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
肠套叠的症状 注意事项
通常病患在发病后几个小时,会出现粉红色果胶样大便,或作肛诊有血性黏便,有时也会在腹部摸到类似香肠之质块,爸妈和临床医师的警觉性一定要高,否则延误治疗的黄金期,很容易引发像肠阻塞或坏死等的并发症;肠套叠大多发生在春夏季节交接和初冬时期,父母一定要提高警觉,如发现异状,应立即接受治疗。
-
肠套叠灌肠复位术
1.患者侧卧,将带气囊导管插入肛门后改仰卧位,由副管注入空气,将其远端气囊胀满,并稍向外拉,使气囊堵塞肛门。 2.先作诊断性灌肠。在透视下缓缓注入钡剂或空气,跟踪观察钡头或空气头进展情况,酌情摄片。空气压力8.0~13.3kPa(60~100mmHg)为限。 3.一般应依靠钡剂压力使套入部肠壁复位。在适当情况下,可用手小心加压按摩或轻度扪揉套入部远端,以助套入部顺利复位。避免压力过高或挤压灌肠导管。套叠较久的不宜加压按摩或钡灌肠。 4.如钡灌肠复位困难,可请麻醉科医师协助适当用药以缓解肠壁痉挛。 5.复位
-
肠套叠要不要动手术 小儿肠套叠容易复发吗
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其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复位。复位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灌肠疗法,在肠套叠四十八小时之内,全身症状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以采取气钡灌肠的方法复位。那如果是肠套叠超过四十八到七十二个小时,或者是有肠坏死、肠穿孔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肠套叠都有一部分病例可以复发,大约5%-8%,灌肠复位比手术复位的复发率高。
-
肠套叠的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肠套叠明确诊断后,即应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2.空气(钡剂)灌肠 为早期小儿肠套叠首选疗法,其成功率达77%~97%。 (1)应用指征:肠套叠发病在24~48h,全身情况尚好,无腹膜炎体征,无显著脱水及休克症状者。 (2)方法:为使小儿镇静并减轻肠痉挛,空气灌肠前30min,可给予复方氯丙嗪1~2mg/kg和硫酸阿托品0.01mg/kg。如患儿过分哭闹,可考虑在全麻下进行整复。病儿安静后,将气囊肛管(Foley氏管)插入直肠内,气囊充气40ml左右堵住肛门,避免
-
关于肠套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那些
肠套叠多数发生在天气易发生变化的季节。所以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穿衣。特别是婴儿睡眠时要注意盖好被于。如果肚子受凉,易引起肠蠕动的紊乱.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饥过饱,不吃不清洁的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亦会引起肠蠕动的紊乱。 肠炎腹泻可以诱发肠套叠,要提高警惕。当腹泻病人突然转为便秘,并出现呕吐时就应注意肠套叠的发生,这种病人有肠炎的基础,较易引起肠坏死,及早诊治意义更大。 当婴儿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哭闹后患儿精神萎靡,乏力,渐渐安静入睡,不久又反复发作。发病后4—1
-
肠套叠做b超能看出来吗 肠套叠按压肚子会痛吗
肠套叠可出现腹痛,腹痛为肠套叠的常见表现之一,腹痛为阵发性、规律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儿哭吵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安静入睡,间歇十到二十分钟后,伴随肠蠕动又会出现反复腹痛发作,阵发性腹痛是由于肠系膜受牵拉,或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
-
肠套叠可以由哪些疾病诱发
肠套叠最常容易被肠系膜淋巴结炎(近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所诱发、其次是腹泻病、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过敏性紫癜等。
-
发生肠套叠的原因 婴儿肠套叠症状及治疗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一腹痛,腹痛为阵发性、规律性发作,表现突然发作的阵发性绞痛,患儿哭吵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腹痛缓解安静入睡,间歇十到二十分钟又会反复发作;第二呕吐,为早期症状,初为反射性,含有乳块和食物残渣,后可含有胆汁;三血便,为重要的症状,85%左右在发病后六到十二个小时,排出果酱样粘液血便;四腹部包块,多在右上腹棘肋下,可触及轻微出众的套叠肿块。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在早期一般情况好,无全身中毒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加重,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全身症状恶化,可引起脱水、高热
-
肠套叠b超诊断报告
B超下肠套叠的表现为,在套叠部位横断面扫描可见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纵断面扫描可见套筒征,在B超下水压灌肠,经过肛门插入,并将气囊充气,将t形管连接到 Foley 管,侧管接血压计监测水压,注入三十到四十度等渗盐水,可见到靶环状块影退缩至回盲部,B超下同心圆或套筒征消失,表示此治疗诊断完成。
-
肠套叠的症状 肠套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般婴儿特发性肠套叠的起点并没有特殊的病灶,造成肠蠕动和收缩不协调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其他不明因素导致肠蠕动和收缩不协调,引发肠套叠;但因该个案较不典型,一天只有1到2次的发作且会焦虑不安,求诊时因肚子痛就医,多被误认是肠胃炎、腹胀或便秘所引起,直到接受肛诊检查时,才发现有血性黏便,安排腹部超声波,才确定为肠套叠。
-
宝宝肠套叠好了之后吃什么
我家的宝宝最近经常腹泻,还总是嚷嚷着肚子痛,也不想吃东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少妈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妈妈们就要小心了,可能宝宝得了肠套叠。这个疾病不及时发现治疗会使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环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关于肠套叠妈妈们了解多少?下面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宝宝得了肠套叠吃什么是个难题,宝宝的肠胃过于娇弱很可能再次发生腹泻的现象,因此饮食要特别小心。既要保证宝宝不会再次发病又要补充营养,那么宝宝肠套叠康复之后吃什么好呢?那么下面的几个饮食小细节妈妈们快来学习!
