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
-
脑动脉瘤会引发什么疾病
1、穿刺部位血肿 血肿易发生在术后6h内,原因是动脉血管弹性差术中肝素过量或凝血机制障碍,术后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局部压迫力度不同等,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瘀紫。 2、脑梗塞形成 术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脑梗死是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因脑动脉闭塞、脑组织缺血而死亡。 3、迟发性过敏反应 应用离子造影剂易发生过敏反应,但有的病人应用非离子造影剂仍可发生过敏现象,造影剂进入人体时间长剂量大时,可发生类似过敏症状、轻度的过敏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搔痒荨麻疹等,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因此,密切
-
脑动脉瘤吃什么好
1,白菊花决明粥: [组成]白菊花20 g,炒决明子15 g,粳米100 g,冰糖少许。 [制作]先把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即为炒决明子,待冷后和白菊花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去渣,加入淘干净的粳米煮成粥,粥将熟时,放入冰糖少许,煮至溶化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肝降火,滋阴清热,养神通便。 [适应证]用于脑瘤引起的头昏头痛、眼涩目干、口干等症。 [方解]此膳主要治疗头昏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渴等,宜清肝降火明目。 膳中白菊花为菊花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含有挥发油
-
怎样远离脑动脉瘤
1、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肿胀疾病。动脉瘤可在任何部位形成,但发生动脉瘤最常见及最麻烦的地方,是在脑动脉、主动脉,以及把心脏泵出的血液带往身体其他部分去的大动脉。偏食,每天食多种蔬菜、水果,最好达6种以上。这样可以预防脑血管病变,延年益寿。 2、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不急躁、少发脾气,减少肾上腺素色额外分泌,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 3、对于已有动脉瘤潜在疾病的患者,如何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十分必要。如: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治
-
脑动脉瘤吃什么食物好
1、脑膜瘤患者切忌不能吃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茶水、咖啡等,无鳞鱼尽量不吃。营养均衡有助于术后恢复。至于各种滋补品,在保证食物营养充分的前提下,可适当服用,但并不提倡完全依赖滋补品。 2、脑膜瘤患者饮食方面宜以清淡为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主要食用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玉米等、加上龟、泥鳅弱酸性食物、不能服用大鱼大肉,否则酸性体液,利于癌细胞扩散和复发。 3、术后有呕吐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少食 多餐,并避免不良刺激。 4、若合并脑水肿或脑积水时,食物中应减少水钠摄人量,
-
脑动脉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CT扫描:动脉瘤破裂当天CT扫描的阳性率高达95%,到发病后第3天阳性率为70%~80%,1周后则降低到50%。CT扫描有时能帮助了解动脉瘤的部位和类型,还可以看到蛛网膜下隙血液的范围和程度,对找寻神经功能缺损原因有一定的帮助。 巨大动脉瘤在CT平扫中可表现为圆形或条形稍高密度影。一般动脉瘤平扫常为阴性。注射造影剂后,多数动脉瘤腔呈明显均一的强化,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有时增厚的动脉瘤壁亦发生强化,表现为在明显的均一强化边缘有一稍弱的强化环。 CT扫描能帮助预测血管痉挛的危险性。CT片上出血程度越
-
脑动脉瘤患者的饮食调理
1、动脉瘤食疗方 (1)肿瘤手术或放、化疗后或晚期肿瘤患者食欲下降,倦怠乏力,食后腹胀等气虚证为主者。可选用:党参、白术各30克(纱布另包),茯苓、怀山药、去心莲子、苡仁米各50克,红枣15枚,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诸药加水约1000ml,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去布包党参、白术,加糯米、白糖、适量水煲粥。 (2)放化疗后或晚期肿瘤贫血、白细胞下降阳虚患者,表现为体弱气虚,畏寒肢冷,四肢无力,精神不振,面白舌淡等。可选用龟肉500克,西洋参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制法:将龟肉洗净、切块,诸药纱
-
脑动脉瘤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破裂
很多病人在出血前即有阵发性头痛、眼肌麻痹、复视、头昏、颈痛等先驱症状,说明动脉瘤在破裂之前,动脉瘤壁已有病理改变,在诱因存在的情况下,已发生分裂的动脉瘤壁出现破裂脑动脉瘤病人在做下俯动作和用力大便时可使动脉瘤腔内压力忽然增加,而导致破裂,在更多的情况下,出血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忽然发生的。
-
如何减少脑动脉瘤发病率
1、注意适当运动:预防动脉瘤,平时要注意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动脉瘤可能是由于创伤导致的,把体质养好了,可以减少创伤感染的机会。 2、注意精神调理:动脉瘤应该怎么预防?预防动脉瘤,朋友们在日常还要注意精神调理。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有助于全身疾病的预防。 3、注意饮食问题:预防动脉瘤,朋友们日常也不可忽视饮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豆制品,不要吃一些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一点鱼,鱼有助于松弛动脉,对动脉瘤的预防有好
-
得了脑动脉瘤可以治好吗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治疗 (1)防止再出血: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镇痛、抗癫痫、安定剂、导泻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在动脉瘤处理前,控制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血压降得过低会造成脑灌注不足而引起损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 (2)降低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以应用甘露醇。然而应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压增高,也偶有使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3)脑脊液引流:动脉瘤出血后急性期在脑表面及脑
