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
-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
-
碘缺乏病是如何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目前世界公认本病的主要病因是缺碘,该病主要多见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本病与缺碘有密切关系。发病率高低与含碘量呈反比,而采用碘盐可预防本病,但缺碘不是惟一的原因,研究发现,水中含钙、氟、镁过多也可致甲状腺肿;一些与Ⅰ-类似的单价阴离子如:SCN-、F-、Br-、At-、C104-、ReO4-、TeO4-、BF4-等与碘竞争,使甲状腺浓集碘的能力下降,合成甲状腺素减少,刺激垂体分泌较多的TSH,使甲状腺肿大。此外,在自然界含碘丰富的地区也有本病流行,主
-
碘缺乏病有哪些表现
—般在10岁前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发病与性别无关,10岁后女多于男,尤以青春期明显,妊娠妇女发病率高,妊娠2次比1次发病高,中年以后发病较少。甲状腺呈均匀件软性肿大,表面光滑,无波动或压痛。轻度腺肿的自觉症状很少,或只感到颈部胀满。少数可因腺肿过大而致呼吸急促、喘呜、吞咽困难或压迫喉返神经而致嘶哑。胸骨后甲状腺肿大时可有食道或上腔静脉受压迫症状。在儿童出现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囊肿者少见。甲状腺吸131I率偶可稍增高,T4减少,T3正常相对增高,故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BMR大都正常,少数可偏低。值增高,而PB
-
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有哪些
普及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调,并且要广泛地宣传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及措施。 基本信息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应该给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4、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具体内容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
-
碘缺乏病的危害及其预防
碘缺乏病是指缺碘对机体造成的一系列危害的总称,这种危害不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同时包括在缺碘地区出现的相当数量的亚临床型克汀病和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和妇女不孕等。 碘缺乏除了会导致上述危害外,更重要的是它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产生严重的不可恢复的影响。 地方性克汀病是指缺碘后儿童体格发育落后、痴呆和聋哑,可概括为呆、小、聋、哑、瘫,目前在我市已经见不到此病了。 当孕妇缺碘时,一方面引起死产率、流产率、先天畸形率升高,另一方面会使胎儿发生智力低下、聋哑
-
适量补碘,远离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当摄入不足时,会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不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聋、哑、瘫痪,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此病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碘对人体产生三方面作用 碘的主要作用都是通过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来实现的,它的生理作用也就是表现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生长发育方面的调节,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第二个是对骨骼的;第三是
-
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导致人体碘摄入不足,对人体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碘缺乏病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碘缺乏也可导致死产、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 而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最重要的对象是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每人每日进食平均5-10克加碘盐,即可得到100-300微
-
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2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缺碘的主要受害者。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下面提供的4条基本信息、5项具体内容,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消除碘缺乏病,帮助家庭和社会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残疾。 普及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
-
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
预防甲状腺肿 1、碘为甲状腺素之成分,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给予碘化合物,可以增加甲状腺素贮存量并减少释出,但是过量会影响抗甲状腺素治疗。 2、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 3、热量: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热量。 4、蛋白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量,如肉类、蛋、牛奶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甲状腺专科。 5、维生素:因为热量提高,所以维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补充。 如何通过饮食护理预防甲状腺肿? 1、热量 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会使身体新陈代谢率提高,所以
-
碘缺乏病的误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碘缺乏病主要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孕妇缺碘可出现胎儿缺碘、早产和先天畸形等,所以,世界上已经100多个国家在食盐中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至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我国从1995年开始普及碘盐,已有12年的经验。但人们对食用碘盐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用海盐不缺碘 海盐是用海水晒制而成,但其含碘量甚微。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计算,以成人每天吃6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0.6-3微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误区二:常吃海鲜不补碘
-
碘缺乏病流行病学特征
1.碘缺乏病的分布 一般以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内陆高于沿海,农村高于城市。 2.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甲状腺肿大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急剧增高,40岁以后逐渐下降。重病区年龄组有提前和后移现象。 女性患病一般高于男性。15~20岁年龄组,两性差异最大。 3.水碘与发病关系 一般规律是 水碘在5μg/L以下时,随着碘含量的减低,患病率急剧增高; 水碘在5~40μg/L时,随水碘增加,患病率缓慢下降; 水碘为40~90μg/L时,患病率降至最低值,并保持平稳; 水碘高于90μg/L,患病率再度
-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碘缺乏病(IDD)?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身体发育障碍等。 二、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
-
碘缺乏病及其预防基本知识
1、什么是碘和碘缺乏? 碘(化学符号为I)是一种活泼的化学元素。同学们在医院用于皮肤消毒的碘酒就是用碘制成的。自然界含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有量位居第47位。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动植物及空气中的含量都很低微。我们把自然环境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境碘缺乏。同样,把人体内碘营养不足称为体内碘缺乏。科学家们一致公认环境碘缺乏是碘缺乏病的最重要致病原因。 2、碘的吸收和排泄途径有哪些? 碘是怎么样进入我们
-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