-
肠套叠灌肠复位治疗的操作时配合有哪些
操作时配合:1.鼓励安抚患儿保持安静,以利于气囊肛管插人肛门,深度为5〜6cm。1. 协助注气,将气囊固定于肛门,防止泄漏气体;使用空气洗肠机时,压力一般8〜10. 6kPa ( 60 〜80mmHg ),最大13. 3kPa (100mmHg) 0X线透视下操作,显示复位成功的指征后L停止透视。L排空气囊。拔出肛管。
-
肠套叠要不要动手术
肠套叠超过四十八到七十二个小时,或者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已有肠坏死或者穿孔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及其套叠肠管的病理变化,选择进行肠套叠复位,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路术等。
-
宝宝肠套叠怎么办
宝宝腹部产生硬块还疼痛哭闹,真是病在儿身同在娘心啊!遇到这这种紧急状况妈妈先别着急,应对宝宝肠套叠你需要学会下面的方法措施! 1、及时就诊 宝宝突然发病,及时送往医院就诊是最好的选择。肠套叠多属于急性病,医院常采取用空气灌肠法和手术治疗这种疾病。 2、配合护理 在进行医院治疗的同时妈妈们要注重宝宝的肠胃护理。在饮食上要注意卫生,进食要定时定量,勿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另外要注意保暖,保护腹部勿受寒冻。
-
肠套叠严重时会怎么样
如果肠套叠不能及时复位,肠管充血加剧、压力增高,最终肠管发生缺血性改变并导致套入部肠管坏死。严重并发症时发生梗阻(肠道堵塞)、肠管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
-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一、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1、腹痛:为肠套叠的首发症状。因肠套叠形成后,肠腔即发生梗阻,近端肠段发生剧烈的蠕动和痉挛性收缩,随着每一蠕动波发生,使套入段不断向前推进,将肠系膜牵入鞘内而产生剧痛。体质较弱或在肠炎、痢疾基础上发生肠套叠的病儿可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较大儿童患肠套叠时腹痛发作间歇期一般较长。 2、呕吐: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为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常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有发生,吐出物多为奶块或其他食物,以后常夹有胆汁,12~24h后,呕吐可渐停止,但常有拒绝哺
-
肠套叠灌肠复位治疗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1. 灌肠整复前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评估病情的发展程度。2. 患儿哭闹不止时,要体谅家长的心情,4家长共同抚慰患儿。给患儿服水合氯醛时,要保证进人体内的药量,防止撒落或被患儿吐出。3. 灌肠复位后要注意观察排气、排便情况,特别是大便的性状,有无脓血。4. 患儿人睡深时,应用手触摸检查以判断腹部腊肠样肿块是否消失。5. 嘱咐家长只能给患儿进食半流食或软食,少量开始逐渐过渡至正常量。
-
肠套叠时为什么有血便排出
正常的肠管的血管是比较平直,拐弯很小的,而发生套叠时,就会发生被套折叠的部分血管被折叠挤压。如此导致套入部局部严重水肿,这又反过来引起静脉压迫、充血及血液瘀滞,进而使肿胀的套入部排出粘液和血液,常形成典型的红色果酱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