炎的相关预防措施,希望我们的介绍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主要症状为干咳、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和食欲减退。肺部体征较少,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胸部X线检查有斑片状炎症阴影。一般病程约1-2周。常见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
-
急性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疗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婴幼儿还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肺炎。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
-
病毒性肺炎种类多
形形色色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有许多种,有效区分肺炎的类型,对尽早医治孩子有良好的效果。常见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有如下几种: 1、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以2-3个月的婴儿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病情最严重。往往在感冒后2-3天,患儿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
-
病毒性肺炎早期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起病缓慢,有头痛、乏力、发热、咳嗽、并咳少量粘痰。 x线检查肺部炎症 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的阴影。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减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为1~2周。在免疫缺损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较严重,有持续性 高热、心悸、气急、紫绀、极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由于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检可有湿 罗音。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多见于两下2/3肺野。
-
病毒性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 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水痘、风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 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 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变。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细支气管内有渗 出物。
-
婴儿病毒性肺炎有什么具体症状呢
什么是小儿病毒肺炎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婴幼儿肺炎不论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统称为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小儿病毒肺炎的症状 宝宝得了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重症病
-
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1、保持每天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2、保证充足睡眠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避免让儿童呆在吸烟屋或饮酒屋熏染。 3、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可降低受感染的机会;在雾霾或风沙天气时,尽量减少出去或必须出去时戴上口罩,减少患病机会。 4.注意卫生习惯 擦鼻涕用过的纸巾要及时处理掉;用过的毛巾要用沸水消毒。 5.合理饮食 日常饮食注意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
如何预防慢性病毒性肺炎
1、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锻炼身体,均衡营养。 2、慢性病毒性肺炎病理的恢复比临床恢复晚。因此,在重症肺炎的恢复期应进行理疗和体操,积极治疗并发的佝偻病和营养不良,并于出院后随访和继续治疗,直至彻底痊愈为止。 此外,婴幼儿时期应设法预防麻疹、百口咳、流感和腺病毒感染。对漫性鼻窦炎及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也应积极防治。有免疫缺陷的患儿可采用免疫促进疗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素或中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骨髓移植以重建免疫功能,防治反复感染及慢性肺炎的发生。
-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日常护理很重要
1、给予舒适的居住环境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0℃,室温过高容易使患儿烦躁;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之间。同时还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每日通风1次~2次,每次30分钟,使居住环境内的空气保持新鲜。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定时改变体位,以减少肺部安血。 2、注重呼吸道隔离 交叉感染是造成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儿由于机体抵抗力低 ,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应注重隔离防护。 3、饮食调理要精心 病毒性肺炎患儿高热时呼吸增快,丢失的水分较多,因此应注意保持足够
-
病毒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1、注意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进行呼吸道隔离,根据病情 及病程分住单间抢救室内,进入病室工作人员要戴口罩。 2、病室空气要新鲜,定时通风,阳光充足。保持室温20〜22°C,维持相对湿度在55%〜60%,每日〜2次紫外线照射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地面用含氯消 毒液擦地每日2〜3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半卧位,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并湿化呼吸道 如超声雾化。 4、口服中药时,保证喂进,采用浓缩剂喂入,每剂中药煎30〜50ml,加 糖,分3〜4次喂服。呼吸困难病儿,用滴管由口角慢慢滴入。每日入量不可过多或过少,每
-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方案有哪些
【诊断方案①】培养法: 因病毒性肺炎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需观察10~30天或更长时间,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目前国外仍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的hayflied培养基,国内多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马丁培养基或猪肺消化液为基础的培养基。 【诊断方案②】X线检查: X线检查多表现为单侧病变,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可见肺不张。往往一处消散而他处有新的浸润发生。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或间质性肺炎表
-
病毒性肺炎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病毒培养较困难,不易常规开展,肺炎病人的痰涂片仅发现散在细菌及大量有核细胞,或找不到致病菌,应怀疑病毒性肺炎的可能。 2.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清抑制试验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有确诊意义。近年用血清监测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组化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等,可进行病毒特异性快速诊断。 3.白细胞 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通常在正常范围,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
-
病毒性肺炎的5种常见疗法
一、理疗 紫外线胸背部病灶区照射可减轻疼痛,加强药物吸收。恢复期用超短波病灶区对置法,可加速炎变得吸收消散。 二、刺血疗法 1、高热者急刺大椎、十宣放血,伴神昏加入人中、涌泉。 2、取大椎、十宣、尺泽、委中、十二井穴,常规消毒后用三菱针点刺放血,出血须在10ml~15ml左右,用于本病退热。 三、拔罐疗法 取病灶体表部位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15min。用于病毒性肺炎恢复期病灶长期不吸收者。 四、雾化吸入疗法 用鱼腥草注射液、复方黄芩注射液、蒲黄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或复方大青叶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 五、熨法
-
病毒性肺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病毒性肺炎有哪些治疗方法?这是许多病毒性肺炎患者朋友们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常常伴有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症状。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病毒性肺炎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一般治疗 病毒性肺炎患者需要保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氧疗。 (二)继发性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
-
如何诊断病毒性肺炎
1、病史、症状 起病缓慢,初期多有咽干、咽痛、喷嚏、流涕、发热、头痛、纳差以及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病变累及肺实质可有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 ),胸痛、气短等症状,病史询问应特别注意有无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情况。 2、体检发现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在肺下部闻及小水泡声。 3、辅助检查 (一)x线胸片,两肺呈网状阴影,肺纹理增粗,模糊,严重者两肺中、下野可见弥漫性结节性阴影,实变者少见。 (二)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可稍高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三)病原学检查:病毒
-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你了解多少
病原体和宿主。肺炎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机体的防御机能不足,致使病原体侵入肺脏。病毒性肺炎的病因传播的途径有四种:空气吸入、血行播散、临近感染部位蔓延和上呼吸道污染分泌物的吸入。以后者是最为常见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正常呼吸道防御机制的存在使气管隆突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当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受损时,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就会发生肺炎。 1、病毒感染(35%):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常见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
-
病毒性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常见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 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水痘、风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 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 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
-
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有什么区别
(一)确定肺炎的诊断 主要依据咳嗽、发热、气促、肺部细湿罗音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胸部x线片可明确肺炎的诊断。 (二)确定肺炎的病情 及时、明确地作出病情诊断,对降低小儿肺炎病率、减少后遗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关键在于仔细地询问病史,认真收集和分析全身各个系统的检查资料,包括选作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并发脏器功能的损害或衰竭。轻型和重型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是: 1.轻型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呼吸衰竭及其它脏器或系统功能的明显损害或衰竭。 2.重型 除呼吸系统症状之外,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