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

佝偻病

  • 及时补钙能缓解佝偻病症状吗?

    宝宝是不是缺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因为大家都从很多渠道了解到,宝宝一旦缺钙,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缺钙”,在医学上的正规称呼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那么及时补钙能缓解佝偻病症状吗? 有些家长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小儿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

  • 佝偻病家庭如何护理

    1.小儿居住的房间要阳光充足,要多给小儿晒太阳,在室内晒太阳时,应注意不要隔着玻璃,因玻璃有遮挡紫外线的作用,也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体育课避免剧烈运动。一般在病后半年,才可按正常儿童对待。 2.饮食。应根据病情加以调整。病初病儿有浮肿、高血压、尿少时,应选择无盐饮食。为了调剂口味,可给些无盐酱油。浮肿消退可改用低盐饮食。不要吃用碱做的馒头,其为有盐食品。有浮肿、尿量少时要限制饮水量。急性期还要适当限制蛋白质及含钾食物,如桔子含钾量较高,不宜吃。待血压正常,浮肿消失后可恢复普通饮食。 3.病儿居室内要保持空

  • 小孩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精神神经症状: 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二)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下肢

  • 佝偻病的原因 季节因素

    佝偻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冬春季,由于日照少,维生素D来源少,故佝偻病的患病率增高,尤其在3-4月份,维生素D来源最少,因此3-4月份佝偻病的患病率在全年中是最高的。

  • 佝偻病怎么办 增加日照

    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 佝偻病骨骼畸形是如何发生

    那么,佝偻病的骨骼异常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小儿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钙磷代谢的障碍,以致于钙磷不能正常沉积于骨头的生长部位,造成骨的钙化不全和骨样组织的堆积。这种情况倘若发生在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婴幼儿,骨骼方面的症状就尤为明显。例如乒乓头的发生,实际上是颅骨内板的软化,当我们用拇指轻压患儿的枕部就会发现软化的颅骨出现明显内陷,而一旦放松指压,凹陷的颅骨又恢复原状,因而临床常形象地称之为乒乓头。乒乓头常好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是因为这段时期头颅发育异常迅速,而生后6个月的

  • 儿童铅中毒与佝偻病存在关系吗

    一、铅中毒使形成骨的原料摄入量减少 儿童铅中毒时,高血铅可抑制平滑肌的自主运动,并使其张力增高引起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机能紊乱,导致童食欲下降,从而减少机体外源性维生素D、钙、磷等形成骨的原料摄入减少。 二、铅中毒使骨钙化受阻 铅和钙同为二价阳离子,在小肠黏膜的吸收和生理功能上均存在相互竞争,因此,高血铅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同时抑制骨钙化过程中钙与骨钙素的结合,从而使骨钙化受阻。 三、铅中毒使维生素D生理活性降低 铅中毒时过高的血铅可降低维生素D的活性,使肠壁维生素D受体的数目减少,从而影响

  • 孩子爱出汗不一定是佝偻病

    一般来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平时就身体虚弱,夜晚入睡时还会大汗淋漓不止甚至整夜出汗,同时还会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除了出汗多外,佝偻病患儿的汗水多有酸臭味,同时还容易出现一些抽搐、痉挛等现象,并且在长牙齿、坐立、行走等方面都晚于正常婴儿,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X形或O形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婴儿的神经功能发育并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却很迅速,因此产生的热量和代谢物也比较多,部分孩子体内的热量会以出汗的方式释放,出现出汗多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能单纯从出汗多就判断孩子患有佝偻病。

  • 佝偻病的预防工作有哪些

    患有佝偻病是我们非常不愿看到的事情,这种病对我们的人体危害相当大也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对外感观,进行有效的预防就能避免佝偻病带给我们的伤害,下面小编带大家看一看生活中怎样预防这种疾病; 佝偻病的特别预防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 磷比例适当的婴儿辅助食品。 2、多晒太阳,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一小时以上,并多暴露皮肤。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了季节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 具体的常规预防如下: 胎儿期 1. 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 2. 孕妇要

  • 走出治疗佝偻病的误区

    (一)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缺维生素D 有关资料表明:常规食物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儿童正常生理需要,虽然晒太阳可以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在冬春季节,包括南方夏天的梅雨季节,以及城市高层建筑的阻挡和空气污染等原因,婴幼儿的日照常常是不够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微生素D的缺乏。但是,毕竟只是可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缺乏。如今,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正规厂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以及一些儿童食品中都添加了维生素D,加上许多家属时不时的给孩子吃一些复合维生素制剂,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维生素D,所以,儿童佝偻病,并不

  • 怎么应对宝宝佝偻病方法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mg,7~12个月为400mg,l~3岁为600mg。只要母乳充足

