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检查结果是冠心病严重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患者平常要比普

  • 左冠状动脉的类型

    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其终末支,在心脏胸肋面变异较小,而在膈面变异较大。采用Schlesinger等的分类原则,将冠状动脉的分布分为三型: 1、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的部分或全部。 2、均衡型: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后降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末梢,或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 3、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据我国调查,右优势型约占65%,均衡型约占29%,左优势型约占6%。

  •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可以治好吗

    川崎病关注动脉扩张概率 川崎病的绝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但仍然有15%-30%的患者会发生冠状动脉瘤,其中1%-2%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瘤出现血栓闭塞或心肌炎而死亡,2%的患者会再次复发。

  • 冠状动脉硬化怎么预防

    1、合理的膳食。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等。 2、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患者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患者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

  • 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概述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球囊导管扩张吻合口近端和远端狭窄,以及多支血管无法进行吻合的狭窄病灶,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自身灌注,增加心肌再血管化程度。1990年Urschel报道在1000个病例中对3000个病灶进行了术中腔内球囊成形术,少则一处,多则8处,平均每例扩张3.1处,取得满意效果。 最近还有报道在微创CABG手术前后,或几乎同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支架手术,这种联合手术又称杂交(hybrid)术,可以减少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创伤。由于LAD在PTCA术后的再狭窄率较高,而通畅的LAD又是冠心病病

  • 冠状动脉循环疾病是不是冠心病呢

    感染性心脏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心脏神经症,亦称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心悸、气短、胸痛、疲倦并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炎、、、,、静脉 曲张等。 同类型的循环系统病可分别或同时引起心内膜、心肌、心包或血管的有特征性的病理解剖变化。常见的有:①心内膜病变。如心内膜炎、瓣膜炎、心瓣膜狭窄、关闭不全、脱垂、粘液变性、纤维化、钙化或撕裂,内膜增殖 。②心肌病变。如心肌炎、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心肌破裂或损伤,心室壁膨胀瘤等。③心包病变。如心包炎、心包积液、

  •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怎么办

    平时的保健(指一般健康老人,无重大疾病者): 1、饮食:限钠盐摄入,

  • 1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1]冠状动脉造影成为当今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2]既往,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采用股动脉途径,但股动脉穿刺容易出现穿刺点的并发症,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腹膜后血肿,而且,术后需平卧制动24小时,造成患者活动不便。[3]近年,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已成为其诊治的主要途径之一,[4]与股动脉的传统方法比较,它有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

  •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可以治好吗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界定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是否可以治好,首先要了解冠状动脉扩张的程度如何界定。 小于5岁儿童冠状动脉直径>3mm,5岁及5岁以上儿童>3.5mm,可以称为冠状动脉扩张。再具体点儿划分,冠状动脉扩张内径<4.0 mm为轻度扩张;4.0~8.0 mm为中度扩张;>8.0 mm为重度扩张。如呈瘤样扩张又称为“冠状动脉瘤”。川崎病的治疗效果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程度有很大关系。

  • 冠状动脉硬化食疗要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有创性检查有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等。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完全否定冠心病。通常,首先进行无创方便的辅助检查。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 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②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

  • 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还有的治吗

    1、硝酸酯类制剂:其有扩张静脉、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区心肌的灌注。代表药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2、β受体阻滞药:可阻滞过多的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及速度,减低血压,故而达到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此药还可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功能等,故是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的常用药物。同时β受体阻滞药是目前唯一比较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二级预防的药物,已证明β受体阻滞药使梗死后存活者的心脏病病死率猝死率

  •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阻塞最常见的原因,冠状动脉内膜在粥样硬化病变的侵蚀下管壁凸出,粗糙不平,管腔逐步变窄,血流受阻引起心肌缺血。

  • 冠状动脉吸引器能不能治好冠心病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为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好发部位:据我国6352例尸检统计,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和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性别差异:20~50岁病变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60岁以后男女无明显差异。

  • 左冠状动脉的分支

    左右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 左冠状动脉为一短干,发自左主动脉窦,经肺动脉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左前方行3~5mm后,立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切迹至心的膈面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相吻合。沿途发出: (1) 动脉圆锥支,分布至动脉圆锥; (2) 外侧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大部及前室间沟附近的右室前壁; (3) 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2/3。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钝缘时发出粗大的左缘支分布于左室外侧缘;至心后面时发出较小的分支分布至左房与左室。右冠状动脉起自右主

  • 心肌缺血的原因 冠状动脉阻塞

    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也是常见的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缺血的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心脏供血没有减少,但心脏氧需求量增加了,这是一种相对心肌缺血。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内。

  • 冠状动脉超声消融术

    冠状动脉超声消融术表现出以下优点: 一 是不受时间限制,对新、旧血栓、斑块都能有效消融; 二 是超声消融后的血栓和斑块的碎片比人体血液细胞还小,完全可以被血液和组织吞噬,不会造成末梢血管阻塞; 三 是操作比较简便,安全系数大,对心血管壁无任何损伤; 四 是把冠心病猝死率降到最低限度; 五 是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费用降低50%。

  • 洛神花的营养价值 预防癌症、冠状动脉硬化

    洛神花含有的柠檬酸,对于预防癌症、冠状动脉硬化、帮助消化以及抗老化、抑制自由基活动有相当的功效。

  • 心肌缺血的原因 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中显示,最为主要的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也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其他就是风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都可能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 冠状动脉开口异常是不是会引起冠心病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为冠状动脉与心腔或管腔间存在异常交通形成的短路。由于心导管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应用,本病的例数逐年增加。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前区有连续性杂音,响度一般为Ⅱ~Ⅲ级,有时可扪及震颤。部分病人在体力活动后有心悸、气短、乏力、心绞痛及心衰等症状。瘘入冠状静脉窦者易发生心房纤颤。 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一样,可能因妊娠早期母亲因风疹等病毒感染,营养不良,子宫受到某些物理、化学的影响和遗传因素等,使胚胎时期心肌局部区域发育停止,窦状隙持久存在,使冠状动脉与心腔直接交通,形成了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的类型有哪些

    1、右优势型 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的部分或全部。 2、均衡型 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后降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末梢,或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 3、左优势型 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据我国调查,右优势型约占65%,均衡型约占29%,左优势型约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