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
-
猴头菌饭前还是饭后吃 猴头菇炖花胶
原料 花胶,猴头菇,猪展肉,淮山,枸杞子,盐。 做法 1、猴头菇洗净,用水浸泡一晚; 2、花胶洗净后放入碗中,入锅蒸半小时,取出放凉加冰水,放置冰箱冷藏; 3、将花胶和猪展肉切块,放入加生姜、香葱的锅中焯水; 4、将花胶和猪展肉与其他材料一起入炖盅,盖好盖子,文火炖3小时; 5、出锅后加盐调味,即可。
-
食用菌类有哪些 猴头菌
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经过深层发酵的培养物经分离提取所得,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
猴头菌怎么吃 猴头菇炒青菜
原料 猴头菇、青菜、蒜粒、盐。 做法 1、将猴头菇洗净切片,青菜洗净,大蒜拍成粒; 2、锅内放油热后,把蒜粒放入爆香,放青菜煸炒均匀; 3、放入猴头菇翻炒,加盐调味,盖上锅盖; 4、焖煮3~5分钟,熟后起锅。
-
猴头菌饭前还是饭后吃 猴头菇木耳煮鸡
原料 土鸡、猴头菇、木耳、鸡汤、生姜、白胡椒粒、食盐、米酒、花生油。 做法 1、将土鸡洗净斩件,加盐、糖、生抽、米酒和花生油拌匀备用; 2、将炒锅烧热,放入生姜、大蒜爆香,倒入鸡汤、猴头菇、火腿粒和白胡椒粒,慢火煮30分钟; 3、加入土鸡和木耳,中火煮15分钟至鸡熟; 4、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
猴头菌怎么吃
猴菇菌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又可以称为猴头菇、猴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健胃、补虚的功效,是保健养生佳品,常用来炖汤喝,也能炒食或打成粉末泡水、煮粥等。
-
猴头菌的介绍
属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猴头、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
猴头菌有什么营养价值
1、含有的多糖、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2、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
猴头菌怎么吃 玉兰片烩猴头菇
原料 玉兰片、高汤、食盐、味精、玉兰片、猴头菇、生姜、香葱。 做法 1、将猴头菇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过凉水; 2、沥干水分后切片,和生姜、香葱一起装入碗中; 3、用盐、味精、高汤调味,上蒸锅蒸熟,取出扣入盘中; 4、玉兰片洗净,切成厚片,入锅煮透后捞出; 5、猴头菇放入盘中,玉兰片摆于圆盘四周,淋上蒸猴头菇的汤汁即可。
-
猴头菌的播种
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接5个穴,接种后,将菌筒搬入培养室,按“井”字形堆叠发菌,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空气湿度65%左右,遮光培养。于菌丝生长旺盛期(接种后15天左右),温度降低至20℃左右。经20-28天培养,菌筒的菌丝基本长满,应及时将菌筒搬入菇棚进行催蕾出菇。 出菇期管理:丝长满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并进行立架出菇。 (1)调节温度: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温度过高时,应早、晚开窗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子实体生
-
猴头菌的中药
采集 该品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的干燥子实体。采收后,洗净,晒干。 性状 该品形似猴头,呈不规则块状,直径3.5~10cm,基部狭窄。表面浅黄色至浅褐色。子实体着生于菌剌上,菌刺长圆筒形,下端尖锐,长1~3cm,直径1~2mm,体轻,质软,易纵向撕开,断面浅黄至浅褐色,疏松。气香,味甘。 鉴别 ①该品粉末浅黄至浅褐色。孢子近球形至球形,透明五色,直径5.7~7.6um,表面平滑。担子众多,呈弯曲丝状。 ②取该品粉末1 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猴头菇对照药材1 g,同法
-
猴头菌的药用功能
猴菇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 猴菇菌 ,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经过深层发酵的培养物经分离提取所得,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1] 菌片 猴菇菌片,也称猴头菌片。临床上试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有一定姑息性疗效。本品对肿瘤具有卓越疗效的纯中药制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癌细胞具有高度的抑制及杀灭作用,总有效率达91.11%,抑制肿瘤生长率达46%-88%对肝癌、贲门癌、食管癌、胃癌、胃窦炎、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