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

风湿热

  • 风湿热能否预防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采取措施预防链球菌感染(一级预防),感染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二级预防),能够明显减少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

  • 风湿热吃什么好

    一、饮食 一、风湿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

  • 哪些人容易得风湿热

    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3 岁以下的婴幼儿少见,最常见为 6~15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患病几率大致相等。

  • 风湿热病理过程三分期是什么样

    风湿热的病理改变是结缔组织炎症,其特征是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病变过程分为三期: (1)渗出期: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肿胀、分裂,形成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及坏死,并有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和浆液渗出。病变可持续1~2个月,以后恢复或进入二三期。 (2)增殖期: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结,即在纤维素样坏死灶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风湿小结是确诊风湿热的病理依据,但是否为风湿活动的特征则尚有争论。本期可维持3~4个月。 (3)硬化期:浸润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组织处

  • 风湿热如何预防

    1、清除慢性疾病:这是风湿病的预防方法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避免风湿病发生,就要重视这个问题,这对预防风湿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如有慢性扁桃体炎、龋齿、慢性鼻窦炎等,应及早清除,如做扁桃体摘除术、修补或拔除龋齿等。 2、做好卫生:这也是预防风湿病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才能避免风湿病发生,人们应该保持家居整洁干净,还有高度警惕链球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感染诱发风湿疾病。常见的链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中

  • 风湿热药物都有哪些呢

    有明显心脏炎者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在危重病例更应考虑。鉴于风湿热活动性一般常常持续三个月,故上述药物应用最好不少于12周。个别病例可灵活掌握,或适当延长。 (一)水杨酸制剂以关节炎为主无明显心脏炎表现者可采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开始剂量为80~100毫克/公斤/日,分4次每6小时口服一次。病情稳定(指体温正常,关节症状消失,C反应蛋白阴性等,一般需2~3周)后,减至40~50毫克/公斤/日。水杨酸钠开始剂量可给100~150毫克/公斤/日,病情稳定后可减至半量维持。 上述药物全疗程一般为三个月

  • 风湿热护理

    护理 1、护理问题: 发生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症,边缘性红斑及皮下结节等症,疲倦软弱无力,食欲不振,发热,心情忧虑,烦躁。 2、护理目标: 控制与减轻链球菌的感染,保护心脏免于受到心肌炎的伤害,减轻关节疼痛,发热及其他症状,预防风湿热复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3、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允许患者做一些不费力的自我照顾活动,如翻身,进食,读报等,无心肌炎者卧床休息2~3周,有心肌炎者延长卧床时间,至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起床活动,允许患者的亲友作短时间探视,但这些亲友不能有感冒,发热及喉咙

  • 风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风湿热缺乏典型的和特异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 1.关节炎 多关节炎是常见的初发症状,发生率达75%以上,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活动受限。典型的关节炎特点为:①游走性,可在十分短暂的数小时或数天内,从一个关节迁移到另一个关节;②常为多发性,常表现为两个以上的关节同时受累;③多侵犯大关节,如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④关节疼痛与天气变化关系密切,在潮湿或寒冷时加重,随着环境的改善症状可自然缓解;⑤水杨酸制剂有显效,用药24-48小时后症状可明显缓解,但即使不治疗,关节炎也很少持续4周以

  • 为什么会得风湿热

    (1)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细菌表面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标记」(医学上称为「抗原」),与人体某些组织中的细胞表面的「标记」相似。这导致人体的保护机制识别并攻击链球菌的同时,也攻击了自身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如关节滑膜、关节液、软骨、心肌、心脏瓣膜等,导致器官损害。 (2) 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人体关节滑膜、心瓣膜等部位,继而诱发炎性反应; (3) 遗传因素也可能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关; (4)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外毒素等有害物质,

  • 风湿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风湿活动的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并有核左移现象,也可见轻度贫血。血沉增快,CRP的升高较血沉增快出现早。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降低、a2及Y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增加。免疫球蛋白 IgM/IgG、补体和CIC在急性期升高,特别是补体C3、C4在风湿热临床症状出现第二天即有变化,故对风湿活动性有诊断上的意义。 2.抗链球菌的证据 链球菌感染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咽部培养出A组R溶血性链球菌,其阳性率仅有20%~25%。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也是新近链球菌感染的可靠指标,链球菌感

  • 风湿热药物都有哪些呢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它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是一种对咽部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 1、一般治疗 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潮湿,如有心脏受累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待体温,血沉