  •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

    引起孩子生长迟缓 患佝偻病的小儿,坐、站、走、出牙、说话等体力和智力的发育都可延迟,身材比正常的同龄小儿矮小。小儿患佝偻病如果不治疗,让疾病自然痊愈的话,其身高可能要比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少3-4厘米。 引起孩子骨骼畸形 小儿患佝偻病可影响孩子骨骼生长,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以至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如下肢畸形,双腿可变成O形腿或X形腿,有时四肢还可以发生骨折。胸背部也可变形,形成鸡胸或龟背,这可使心脏和肺脏受到压迫,以致影响心和肺的功能。 影响全身器官的功能

  • 佝偻病吃什么食物好 蚌肉汤

    组成:蚌肉。 制法:将蚌肉加水及调料煮汤。 服法:饮汤并食蚌肉。 按语:本方可补充钙质,用于佝偻病患儿。

  • 常吃水果预防婴儿佝偻病

    1、预防佝偻病 苹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婴儿常吃苹果,可预防佝偻病。 2、补血 小宝宝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铁质必须在酸性条件下和在维生素C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所以吃苹果对婴儿的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减轻腹泻 苹果可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减轻腹泻现象。 4、预防便秘 将苹果和胡萝卜放入水中同煮,熟后与水同服,宝宝的大便会重新变得柔软、通畅。 5、保养肌肤 苹果中富含镁,镁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 6、清洁口腔 如果一个苹果用15分钟吃完的话,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中的

  • 佝偻病的饮食建议和食疗方法

    患有佝偻病就应该马上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其中当以饮食为甚,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正确的饮食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的,下面就我来介绍一下佝偻病的饮食建议和食疗方法。 佝偻病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虾皮豆腐 功能:补肾固齿,开胃化痰,调和脾胃,清热生津。 主治:小儿佝偻病,出牙、行走等发育均迟于正常儿。 处方:虾皮20克,豆腐50克,盐少许。 制作:虾皮洗净,豆腐沸水烫过捞出切小块。虾皮入锅,加水半碗煮沸,再将豆腐块入锅,共煮沸10分钟即可。 服法:吃豆腐

  •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 补钙不会导致佝偻病

    近日,有消费者反应宝宝吃含钙营养品,反而吃出了佝偻病。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呢?相关营养专家表示:只要产品不掺假,营养素含量符合标准,“补钙补出佝偻病”这种说法在医学上不成立。 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得佝偻病呢?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和与骨生成有关的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摄入或生物利用度不足,造成生成的骨基质不能正常钙化所致。因此,维生素D是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家长切忌忽视。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大多是由于身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那么,宝宝为什

  • 宝宝佝偻病的症状

    专家介绍,佝偻病的早期,由于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易激惹、夜惊、夜哭、多汗、烦躁、食欲减退,部分婴儿可有低钙性手足搐搦、喉痉挛甚或惊厥。此时可稍现枕秃、颅骨软化及肋串珠改变。 佝偻病激期时,患儿血钙、磷显著下降,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从而引起甲状旁腺调节,使血钙代偿性增高及磷从尿中大量排出,致使原有骨质发生溶钙而“软化”。 佝偻病激期这个阶段可见明显串珠、郝氏沟、手镯,长骨溶钙出现“O”型或“X”型腿,扁骨异常而有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枕秃、方颅、囟门闭合延迟,亦可有脊柱后突和侧突。此外,

  • 孩子患了佝偻病如何护理

    1在孩子得了这个病以后,我每天都要带她去医院注射维生素D1-2次,在注射维生素D的同时,医生还会让孩子口服葡萄糖酸钙,医生说孩子患有这个病就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所以需要适量的给孩子补充。 2护理孩子的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除了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合理的营养,因此在孩子得了这个病之后,我就给他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蔬菜汁和果汁等。 3因为我孩子是属于脾肾虚弱的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所以我每天还会煲黄芪猪腿骨汤给她喝,每次我都是先将猪腿骨敲碎,然后把五味子、黄芪—起加水放

  • 宝宝佝偻病方颅症状有哪些

    1、小孩方颅是指小儿头颅额部前凸,颞部向两侧凸出,头顶部扁平呈方形,8、9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其两侧额骨、顶骨骨膜下骨样组织堆积过多,可形成方颅,小孩方颅不仅影响外形美,还是健康疾病的表现。多由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所致。常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2、正常的头颅是圆弧形的,没有棱角,方颅的形成并不是骨质真正的沉积,而是大量类骨质的堆积。由于骨骼缺钙,软骨发育不良,不能钙化,不能沉积,额骨、顶骨、枕骨的类骨质增生而形成了以上的畸形。小孩方颅是机体缺钙所致,而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代谢紊乱的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