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衰

老年人心衰

  • 老年人心衰的自我保健法

    (1)认识疾病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心衰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预后差、影响日常生活和费用需要大等特点,但同时要认识到它并非无法转机。而转机在于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是维持病情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以认真的态

  • 老年人心衰有哪些临床症状

    1、尿少、浮肿貌似肾脏疾病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加,肾好于白天的缘故。与肾脏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多从人体下垂部位(足踝、小腿)开始,而肾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另外,心源性水肿病人尿常规多属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2、情绪或精神异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脑病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等。这主要是由于老

  • 老年人心衰吃什么药

    1、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1组患者52例,用药1~2月后,疗效显著者23例,有效者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2、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

  • 老年人心衰还能治好吗

    1.模式转变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历了如下模式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仅以强心、利尿、限盐和休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治疗心衰,但不能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及改善预后;70年代开始应用血管扩张药,但仍不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80年代开始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1)确立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里程碑,肯定了以ACEI加利尿药,加或不加洋地黄制剂为心衰的基本治疗,循证医学也证实了可降低总死亡率并改善临床症状。90

  • 防止老年人心衰先预防感冒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健康,尤其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目前时值秋季,天气变得清凉,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稍有不注意很容易导致感冒、腹泻的发生。当感冒发生后会引起肺部感染,加重心脏负担,是心跳频率加快,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使心脏本身所需求的养分增加,但心脏的功能却不能提供,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衰症状往往表现在呼吸道上 明明是心脏的问题,为何心衰却不像心梗那样会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因为心衰的典型症状表现在呼吸道上,气喘和呼吸困难是两个最常见的症状。典型的心力衰竭病人

  • 老年人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一、病因及特点 (一)病因 (1)常见病 因冠心病、高血压使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约70%以上为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我国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40.86%为冠心病所引起,占老年心力衰竭病因的首位。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肌梗死后的主要死因。 (2)其他原因 老年患者中非风湿性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初年增多趋势。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机关闭不全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脱垂引起的返流也占有相当比例。 较少见而易被忽视的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低

  • ​老年人心衰吃什么水果好

    苹果:美国研究表明,经常吃苹果或喝苹果汁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得以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种物质能够防治心脏的动脉硬化以及减少(坏)胆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发病的危险性。 蓝莓: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保护心脏健康,而且它还富含鞣花酸,β-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c,叶酸,镁,钾和纤维。 菠菜:菠菜所含有的叶黄素、叶酸、钾和纤维能够帮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另外蔬菜对心脏都很有好处,研究发现,相较不吃蔬菜的人群,每天吃两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下降了25%。

  • 老年人心衰危害大早期征兆可识别

    早期心衰有哪些蛛丝马迹 1、倦怠乏力、失眠烦躁 如果夜间睡眠时有烦躁、失眠,或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史者出现倦怠乏力、反应迟钝、淡漠、厌食、嗜睡或睡中常醒等症状,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这是心衰的早期表现之一,最好去医院检查。 2、脉搏快或不规则 心跳加快常是心衰的早期表现,稍加活动脉率即超过100次/分钟,或有心律失常,这些都提示应尽早去医院做心电图和心功能检查。 3、夜尿增多 有冠心病、隐性心力衰竭者,在夜间平卧休息时,因心脏负荷相对减轻,心排血量增加,肾灌注血量增加,夜尿也会明显增多,这提示有隐性

  • 老年人心衰须预防误诊

    ●乏力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 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乏力,极易疲劳,少气懒言,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即感到心慌胸闷、气喘如牛。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被误认为是“年老体弱”而听之任之。 ●尿少、浮肿 由于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使肾血流减少及体循环瘀血,常出现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患者往往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夜尿却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多,肾灌注好于白天,故夜尿相应增加,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男性病人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咳嗽、气喘 严

  • ​防止老年人心衰

    大多数老年人心力衰竭都有诱发因素,这些诱因对心衰的影响,往往大于原有疾病,故纠正或控制诱因,是防治老年人心衰的关键。 促发老年人心衰的诱因有以下方面:感冒、发热及呼吸道感染;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房颤动及心动过速等;过量利尿引起电解质紊乱;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等。 临床观察发现,促发老年人心衰的诱因以“感冒、发热及呼吸道感染”多见。这是因为:感冒伴发热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室充盈不足,心肌血供减少,加重心肌氧的供需矛盾,从而诱发心衰。 感冒伴

  • 老年人心衰切记不可误诊

    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彼此相互影响和掩盖,若用先入为主的思维方法诊断疾病,往往容易造成误诊。为避免误诊误治,要善于寻找老人心衰的蛛丝马迹。 尿少、浮肿 由于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使肾血流减少及体循环瘀血,常出现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患者往往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夜尿却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多,肾灌注好于白天,故夜尿相应增加,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男性病人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乏力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 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乏力,极易疲劳,

  • 老年人心衰的自我保健法

    如果心衰病人想防止病情复发,延年益寿,最主要的则是提高对心衰的认识,积极开展自我保健。 (1)认识疾病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心衰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预后差、影响日常生活和费用需要大等特点,但同时要认识到它并非无法转机。而转机在于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 老年人心衰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心衰的老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盐还有吸附水分的作用,每1克食盐在体内可携带水分200~250毫升。如果体内摄入钠盐过多,全身血液容量也就随之增多,心脏的负担也随之增加,使本来已经衰竭的心脏,病情程度更加重。因此,一定要限制食盐的食用量,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克以内,饮水量控制在每天1500毫升以内。如全身浮肿明显,每日的饮水量更应严格控制,一般是按照昨天的总尿量加500毫升给予。 少食多餐,注重营养。心衰的患者肝脏和胃肠道都有淤血,

  • 老年人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一、病因及特点 (一)病因 (1)常见病 因冠心病、高血压使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约70%以上为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我国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40.86%为冠心病所引起,占老年心力衰竭病因的首位。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肌梗死后的主要死因。 (2)其他原因 老年患者中非风湿性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初年增多趋势。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机关闭不全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脱垂引起的返流也占有相当比例。 较少见而易被忽视的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或

  • 老年人心衰五大特点

    1、精神症状突出。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2、心衰症状易被掩盖。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3、夜尿增多。这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

  • ​老年人心衰切记不可误诊

    ●尿少、浮肿 由于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使肾血流减少及体循环瘀血,常出现双足、双小腿水肿,劳累后加重。患者往往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夜尿却相对增多,这是因为在夜间平卧休息状态下,回心血量增多,肾灌注好于白天,故夜尿相应增加,易误诊为慢性肾炎,男性病人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乏力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 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乏力,极易疲劳,少气懒言,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即感到心慌胸闷、气喘如牛。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被误认为是“年老体弱”而听之任之。 ●咳嗽、气喘 严重

  • 老年人心衰常见的诱因有8项

    1.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占诱因的首位,患肺炎的老年人97%死于心衰。 老人隐性心衰的主特征 2.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朴动等可增加心室率,减少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肌耗氧量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衰的重要诱因之一。 3.输血、输液或摄盐量过多。 4.体力过劳、精神压力过重及情绪激动。 5.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 6.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类药物用量不足、中毒或过量、利尿过度等。 7.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肺栓塞等。 8.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