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
-
什么是水中毒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机体失水比失钠多,血清中钠离子的浓度高于150mmol/L,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伴有细胞内、外液容量减少。主要见于: 呕吐、腹泻而由胃肠道丢失大量的低钠性消化液; 皮肤因为大量出汗而排出过多含钠离子量少的水分; 肾因为大量使用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脱水机而导致渗透性利尿,排出的水分多余排出的钠离子; 在水源断绝、不能饮水或者不会饮水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会感到明显的口渴; 尿量减少; 体温升高; 嗜睡、抽搐、昏迷; 颅内出血。
-
高渗性脱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祛除病因,使患者不再失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 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 补充已丧失液体量的估算方法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缺水程度。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Na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以纠正缺钠。 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
高渗性脱水的对机体的影响
⑴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渴感障碍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 ⑵除尿崩症患者外,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增多,从而使肾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而比重增高。 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以上三点都能使细胞外液得到水分补充,使渗透压倾向于回降。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因细胞外液可能从几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较少。 ⑷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
-
高渗性脱水的饮食
1、高渗性脱水食疗方: 米汤 制作方法:先煮沸一升开水,然后倒入一碗米,再煮沸5~10分钟,直至水变为稀糊状。将煮好的米汤倒入容器内,加入一汤匙的糖。待凉至室温时即可。 2、高渗性脱水患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应多喝水;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的吃些,苹果,桃子。 3、高渗性脱水患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不宜吃过咸的食品。
-
高渗性脱水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摄入水量不足(35%): 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不能或不会饮水:如口腔、咽及食管疾患、频繁呕吐的患者、昏迷病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等。 2、渴感障碍:下丘脑病变可损害口渴中枢,部分脑血管意外病人也会丧失渴感。 3、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 以上情况下,又通过皮肤和呼吸的不断不感性蒸发水,引起失水多于失钠,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水丧失过多(35%): 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
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
1.分类 (1)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2)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躁。缺水量为体重的4%~6%。 (3)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2.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渴感障碍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 (2)尿量减少而比重增高除尿崩症患者外,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