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哪些因素诱发高尿酸血症
一是进食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及坚果类食物,饮用啤酒、白酒,或者进行剧烈体育锻炼,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二是长时间服用利尿药、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等药物,可造成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三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表现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发病率在成年男性占5%~7%。患者不曾有过痛风关节炎发作,只是查体时,偶然发现血中尿酸值偏高。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不足以导致痛风,只有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2.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目前,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
-
高尿酸血症概述
高尿酸血症(别名:痛风 英文: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女性很少发病,如有发生大多在经绝期后。国外报告不少病例有
-
尿酸高的症状与治疗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无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
哪些药物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利尿药临床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利尿药都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其中 以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嗉等药物最为明显。这是由于利尿药具有排钠的作 用。当人们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利尿药时,会使肾小管对尿酸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 增高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人们若经常服用珍菊降压 片、吲达帕胺(寿比山)、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〇号等含有利尿药成分的降压药, 也易患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的介绍
1.高尿酸血症简介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 2.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高尿酸血症 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核蛋
-
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危害
高尿酸血症主要指人们身体中血液里面的尿酸水平上升,女性高于360μmol/L,男性高420,绝经之后的女性和男性的血尿酸水平差不多,血尿酸水平高过310umol/L,都可以称之为高血尿酸期。 专家表示,高尿酸血症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会侵犯人们的肾脏,容易引起痛风性肾病和肾衰竭; 2、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严重的影响着心脑血管疾病的愈后。 3、早期痛风性关节炎的完全缓解期是患者产生思想麻痹的另一个重要“危害”,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4、容易导致肾结石或者尿路结石,比较大的结石可梗阻
-
高尿酸血症分类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2)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 1)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PRPPS)活性增加,引起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合成过多,尿酸产生过多,遗传特征为X连锁。 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糖转移酶(HPRT)部分缺少,引起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浓度增加,尿酸产生过多,遗传特征为X连锁。 3)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糖转移酶完全缺乏,嘌呤合成增多所致的尿酸产生过多,见于Lesch-Nyhan综合征,遗
-
高尿酸血症控制体重很关键
预防: 1.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 2.限制高嘌呤(内脏,海鲜)、软饮料和果糖;并非所有海产品均为高嘌呤饮食:海参、海蜇皮和海藻为低嘌呤;并非所有蔬菜均属低嘌呤饮食:黄豆、扁豆、香菇及紫菜为高嘌呤,但不增加患痛风风险。 3.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适当喝红酒。 4.控制体重。 5.多饮水:>2000ml/d[饮自来水和矿泉水(PH值6.5~8.5);不饮纯净水(PH值6.0),临睡前饮可防尿结石)。 治疗方法: 1合理控制饮食:需要大家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工作,避免辛辣食物摄入,高嘌呤食物如:鸡鸭鱼肉海鲜
-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健康人血浆中尿酸量为0.12~0.36 mmol/L, 男性平均为0.27 mmol/L,女性平均为0.21 mmol/L左右。当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超过7 mg/dl,尿酸与Na+形成溶解度极低的尿酸钠结晶,即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从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脏疾病。 经化疗或放疗,瘤组织被迅速破坏,核酸分解剧增,以致并发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减退。一般在血pH值为7.4时,尿酸均为可溶性尿酸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有何表现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高尿酸血症期是指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但无关节炎、痛风石等症状,有 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表现为痛风发作。血清尿酸盐浓度愈高,时间愈长, 发生痛风的机会愈多。
-
高尿酸血症的后果 定期体检
尿酸过高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出现有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身体状态及时做出调整,才是防患于未然最好的方式。 贯彻上述的预防方式,一定能有效地避免高尿酸的问题。
-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害要明了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
-
高尿酸血症不是简单的关节痛
医师介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不一定有关联。这是因为,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在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如今,痛风患者越来越多并逐渐向低龄化发展,30岁左右的痛风患者越来越常见,但这并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患者往往只看关节痛这一表象,不痛了就认为不用服药了。
-
尿酸高前期有什么症状 高尿酸血症如何防治
高尿酸血症目前上午根治方法,因此预防最为重要。 1.低嘌呤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动物骨髓、海鲜等食物。 2.不暴饮暴食,不吃煎炸食物。 3.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4.蛋白质摄入要适量,防止体内生成尿酸过多。每日摄入量不超过80g。 5.摄入脂肪量宜少,因为脂肪可减少尿酸的正常排泄。 6.保证糖类的摄入,因为糖类有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并可提高机体所需能量。糖分摄取主要通过主食摄取,像糖果、甜食和零食要少吃,避免肥胖。 7.维生素要充足,特别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水果和蔬菜含维生素,又为碱性食物,利于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