-
为什么会得脑动脉瘤
一、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 二、后天性因素 (1)动脉硬化: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
-
脑动脉瘤破裂风险可提前预知
通过测算颅内动脉瘤长宽比与其血流速度、瘤顶部壁面切应力比值等,得以提前预知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概率。当动脉瘤长宽比大于1.8时,瘤顶部最易破裂,其比值越大,破裂风险越高。该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颅内动脉瘤因发病急、死亡率高,有“颅内炸弹”之称,是造成青壮年人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因。寻找、提前预测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研究的热点课题。 根据动脉瘤的瘤颈、瘤体的长宽比,分为a类(大于1.8)和b类(小于1.8)。研究结果显示,在39例动脉瘤中,破裂率为66.7%。其中,a类动脉瘤破
-
脑动脉瘤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脑动脉瘤又叫颅内动脉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脑动脉一种异常的突起。脑动脉瘤能在任何年龄发生,但最常见的年龄是35~60岁。脑动脉瘤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梗塞及高血压脑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病因多由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或创伤、血流冲击等因素造成。由于动脉瘤壁薄,极易破裂引起出血。 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发作剧烈的头痛。生活中,头痛是常见的事,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但是,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指出,如果是剧烈头痛,可要警惕了,它有可能预示着某种危险的疾病,比如脑动脉瘤的典
-
怎么治疗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动脉夹闭术和介入手术;由于动脉瘤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脑瘤,因而对放化疗等治疗通过不敏感。 目前多采用开颅直接处理动脉瘤的手术方法。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护载瘤动脉的通畅性。如动脉瘤基底过大或呈梭形,无法夹闭,其侧支循环良好者,可将载瘤动脉结扎,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只采用肌片,生物胶加固动脉瘤壁的方法。尚可采用动脉内栓塞治疗,自动脉内插管至动脉瘤开口处,将动脉瘤用球囊或弹
-
脑动脉瘤如何鉴别
1、孤立性骨囊肿:多见于四肢长骨。常为中心型。呈对称性轻度膨胀的骨坏死。周围为致密硬化带。囊壁外缘光滑整齐。内缘则不光整。随骨骼生长逐渐移向骨干。常因病理骨折而发现。 2、巨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病变多位于长骨端的关节下方。关节面常为肿瘤的部分轮廓。由于肿瘤纵行。横行生长差不多。故肿瘤多呈球形。瘤内有皂泡状阴影。骨化及反应性骨硬化现象少见。而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病较轻。病变多位于干骺端。很少侵犯骨骺。常有不同程度的骨硬化现象。 3、非骨化性纤维瘤:常侵犯骨皮质。沿骨干蔓延。呈分叶状。边缘有硬化现象。有时边缘不
-
老年人脑动脉瘤症状
一、疼痛疼痛是主动脉瘤患者最为常见症状,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和跳动,可能系动脉壁内神经受扩张性牵拉或动脉瘤压迫周围组织所致。胸主动脉瘤引起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背部,如压迫侵蚀胸骨、肋骨或脊椎及神经时疼痛可加重。腹主动脉瘤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可放射至腰部或大腿,疼痛随体位变动可有所改变,动脉瘤侵犯腰椎时可出现持续腰骶疼痛。动脉瘤体积逐渐增大时一般疼痛并不剧烈,若疼痛突然加剧常预示瘤体濒临破裂。 二、腹部肿物腹部搏动性肿物是腹主动脉瘤最明显的体征,常见于中上腹或脐部,触诊有扩张搏动的特点,并在瘤体部位有时
-
脑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脑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成脑动脉瘤。 后天性因素: (1)创伤 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由于异物、器
-
脑动脉瘤怎样确诊
1、头颅CT:平扫头颅CT是目前诊断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它有下列作用:①明确有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程度,提供出血部位的线索。②结合增强CT检查,有时能判断出血病因。如显示增强的AVM或动脉瘤的占位效应;能了解伴发的脑内、脑室内出血或阻塞性脑积水。③随访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 2、脑脊液检查:也是诊断本病方法之一,特别是头颅CT检查阴性者。与头颅CT配合应用可以发现本病前驱头痛症状,但应掌握腰穿时机。SAH后1~2小时腰穿所得脑脊液仍可能清亮,所以应在SAH后2小时后行腰穿
-
脑动脉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控制热能的摄入。可使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进食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可多吃一些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
-
脑动脉瘤的典型症状都有哪些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2、局灶症状 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大小。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
-
巨大型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巨大型脑动脉瘤占脑动脉瘤的2%~5%。其分布异于一般中、小型脑动脉瘤,40%分布于颈动脉,30%分布在椎基动脉,在椎基动脉好发为其特点。病人年龄、性别同一般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指直径≥2.5cm的脑动脉瘤,它们在分布、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等方面不同一般中小型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占脑动脉瘤的2%~5%。其分布异于一般中、小型脑动脉瘤,40%分布于颈动脉,30%分布在椎基动脉,在椎基动脉好发为其特点。病人年龄、性别同一般动脉瘤。 巨大型脑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1.颅内占位表现: 为巨型脑动脉瘤的主要表现,依