  • 风湿热患者的饮食宜忌

    一、在配制药膳时,区别对待。 具体应遵循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方法。一般来说,行风痹患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痹患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忌食雪糕冰棍等冰冻生冷的食物;湿着痹患者宜用茯苓、冬瓜、苡米等健脾祛湿之品;热痹患者宜用绿豆、冬瓜等食物,不宜饮酒及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风湿热的饮食禁忌—— 一、在配制 药膳 时,区别对待 。 具体应遵循 中医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方法

  • 反复风湿热是风心病起因

    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疾患,常常反复发作。反复风湿热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直接起因,因而积极防治反复风湿热,对于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很有意义。反复风湿热是风湿性心脏病的起因,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反复风湿热是风湿性心脏病的起因。反复风湿热的直接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近年的研究表明,风湿热和溶血性链球菌关系密切。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的后遗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有其他心脏瓣膜病变,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避免反复风湿热引起风湿性心脏病,需要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工作、学习环境,以防止受冷、潮湿、劳累

  • 什么是舞蹈病?舞蹈病与风湿热有关系吗

    常发生于 4~7 岁的儿童,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 3%。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的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如挤眉弄眼、耸肩缩颈、伸舌歪嘴,也可有四肢屈伸无节律的交替动作,激动兴奋时加重,入睡后消失。患儿常伴情绪不稳定。 舞蹈病持续 1~3 个月左右,个别病例在 1~2 年内反复发作。少数病儿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精神后遗症。

  • 风湿热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 ①、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于3岁以下起病,常侵犯指、趾小关节,关节炎无游走性特点。反复发作后遗留关节畸形,X线骨关节摄片可见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邻近骨骼骨质疏松。 ②、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为全身脓毒血症的局部表现,中毒症状重,好累及大关节,血培养阳性,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急性白血病 除骨关节疼痛外,还有贫血、出血倾向,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片可见幼稚白细胞,骨髓检查可与鉴别。 (3)、非特异性肢痛 又名“生长痛”,多发生于下肢,夜间或入睡尤甚,喜按摩,局部无

  • 慢性风湿热怎样检查才好

    一)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1.咽拭子培养 常呈溶血性链球菌培养阳性。但阳性培养不能肯定是先前感染的还是病程中获得的不同菌株。已用抗生素的治疗者,咽拭子培养可呈假阴性。 2.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 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多种具有抗原性的物质,使机体对其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的增加,说明病人了近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抗体明显增加,2月后逐渐下降,可维持6月左右。常用的抗体测定有: ⑴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500单位为增高; ⑵抗链球菌激酶(ASK>80单位为增高; ⑶抗透明质酸酶:>1

  • 风湿热有哪些病症

    (1)前驱症状: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可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50%~70%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轻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半数以上患者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注意。 (2)风湿性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热、痛。关节疼痛很少持续一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无关节畸形但常反复发作。轻症及不典型病例可呈单或寡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 (3)风湿热的其他表现

  • 诱发风湿热的原因有哪些

    1、巨大的生活压力使现代人身心疲惫,经历衰退,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生活无节,吸烟、饮酒、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过度劳累,都有可能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这是导致类风湿的病因之一。 2、内分泌因素是导致风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类风湿多发生于女性,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认为内分泌因素和类风湿似有一定关系。但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多属正常。 3、类风湿的病因与滥用药物有关,现代人一有病就用药,其实很多药物对肝肾有损伤,而且食物中的农药、化肥,可直接

  • 风湿热如何鉴别诊断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为多发性对称指掌等小关节炎和脊柱炎。特征是伴有“晨僵”和手指纺锤形肿胀,后期出现关节畸形。临床上心脏损害较少,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包病变和瓣膜损害。X线显示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邻近骨组织有骨质疏松。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增高。 2.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徒性关节炎 常有原发感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内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 3.结核性关节炎 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好发于经常活动受磨擦或负重的关节,如髋、胸椎、腰椎或膝关节,关

  • 风湿热导致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

    各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分述如下: 1.心脏几乎每一位风湿热病人的均有心脏损害。轻度心脏损害可能不形成慢性风心病。急性风湿性心脏炎中心内膜,心肌,心包等均可被罹及,形成全心炎,而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为最重要。心肌中可见典型的风湿病理变化,分布很广,主要在心肌间质血管旁的结缔组织中。心内膜炎主要罹及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上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的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膜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以后可产生瓣口狭窄。心包腔内可产生纤维蛋白性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